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一手提著美人燈籠,一手拿著火折,正準備把燈籠給焚燒了。
喜婆婆一聲嗬斥過後,快步走了過來,一把搶過我手裏的美人燈籠,再次喝道:“公子,萬萬不可!”
我隻覺腦袋亂極了,皺眉道:“為什麽不可以?”
喜婆婆道:“公子,你與我家小姐相識,難道我竟會害你不成?”
說著,喜婆婆拉我走到亂葬崗盡頭,那裏有一處簡陋的茅草篷。
進了茅草篷,喜婆婆先是將燈籠扔進水桶裏,狠狠泡了個稀巴爛,然後才向我娓娓說起了,這隻美人燈籠的來曆。
話說這燈籠美人,本名叫做黃妙珠,是附近大戶李員外,從青樓裏買回來的小妾。
由於黃妙珠嬌媚可人,自打進了李家,李員外就對其他妻妾失去了興趣,整日窩在黃妙珠的房間裏不出來。
一日,夫人實在是氣不過,尋思總不能連家裏生意也耽誤了啊,於是就夥同家丁和丫鬟,一起闖進了黃妙珠的房間。
當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但李員外和黃妙珠,還在溫柔仙鄉裏沒起床呢!
奇怪的是,一夥人闖進去一看,卻發現房間裏空蕩蕩的,別說是黃妙珠了,就連李員外也沒了蹤影。
夫人正奇怪著呢,這時,一個丫鬟忽然指著桌上燈籠道:“夫人,你看!”
眾人同時瞧了過去,隻見那大紅燈籠上,描繪著一副圖畫,畫中李員外正和黃妙珠百般歡好呢。
但這還不算什麽,最奇怪的是,那圖畫竟跟真人一樣能動!
夫人隨即一聲慘叫,直接昏死過去。
良久,在丫鬟的攙扶下,夫人才爬了起來,歎道:“我們李家,這是碰到了妖怪呀!”
話說這時,剛好魔君的夫人魔姬,受了重傷,逃生路過此地,聽到裏麵有吵鬧聲,於是就自顧走了進來。
燈籠美人喜火怕水。
魔姬本想將燈籠拋入水中,一了百了,但又害怕李員外徒徒送了性命。
若是直接將燈籠封印,李員外也是困在裏麵出不來。
思來想去,魔姬還是冒著危險進了燈籠裏麵,先是救出李員外,然後逼得黃妙珠人魂分離。
據喜婆婆所說,當時魔姬本想直接除掉這個黃妙珠的,但正好當時腹中懷著魔女,為了給女兒積福報,才將其魂魄暫時囚禁在燈籠裏,隻是將肉身葬在此處。
而若是剛剛,我真把燈籠在墳前燒了,黃妙珠當時便會還魂複活!
原來,近日魔君離開了魔門,去天山尋找妻子魔姬了。
而原本被囚禁在鬼域的妖物,就伺機蠢蠢欲動。
這處亂葬崗,葬的全是厲害妖物的肉身,而它們的元魂,都被魔君夫婦封印在了別處。
而喜婆婆之所以出現在這裏,就是專門看守這裏的妖物肉身,以防止他們複活……
聽到這裏,我才算是徹底明了。
不過,我還是有些疑問,於是又道:“據我所知,魔門不是專門收納妖物的嘛,怎麽會……”
喜婆婆冷哼一聲,道:“曆史總是由勝利者撰寫,你怎知道,你以前所認知的一切,就一定是真相?”
見我沉吟不語,喜婆婆又道:“當年釋迦摩尼、太上老君與魔君,三人一同修煉,唯有魔君日進千裏。釋迦摩尼便與太上老君合謀,趁魔君渡劫之時,將其打成重傷。不僅如此,他們還偷偷教會許多生靈邪術,讓其修煉成精;而他們自己,以及其座下弟子,則道貌岸然地做起了降妖伏魔的和尚、道士。因為隻有這樣,佛道兩派才會受人尊敬、得到世人的供奉。”
聽到這裏,我早震驚得不能自已!
