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你要做什麽?”看到仰麵躺著的皇帝突然做起來,李三娘嚇了一跳,退後一步道。
“朕算了算,你若是領一營兵馬出戰,還真能再晉階一級,如果連戰連勝,便能超過皇後了!”趙昺坐起身看著其認真的道,“按照我朝官製,皇後為超一品,皇貴妃為一品,貴妃為從一品。你現在是從一品,若以此身份領以一營兵馬,則是高職低配,但以一營指揮使論功,晉階就容易的多了!”
“官家勿要誤會,臣妾從未覬覦過後位,更不想與皇後爭寵奪位!”李三娘聽了有些惶恐地道。
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在宮中有些特殊,按照婚約而論,自己是在吳皇後之前,更在皇貴妃陳淑前邊。但是在大婚之時,因她出身俚族隻能屈居二人之下,以致早有傳言說自己對皇帝和太後毀約心中不忿。所以常在皇帝耳邊抱怨,導致皇後家族一再被打壓,而瓊州李氏卻聖寵不斷, 一再晉爵。
李三娘明白皇帝在婚姻之事有苦處,其坐擁天下卻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 隻是各利益集團平衡的產物, 因而盡管心中也有抱怨, 也從未因此生事。他雖然直爽,但也非蠢笨之人, 明白是有人有意為之,試圖在後宮興風作浪。
可皇帝最煩後宮爭寵之事,對於眾後妃也是能平等對待, 從未因流言而對自己生怨。今日她提及軍功之事,也隻是無心之舉,但是皇帝若誤會了自己,以為她仍對昔日之事耿耿於懷,豈不讓夫妻之間平白起了嫌隙。
“朕知道你的脾性, 若真想當皇後, 也不會到此時!”趙昺拉過其的手輕拍了兩下笑了笑, 又黯然道, “我隻是有感而發,覺得如此擋住了許多人的進階之途,也背離了初衷。”
趙昺當了皇帝後才知身居高位的無奈,想明白了老祖宗們為何會將官階設計的如此繁瑣,其實他們也是為了防止‘功無可賞’的事情發生,又擔心滿朝緋紫的冗官造成財政危機。因此在兩者間布置了重重阻礙,多設些官階。
在二次修改軍功製時, 趙昺也是考慮及此, 當一個兵卒因功升到軍官, 有了品級再上行就越來越難了。要知道官帽子就那麽多,即便有功也不能人人都分上一頂, 這時便有了軍銜讓你獲得榮耀的時候, 又得到了些實惠, 更有了獲得實職的機會。
當你的軍銜與功績難以匹配之時, 還有封爵可以讓你充滿動力,畢竟官身是無法世襲的, 而爵位卻能蔭及後人。即便不能步入朝堂, 但即便回到鄉裏也是無上榮耀,還能從封邑中獲得一份可保溫飽的收入。
所以混官場就如同在驢子眼前懸了根胡蘿卜似的,讓你眼看著就能吃到,卻又隻差毫厘而不得,隻能不斷奮而前行。當你感到疲憊而不可得時, 卻又讓你吃上一小口,嚐到點兒甜頭,心甘情願的再向前行,但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難以登上頂峰,隻能在山腳下徘徊。
“官家心中有所愧疚?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也是為長久計!”蘇嵐笑著接過話道,“如今不比在瓊州,官家不僅據有江南,中原也收複在即,規矩當然要先立下,免得日後君臣生嫌。若是一味的縱容,大肆封賞,日久必然導致腐敗叢生,國家動蕩,那時再加以懲處,反而會授人以柄,說陛下屠戮功臣。”
“惠妃姐姐,將士們浴血搏殺,以命博取富貴,官家就該加以封賞,不該吝嗇那些身外之物!”李三娘卻是哼了聲道。
“這麽大的國家,每日耗費錢財無數,若是不精打細算,來日怎生維持,朕也是不得已啊!”趙昺苦笑著道。
趙昺作為未來來客,知道人口與土地間的矛盾會愈加突出。他一力主張北伐,其實也並非皆是懷有統一中國、恢複漢室江山的情懷,其中也有諸多的不得已。且現在想來曆朝曆代的帝王皆已開疆拓土為最大功績,也是事出於此的。
中國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開國者, 甚至造反的起義軍, 皆是打著‘均田地’的旗號, 可見土地對於王朝的重要性, 但是每個王朝的滅亡往往土地問題又是主因,接著新王朝又是一輪循環,周而複始貫穿整個封建社會。
人們說史,皆以漢唐最為強盛,而說起唐的滅亡普遍認為是安史之亂導致其走向衰落的起點,這一亂把唐朝的人口、經濟、自信都掏空了,盛唐直接腎虛逐漸變得自閉,這個中國曆史上極為開放與包容的朝代從此一去難複返。
