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得明白了,陛下限製釋道的發展,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維護朝廷的統治。不能因為他們做了些‘好事’就不加限製,從而威脅到朝廷的安危。而同理釋道的肆意擴張,也會威脅到儒家的地位,而發展到可與儒法分庭抗禮的地步,皇帝也就會不得不考慮個人和國家的利益,引入釋教聽從他們的建議了。
當下陛下的態度很明確,仍然堅持尊儒的祖訓,但是也是一個警告,儒法非是當下的唯一選擇。釋教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壯大,繁榮地方,造福一方百姓,自己也不妨試一試。而眾人也清楚,如今儒法雖然在朝廷中占據優勢,可在民間的聲音還是遜於釋道的。
而今形勢微妙,鄉間的士紳們勾結釋道,甚至不惜與邪教為伍,對抗朝廷的政策的推行,還要迎德祐帝歸國來威脅聖上。已經讓陛下十分惱火,刺殺事件更是火上澆油,而士人內部還在為誰是儒家正統爭論不休,相互打壓,完全沒有意識到麵臨的危機。
“五哥兒,當下朝野紛爭,吾以為還是因士人以理學為正統,而道學與心學兩派紛爭不斷,功利之學被視為旁道。而今提倡‘利工商,重商賈’,使得理學之士以為此偏離儒家正統,進而對朝廷不滿,宰執蒙蔽聖上。不知五哥兒對此有何高見!”王應麟不知陛下回京後將如何整頓朝綱,若是打壓理學之士,而提倡功利之說,將引來一場更為猛烈的朝政,不知多少官員要因此而退出朝堂,多少大儒因此獲罪,所以他想知道陛下的態度。
“那請問何為正邪、何為黑白、何為動靜?”趙昺想想問道。
“這……”幾個人頓時一怔,這個問題很簡單,但若闡述出來卻非幾句話可以言明的。
“其實這些都是相對而言,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同而已。”趙昺笑笑道,“如我朝與蒙元而言,當初我朝占據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而蒙元隻能偏據漠北苦寒之地。其心中自然不忿,同為上天子民,他們為何隻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那麽侵占中原搶掠財富也隻是為了活的更好而已,當然也就自覺是正義的。而今我們出兵北伐收複故土,救民於水火,也自認為是正義的。而本質不過是利益之爭。”
“你們看窗外的白雲,是靜,還是動?”趙昺又指指窗外道。
“雲在隨風飄動,自然是動!”馬端臨答道。
“而雲在空中俯視你、我,它看到的又是動或靜呢?”趙昺再問道。
“或是動吧!”馬端臨有些含糊地道。
“又如這杯中之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汽,那你就可以不認為它們不是水嗎?”趙昺言道,“世事亦然,釋、道、儒皆以救護眾生、扶危濟貧、同赴大道為宗旨,不同之處隻在於實現的形式有異。道是通過自身修煉,領悟天道,達到羽化升仙,永存於天地間的目的;而釋家則是通過修德行善,消除自身的孽障,死後得以升入極樂世界。儒家則是通過修心養性,知道德、明大義,通過經世為民,達到天道。”
“嗯,五哥兒言之有理。”謝枋得若有所思地點頭道。
“我朝之所以棄釋道,而用士大夫治國,也正是因為儒學乃是經世之道,可以安民利國,這與帝王的利益是相一致的,若是兩廂背離,則雙方就失去了合作的意義,自然也就會終被棄之。”趙昺言道。
“陛下言重了,現下尚未到如此地步吧!”王應麟聽了心中大驚,聖上這番言論若是傳了出去,定然是朝野震動,人心大亂。
“我當然知道,否則也不會在諸位麵前說這些話了,隻是想說明這個道理而已。”趙昺見眾人緊張兮兮的樣子,笑笑道。
“如此便好,驚了老夫一身冷汗!”王應麟抬手擦擦額上的汗水訕笑道。而心中也是震驚,陛下能出此言,定然早有過此想。
“五哥兒銳意革新,又當如何選擇呢?”謝枋得沉默片刻問道。
“其實儒法也是一直在變革,隻是當前默守陳規,思想固化,各派又存偏見,使得當下陷入停滯而已。”趙昺喝口茶接著道,“儒學始於孔孟之道,興於漢,曆時千年曆朝曆代亦是皆有創新,諸位先生皆是儒學大家,吾也便不再班門弄斧,隻言本朝。”
“吾等不敢當大家二字,願聽五哥兒高見!”王應麟和謝枋得齊齊施禮道。他們知道陛下不喜經史,但是三位師傅皆是當世名儒,在瓊州也曾開廷筵遍請儒學名士講經,應該說小皇帝接受了完備的儒家教育。即便不喜,所學也要比之尋常士子強之百倍。
“我朝右文,儒學興盛,名士大家層出不窮。而今占據主流的有三:一則為朱文公的理學派;二則為陸象山的心學派;三則為葉水心和陳龍川的事功學派。而他們又皆是承於河洛的兩程之學,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和創新,衍生出各自的學派……”趙昺侃侃而談道。