沒想到喜婆婆忽然煞有介事地看了我一眼,繼續道:“我聽說,當年地藏王菩薩,就是因為接近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被迫投胎轉世……”
“什麽?”我吃驚道,“地藏王不是因為與妖龍大戰,所以才……”
“妖龍?”喜婆婆打斷我道,“所謂龍族,其實也不過是佛、道、魔三派鬥爭的犧牲品而已。可憐魔君,本以為自己馴化了妖龍,沒想到最後反被其所傷,若不是當年地藏王出手相助,唉……”
接下來的話,雖然喜婆婆沒有細說,隻是以一聲歎息概括,但我也能大致猜出來了。
如果喜婆婆所言非虛,很多以前費解的事情,倒是變得合情合理了。
不過,即便在佛道兩家,這種事情,應該也屬於最高機密!
至少,那些尚未渡劫、修煉成仙的佛道弟子,是絕對接觸不到這塊核心東西的。
也就是說,除了那些神仙,一般的佛道弟子,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被蒙在鼓裏、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一群傻子而已。
但這一切,太過驚世駭俗,且都是喜婆婆的一麵之詞而已。
深思良久,我又問道:“你怎麽證明,你剛剛所說都是真的?”
喜婆婆抬頭看著遠方,一臉擔憂道:“等魔君回來,公子可以親口問他!”
我見喜婆婆如此信誓旦旦,不由又多信了幾分。
就像在天山。
以前我怎能想到,像陳老祖、飛揚這樣的人,竟然會為了一本書爭得你死我活?
既然陳老祖和飛揚可以,當年如來佛和太上老君,又有什麽不可以?
我正沉浸在震驚中不能自拔,這時,忽聽附近傳來一陣“咿咿呀呀”的聲音,好像是在辦什麽喜事。
聽到這個聲音,喜婆婆神色大變,道:“不好,是聶姑娘來啦!”
我好奇道:“聶姑娘又是何許人也?”
喜婆婆道:“當年地藏王窺測到佛道兩派的核心機密,隨後就被妖龍纏住,大戰過後,不得不選擇轉世投胎。而後,十殿閻王也死的死、傷的傷,所以地府的實際主宰者,就變成了魔君和聶姑娘兩人。”
我追問道:“魔君與地藏王有交情,且自己被佛道兩派追殺,逃至地府、占據一席之地倒是可以理解;可這聶姑娘……”
喜婆婆道:“這個聶姑娘,可是大有來頭,公子先別出聲,等她過去了再說。”
喜婆婆一聲嗬斥過後,快步走了過來,一把搶過我手裏的美人燈籠,再次喝道:“公子,萬萬不可!”
我隻覺腦袋亂極了,皺眉道:“為什麽不可以?”
喜婆婆道:“公子,你與我家小姐相識,難道我竟會害你不成?”
說著,喜婆婆拉我走到亂葬崗盡頭,那裏有一處簡陋的茅草篷。
進了茅草篷,喜婆婆先是將燈籠扔進水桶裏,狠狠泡了個稀巴爛,然後才向我娓娓說起了,這隻美人燈籠的來曆。
話說這燈籠美人,本名叫做黃妙珠,是附近大戶李員外,從青樓裏買回來的小妾。
由於黃妙珠嬌媚可人,自打進了李家,李員外就對其他妻妾失去了興趣,整日窩在黃妙珠的房間裏不出來。
一日,夫人實在是氣不過,尋思總不能連家裏生意也耽誤了啊,於是就夥同家丁和丫鬟,一起闖進了黃妙珠的房間。
當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但李員外和黃妙珠,還在溫柔仙鄉裏沒起床呢!
奇怪的是,一夥人闖進去一看,卻發現房間裏空蕩蕩的,別說是黃妙珠了,就連李員外也沒了蹤影。
夫人正奇怪著呢,這時,一個丫鬟忽然指著桌上燈籠道:“夫人,你看!”
眾人同時瞧了過去,隻見那大紅燈籠上,描繪著一副圖畫,畫中李員外正和黃妙珠百般歡好呢。
但這還不算什麽,最奇怪的是,那圖畫竟跟真人一樣能動!
夫人隨即一聲慘叫,直接昏死過去。
良久,在丫鬟的攙扶下,夫人才爬了起來,歎道:“我們李家,這是碰到了妖怪呀!”
