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兵甲的緣故,於正等人已在鄭地耽誤了不少日子,現下已經是這一年的十二月了,如今眾人總算兵甲齊備,多餘的狩獵所得也已低價出售。
陋室之中,於正與西門吉、計察二人開完“評定”會議後,也順便告知了他們自己接下來的打算。
其他諸人因為身份低微的原因自然是不能列席的,雖然於正是無所謂,但身為士族的兩名家臣難免會心中膈應。這些觀念上的東西畢竟有悖於如今的時代,於正隻能緩步推進。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比如仆楊、仆柳二人,因在之前的戰鬥中護主有功,於正為二人評定為三等功一次,已讓計察記錄在冊。之後隻要再立兩次三等功,所積之功便能抵一次二等功,到那時於正就會赦他們國人身份。如此慢慢晉升,不僅仆隸們更有動力,家臣們看在眼裏也能慢慢接受與他們同列。
“什麽!公子,你要出仕衛國?”西門吉聞聽此議非常驚訝,想著怎麽可能是衛國。一旁的計察也是被驚得啞口無言,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是好。
在邘國時,公子正說要去往齊國尋求仕途,大家便也都是這麽以為的。畢竟這個時候的齊國不但國力強盛,而且國君還求賢若渴。齊侯專設以燎庭之禮,日夜不息,以待俊賢。
所謂“燎庭之禮”,原本乃是諸侯間接待它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的禮儀,是諸侯間往來的最高規格禮遇。而齊侯以燎庭之禮招士求賢,以示他對人才的重視。所以各國的落魄貴族爭相前往齊國出仕,在當時的東方諸國儼然都成了一股風潮。
“公子,你之前不是說要去出仕齊國嗎,怎麽突然改了主意?”西門吉雖正襟危坐著,語氣卻有些急促不安。舍齊入衛,在他看來實有些不智。
“是啊,公子。如今齊國國力強盛,公子何不往齊國出仕?”計察稽首下拜,真誠地建言道。
之前於正的確曾說過要去齊國出仕,可那是為了更好地說服他的國君父親,因為這種隨大流的做法自然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那不過隻是他的應急之計罷了。
如今既然出了邘邑,自己能做主了,他卻是要另辟蹊徑作其它打算了,當然最好還是能征得到自己手下家臣們的同意。
望著下方自己這兩位還算堪用的家臣,於正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分析著兩國的利弊:“齊國確有霸者之姿,齊侯也正值盛年,自是雄心勃勃。內有管仲為相,革新除弊,政通人和;又有隰朋為大行,負責外交,交通各國;寧戚為大思田,負責農事,經世濟民;賓須無為大司理,決獄執中,秉公而斷;鮑叔牙為大諫,舉賢薦能,查缺補漏。此五人乃齊之五子賢人也,具是大才。
又有國子、高子①,兩朝重臣,天子二守,世為齊之上卿,可稱國之柱石。”
於正借著後世的知識侃侃而談,西門吉、計察二人畢竟隻是小家貴族出身,一時還真被於正的見識給震住了:看不出來公子正雖不出邘邑,卻對如今齊國的政局了如指掌。
隻聽於正繼續說道:“齊侯有燎庭招賢之舉,凡有一技之長,皆有所用。寧戚本飯牛之人卻用而執政,一時傳為美談,各國俊賢爭相赴齊。
這事於齊國自是大的幸事,但是對於我等而言,如今齊國百官各有其人。所以即便我真出仕齊國,估計也隻能為一小吏,等待經年累月地慢慢升遷,此誠非我所願爾。”
於正身為穿越者知道接下來的幾十年是春秋曆史上極為動蕩的幾十年,齊桓、宋襄、晉文爭相稱霸。他不甘心隻是從小吏做起,坐觀天下大勢變幻,所以齊國對他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魯國如何,魯亦為東方大國,如今國君剛剛即位正是用人之際。”西門吉再次建言。
於正腦海中略微回憶了下,《春秋》乃是魯人所作,自然對魯國事務記得最為詳細,再說最近魯國發生了件大事,成了後世的成語之一,因而於正這個語文老師自也有些印象。