“朱理之學以兩程兄弟的‘理論’為基,並吸納了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釋道的思想而成。其核心為理,或稱道。其以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是為太極;理又為綱常之則,人之性也。又以氣為第二性,其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兼具有凝聚、造作等性,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而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
“其提倡‘格物致知’,人要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天理是指仁、義、禮、智,人倫、聖言、事故則是天理的闡發應用。認為: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間,此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飯也。”
“陸象山自稱是因讀《孟子》而自得之,又對於伊洛淵源亦不否認。其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之觀點及佛教禪宗心生、心滅等,以為‘心即理’。且天理、人理、物理隻在心中,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此是永恒不變的,此即為‘心學’。”
“事功學派則認為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提倡功利之學,反對虛談性命。提出一物為兩、一而不同的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論點,提倡對事物作實際考察來確定義理。主張以物用不以己用,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反對重本抑末。強調道存在於物本身之中。”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五哥兒說的不錯,可又以為哪方更有道理?”聽著小皇帝寥寥數語便總結出各派的主張,王應麟暗自點頭,進而追問道。
“其實對我而言,他們皆未能切中要害,隻是看到了物的表麵,皆未能看到本質。”趙昺微微一笑道。他是來自七百年之後,以彼時的科技手段尚未能將這個世界研究透,自己總不能告訴他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物質不會消失,隻是轉換了存在的形態,鬼神更是虛妄之言,雖然他也解釋不了自己的靈魂怎麽來到的這個世界。
“哦,五哥兒此話怎講?”謝枋得皺皺眉問道。他以為陛下過於狂妄了。
“這……我們常言不登絕頂,不知眾山之矮;不入大洋,不知江湖之小。他們的眼界還是太窄,站的高度好不夠高,自然難以看清這個世界真實的模樣。”趙昺緩了緩道,“我朝號稱萬裏之地,其實與整個世界相比不過是瓊州一隅,與整個宇宙相較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宇宙之大,豈是一顆心所能承載的下的。”
“五哥兒,世間竟有那麽大?”馬端臨好奇地道。
“當然,天地之大,宇宙之浩渺,遠超你們的想象。當你能夠飛上天空,看到的又是一番景象,空中的明月、星辰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塵。而一滴水雖小,其中又另有天地,一草、一木也是各有乾坤。我們不過是這方天地中的井底之蛙而已,豈敢言窺破宇宙。而儒家之說也不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並非是什麽神秘之說。”趙昺言道。
“五哥兒之言,震古爍今,吾等皆聞而未聞,見無所見,實在……”王應麟歎口氣,不知如何評價。
“嗬嗬,這些言語若非出自吾口,定然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叛道離經之說。”趙昺言道,“世界的奧妙非眼前所見,晝夜轉換其實隻是天地間的自行轉動,而非太陽東升西落,你們肯定也難以接受。吾又言天上的月亮沒有什麽月宮、嫦娥,不過一個碩大的石球,你們也不會相信。但是吾之所言,總有一天後人們會證實。”