話說這時,剛好魔君的夫人魔姬,受了重傷,逃生路過此地,聽到裏麵有吵鬧聲,於是就自顧走了進來。
燈籠美人喜火怕水。
魔姬本想將燈籠拋入水中,一了百了,但又害怕李員外徒徒送了性命。
若是直接將燈籠封印,李員外也是困在裏麵出不來。
思來想去,魔姬還是冒著危險進了燈籠裏麵,先是救出李員外,然後逼得黃妙珠人魂分離。
據喜婆婆所說,當時魔姬本想直接除掉這個黃妙珠的,但正好當時腹中懷著魔女,為了給女兒積福報,才將其魂魄暫時囚禁在燈籠裏,隻是將肉身葬在此處。
而若是剛剛,我真把燈籠在墳前燒了,黃妙珠當時便會還魂複活!
原來,近日魔君離開了魔門,去天山尋找妻子魔姬了。
而原本被囚禁在鬼域的妖物,就伺機蠢蠢欲動。
這處亂葬崗,葬的全是厲害妖物的肉身,而它們的元魂,都被魔君夫婦封印在了別處。
而喜婆婆之所以出現在這裏,就是專門看守這裏的妖物肉身,以防止他們複活……
聽到這裏,我才算是徹底明了。
不過,我還是有些疑問,於是又道:“據我所知,魔門不是專門收納妖物的嘛,怎麽會……”
喜婆婆冷哼一聲,道:“曆史總是由勝利者撰寫,你怎知道,你以前所認知的一切,就一定是真相?”
見我沉吟不語,喜婆婆又道:“當年釋迦摩尼、太上老君與魔君,三人一同修煉,唯有魔君日進千裏。釋迦摩尼便與太上老君合謀,趁魔君渡劫之時,將其打成重傷。不僅如此,他們還偷偷教會許多生靈邪術,讓其修煉成精;而他們自己,以及其座下弟子,則道貌岸然地做起了降妖伏魔的和尚、道士。因為隻有這樣,佛道兩派才會受人尊敬、得到世人的供奉。”
聽到這裏,我早震驚得不能自已!
沒想到喜婆婆忽然煞有介事地看了我一眼,繼續道:“我聽說,當年地藏王菩薩,就是因為接近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被迫投胎轉世……”
“什麽?”我吃驚道,“地藏王不是因為與妖龍大戰,所以才……”
“妖龍?”喜婆婆打斷我道,“所謂龍族,其實也不過是佛、道、魔三派鬥爭的犧牲品而已。可憐魔君,本以為自己馴化了妖龍,沒想到最後反被其所傷,若不是當年地藏王出手相助,唉……”
接下來的話,雖然喜婆婆沒有細說,隻是以一聲歎息概括,但我也能大致猜出來了。
如果喜婆婆所言非虛,很多以前費解的事情,倒是變得合情合理了。
不過,即便在佛道兩家,這種事情,應該也屬於最高機密!
至少,那些尚未渡劫、修煉成仙的佛道弟子,是絕對接觸不到這塊核心東西的。
也就是說,除了那些神仙,一般的佛道弟子,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被蒙在鼓裏、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一群傻子而已。
但這一切,太過驚世駭俗,且都是喜婆婆的一麵之詞而已。
深思良久,我又問道:“你怎麽證明,你剛剛所說都是真的?”
喜婆婆抬頭看著遠方,一臉擔憂道:“等魔君回來,公子可以親口問他!”
我見喜婆婆如此信誓旦旦,不由又多信了幾分。
就像在天山。
以前我怎能想到,像陳老祖、飛揚這樣的人,竟然會為了一本書爭得你死我活?
既然陳老祖和飛揚可以,當年如來佛和太上老君,又有什麽不可以?
我正沉浸在震驚中不能自拔,這時,忽聽附近傳來一陣“咿咿呀呀”的聲音,好像是在辦什麽喜事。
聽到這個聲音,喜婆婆神色大變,道:“不好,是聶姑娘來啦!”
我好奇道:“聶姑娘又是何許人也?”
喜婆婆道:“當年地藏王窺測到佛道兩派的核心機密,隨後就被妖龍纏住,大戰過後,不得不選擇轉世投胎。而後,十殿閻王也死的死、傷的傷,所以地府的實際主宰者,就變成了魔君和聶姑娘兩人。”
我追問道:“魔君與地藏王有交情,且自己被佛道兩派追殺,逃至地府、占據一席之地倒是可以理解;可這聶姑娘……”
喜婆婆道:“這個聶姑娘,可是大有來頭,公子先別出聲,等她過去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