魯國這幾年卻是發生了“魯難”②,連續兩位君主被殺,導致國政動蕩。如今新君雖已即位,但這新繼位的國君日後的諡號好像是“魯僖公”,一聽就不是個賢君。
故而於正開口拒絕道:“魯國有慶父之難,連殺二君。如今雖得齊國相助,慶父已去,魯難將平,但畢竟國亂主少,往後國政想必將操持於權臣季友之手。而齊國對魯又有定魯之功,魯國國內如今的親齊勢力大漲,隻怕往後外事會由齊國掌控。
如此內事外事皆不由自主的國君,又能有什麽大的作為呢。我去出仕魯國,礙於魯國大勢恐怕也隻得隨波逐流,碌碌無為。”
於正言之鑿鑿,西門吉、計察二人聽了還真是那麽回事,心中想道:如此,齊魯兩國果非出仕的明智之選。
“可是那衛國……”計察見西門吉兩次出言被駁,不再言語,隻能自己迎難而上。他出聲道:“可是那衛國已然亡了呀!雖然聽說衛公子申已經在漕邑繼位,可那不過是個……”計察顧及主家麵子,特意將聲音壓低些許,“那不過是個草台班子。”
計察的話所言的確不假,衛國淒慘的情況於正如何不知。如今衛國的全境都還在狄人的蹂躪之下,衛君繼位的地方不過是借居曹衛邊境的曹國邊邑,所謂的宮室也不過是臨時搭建的草廬,這就是所謂的“廬於曹”了。
衛國的人口呢?本來隨著一起出逃的衛人男女隻有700餘人,再加上而後遷移而來的部分共、藤兩地之民,總共也才5000人。這就是如今整個衛國衛君治下的人口了,不足它國一個普通的大邑。
於正聞言卻是正色道:“誠然如君所言,衛國此次大敗虧輸。衛君倉促草廬繼位,如今不過暫居曹國邊邑,安全全賴齊國兵甲護衛。可謂是軍中無甲士、疆域無寸土。”
“是啊,這個情況即便是跟我們邘邑相比也是遠遠不如,如此我們又何必出來走一遭呢。”西門吉、計察二人心中想道。
“正是因為衛國衰落至此,如今才更是急需用人之際。”於正卻是朗聲說出了他的見解。見家臣二人還是麵有憂色,於正隻能結合著如今的局麵將自己所知的曆史細細道來:
“齊侯,諸侯之伯長也;戎狄,華夏之世敵也。我聞齊侯已派公子無虧率兵甲三千護衛衛國遺民,這是欲扶持衛國複國的信號。而無論齊宋鄭曹,想必都不願自己的邊境上多出一個戎狄大國,所以接下來必然是以齊為首諸國聯軍共同討伐狄人的局麵。
如此衛國必能借機收複部分疆土,這也是我們參與其中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以衛國昔日疆域之廣,說不得我們就此便可獲封一二之邑。”
於正畫下了大餅,因為他知道衛國肯定不會就此亡國,甚至在後世有學者根據史料指出,衛國乃是秦一統後最後滅亡的國家,直到秦二世時才被徹底除國。
這就是專屬穿越者的優勢——對大勢的了解。
【作者題外話】:注①:國高,國子國懿仲、高子高傒的並稱,二人皆春秋時齊國上卿。《左傳·僖公十二年》載:“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杜預注:“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
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作亂,殺齊襄公自立,高傒和國懿仲等用計誅除亂黨,並擁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即齊桓公。齊桓公去世後,又設計了鴻門宴殺了豎刁,然後召集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擁立公子昭為國君,即齊孝公。
注②: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複句成語。《左傳·閔公元年》載:慶父是魯國公子,先後殺死兩位國君,齊國大夫仲孫湫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後用“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來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