“吾此時所言,不過是想說聖人之言也非千真萬確,不能質疑,不能改變。其也要根據世事變遷而做出改變,才能適應形勢,進而得到延續,否則也終會被拋棄!”趙昺輕笑著道……
當下陛下的態度很明確,仍然堅持尊儒的祖訓,但是也是一個警告,儒法非是當下的唯一選擇。釋教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壯大,繁榮地方,造福一方百姓,自己也不妨試一試。而眾人也清楚,如今儒法雖然在朝廷中占據優勢,可在民間的聲音還是遜於釋道的。
而今形勢微妙,鄉間的士紳們勾結釋道,甚至不惜與邪教為伍,對抗朝廷的政策的推行,還要迎德祐帝歸國來威脅聖上。已經讓陛下十分惱火,刺殺事件更是火上澆油,而士人內部還在為誰是儒家正統爭論不休,相互打壓,完全沒有意識到麵臨的危機。
“五哥兒,當下朝野紛爭,吾以為還是因士人以理學為正統,而道學與心學兩派紛爭不斷,功利之學被視為旁道。而今提倡‘利工商,重商賈’,使得理學之士以為此偏離儒家正統,進而對朝廷不滿,宰執蒙蔽聖上。不知五哥兒對此有何高見!”王應麟不知陛下回京後將如何整頓朝綱,若是打壓理學之士,而提倡功利之說,將引來一場更為猛烈的朝政,不知多少官員要因此而退出朝堂,多少大儒因此獲罪,所以他想知道陛下的態度。
“那請問何為正邪、何為黑白、何為動靜?”趙昺想想問道。
“這……”幾個人頓時一怔,這個問題很簡單,但若闡述出來卻非幾句話可以言明的。
“其實這些都是相對而言,每個人的立場和看法不同而已。”趙昺笑笑道,“如我朝與蒙元而言,當初我朝占據中原和江南富庶之地,而蒙元隻能偏據漠北苦寒之地。其心中自然不忿,同為上天子民,他們為何隻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那麽侵占中原搶掠財富也隻是為了活的更好而已,當然也就自覺是正義的。而今我們出兵北伐收複故土,救民於水火,也自認為是正義的。而本質不過是利益之爭。”
“你們看窗外的白雲,是靜,還是動?”趙昺又指指窗外道。
“雲在隨風飄動,自然是動!”馬端臨答道。
“而雲在空中俯視你、我,它看到的又是動或靜呢?”趙昺再問道。
“或是動吧!”馬端臨有些含糊地道。
“又如這杯中之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汽,那你就可以不認為它們不是水嗎?”趙昺言道,“世事亦然,釋、道、儒皆以救護眾生、扶危濟貧、同赴大道為宗旨,不同之處隻在於實現的形式有異。道是通過自身修煉,領悟天道,達到羽化升仙,永存於天地間的目的;而釋家則是通過修德行善,消除自身的孽障,死後得以升入極樂世界。儒家則是通過修心養性,知道德、明大義,通過經世為民,達到天道。”
“嗯,五哥兒言之有理。”謝枋得若有所思地點頭道。
“我朝之所以棄釋道,而用士大夫治國,也正是因為儒學乃是經世之道,可以安民利國,這與帝王的利益是相一致的,若是兩廂背離,則雙方就失去了合作的意義,自然也就會終被棄之。”趙昺言道。
“陛下言重了,現下尚未到如此地步吧!”王應麟聽了心中大驚,聖上這番言論若是傳了出去,定然是朝野震動,人心大亂。
“我當然知道,否則也不會在諸位麵前說這些話了,隻是想說明這個道理而已。”趙昺見眾人緊張兮兮的樣子,笑笑道。
“如此便好,驚了老夫一身冷汗!”王應麟抬手擦擦額上的汗水訕笑道。而心中也是震驚,陛下能出此言,定然早有過此想。
“五哥兒銳意革新,又當如何選擇呢?”謝枋得沉默片刻問道。
“其實儒法也是一直在變革,隻是當前默守陳規,思想固化,各派又存偏見,使得當下陷入停滯而已。”趙昺喝口茶接著道,“儒學始於孔孟之道,興於漢,曆時千年曆朝曆代亦是皆有創新,諸位先生皆是儒學大家,吾也便不再班門弄斧,隻言本朝。”
“吾等不敢當大家二字,願聽五哥兒高見!”王應麟和謝枋得齊齊施禮道。他們知道陛下不喜經史,但是三位師傅皆是當世名儒,在瓊州也曾開廷筵遍請儒學名士講經,應該說小皇帝接受了完備的儒家教育。即便不喜,所學也要比之尋常士子強之百倍。
“我朝右文,儒學興盛,名士大家層出不窮。而今占據主流的有三:一則為朱文公的理學派;二則為陸象山的心學派;三則為葉水心和陳龍川的事功學派。而他們又皆是承於河洛的兩程之學,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和創新,衍生出各自的學派……”趙昺侃侃而談道。
