大宋之所以會如此任命樞密使之所以會這樣,就是西府選官標準在作怪。您是位能殺人,能篡位的武將,青壯年時別管功勞多大,都得當乖乖寶。直到快老死了,徹底沒危險時,才能提拔起來,變成一尊神像。而趙昺繼位後一直仍以張世傑為樞密使,可其恰恰是一員武將,又長居此職。


    趙昺之所以這麽做,因為他需要借助武將來助自己複國,也就必須給予他們響應的地位,且那時也確實是軍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情況,而他也缺乏統禦全軍的經驗和組織大戰役的經曆。因此在這個時候,他也不得不重用張世傑,以便搭起架子。


    那時即便兩人曾有恩怨,不過張世傑這麽多年其也十分恭順,成為趙昺軍事上的得力助手。在改組樞密院和兵部後,其權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得到了更多的軍隊指揮權,在朝中地位反而有所上升。複國之役中,其雖沒有直接指揮大的戰役,可是他前期組織和製定了作戰計劃,並能夠在戰爭開始後按照計劃展開部隊,督促各軍,應該說也是功不可沒。


    而問題也隨之出現了,張世傑已經為西府第一人,如果升,怎麽升?按照大宋的官場慣例,其已經打破了百年間武將不得為樞密正使的規矩,再升隻能進入東府為相了。可身為武將,絕不可能進入東府,成為宰相。於是乎就有人借機起事,要將其擱置起來,以便重新恢複文臣入主樞密院的舊製。


    趙昺清楚自己當年力排眾議才實現武將入主樞密院,其實許多人是麵服心不服,現在局勢稍稍穩定,便又舊事重提,而他不想做卸磨殺驢的事情。但是也不能輕視這上書,要知道二指寬的小紙條也能讓人永世不能翻身,而這在大宋曆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


    當年廣西儂智高作亂,聲勢浩大,屢次征剿都未能成功。於是朝廷遣名將狄青前去平叛,當時其在兩三個月時,剛被提升到了樞密副使的位置上。很難說這是不是打了點提前量,為他出兵時的威信著想。狄青很快平定了叛亂得勝歸來,問題就隨之出現了。


    議功由中書省的宰相們負責,當時由於文彥博被參倒,目前龐籍變成了獨相,他下麵有一位參知政事,名叫梁適,此位應該是仁宗朝的典型官員,他的升官與發跡,很有些當時的普遍特點。首先,社會在發展,建國百年之後,官場上早就形成了人脈體係,走這條路,在形式上沒有科考中舉來得風光,但走得更快更穩。


    梁適就是如此,他的父親是前翰林學士梁顥。父親死得很早,他蒙蔭當官了,就是秘書省的正字,一個小科員但翰林學士幾乎每天都和皇帝見麵,這就讓他的起步和發展有了條捷徑。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把父親的遺作,和他自己寫的文章一起呈交給當時的皇帝真宗。趙恒看了後說了一句話――“梁顥有子矣。”就這一句話,成就了梁適一生的榮華富貴。


    議功時,梁適站了出來反駁龐籍。他說,宰相大人,您不公平。不久之前王則叛亂,隻是占據了貝州這一座城池,文彥博出兵收複,回來就做了宰相。現在狄青是一舉平複兩路,功勞與之比怎樣?為什麽就不能當上樞密使?言之在理,對比分明。一座城和兩路相比,孰輕孰重?龐籍應該沒話說了。可是不,宰相的麵目變得非常可憎。


    龐籍說,貝州之賞,本就是過分,所以現在不能再過分了。你是參政,難道不知道我朝文官為相,出入無常,武將為樞密使,非有大罪不可罷免。這就有兩個問題。第一,現在的樞密使高若訥,他犯了什麽罪,要罷免他給狄青讓位?第二,狄青還很年青,這時給他西府之首的位置,以後他再有功怎麽賞他?我這是對他好,不止是珍惜國家名器。


    梁適冷笑,難道要狄青為文彥博的錯買單?或者一點都不賞他才對,那樣以後誰還會為國家出力?還有高若訥,現任的樞密大人怎麽就沒有錯呢?他不久前出行,開道的胥吏把行人無辜打死,正在被台諫官彈劾,仆有過,主之罪,他難辭其咎,早晚下課。狄青升官,不僅是理所應當,更是順理成章!