但趙昺以為安史之亂隻是冰山上的一角,真正的矛盾,都藏在下麵,而均田製則早早埋下了大唐走向滅亡的伏筆。一人一塊地,這叫均田製。人多地不夠,隻能分少點,按人頭收稅,地少稅不減,土地還能暗中買賣。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若是交不上稅,隻能是溜了再見。可朝廷也有辦法,人跑鄰居在,剩下的人就得幫忙平攤稅。這叫“攤逃”製度,剩下的人就要交更多稅,交不了,也溜了再見。事情不斷重複,造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窮的更窮,有錢的更有錢,均田製就崩盤了。
大量人口注銷戶籍,人口流失,征兵征不到人,就得砸錢招募,從府兵製變成募兵製。過去的府兵製士卒糧食、武器要自備,當兵可以享受免稅的優待;而募兵製是用錢招募職業軍人,武器要國家供給。
可土地政策的崩壞,使朝廷收不上稅,中央沒錢自然開不出軍費,就隻能權力下放,讓邊境的節度使自己看著辦。這樣一來,節度使在自己的地盤裏說了算,如此朝廷是省錢了,但軍隊私有化的隱患就此埋下。這些已經夠令人頭痛了,而因此產生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也隨之尖銳。
當然安史之亂的爆發,還跟一個人離不開關係——唐玄宗。早年的唐玄宗是真能相處,有啥建議他是真采納,勵精圖治讓大唐國力達到鼎盛,一手支棱起了開元盛世。可晚年的唐玄宗也是真拉胯,整天沉迷於自己很牛逼的幻覺裏無法自拔,一手放縱出了安史之亂。
宋朝末年,由於宋朝采用不抑兼並的土地政策,導致土地集中到少數勳貴和士紳手中,大批農民淪為佃農和流民,自耕農的負擔愈加沉重。而蒙元奪取江南後,大量良田又淪為蒙元權貴們的封地,進一步導致土地緊張,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趙昺收複江南時,經過各朝數百年的經營,在現有的手段下土地的開發以達到了瓶頸,可人口卻在不斷增加,人地矛盾愈發激烈。而穩定局勢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重新分配田地,實現耕者有其田,進而使百姓安家樂業,國家稅收增加。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一個新的盛世就會再度出現,他也就成了青史留名的一代明君。
現在明知道如此做前邊就是個坑,趙昺當然不會再走,而是選擇了現代比較成熟的承包製。土地屬於國家,朝廷就是大地主,去除永業田,按照人口授田,以畝收稅。這樣就抑製了土地兼並的發生,避免逃戶的產生,消除隱匿人口的現象,保證了國家的稅收,也就穩住了基本盤。
不過趙昺也知道曆史上每當戰亂平息,經過數年休養生息,百姓生活日趨安定,也就是人口爆炸性增長時期的到來。人口的增加也就需要大量新的土地納入分配,可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國家會無地可分,那麽又會產生老問題。
解決土地匱乏的問題,除了開墾荒地,就是通過科技的發展提高單位產量,當然趙昺也清楚以當今的農業科技水平,驟然提高糧食產量是不可能的,隻能依靠更多的土地才能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增加的人口。
不過大家都知道獲得土地,還有個最簡單的方法——搶。而中原土地肥沃平坦,水利設施完備,經過多年戰亂地廣人稀,自然是最好的目標。而奪占土地後,不僅有大量土地可參與分配,也可以用獎勵軍功的方式,讓來自江南士卒獲得土地,引導南人北遷,緩解江南土地的緊缺。
而蒙元的鐵蹄曾經肆虐江南,現在仍盤踞中原,依然威脅著江南的安危,不免讓人難安。且大宋誕生於中原地區,是中華正統,恢複舊土也是眾多朝臣和士人的企盼。趙昺則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和情懷,一次次發起北伐解決土地問題,緩解燃眉之急。
趙昺對於高級官員的獎勵還是很苛刻的,他寧願給予金銀財物,也不願授予其土地,以防止勳貴集團取代過去的士紳集團占有大量土地,成為新的大地主,利用特權偷逃稅賦,敗壞綱紀。所以對於他們的封賞更多是賜予金錢,給予爵位。
盡管有為長遠計的由頭,有著諸多的無奈,但是以一代人的犧牲換取土地,看著成百上千生命的消失,趙昺還是心覺不忍……
“朕算了算,你若是領一營兵馬出戰,還真能再晉階一級,如果連戰連勝,便能超過皇後了!”趙昺坐起身看著其認真的道,“按照我朝官製,皇後為超一品,皇貴妃為一品,貴妃為從一品。你現在是從一品,若以此身份領以一營兵馬,則是高職低配,但以一營指揮使論功,晉階就容易的多了!”
