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楠和蘭睿合夥之後,就不再出去賣餃子了,於是賦閑在家,結果愣是讓其他人找到了可以嘲諷她的借口。
畢竟她賣餃子賣了幾個月,肯定是賺了一些錢的,而且她還有一輛三輪車,於是就引得人眼紅嫉妒了。
而現在她居然又窩在家裏,不出去買餃子了,於是有那八卦的婆娘就說安楠這是故態複萌,又開始偷懶了,還說她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賺的錢說不定還不夠買那輛三輪車的。
這些算話他們當然不會當著安楠的麵說,而且安楠也整天窩在自己家裏,基本上不出門,於是她絲毫不知道自己又成了被人閑言碎語的對象。
還是堂姑婆找上門來,問她為什麽又不去賣餃子了,她才知道的。
堂姑婆這位親戚真的是對安楠掏心掏肺了,不是擔心她太懶會餓死自己,就是擔心她生意是不是受挫折了,還得拖著不便的身體跑來探望她。
“你這是又怎麽了?我記得沒錯的話,你上次休息好幾天還是不久前的事吧?現在怎麽又不去城裏賣餃子了?”堂姑婆憂心忡忡地問安楠。
安楠把她按在凳子上坐著,又給她倒了杯茶,這才說道:“我用餃子秘方和人合夥做生意了,就是吃城裏最大的那家酒樓,叫盛佳酒樓的,所以現在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去當小攤販了。”
堂姑婆一聽,頓時更加擔心了,拉著安楠的手道:“這是真的嗎?會不會被人給騙了?安楠啊,我聽說城裏那些做生意的老板都很奸詐狡猾的,萬一他們隻是騙了你的秘方,卻不給你錢呢?你聽姑婆一句話,還是自己踏踏實實做吧,不要異想天開發大財了,你要是被人騙了,我們也沒辦法給你撐腰啊……”
安楠聽了,頓時哭笑不得,村裏這些老人一輩子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侍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然現在侍弄的是村裏集體的田地,但性質也一樣,所以都覺得隻有踏踏實實地幹活,才能填飽肚子,而不是去做那投機打把的生意……
特別是過去那十年,做生意被視為歪門邪道,是資本主義,是要被抓住坐牢的,現在這兩年雖然政策鬆動了,許多人也開始做生意,但在老人們看來,這條路還是很不妥當、不安穩的。
因此堂姑婆才會這麽勸她,實際上,如果不是知道安楠根本沒種過地幹過農活,堂姑婆都想勸她回村裏來掙工分了,而不是去城裏當小攤販。
“堂姑婆你放心,盛佳那麽大一件酒樓,怎麽可能是騙我的呢?況且我們還白紙黑字簽了合同的,他們要是賴賬,我可以去告他們的,他們的口碑和信譽要是毀了,那還怎麽做生意?而且我隻有一個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不敢因小失大的。”安楠微笑著對堂姑婆道。
堂姑婆聽得半懂不懂的,但還是點點頭,說:“我不懂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事,但跟陌生人做生意,還是留點心眼比較好,你要是有什麽事,不要一個人憋著,村裏還有幾個長輩在呢,不會放著你不管的。”
安楠連忙點頭答應道:“我知道,我不會逞強的,你放心。”
說了許久,終於把堂姑婆送走了,安楠鬆了口氣。
堂姑婆離開之後,路上遇到一個嘴碎的婆子:“喲,安婆你又去看你那侄孫女啦?人家好吃好喝的,在城裏不知道掙了多少錢,哪裏還需要你一個老太婆擔心啊?說不定人家嫌你多管閑事呢!”
堂姑婆頓時眼睛一瞪,不悅地說道:“呸,安楠好好的,不知道多懂事,還說謝謝我關心……她掙了多少錢關你什麽事?你眼紅也沒用!”