陋室之中,於正與西門吉、計察二人開完“評定”會議後,也順便告知了他們自己接下來的打算。
其他諸人因為身份低微的原因自然是不能列席的,雖然於正是無所謂,但身為士族的兩名家臣難免會心中膈應。這些觀念上的東西畢竟有悖於如今的時代,於正隻能緩步推進。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比如仆楊、仆柳二人,因在之前的戰鬥中護主有功,於正為二人評定為三等功一次,已讓計察記錄在冊。之後隻要再立兩次三等功,所積之功便能抵一次二等功,到那時於正就會赦他們國人身份。如此慢慢晉升,不僅仆隸們更有動力,家臣們看在眼裏也能慢慢接受與他們同列。
“什麽!公子,你要出仕衛國?”西門吉聞聽此議非常驚訝,想著怎麽可能是衛國。一旁的計察也是被驚得啞口無言,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是好。
在邘國時,公子正說要去往齊國尋求仕途,大家便也都是這麽以為的。畢竟這個時候的齊國不但國力強盛,而且國君還求賢若渴。齊侯專設以燎庭之禮,日夜不息,以待俊賢。
所謂“燎庭之禮”,原本乃是諸侯間接待它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的禮儀,是諸侯間往來的最高規格禮遇。而齊侯以燎庭之禮招士求賢,以示他對人才的重視。所以各國的落魄貴族爭相前往齊國出仕,在當時的東方諸國儼然都成了一股風潮。
“公子,你之前不是說要去出仕齊國嗎,怎麽突然改了主意?”西門吉雖正襟危坐著,語氣卻有些急促不安。舍齊入衛,在他看來實有些不智。
“是啊,公子。如今齊國國力強盛,公子何不往齊國出仕?”計察稽首下拜,真誠地建言道。
之前於正的確曾說過要去齊國出仕,可那是為了更好地說服他的國君父親,因為這種隨大流的做法自然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那不過隻是他的應急之計罷了。
如今既然出了邘邑,自己能做主了,他卻是要另辟蹊徑作其它打算了,當然最好還是能征得到自己手下家臣們的同意。
望著下方自己這兩位還算堪用的家臣,於正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分析著兩國的利弊:“齊國確有霸者之姿,齊侯也正值盛年,自是雄心勃勃。內有管仲為相,革新除弊,政通人和;又有隰朋為大行,負責外交,交通各國;寧戚為大思田,負責農事,經世濟民;賓須無為大司理,決獄執中,秉公而斷;鮑叔牙為大諫,舉賢薦能,查缺補漏。此五人乃齊之五子賢人也,具是大才。
又有國子、高子①,兩朝重臣,天子二守,世為齊之上卿,可稱國之柱石。”
於正借著後世的知識侃侃而談,西門吉、計察二人畢竟隻是小家貴族出身,一時還真被於正的見識給震住了:看不出來公子正雖不出邘邑,卻對如今齊國的政局了如指掌。
隻聽於正繼續說道:“齊侯有燎庭招賢之舉,凡有一技之長,皆有所用。寧戚本飯牛之人卻用而執政,一時傳為美談,各國俊賢爭相赴齊。
這事於齊國自是大的幸事,但是對於我等而言,如今齊國百官各有其人。所以即便我真出仕齊國,估計也隻能為一小吏,等待經年累月地慢慢升遷,此誠非我所願爾。”
於正身為穿越者知道接下來的幾十年是春秋曆史上極為動蕩的幾十年,齊桓、宋襄、晉文爭相稱霸。他不甘心隻是從小吏做起,坐觀天下大勢變幻,所以齊國對他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魯國如何,魯亦為東方大國,如今國君剛剛即位正是用人之際。”西門吉再次建言。
於正腦海中略微回憶了下,《春秋》乃是魯人所作,自然對魯國事務記得最為詳細,再說最近魯國發生了件大事,成了後世的成語之一,因而於正這個語文老師自也有些印象。
