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周圍人群漸漸圍攏了上來,越聚越多,於正索性便現場做起大型宣講來:
“我所需者,需得是勤勉刻苦之人。每日操練不能懈怠,日常值守不能疏忽,諸君可否滿足?”
“滿足,滿足。”周圍人群大聲應道:“大夫放心,我等捕魚之人不說都是,十之八九總不會少。”
“是啊,大夫看我,每天天不亮就來了,就為在河裏占個好位置。”
“我也是!”
於正對著大家點點頭,表示認同此話。“恩,今日我所親見,諸位確實皆是辛碌勤勉之輩。”
的確,懶惰懈怠、不能吃苦之人多不會在此,這是來之前就知道的。
“再者,我所需者,需得是悍卒也,不能貪生怕死。來日兩軍交戰,當正麵受戮,而不能背部受創。如此者,還有多少人啊?”於正又高聲問道。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四周人群思索了一會,這回卻沒那麽熱烈了。人群中有人反問道:“是否真如大人前番所言,家中也可得安置?”
這是後麵來的人,隻是聽前麵人轉述說家中也有所養,但仍不放心,還想親自再聽於正當麵說上一遍。
於正無奈笑笑,卻也能理解,畢竟是身家性命托付之事,此乃人之常情。作為家中頂梁柱,自然要兼顧老弱,對家人負責。
於正換了語氣,卻是莊嚴肅穆地承諾道:“凡來我營中當兵,一是要保障你們吃飽穿暖,不然如何能狠狠操練你們。二是不僅你們自己可以吃穿無憂,每月還有固定薪俸發放,以供你們養家糊口。”
這就是於正的承諾,超越這個時代的承諾。
春秋的兵役製要求領民們義務為領主做戰,不僅沒有薪水拿,甚至連武器等都要自帶,往往拿著自家的石鎬木棒就被趕上了戰場。遇到刻薄的領主,有時食物也不夠吃,還要自備一些。這就是此時的主流--農兵。
所以當兵還能領薪俸一事簡直是聞所未聞,眾人聽了無不有些激動,但又有些不敢相信,這簡直可以堪比甲士老爺們的待遇了。
甲士們大多來自國人和士族家庭,也是義務承擔領主的兵役,但他們家中有領主賞賜的田地,可以供養家人無憂。
“貴人此話可是當真?”人群驚喜地問道。
“自然。”於正依舊是莊重地對著人群許下諾言。
脫產的職業士兵是時代趨勢,農兵是沒有前途的。黃巾再多也打不過漢帝國的官軍,於正也是看過《三國演義》的。
“當兵若能自己吃飽,那此地不怕死願相從者,當有十之二三。若還能供養家庭,此大夫之大恩也,不怕死者願相從者,當有十之七八。”
最早拜見,如今處於最內圍於正邊上的大漢率先激動地說道。
“善!如此,你自己可願從軍,奉我為主。”於正直直盯著他,不容他眼神中有半分猶疑作假。
“拜見主君!”男子立即跪而下拜。莞爾還嫌不夠,他又激動地喊道:“願為主君效死。”
“好,壯士可有名姓?年歲幾何?”於正又細細問道。
“賤民未有姓,小名東山,今年二十有五。”
一旁的西門吉見了,便從包裹裏拿出竹簡和毛筆,立馬記錄起來:“新兵姓名東山,二十五歲,家隻一女,衛國朝歌人士…”
因計察外出采購軍糧不在營中,而武事又以西門吉為主,故而此次他幹脆直接自己負責所有軍籍的記錄事宜。
“先前從事何業謀生?”西門吉負責任地將新兵東山的信息一一記錄在案,有不清楚的便直接開口詢問。
“我等也不怕死,願於貴人為兵,還請貴人收錄……”
周圍之人見東山被收錄,他們聽說了於正開出的優越條件,頓時也有不少渴望入營當兵的,這些人紛紛湧上前來。
“還請貴人收我,我不怕死,寧死不饑,願當兵去。”有人擠不進來,在外圍焦急地大聲喊道。
“寧死不饑”四字,卻是讓於正聽了去。他心有感概,卻是登上高地,對著眾人喊道:
“願從某之軍者,隻有兩條要求,一是不怕苦累,能聽命令;二是不懼生死,勇於兵事。正已備下糧食滿倉,更有肉糜之粟,歡迎‘寧死不饑’的壯士們前來投效。
考核合格者,入伍即有錢糧發放,此曰安家糧,之後每月還有薪俸發放,足可以養家糊口。
大丈夫,死則死矣,何故一頓飽食都無。願食肉而死者,可來從軍。”
“對,寧死不饑,吾等願食肉而死。”人群發出呼喊之聲,此起彼伏。
於正這番煽動性的發言卻是非常成功,人群轟動。漕河兩岸口耳相傳,爭相前來從軍。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最後幾乎整個難民營地都震動了,紛紛前來參與入伍測試,或是來看熱鬧的。
於正製定的選兵標準有三條,分為三輪測試:
第一輪測試是體格測試,相當於後世的體檢。是凡入伍者,需身體健全,無明顯疾病,且身高不得低於七尺。
此時一尺約合後世的23厘米,所以七尺男兒大約161厘米的身高。畢竟貧民們吃的差,身高普遍要比貴族們矮上一些,卻是不能用後世的標準。
為此於正還特地命人製作了一條七尺長的“等身杖”,凡高於杖者留,低於杖者去。這條測試最是簡單方便,合格者便發給刻有“一輪合格”的木牌,持此木牌可參與二輪測試。
二輪測試便要看力氣和耐力了,此輪測試采用的是負重拉練的方式。扛起一塊重20斤的的木頭,負重跑上5公裏,到達目的地後還能拉開一石弓射上三箭便算合格。合格者發放刻有“二輪合格”的木牌,參與三試。
當然因為此輪需耗費參試者不少力氣,所以即便淘汰之人也能得一頓飽飯,用來安撫民心。
三輪測試是心理測試,比的是服從性。於正命人準備了泥潭、火坑、高空獨木橋等項目。
測試者需要匍匐過泥潭、赤腳走火坑、高空走獨木(下有繩網防護)。特別是後兩項,根據測試者猶疑的時間,便能一定程度看出其心理素質和服從性如何。
三輪測試完畢,於正取成績最好的前一百名進行正式招錄,合格者當即發放安家錢糧。家屬們也會得以妥善安置。
考慮到參試者拖家帶口的確實很多,於正便考慮在軍營旁一裏外再另辟一營,曰軍屬營。這樣家眷的安危可以得到軍營的時刻保護,軍營中訓練的士卒們也能看到家眷營的情況,更安心訓練。每十五日,軍中定例還放假一天,更可回家探望。
至於原來於正軍營中收留的那三十多名步徙,並七名賜“義”姓的屬下,此次也將一同參與測試。合格者留下,不合格的降為輔兵或並入匠營。
他們畢竟訓練了一些時日,而且平日裏的吃食也不曾短缺,所以倒是留下了不少,足有十五名步徙和四名義姓屬下得以留下。不合格者則都被調去入了計察的輜重營和匠營之中,做了妥善安置。
特別是三名跟隨於正最久的義姓國人。他們忠誠度夠高,昔日《評定冊》上也有些功勞,自不能太過虧待,卻可以任命管事一類職務,輔佐計察。
“我所需者,需得是勤勉刻苦之人。每日操練不能懈怠,日常值守不能疏忽,諸君可否滿足?”
“滿足,滿足。”周圍人群大聲應道:“大夫放心,我等捕魚之人不說都是,十之八九總不會少。”
“是啊,大夫看我,每天天不亮就來了,就為在河裏占個好位置。”
“我也是!”
於正對著大家點點頭,表示認同此話。“恩,今日我所親見,諸位確實皆是辛碌勤勉之輩。”
的確,懶惰懈怠、不能吃苦之人多不會在此,這是來之前就知道的。
“再者,我所需者,需得是悍卒也,不能貪生怕死。來日兩軍交戰,當正麵受戮,而不能背部受創。如此者,還有多少人啊?”於正又高聲問道。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cc">小書亭</a>
四周人群思索了一會,這回卻沒那麽熱烈了。人群中有人反問道:“是否真如大人前番所言,家中也可得安置?”