    截止到這裏,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能分清楚梁適說得句句在理,龐籍這個演義小說裏包拯的死對頭、大惡人是在無理取鬧,嫉賢妒能。那麽怎樣處理呢?結果比較鬱悶,狄青的酬勞變成了一大堆的榮譽性頭銜,比如上**節度使,檢校太傅,再給他的四個兒子都連升數級,外加一大筆錢。這件事就此結束了,國家和狄青貨款兩清。


    這就是宋朝當時的現狀,中國已經出現了微妙的邏輯。這種邏輯在以後的幾百年裏變成了主流真理,越是常勝的將軍越被排擠,越是有能力有誌氣的人越被壓抑,甚至明明打贏了的戰爭也要賠款,此類事越來越多,漸漸地變成子中國人心底裏共同認可的東西。是怎麽產生的,怎樣傳播的,在宋朝之前基本沒有,卻在宋朝之後大行其道。


    這就是截止到張世傑之前,宋朝武將的集體宿命,現在終於輪到他了,那又能有什麽不同嗎?趙昺可以說很生氣,如此不僅是自毀長城,也是在摧毀自己建立的軍政體係,讓大宋失去複興的最後機會,失去中華民族再次崛起的機會。


    “陛下,此事當如何處置,還要早作定奪。”劉黻施禮道。


    “如今太後臨朝,朕已是局外之人,即交予中書省論議,還是由你們及諸位宰執決斷吧!”趙昺聽了劉黻的話卻是一愣,反而冷靜下來。太後前些日子來並未向自己提及此事,事務局也未稟報,說明此事並非兩人說的那麽嚴重,甚至子虛烏有,即便有也非他們所言的那麽緊急。如此他們又為何騙自己呢?於是歎口氣道。


    “陛下,事關重大,一旦失控便難以收拾了。”見小皇帝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劉黻著急地道。


    “反正朕該做的已經做了,既然願意鬧就鬧吧!反正這天下又非朕一人的,屆時大不了玉石俱焚。”趙昺聽了喝口茶無所謂地道。


    “陛下,怎生會生出如此念頭?難道忘記了當初的壯誌嗎!”應節嚴聽了有些坐不住勁兒了,皺皺眉問道。


    “先生,朕累了!”趙昺放下茶杯輕笑道,“自從景炎二年瓊州開府,已經十年了,朕日夜操勞,不敢有絲毫懈怠,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希望有一日能收複江南。今日達成所願,朕勵心求治,可得到了什麽?朝廷紛爭不斷,一事剛平,一事又起,可無外乎皆是爭權奪利,有誰是為大宋及萬千子民想過?”


    “陛下既然知道為何不清除奸佞,造福於萬千子民,卻生惰心!”應節嚴聽了厲聲道。


    “哼,朕也是人。為了大宋朕五歲便領兵征戰,九死一生;為了節約每一文錢,朕至今仍然是粗茶淡飯,與民共苦;行事要受到種種限製,何曾恣意過。可朕得到了什麽?吃的反不如這廟裏的和尚,住的尚不如這廟宇寬敞,娶個什麽樣的老婆還得看人眼色。這也叫做九五之尊,萬民之上嗎?朕寧可不要!”趙昺越說越是氣憤,冷哼聲道。


    “這……難道陛下就因為這等事情,眼看著江南再度動亂,陷於韃子之手,國脈斷絕嗎?”應節嚴也有些生氣了,再次喝問道。


    “先生此言差矣,丟失江山的不是朕,獻上降表的也是那躺在棺材中的太皇太後。而朕被立為皇嗣不過是眾人的無奈之舉,而這國脈早已斷絕過一次了,又何在乎再多一次!”趙昺笑笑道。