“官家勿要誤會,臣妾從未覬覦過後位,更不想與皇後爭寵奪位!”李三娘聽了有些惶恐地道。
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在宮中有些特殊,按照婚約而論,自己是在吳皇後之前,更在皇貴妃陳淑前邊。但是在大婚之時,因她出身俚族隻能屈居二人之下,以致早有傳言說自己對皇帝和太後毀約心中不忿。所以常在皇帝耳邊抱怨,導致皇後家族一再被打壓,而瓊州李氏卻聖寵不斷, 一再晉爵。
李三娘明白皇帝在婚姻之事有苦處,其坐擁天下卻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 隻是各利益集團平衡的產物, 因而盡管心中也有抱怨, 也從未因此生事。他雖然直爽,但也非蠢笨之人, 明白是有人有意為之,試圖在後宮興風作浪。
可皇帝最煩後宮爭寵之事,對於眾後妃也是能平等對待, 從未因流言而對自己生怨。今日她提及軍功之事,也隻是無心之舉,但是皇帝若誤會了自己,以為她仍對昔日之事耿耿於懷,豈不讓夫妻之間平白起了嫌隙。
“朕知道你的脾性, 若真想當皇後, 也不會到此時!”趙昺拉過其的手輕拍了兩下笑了笑, 又黯然道, “我隻是有感而發,覺得如此擋住了許多人的進階之途,也背離了初衷。”
趙昺當了皇帝後才知身居高位的無奈,想明白了老祖宗們為何會將官階設計的如此繁瑣,其實他們也是為了防止‘功無可賞’的事情發生,又擔心滿朝緋紫的冗官造成財政危機。因此在兩者間布置了重重阻礙,多設些官階。
在二次修改軍功製時, 趙昺也是考慮及此, 當一個兵卒因功升到軍官, 有了品級再上行就越來越難了。要知道官帽子就那麽多,即便有功也不能人人都分上一頂, 這時便有了軍銜讓你獲得榮耀的時候, 又得到了些實惠, 更有了獲得實職的機會。
當你的軍銜與功績難以匹配之時, 還有封爵可以讓你充滿動力,畢竟官身是無法世襲的, 而爵位卻能蔭及後人。即便不能步入朝堂, 但即便回到鄉裏也是無上榮耀,還能從封邑中獲得一份可保溫飽的收入。
所以混官場就如同在驢子眼前懸了根胡蘿卜似的,讓你眼看著就能吃到,卻又隻差毫厘而不得,隻能不斷奮而前行。當你感到疲憊而不可得時, 卻又讓你吃上一小口,嚐到點兒甜頭,心甘情願的再向前行,但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難以登上頂峰,隻能在山腳下徘徊。
“官家心中有所愧疚?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也是為長久計!”蘇嵐笑著接過話道,“如今不比在瓊州,官家不僅據有江南,中原也收複在即,規矩當然要先立下,免得日後君臣生嫌。若是一味的縱容,大肆封賞,日久必然導致腐敗叢生,國家動蕩,那時再加以懲處,反而會授人以柄,說陛下屠戮功臣。”
“惠妃姐姐,將士們浴血搏殺,以命博取富貴,官家就該加以封賞,不該吝嗇那些身外之物!”李三娘卻是哼了聲道。
“這麽大的國家,每日耗費錢財無數,若是不精打細算,來日怎生維持,朕也是不得已啊!”趙昺苦笑著道。
趙昺作為未來來客,知道人口與土地間的矛盾會愈加突出。他一力主張北伐,其實也並非皆是懷有統一中國、恢複漢室江山的情懷,其中也有諸多的不得已。且現在想來曆朝曆代的帝王皆已開疆拓土為最大功績,也是事出於此的。
中國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開國者, 甚至造反的起義軍, 皆是打著‘均田地’的旗號, 可見土地對於王朝的重要性, 但是每個王朝的滅亡往往土地問題又是主因,接著新王朝又是一輪循環,周而複始貫穿整個封建社會。
人們說史,皆以漢唐最為強盛,而說起唐的滅亡普遍認為是安史之亂導致其走向衰落的起點,這一亂把唐朝的人口、經濟、自信都掏空了,盛唐直接腎虛逐漸變得自閉,這個中國曆史上極為開放與包容的朝代從此一去難複返。
但趙昺以為安史之亂隻是冰山上的一角,真正的矛盾,都藏在下麵,而均田製則早早埋下了大唐走向滅亡的伏筆。一人一塊地,這叫均田製。人多地不夠,隻能分少點,按人頭收稅,地少稅不減,土地還能暗中買賣。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若是交不上稅,隻能是溜了再見。可朝廷也有辦法,人跑鄰居在,剩下的人就得幫忙平攤稅。這叫“攤逃”製度,剩下的人就要交更多稅,交不了,也溜了再見。事情不斷重複,造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窮的更窮,有錢的更有錢,均田製就崩盤了。