“我才沒有眼紅!一個大閨女年紀輕輕的,整天往城裏跑,拋頭露麵的,也不知道哪個男人敢娶!”嘴碎婆子翻了個白眼說道。
“死老太婆,你敢再說一遍?我家安楠能幹又懂事,自己還能掙錢,哪個男人娶了她就是有福氣!你自己沒有個像安楠那樣的好孫女,就要來敗壞她的名聲!你這個老婆子,心毒得很!”堂姑婆氣憤地掐著腰罵道。
“嗬!經常往外麵跑的女人,能是好女人?那些錢還不知道是怎麽得來的呢……”嘴碎婆子不服氣地說道。
“老太婆,你嘴巴怎麽這麽髒!我給你洗洗!”說著,堂姑婆便氣得撲上去和嘴碎婆子打起來,抓住她花白的頭發猛地拉扯。
“哎呦!哎呦!這是被我說中了,心虛了吧!”嘴碎婆子一邊掙紮,一邊依舊最賤。
堂姑婆雖然年紀大了,但常年幹活,手上力氣還是很大的,打得那嘴碎婆子哎哎喊痛。
“還敢不敢再胡說八道!敢不敢?!”堂姑婆手上用力揪著嘴碎婆子的頭發。
嘴碎婆子痛得眼淚都快出來了,連忙答道:“不敢了!不敢了!”
堂姑婆打贏了這個欺軟怕硬的老太婆,便昂著頭得意地離開了,像是打了勝仗的大公雞……
而被打敗了的那婆子則把堂姑婆和安楠都恨上了。
嘴碎婆子回到家,她那三十多歲依舊遊手好閑打光棍的兒子才剛從外麵晃蕩回來,掀了鍋蓋,發現還沒做飯,頓時就怒了,罵罵咧咧道:“還沒做飯!你這老不死的是要餓死老子嗎?!”
“就做了!就做了!”嘴碎婆子連忙說道,她怕兒子又上她,便連忙舀了半勺玉米雜糧麵出來,準備做窩窩頭吃。
她兒子一看那黑黃的麵粉,立刻不滿地說道:“又是吃這些!難吃死了,就沒有其他的能吃了嗎?我要吃肉!”
嘴碎婆子喏喏地說道:“家裏就這些了,哪裏有錢買肉?”
“都是你沒用!別人家裏怎麽就有白麵和豬肉吃?”她兒子一踹腳邊那瘸了腿的小矮凳,罵道。
嘴碎婆子頓時不敢說話了,她兒子脾氣暴躁,稍微不順心便能打人,在外麵大人會被大隊裏教訓,還會被抓,但在家裏打人便沒有這個顧忌了,因此他經常在家裏打追隨婆子出氣——因為她隻會忍著,不會出去告親兒子。
畢竟她賣餃子賣了幾個月,肯定是賺了一些錢的,而且她還有一輛三輪車,於是就引得人眼紅嫉妒了。
而現在她居然又窩在家裏,不出去買餃子了,於是有那八卦的婆娘就說安楠這是故態複萌,又開始偷懶了,還說她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賺的錢說不定還不夠買那輛三輪車的。
這些算話他們當然不會當著安楠的麵說,而且安楠也整天窩在自己家裏,基本上不出門,於是她絲毫不知道自己又成了被人閑言碎語的對象。
還是堂姑婆找上門來,問她為什麽又不去賣餃子了,她才知道的。
堂姑婆這位親戚真的是對安楠掏心掏肺了,不是擔心她太懶會餓死自己,就是擔心她生意是不是受挫折了,還得拖著不便的身體跑來探望她。
“你這是又怎麽了?我記得沒錯的話,你上次休息好幾天還是不久前的事吧?現在怎麽又不去城裏賣餃子了?”堂姑婆憂心忡忡地問安楠。
安楠把她按在凳子上坐著,又給她倒了杯茶,這才說道:“我用餃子秘方和人合夥做生意了,就是吃城裏最大的那家酒樓,叫盛佳酒樓的,所以現在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去當小攤販了。”
堂姑婆一聽,頓時更加擔心了,拉著安楠的手道:“這是真的嗎?會不會被人給騙了?安楠啊,我聽說城裏那些做生意的老板都很奸詐狡猾的,萬一他們隻是騙了你的秘方,卻不給你錢呢?你聽姑婆一句話,還是自己踏踏實實做吧,不要異想天開發大財了,你要是被人騙了,我們也沒辦法給你撐腰啊……”
