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邑,後世大曹縣的一部分,漕邑雖不是如今曹國的都城所在,但是其曆史悠久,城牆深厚,同樣不容小覷。
漕邑建城之早,可追溯到夏禹時代。
史載伯益、後稷助禹治水,晏安當為隨從,有所貢獻,得封於漕水,又轉封滑水,漕邑乃晏安族人食邑之所。曹人適時營建之,遂成邑,後代便開始以曹為姓。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武王克紂滅商,封曹俠為邾國國君,是為邾俠,曹姓後人中便分出一支以朱為姓,其後還衍生出婁、鄒、顏、倪等姓,一部分人則仍以曹為姓。
世代顯貴的漕邑大夫坐擁堅城,又兵甲齊備,治下民眾十餘萬眾,自是看不起亡國喪土的破爛衛國君臣一眾。
聽聞此次雖名為“大夫之爭”,是漕邑大夫和手下民眾被抓的於正大夫二個人的戰爭,即便交戰雙方再叫上一二至交大夫相幫也是慣例所允許的,可實際上衛廷君臣上下卻是做了全體的動員。
不僅幾乎所有的大夫都貢獻了兵車、甲士、步徙,甚至連齊侯贈予國君的祭馬和贈予許國夫人的軒車都全部拆了,改裝成了可以上場作戰的戰車。
然而,就是這樣集衛國的一國之力,最終也不過鼓搗出三十乘戰車,其中還有不少是二馬的輕便馳車。
漕邑大夫聽聞手下匯報後卻是毫不在意,反而哈哈大笑。這衛國果然是破落了,全國之軍甚至還比不上一些邑大夫的實力。要知道漕邑大夫以自己的一邑之力便可動員足足五十餘乘的戰車,實力上足以碾壓對方。
漕邑大夫所以本來也想叫上自己交好的大夫相幫,不過聽聞衛人如此實力後,他卻是息了這個心思。五十餘乘戰車足矣,再多就太欺負人了,有些勝之不武,贏了也不好看。
於是,於正派手下的士人元銳,正式前往漕邑遞交了戰書,這叫“請戰”。雙方約定了開戰的時間和地點,並言明此次乃是“大夫之爭”,卻不涉及曹衛兩國的外交關係。
元銳雖投入於正麾下不久,但此人有見識、有謀略,也能說會道,很得於正看中。所以於正計劃將他培養成外交型人才,因而此次特意派他為使,此次此人果然不負使命,成功完成了既定任務。
漕邑大夫大方答應了下來,也同意將戰事的規格控製在“大夫之爭”的範圍內。畢竟讓衛人在漕邑荒地立國是國君的意思,如今曹國事事緊跟齊國的外交政策,所以他也怕鬧大了節外生枝,受國君掛落。
沒想到那些落魄的衛人還有些勇武之氣,竟主動提出要戰上一場,他正愁沒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這些衛人呢,這可真是瞌睡了就給了個枕頭,來的及時。
漕邑大夫心裏明白,此次隻要他徹底擊潰了衛國的上層朝堂,連續三敗之後的衛人便會真的潰散,那些衛人遺民才會真正的化進曹國之中,成為曹民。
哪三敗?衛懿公熒澤之敗乃是一敗,朝歌淪陷乃是二敗,要是再敗於自己一個大夫之手,便是恥辱的三連敗。
一敗衛人泄氣、二敗衛人喪膽,隻要再添上這第三敗,衛人便會真正的潰散、甚至徹底消亡。
“也罷,便讓我來做衛國四百年基業的掘墓人吧!”漕邑大夫不無得意地想道。
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雙方各自最大程度的動員了起來。隨著開戰日期的日益臨近,這種氛圍也愈發濃烈。畢竟此時周朝的禮崩樂壞還沒那麽徹底,所以軍伍出征前還有一大堆儀式要完成……
首先便是“占卜”。
“神示”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凡涉及邦國大事,占卜的程序是不可免的。
