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昺也不是笨人,幾個老婆的話除去關心的成分外,其實也頗有道理,正如她們所言封建社會的皇帝,在這個君既是國的時代,皇帝就是帝國政治關係的集合體與總樞紐,不論他身處何地,其政治屬性都會對周邊人事帶來極大影響。
皇帝親征,不乏職業軍人出身的宋武帝劉裕、宋太祖趙匡胤,他們有豐富的一線戰鬥經驗,又有通視全國全軍的戰略視野,親自帶隊出征勝率自然極高。但遺憾的是,有相當多的皇帝對自己到底能不能打,其實心裏沒點數,他親臨一線,前線將領束手束腳,無論是製定作戰方略,還是做出決策,都不能不看皇帝的眼色。
此外,皇帝在親征中出事極易引發‘骨牌效應’,導致戰爭失敗有著極大的概率,即便不被敵所乘引發大敗導致亡國,整個行動被取消也是肯定的。而內部缺少了皇權的壓製,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必然會引發各方勢力相爭,引發內亂,甚至走向分裂,這種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總之來說,戰爭是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活,專業的活就盡量要專業的人去做,成功率要高過外行指導內行。如果皇帝自己不能打,又不是形勢所迫,那還是別勉強越殂代庖了。
當下的趙昺自幼領軍,熟知兵法韜略,在軍中有著崇高的威望,對戰爭的目的和目標有著明確的戰略,領兵作戰自然沒有問題。且經過其多年的經營,朝廷內部不斷的整合,已經日趨穩定。按說禦駕親征即不用害怕後院起火,也不必擔心將士不肯用命。但他自知還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沒有子嗣。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沒有子嗣後代都被認為是人生之悲哀,而皇家沒有子嗣則更是牽扯到國家利益大事。國家沒有繼承者則等於亡國,甚至因此而改朝換代。因而曆史上出現些呆傻兒皇帝也就不新鮮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而大宋皇嗣曆來艱難,有不得不傳位與兄弟的,甚至有從宗室中遴選收為養子的。到了趙昺這一代倒好,活下來的三兄弟輪著做皇帝,卻是一死一俘,還是剩下他哥一個,由於他們皆是年幼繼位,自然不會留下子嗣。宗室在亡國後也是慘遭屠戮,僥幸活下來的近宗皆被虜往北方,可以說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趙昺的婚事才會受到朝野的關注,而盡快誕下子嗣也成了朝廷上下極為重視的事情,甚至被列為國家的第一要務,自然親征也被列為禁忌之事。可他並不想做種馬,作為現代人也明白十五歲還稱不上男人,身體還未發育完全,生出的孩子也會多有缺陷,以此他也是順其自然,並沒有刻意為之,沒想到還是成功的要喜當爹了。
“官家為何後悔了?”眼看著小皇帝冷著臉不說話了,陳淑側身湊過來笑著問道。
“朕後悔剛剛罷選秀女了!”趙昺冷哼一聲道。
“為何?”眾人聽了都是一怔,更覺奇怪,異口同聲地問道。
“汝等一個個的口舌如刀,處處違逆於朕,當然要將汝等皆換掉,免得哪天被你們氣死!”趙昺用手指一一點著他們氣呼呼地說道。
“哈哈……”眾女聽了轟然大笑,意識到是皇帝在她們麵前吃了癟,下不來台才懷恨在心耍孩子氣呢!
“官家金口玉言,說出話豈能隨意更改,後悔也晚了!”章屏好不容易止住笑道。
“官家乃是一國之君,怎能如此小氣,為與我們鬥氣而不惜毀約。”王妤也大著膽子打趣皇帝道。
“大家不要再鬧了,否則真的會廢了你的!”陳淑板起臉對二人道,可話未說完她卻又先笑了。
“好了!”吳曦看小皇帝在眾人的調笑中已是滿臉無奈,出言製止道。而大家這次住了口,一個個正襟危坐,好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般。
“戲精,都是戲精!”
“誰說的一孕傻三年,這一個個的比猴兒還精!”
“成大事者有靜氣,我不生氣!”
“唉,好男不與女鬥,何況是孕婦,她們都是弱勢群體,我要寬仁!”