這是後麵來的人,隻是聽前麵人轉述說家中也有所養,但仍不放心,還想親自再聽於正當麵說上一遍。
於正無奈笑笑,卻也能理解,畢竟是身家性命托付之事,此乃人之常情。作為家中頂梁柱,自然要兼顧老弱,對家人負責。
於正換了語氣,卻是莊嚴肅穆地承諾道:“凡來我營中當兵,一是要保障你們吃飽穿暖,不然如何能狠狠操練你們。二是不僅你們自己可以吃穿無憂,每月還有固定薪俸發放,以供你們養家糊口。”
這就是於正的承諾,超越這個時代的承諾。
春秋的兵役製要求領民們義務為領主做戰,不僅沒有薪水拿,甚至連武器等都要自帶,往往拿著自家的石鎬木棒就被趕上了戰場。遇到刻薄的領主,有時食物也不夠吃,還要自備一些。這就是此時的主流--農兵。
所以當兵還能領薪俸一事簡直是聞所未聞,眾人聽了無不有些激動,但又有些不敢相信,這簡直可以堪比甲士老爺們的待遇了。
甲士們大多來自國人和士族家庭,也是義務承擔領主的兵役,但他們家中有領主賞賜的田地,可以供養家人無憂。
“貴人此話可是當真?”人群驚喜地問道。
“自然。”於正依舊是莊重地對著人群許下諾言。
脫產的職業士兵是時代趨勢,農兵是沒有前途的。黃巾再多也打不過漢帝國的官軍,於正也是看過《三國演義》的。
“當兵若能自己吃飽,那此地不怕死願相從者,當有十之二三。若還能供養家庭,此大夫之大恩也,不怕死者願相從者,當有十之七八。”
最早拜見,如今處於最內圍於正邊上的大漢率先激動地說道。
“善!如此,你自己可願從軍,奉我為主。”於正直直盯著他,不容他眼神中有半分猶疑作假。
“拜見主君!”男子立即跪而下拜。莞爾還嫌不夠,他又激動地喊道:“願為主君效死。”
“好,壯士可有名姓?年歲幾何?”於正又細細問道。
“賤民未有姓,小名東山,今年二十有五。”
一旁的西門吉見了,便從包裹裏拿出竹簡和毛筆,立馬記錄起來:“新兵姓名東山,二十五歲,家隻一女,衛國朝歌人士…”
因計察外出采購軍糧不在營中,而武事又以西門吉為主,故而此次他幹脆直接自己負責所有軍籍的記錄事宜。
“先前從事何業謀生?”西門吉負責任地將新兵東山的信息一一記錄在案,有不清楚的便直接開口詢問。
“我等也不怕死,願於貴人為兵,還請貴人收錄……”
周圍之人見東山被收錄,他們聽說了於正開出的優越條件,頓時也有不少渴望入營當兵的,這些人紛紛湧上前來。
“還請貴人收我,我不怕死,寧死不饑,願當兵去。”有人擠不進來,在外圍焦急地大聲喊道。
“寧死不饑”四字,卻是讓於正聽了去。他心有感概,卻是登上高地,對著眾人喊道:
“願從某之軍者,隻有兩條要求,一是不怕苦累,能聽命令;二是不懼生死,勇於兵事。正已備下糧食滿倉,更有肉糜之粟,歡迎‘寧死不饑’的壯士們前來投效。
考核合格者,入伍即有錢糧發放,此曰安家糧,之後每月還有薪俸發放,足可以養家糊口。
大丈夫,死則死矣,何故一頓飽食都無。願食肉而死者,可來從軍。”
“對,寧死不饑,吾等願食肉而死。”人群發出呼喊之聲,此起彼伏。
於正這番煽動性的發言卻是非常成功,人群轟動。漕河兩岸口耳相傳,爭相前來從軍。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最後幾乎整個難民營地都震動了,紛紛前來參與入伍測試,或是來看熱鬧的。
於正製定的選兵標準有三條,分為三輪測試:
第一輪測試是體格測試,相當於後世的體檢。是凡入伍者,需身體健全,無明顯疾病,且身高不得低於七尺。
此時一尺約合後世的23厘米,所以七尺男兒大約161厘米的身高。畢竟貧民們吃的差,身高普遍要比貴族們矮上一些,卻是不能用後世的標準。
為此於正還特地命人製作了一條七尺長的“等身杖”,凡高於杖者留,低於杖者去。這條測試最是簡單方便,合格者便發給刻有“一輪合格”的木牌,持此木牌可參與二輪測試。
二輪測試便要看力氣和耐力了,此輪測試采用的是負重拉練的方式。扛起一塊重20斤的的木頭,負重跑上5公裏,到達目的地後還能拉開一石弓射上三箭便算合格。合格者發放刻有“二輪合格”的木牌,參與三試。
當然因為此輪需耗費參試者不少力氣,所以即便淘汰之人也能得一頓飽飯,用來安撫民心。
三輪測試是心理測試,比的是服從性。於正命人準備了泥潭、火坑、高空獨木橋等項目。
測試者需要匍匐過泥潭、赤腳走火坑、高空走獨木(下有繩網防護)。特別是後兩項,根據測試者猶疑的時間,便能一定程度看出其心理素質和服從性如何。
三輪測試完畢,於正取成績最好的前一百名進行正式招錄,合格者當即發放安家錢糧。家屬們也會得以妥善安置。
考慮到參試者拖家帶口的確實很多,於正便考慮在軍營旁一裏外再另辟一營,曰軍屬營。這樣家眷的安危可以得到軍營的時刻保護,軍營中訓練的士卒們也能看到家眷營的情況,更安心訓練。每十五日,軍中定例還放假一天,更可回家探望。
至於原來於正軍營中收留的那三十多名步徙,並七名賜“義”姓的屬下,此次也將一同參與測試。合格者留下,不合格的降為輔兵或並入匠營。
他們畢竟訓練了一些時日,而且平日裏的吃食也不曾短缺,所以倒是留下了不少,足有十五名步徙和四名義姓屬下得以留下。不合格者則都被調去入了計察的輜重營和匠營之中,做了妥善安置。
特別是三名跟隨於正最久的義姓國人。他們忠誠度夠高,昔日《評定冊》上也有些功勞,自不能太過虧待,卻可以任命管事一類職務,輔佐計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