大量人口注銷戶籍,人口流失,征兵征不到人,就得砸錢招募,從府兵製變成募兵製。過去的府兵製士卒糧食、武器要自備,當兵可以享受免稅的優待;而募兵製是用錢招募職業軍人,武器要國家供給。
可土地政策的崩壞,使朝廷收不上稅,中央沒錢自然開不出軍費,就隻能權力下放,讓邊境的節度使自己看著辦。這樣一來,節度使在自己的地盤裏說了算,如此朝廷是省錢了,但軍隊私有化的隱患就此埋下。這些已經夠令人頭痛了,而因此產生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也隨之尖銳。
當然安史之亂的爆發,還跟一個人離不開關係——唐玄宗。早年的唐玄宗是真能相處,有啥建議他是真采納,勵精圖治讓大唐國力達到鼎盛,一手支棱起了開元盛世。可晚年的唐玄宗也是真拉胯,整天沉迷於自己很牛逼的幻覺裏無法自拔,一手放縱出了安史之亂。
宋朝末年,由於宋朝采用不抑兼並的土地政策,導致土地集中到少數勳貴和士紳手中,大批農民淪為佃農和流民,自耕農的負擔愈加沉重。而蒙元奪取江南後,大量良田又淪為蒙元權貴們的封地,進一步導致土地緊張,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趙昺收複江南時,經過各朝數百年的經營,在現有的手段下土地的開發以達到了瓶頸,可人口卻在不斷增加,人地矛盾愈發激烈。而穩定局勢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重新分配田地,實現耕者有其田,進而使百姓安家樂業,國家稅收增加。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一個新的盛世就會再度出現,他也就成了青史留名的一代明君。
現在明知道如此做前邊就是個坑,趙昺當然不會再走,而是選擇了現代比較成熟的承包製。土地屬於國家,朝廷就是大地主,去除永業田,按照人口授田,以畝收稅。這樣就抑製了土地兼並的發生,避免逃戶的產生,消除隱匿人口的現象,保證了國家的稅收,也就穩住了基本盤。
不過趙昺也知道曆史上每當戰亂平息,經過數年休養生息,百姓生活日趨安定,也就是人口爆炸性增長時期的到來。人口的增加也就需要大量新的土地納入分配,可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國家會無地可分,那麽又會產生老問題。
解決土地匱乏的問題,除了開墾荒地,就是通過科技的發展提高單位產量,當然趙昺也清楚以當今的農業科技水平,驟然提高糧食產量是不可能的,隻能依靠更多的土地才能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增加的人口。
不過大家都知道獲得土地,還有個最簡單的方法——搶。而中原土地肥沃平坦,水利設施完備,經過多年戰亂地廣人稀,自然是最好的目標。而奪占土地後,不僅有大量土地可參與分配,也可以用獎勵軍功的方式,讓來自江南士卒獲得土地,引導南人北遷,緩解江南土地的緊缺。
而蒙元的鐵蹄曾經肆虐江南,現在仍盤踞中原,依然威脅著江南的安危,不免讓人難安。且大宋誕生於中原地區,是中華正統,恢複舊土也是眾多朝臣和士人的企盼。趙昺則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和情懷,一次次發起北伐解決土地問題,緩解燃眉之急。
趙昺對於高級官員的獎勵還是很苛刻的,他寧願給予金銀財物,也不願授予其土地,以防止勳貴集團取代過去的士紳集團占有大量土地,成為新的大地主,利用特權偷逃稅賦,敗壞綱紀。所以對於他們的封賞更多是賜予金錢,給予爵位。
盡管有為長遠計的由頭,有著諸多的無奈,但是以一代人的犧牲換取土地,看著成百上千生命的消失,趙昺還是心覺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