趙昺極力壓製著自己的怒氣和沮喪,心中卻是暗罵,自己怎麽就找了這麽幾個有才的當老婆,個個博學多才,說起話來滿嘴都是道理,駁的自己啞口無言,看來孔老二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語絕不是空穴來風,隻怕其也遭受過老婆的蹂躪才有此感悟。但此時是非常時期,他是罵不得、打不得,否則出現丁點兒意外,隻怕太後分分鍾會把他召過去上課,如此也隻能自己生悶氣了……
趙昺在老婆們麵前吃了癟,還得忍氣吞聲,這讓他十分窩心,不過很快就有了出氣的地方。中秋節假期尚未結束,便有急報送到,潤州和江陰對麵之敵有異動,不僅集結大批兵力在對岸示威,近日還發生多起敵軍渡江襲擊沿江村鎮之事,敵雖然很快被趕來的駐軍殲滅,但是造成了沿江軍民數百人傷亡。
很快,兵部和樞密院也就當前蒙軍的動向分別上奏,陸秀夫就此事進行堂議後,眾臣也以為這是敵軍欲渡江南征的前兆,應即刻加強江防和軍備,阻敵於江北。但是趙昺看過奏本後卻有不同的看法,不過他沒有說,而是下旨照此執行,詔令江東製置司各部停止秋演,加強沿江堡寨的兵力,第一水師進入長江巡邏,各州府動員鄉兵協助駐軍守衛村鎮,防敵偷襲。
雖然對外宣傳事態十分緊急,大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但是趙昺並不特別緊張。其實在秋後搞事曆來是兩軍的常態動作。一者因為秋後雨季徹底結束,上遊來水減少,長江水位降低導致水流減弱、江麵收窄,且氣候逐漸涼爽,正是用兵之時;另一方麵秋後馬肥之時,也是北部遊牧民族‘打草穀’的時節,宋軍在此時也會加強軍備,直至雨季的再次到來。
這種慣例從大宋立國以來就開始了,後來雖然退縮到江南也一直保持下來,而趙昺收複江南後也依照此規矩,他卻是化過去的被動防守為主動出擊,去年更是鬧了個大動靜,攪得兩淮動蕩。迫使蒙元由攻勢轉為守勢,更是耗費巨大的財力和人力開始修築城防,並導致伯顏倒台,和議重啟。
今年蒙元大軍再次陳兵江北起初並沒有引起趙昺的關注,畢竟去年吃了虧,今年做些準備也屬正常,可是一再尋釁就不正常了。因此才引發朝廷的不安,懷疑是不是征西的計劃泄露,敵軍才會在江東發起攻勢意在牽製,行圍魏救趙之計。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不過趙昺卻不這麽認為,他將各方收集來的情報加以分析後以為蒙元之所以挑起邊釁,一者是錢鬧的,另一方麵是被鄭思肖這廝氣的。他之所以有如此判斷,是因為事務局傳回的情報顯示蒙元朝廷和議的基調並沒有變動,且他們得到河南行省報告卻是南朝陳兵江東,且多次渡江襲擾,似有發動北伐的跡象。即便如此真金亦隻是敦促玉昔帖木兒嚴加防守,不可擅自動兵,防止落敵口實而終止和議,他正是據此作出了判斷。
趙昺判斷是錢鬧的是因為兩淮經去年一折騰,伯顏又耗巨資修城防,使得河南行省的財政入不敷出,還留下個大窟窿。而今年桑哥重新掌政後大行鉤考,已經將這把火從中央燒向地方,河南行省緊靠京畿,又是當下財賦的重要來源之一,自然首當其衝。
河南行省財政本來就虧空,加上曆年來官員的貪墨,那就是雪上加霜。別說完成伯顏留下的半拉子工程,連窟窿都堵不上,而鉤考之後各級官員隻怕都要破產。玉昔帖木兒剛來就趕上這麽糟心的事情,自然不能眼瞅著自己的手下一個個的獲罪抄家,大家一商量隻能騙了。
於是乎眾官一邊上書朝廷將責任往伯顏身上推,聲稱所欠下的稅賦皆是因為其大舉修築沿江城防之故。另一邊則是報稱南朝要北伐,誰都知道打仗是最燒錢的,自然再無法填補曆年留下的虧空。而大戰在即,此刻再行查撤官員明顯是不合時宜之舉,就是桑哥親來也毫無辦法。
不過玉昔帖木兒的主意雖然不錯,但是他們還要過一關,那就是河南行省右丞馬紹。此人雖然是漢人,但是為人廉潔剛正,若是其參他們一本,稟明實情,那就弄巧成拙了。可老天長眼,前時安童和馬紹受命與南朝和議,安童素來與桑哥不合,又被罷相,心灰意冷之下消極怠工在揚州溜了一圈,露了個麵就稱病折返大都,事情就落在了馬紹身上。