安楠聽了,頓時哭笑不得,村裏這些老人一輩子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侍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然現在侍弄的是村裏集體的田地,但性質也一樣,所以都覺得隻有踏踏實實地幹活,才能填飽肚子,而不是去做那投機打把的生意……
特別是過去那十年,做生意被視為歪門邪道,是資本主義,是要被抓住坐牢的,現在這兩年雖然政策鬆動了,許多人也開始做生意,但在老人們看來,這條路還是很不妥當、不安穩的。
因此堂姑婆才會這麽勸她,實際上,如果不是知道安楠根本沒種過地幹過農活,堂姑婆都想勸她回村裏來掙工分了,而不是去城裏當小攤販。
“堂姑婆你放心,盛佳那麽大一件酒樓,怎麽可能是騙我的呢?況且我們還白紙黑字簽了合同的,他們要是賴賬,我可以去告他們的,他們的口碑和信譽要是毀了,那還怎麽做生意?而且我隻有一個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不敢因小失大的。”安楠微笑著對堂姑婆道。
堂姑婆聽得半懂不懂的,但還是點點頭,說:“我不懂你們這些年輕人的事,但跟陌生人做生意,還是留點心眼比較好,你要是有什麽事,不要一個人憋著,村裏還有幾個長輩在呢,不會放著你不管的。”
安楠連忙點頭答應道:“我知道,我不會逞強的,你放心。”
說了許久,終於把堂姑婆送走了,安楠鬆了口氣。
堂姑婆離開之後,路上遇到一個嘴碎的婆子:“喲,安婆你又去看你那侄孫女啦?人家好吃好喝的,在城裏不知道掙了多少錢,哪裏還需要你一個老太婆擔心啊?說不定人家嫌你多管閑事呢!”
堂姑婆頓時眼睛一瞪,不悅地說道:“呸,安楠好好的,不知道多懂事,還說謝謝我關心……她掙了多少錢關你什麽事?你眼紅也沒用!”
“我才沒有眼紅!一個大閨女年紀輕輕的,整天往城裏跑,拋頭露麵的,也不知道哪個男人敢娶!”嘴碎婆子翻了個白眼說道。
“死老太婆,你敢再說一遍?我家安楠能幹又懂事,自己還能掙錢,哪個男人娶了她就是有福氣!你自己沒有個像安楠那樣的好孫女,就要來敗壞她的名聲!你這個老婆子,心毒得很!”堂姑婆氣憤地掐著腰罵道。
“嗬!經常往外麵跑的女人,能是好女人?那些錢還不知道是怎麽得來的呢……”嘴碎婆子不服氣地說道。
“老太婆,你嘴巴怎麽這麽髒!我給你洗洗!”說著,堂姑婆便氣得撲上去和嘴碎婆子打起來,抓住她花白的頭發猛地拉扯。
“哎呦!哎呦!這是被我說中了,心虛了吧!”嘴碎婆子一邊掙紮,一邊依舊最賤。
堂姑婆雖然年紀大了,但常年幹活,手上力氣還是很大的,打得那嘴碎婆子哎哎喊痛。
“還敢不敢再胡說八道!敢不敢?!”堂姑婆手上用力揪著嘴碎婆子的頭發。
嘴碎婆子痛得眼淚都快出來了,連忙答道:“不敢了!不敢了!”
堂姑婆打贏了這個欺軟怕硬的老太婆,便昂著頭得意地離開了,像是打了勝仗的大公雞……
而被打敗了的那婆子則把堂姑婆和安楠都恨上了。
嘴碎婆子回到家,她那三十多歲依舊遊手好閑打光棍的兒子才剛從外麵晃蕩回來,掀了鍋蓋,發現還沒做飯,頓時就怒了,罵罵咧咧道:“還沒做飯!你這老不死的是要餓死老子嗎?!”
“就做了!就做了!”嘴碎婆子連忙說道,她怕兒子又上她,便連忙舀了半勺玉米雜糧麵出來,準備做窩窩頭吃。
她兒子一看那黑黃的麵粉,立刻不滿地說道:“又是吃這些!難吃死了,就沒有其他的能吃了嗎?我要吃肉!”
嘴碎婆子喏喏地說道:“家裏就這些了,哪裏有錢買肉?”
“都是你沒用!別人家裏怎麽就有白麵和豬肉吃?”她兒子一踹腳邊那瘸了腿的小矮凳,罵道。
嘴碎婆子頓時不敢說話了,她兒子脾氣暴躁,稍微不順心便能打人,在外麵大人會被大隊裏教訓,還會被抓,但在家裏打人便沒有這個顧忌了,因此他經常在家裏打追隨婆子出氣——因為她隻會忍著,不會出去告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