魯國這幾年卻是發生了“魯難”②,連續兩位君主被殺,導致國政動蕩。如今新君雖已即位,但這新繼位的國君日後的諡號好像是“魯僖公”,一聽就不是個賢君。
故而於正開口拒絕道:“魯國有慶父之難,連殺二君。如今雖得齊國相助,慶父已去,魯難將平,但畢竟國亂主少,往後國政想必將操持於權臣季友之手。而齊國對魯又有定魯之功,魯國國內如今的親齊勢力大漲,隻怕往後外事會由齊國掌控。
如此內事外事皆不由自主的國君,又能有什麽大的作為呢。我去出仕魯國,礙於魯國大勢恐怕也隻得隨波逐流,碌碌無為。”
於正言之鑿鑿,西門吉、計察二人聽了還真是那麽回事,心中想道:如此,齊魯兩國果非出仕的明智之選。
“可是那衛國……”計察見西門吉兩次出言被駁,不再言語,隻能自己迎難而上。他出聲道:“可是那衛國已然亡了呀!雖然聽說衛公子申已經在漕邑繼位,可那不過是個……”計察顧及主家麵子,特意將聲音壓低些許,“那不過是個草台班子。”
計察的話所言的確不假,衛國淒慘的情況於正如何不知。如今衛國的全境都還在狄人的蹂躪之下,衛君繼位的地方不過是借居曹衛邊境的曹國邊邑,所謂的宮室也不過是臨時搭建的草廬,這就是所謂的“廬於曹”了。
衛國的人口呢?本來隨著一起出逃的衛人男女隻有700餘人,再加上而後遷移而來的部分共、藤兩地之民,總共也才5000人。這就是如今整個衛國衛君治下的人口了,不足它國一個普通的大邑。
於正聞言卻是正色道:“誠然如君所言,衛國此次大敗虧輸。衛君倉促草廬繼位,如今不過暫居曹國邊邑,安全全賴齊國兵甲護衛。可謂是軍中無甲士、疆域無寸土。”
“是啊,這個情況即便是跟我們邘邑相比也是遠遠不如,如此我們又何必出來走一遭呢。”西門吉、計察二人心中想道。
“正是因為衛國衰落至此,如今才更是急需用人之際。”於正卻是朗聲說出了他的見解。見家臣二人還是麵有憂色,於正隻能結合著如今的局麵將自己所知的曆史細細道來:
“齊侯,諸侯之伯長也;戎狄,華夏之世敵也。我聞齊侯已派公子無虧率兵甲三千護衛衛國遺民,這是欲扶持衛國複國的信號。而無論齊宋鄭曹,想必都不願自己的邊境上多出一個戎狄大國,所以接下來必然是以齊為首諸國聯軍共同討伐狄人的局麵。
如此衛國必能借機收複部分疆土,這也是我們參與其中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以衛國昔日疆域之廣,說不得我們就此便可獲封一二之邑。”
於正畫下了大餅,因為他知道衛國肯定不會就此亡國,甚至在後世有學者根據史料指出,衛國乃是秦一統後最後滅亡的國家,直到秦二世時才被徹底除國。
這就是專屬穿越者的優勢——對大勢的了解。
【作者題外話】:注①:國高,國子國懿仲、高子高傒的並稱,二人皆春秋時齊國上卿。《左傳·僖公十二年》載:“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杜預注:“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
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等作亂,殺齊襄公自立,高傒和國懿仲等用計誅除亂黨,並擁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即齊桓公。齊桓公去世後,又設計了鴻門宴殺了豎刁,然後召集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擁立公子昭為國君,即齊孝公。
注②: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複句成語。《左傳·閔公元年》載:慶父是魯國公子,先後殺死兩位國君,齊國大夫仲孫湫說如果不除去慶父,魯國的災難是不會終止的。後用“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來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