大宋這邊是以劉黻為正使,鄭思肖為副使。劉黻年邁,朝中又事務繁雜,和議的主要任務便落在了鄭思肖身上。因而蒙元和議就變成了鄭、馬兩人的交鋒,按說他們一個是蒙元的名儒,被忽必烈讚為‘秀才’,一個是大宋新晉的探花郎,皆是當世翹楚,水平相差不大,可馬紹卻被其氣壞了……(未完待續)
皇帝親征,不乏職業軍人出身的宋武帝劉裕、宋太祖趙匡胤,他們有豐富的一線戰鬥經驗,又有通視全國全軍的戰略視野,親自帶隊出征勝率自然極高。但遺憾的是,有相當多的皇帝對自己到底能不能打,其實心裏沒點數,他親臨一線,前線將領束手束腳,無論是製定作戰方略,還是做出決策,都不能不看皇帝的眼色。
此外,皇帝在親征中出事極易引發‘骨牌效應’,導致戰爭失敗有著極大的概率,即便不被敵所乘引發大敗導致亡國,整個行動被取消也是肯定的。而內部缺少了皇權的壓製,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必然會引發各方勢力相爭,引發內亂,甚至走向分裂,這種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總之來說,戰爭是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活,專業的活就盡量要專業的人去做,成功率要高過外行指導內行。如果皇帝自己不能打,又不是形勢所迫,那還是別勉強越殂代庖了。
當下的趙昺自幼領軍,熟知兵法韜略,在軍中有著崇高的威望,對戰爭的目的和目標有著明確的戰略,領兵作戰自然沒有問題。且經過其多年的經營,朝廷內部不斷的整合,已經日趨穩定。按說禦駕親征即不用害怕後院起火,也不必擔心將士不肯用命。但他自知還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沒有子嗣。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沒有子嗣後代都被認為是人生之悲哀,而皇家沒有子嗣則更是牽扯到國家利益大事。國家沒有繼承者則等於亡國,甚至因此而改朝換代。因而曆史上出現些呆傻兒皇帝也就不新鮮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而大宋皇嗣曆來艱難,有不得不傳位與兄弟的,甚至有從宗室中遴選收為養子的。到了趙昺這一代倒好,活下來的三兄弟輪著做皇帝,卻是一死一俘,還是剩下他哥一個,由於他們皆是年幼繼位,自然不會留下子嗣。宗室在亡國後也是慘遭屠戮,僥幸活下來的近宗皆被虜往北方,可以說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趙昺的婚事才會受到朝野的關注,而盡快誕下子嗣也成了朝廷上下極為重視的事情,甚至被列為國家的第一要務,自然親征也被列為禁忌之事。可他並不想做種馬,作為現代人也明白十五歲還稱不上男人,身體還未發育完全,生出的孩子也會多有缺陷,以此他也是順其自然,並沒有刻意為之,沒想到還是成功的要喜當爹了。
“官家為何後悔了?”眼看著小皇帝冷著臉不說話了,陳淑側身湊過來笑著問道。
“朕後悔剛剛罷選秀女了!”趙昺冷哼一聲道。
“為何?”眾人聽了都是一怔,更覺奇怪,異口同聲地問道。
“汝等一個個的口舌如刀,處處違逆於朕,當然要將汝等皆換掉,免得哪天被你們氣死!”趙昺用手指一一點著他們氣呼呼地說道。
“哈哈……”眾女聽了轟然大笑,意識到是皇帝在她們麵前吃了癟,下不來台才懷恨在心耍孩子氣呢!
“官家金口玉言,說出話豈能隨意更改,後悔也晚了!”章屏好不容易止住笑道。
“官家乃是一國之君,怎能如此小氣,為與我們鬥氣而不惜毀約。”王妤也大著膽子打趣皇帝道。
“大家不要再鬧了,否則真的會廢了你的!”陳淑板起臉對二人道,可話未說完她卻又先笑了。
“好了!”吳曦看小皇帝在眾人的調笑中已是滿臉無奈,出言製止道。而大家這次住了口,一個個正襟危坐,好像什麽事情都沒發生一般。
“戲精,都是戲精!”
“誰說的一孕傻三年,這一個個的比猴兒還精!”
“成大事者有靜氣,我不生氣!”
“唉,好男不與女鬥,何況是孕婦,她們都是弱勢群體,我要寬仁!”