“朱理之學以兩程兄弟的‘理論’為基,並吸納了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釋道的思想而成。其核心為理,或稱道。其以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是為太極;理又為綱常之則,人之性也。又以氣為第二性,其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兼具有凝聚、造作等性,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而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
“其提倡‘格物致知’,人要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天理是指仁、義、禮、智,人倫、聖言、事故則是天理的闡發應用。認為: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間,此何學問!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飯也。”
“陸象山自稱是因讀《孟子》而自得之,又對於伊洛淵源亦不否認。其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之觀點及佛教禪宗心生、心滅等,以為‘心即理’。且天理、人理、物理隻在心中,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此是永恒不變的,此即為‘心學’。”
“事功學派則認為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提倡功利之學,反對虛談性命。提出一物為兩、一而不同的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論點,提倡對事物作實際考察來確定義理。主張以物用不以己用,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反對重本抑末。強調道存在於物本身之中。”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五哥兒說的不錯,可又以為哪方更有道理?”聽著小皇帝寥寥數語便總結出各派的主張,王應麟暗自點頭,進而追問道。
“其實對我而言,他們皆未能切中要害,隻是看到了物的表麵,皆未能看到本質。”趙昺微微一笑道。他是來自七百年之後,以彼時的科技手段尚未能將這個世界研究透,自己總不能告訴他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物質不會消失,隻是轉換了存在的形態,鬼神更是虛妄之言,雖然他也解釋不了自己的靈魂怎麽來到的這個世界。
“哦,五哥兒此話怎講?”謝枋得皺皺眉問道。他以為陛下過於狂妄了。
“這……我們常言不登絕頂,不知眾山之矮;不入大洋,不知江湖之小。他們的眼界還是太窄,站的高度好不夠高,自然難以看清這個世界真實的模樣。”趙昺緩了緩道,“我朝號稱萬裏之地,其實與整個世界相比不過是瓊州一隅,與整個宇宙相較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宇宙之大,豈是一顆心所能承載的下的。”
“五哥兒,世間竟有那麽大?”馬端臨好奇地道。
“當然,天地之大,宇宙之浩渺,遠超你們的想象。當你能夠飛上天空,看到的又是一番景象,空中的明月、星辰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灰塵。而一滴水雖小,其中又另有天地,一草、一木也是各有乾坤。我們不過是這方天地中的井底之蛙而已,豈敢言窺破宇宙。而儒家之說也不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並非是什麽神秘之說。”趙昺言道。
“五哥兒之言,震古爍今,吾等皆聞而未聞,見無所見,實在……”王應麟歎口氣,不知如何評價。
“嗬嗬,這些言語若非出自吾口,定然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叛道離經之說。”趙昺言道,“世界的奧妙非眼前所見,晝夜轉換其實隻是天地間的自行轉動,而非太陽東升西落,你們肯定也難以接受。吾又言天上的月亮沒有什麽月宮、嫦娥,不過一個碩大的石球,你們也不會相信。但是吾之所言,總有一天後人們會證實。”
“吾此時所言,不過是想說聖人之言也非千真萬確,不能質疑,不能改變。其也要根據世事變遷而做出改變,才能適應形勢,進而得到延續,否則也終會被拋棄!”趙昺輕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