    “陛下國土淪喪,難道還要去過那海上顛沛流離的日子嗎?”劉黻也不知小皇帝今天吃錯了什麽藥,淨說些喪氣話,連忙接過話道。


    “朕不想,但是有人想,朕又能怎麽辦?是你們將朕以修養之名驅離了朝堂,讓太後臨朝聽政,又讓朕在這廟中修心養性。難道還要朕調動大軍入城逼太後歸政於朕,將那些敢於反對朕的朝臣和士子們盡數屠戮?恐怕那時提出反對的就是劉知事和先生了吧!”趙昺搖搖頭苦笑道。


    “陛下不要苦惱,一切皆有解決之道!”劉黻大驚道。他十分清楚大宋數十萬軍隊皆是已小皇帝馬首是瞻,隻消一聲令下便會進京勤王,而鎮守京師的護軍更是陛下的親信之臣,那倪亮隻需陛下一個眼色就能殺個血流成河,根本無人能夠阻擋的住。


    “軍人治國有何不可,他們令行禁止,果斷無畏,倒少了那些囉嗦事!”趙昺不以為意地道。


    “陛下萬勿衝動,做出有違祖製,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衝動?!”趙昺淡淡一笑,指指茶杯讓王德斟上茶水道,“難得這些日子可以靜下心來想些事情,朕倒覺得整日的勾心鬥角太沒有意思了,早已沒有激情了。不若尋個清淨去處自由自在,何苦操心費力,日日不得安寧。”


    “難得陛下要棄國而去,要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應節嚴聽小皇帝越說越不像話,出言道。


    “四海之大,五洲之廣,難得還沒有朕的一席之地嗎?這世界上比之大宋富庶廣博之地多不勝數,我又何必眷戀這一地呢!”趙昺吹吹杯中的浮沫,咂了口茶,笑著道。


    “陛下要走?”劉黻看看小皇帝,又看看應節嚴問道。


    “怎麽朕走不得嗎?”趙昺依然麵對微笑地問道。


    “陛下怎能棄國而走?難道舍得這天下!”劉黻驚道。


    “朕要這天下有何用?還是留給喜歡的人吧,而趙氏宗親雖已零落,但是要尋出個聽話的還是不難的,你們再立一個便是!”趙昺攤開兩手道。


    “這……廢立之事怎能如此輕率,陛下也不可有離位之舉。”應節嚴見小皇帝越說越不像話,也越說越真,他也緊張起來言道。對於自己這個皇帝徒弟,他還是十分了解的,若是將其逼急了絕對會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先生,朕實在是夠了,不想再過這種日子,吾要去開創一個新世界,不再為世事糾絆,可以恣意行事!”趙昺擺擺手道。


    “陛下就這麽走了,豈不有負太後,有負眾臣和諸將的忠心輔佐及師傅們的教導!”劉黻深施一禮道。


    “朕十年辛苦也足以報答諸位的恩情,如今能給的也都給了,也算全了母子、君臣和師徒之情。如今隻待風來!”趙昺攙起劉黻言道。


    “陛下是要隨商船出海,雲遊海外!”劉黻突然想到小皇帝收購諸多商船之事,其中部分還改造成了戰船,原來是早有準備,真要做一個海上大商,不禁拉拉應節嚴說道。


    “……”趙昺沒有回答,隻是低頭喝茶。


    “陛下為何突然心灰意冷,難道隻是因為對朝局失望,覺得糾絆太多嗎?”小皇帝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應節嚴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而其真的要走,隻怕還真沒有人能攔住他。再者說小皇帝終究年紀還小,如今被奪了權閑置,定然心生不滿,可其又至孝不能對太後發泄,因此才想要離家出走。


    “那麽先生和劉知事前來覲見,也隻是因為有朝臣上書之事嗎?”趙昺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這……”應節嚴聽了一時語塞,他和劉黻前來確實不是為了此事,而是另有它事,隻是擔心小皇帝不肯答應,因此才想繞個彎子說事,卻沒想到惹得其竟說出要離國出走的一番話來。可細細一想,忽然又意識到自己中了小皇帝的‘奸計’,自己沒有將他繞進去,反將自己給圈了進去。這真是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讓你窩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讓你窩心並收藏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