趙昺極力壓製著自己的怒氣和沮喪,心中卻是暗罵,自己怎麽就找了這麽幾個有才的當老婆,個個博學多才,說起話來滿嘴都是道理,駁的自己啞口無言,看來孔老二的‘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語絕不是空穴來風,隻怕其也遭受過老婆的蹂躪才有此感悟。但此時是非常時期,他是罵不得、打不得,否則出現丁點兒意外,隻怕太後分分鍾會把他召過去上課,如此也隻能自己生悶氣了……
趙昺在老婆們麵前吃了癟,還得忍氣吞聲,這讓他十分窩心,不過很快就有了出氣的地方。中秋節假期尚未結束,便有急報送到,潤州和江陰對麵之敵有異動,不僅集結大批兵力在對岸示威,近日還發生多起敵軍渡江襲擊沿江村鎮之事,敵雖然很快被趕來的駐軍殲滅,但是造成了沿江軍民數百人傷亡。
很快,兵部和樞密院也就當前蒙軍的動向分別上奏,陸秀夫就此事進行堂議後,眾臣也以為這是敵軍欲渡江南征的前兆,應即刻加強江防和軍備,阻敵於江北。但是趙昺看過奏本後卻有不同的看法,不過他沒有說,而是下旨照此執行,詔令江東製置司各部停止秋演,加強沿江堡寨的兵力,第一水師進入長江巡邏,各州府動員鄉兵協助駐軍守衛村鎮,防敵偷襲。
雖然對外宣傳事態十分緊急,大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但是趙昺並不特別緊張。其實在秋後搞事曆來是兩軍的常態動作。一者因為秋後雨季徹底結束,上遊來水減少,長江水位降低導致水流減弱、江麵收窄,且氣候逐漸涼爽,正是用兵之時;另一方麵秋後馬肥之時,也是北部遊牧民族‘打草穀’的時節,宋軍在此時也會加強軍備,直至雨季的再次到來。
這種慣例從大宋立國以來就開始了,後來雖然退縮到江南也一直保持下來,而趙昺收複江南後也依照此規矩,他卻是化過去的被動防守為主動出擊,去年更是鬧了個大動靜,攪得兩淮動蕩。迫使蒙元由攻勢轉為守勢,更是耗費巨大的財力和人力開始修築城防,並導致伯顏倒台,和議重啟。
今年蒙元大軍再次陳兵江北起初並沒有引起趙昺的關注,畢竟去年吃了虧,今年做些準備也屬正常,可是一再尋釁就不正常了。因此才引發朝廷的不安,懷疑是不是征西的計劃泄露,敵軍才會在江東發起攻勢意在牽製,行圍魏救趙之計。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不過趙昺卻不這麽認為,他將各方收集來的情報加以分析後以為蒙元之所以挑起邊釁,一者是錢鬧的,另一方麵是被鄭思肖這廝氣的。他之所以有如此判斷,是因為事務局傳回的情報顯示蒙元朝廷和議的基調並沒有變動,且他們得到河南行省報告卻是南朝陳兵江東,且多次渡江襲擾,似有發動北伐的跡象。即便如此真金亦隻是敦促玉昔帖木兒嚴加防守,不可擅自動兵,防止落敵口實而終止和議,他正是據此作出了判斷。
趙昺判斷是錢鬧的是因為兩淮經去年一折騰,伯顏又耗巨資修城防,使得河南行省的財政入不敷出,還留下個大窟窿。而今年桑哥重新掌政後大行鉤考,已經將這把火從中央燒向地方,河南行省緊靠京畿,又是當下財賦的重要來源之一,自然首當其衝。
河南行省財政本來就虧空,加上曆年來官員的貪墨,那就是雪上加霜。別說完成伯顏留下的半拉子工程,連窟窿都堵不上,而鉤考之後各級官員隻怕都要破產。玉昔帖木兒剛來就趕上這麽糟心的事情,自然不能眼瞅著自己的手下一個個的獲罪抄家,大家一商量隻能騙了。
於是乎眾官一邊上書朝廷將責任往伯顏身上推,聲稱所欠下的稅賦皆是因為其大舉修築沿江城防之故。另一邊則是報稱南朝要北伐,誰都知道打仗是最燒錢的,自然再無法填補曆年留下的虧空。而大戰在即,此刻再行查撤官員明顯是不合時宜之舉,就是桑哥親來也毫無辦法。
不過玉昔帖木兒的主意雖然不錯,但是他們還要過一關,那就是河南行省右丞馬紹。此人雖然是漢人,但是為人廉潔剛正,若是其參他們一本,稟明實情,那就弄巧成拙了。可老天長眼,前時安童和馬紹受命與南朝和議,安童素來與桑哥不合,又被罷相,心灰意冷之下消極怠工在揚州溜了一圈,露了個麵就稱病折返大都,事情就落在了馬紹身上。
大宋這邊是以劉黻為正使,鄭思肖為副使。劉黻年邁,朝中又事務繁雜,和議的主要任務便落在了鄭思肖身上。因而蒙元和議就變成了鄭、馬兩人的交鋒,按說他們一個是蒙元的名儒,被忽必烈讚為‘秀才’,一個是大宋新晉的探花郎,皆是當世翹楚,水平相差不大,可馬紹卻被其氣壞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