戰爭前的占卜活動,一般在太廟舉行,常用的占卜方法有兩種:一種曰“卜”,是鑿焼龜甲,根據裂紋判斷吉凶;一種曰“筮”,用蓍草起卦,並解讀卦象,即後世所熟知的《周易》。
衛國占卜出來的結論是“大吉”,漕邑大夫占卜出來的結論是“吉”,所以雙方都是信心滿滿。
占卜之後便是祭祀,或者稱“告廟”。
用三牲祭告祖先宗廟,向上天及先祖稟告出戰緣由,祈禱祖先保佑,取得戰爭的獲勝。
告廟之後,便是“遷廟”。
將宗廟內祖先的神主(牌位)請出,安放在齋車上,從軍出征。這是“先主的英靈與我同在的意思”,也是得祖先保佑的一種。
接下來便是“授兵”和“閱兵”。
“授兵”即分發兵器,有的甲士和步徙沒有兵器的,便從太廟武庫中拿出兵器來分發,用完後再統一歸還。
“閱兵”則是因為集合起來的軍伍是分散地來自各個不同領主的,所以要先整編隊伍。另外也要查看領主們應該承擔的兵役數量是否完成了規定(甚至領主間還有互相拆借的)。整軍完成後,主帥會來視察軍容、整頓軍紀,並向眾人揭示占卜的結果。
如此,等到所有的這些儀式都一一完成後,營地中大戰的氣氛已經被渲染到了極致。到了真正的約定時日,雙方這才真正的“誓師”出發。
於正和弘毅大夫作為此次將兵的主帥,在誓師大會上自是要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的。好在有前輩們的成例在前,《尚書》所載的《甘誓》、《湯誓》、《牧誓》都是經典的誓師之辭,二人隻需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改動就成。
誓師之後,兩軍便正式在漕邑城前的空地上擺開陣來,真正的兩軍對壘。
一方是漕邑大夫所屬,出兵車五十乘、步徙千餘人;一方是衛國的於正、弘毅大夫所部,出兵車三十乘、步徙七百餘人。
當然,如果雙方講究的話,這時還有“致師演武”這一環節。
即正式交戰之前,雙方會各自派出驍勇善戰的猛士,先行比試較量一番。如若己方猛士得勝,對鼓舞士氣自是有極大的幫助。
這就是後世於正經常在電視裏看到的《三國演義》中軍前猛將單挑這一環節了,什麽“關羽溫酒戰華雄”,什麽“三英戰呂布”,看著確實激動人心。
不過於正自己的武力不彰,軍中目前來看也並無“猛將”一類的人物,渠仰倒算得勇武,但於正仍沒有必勝的信心。於是他並沒有同意軍前演武這一環節。畢竟要是單挑輸了,減士氣的“減益效果”(俗稱“debuff”)太厲害了,他實在沒必要去冒這個險。
不過雙方軍前叫罵一陣提提士氣卻是可以的,把士卒們心中的火氣先給勾出來,真正交戰起來也能更賣力。
於是,一方罵說“你們沒經過領主同意亂砍亂伐,是偷盜行為”,另一方則回罵道“漕邑人私下抓衛人為奴是不講武德”,兩方好是對罵了一陣。
【作者題外話】:希望大家多互動,多投票,謝謝大家了,別一直養書了,容易養死。塔讀是很看重追讀的。
漕邑建城之早,可追溯到夏禹時代。
史載伯益、後稷助禹治水,晏安當為隨從,有所貢獻,得封於漕水,又轉封滑水,漕邑乃晏安族人食邑之所。曹人適時營建之,遂成邑,後代便開始以曹為姓。
<a id="wzsy" href="http://www.1200ksw.net">1200ksw.net</a>
武王克紂滅商,封曹俠為邾國國君,是為邾俠,曹姓後人中便分出一支以朱為姓,其後還衍生出婁、鄒、顏、倪等姓,一部分人則仍以曹為姓。
世代顯貴的漕邑大夫坐擁堅城,又兵甲齊備,治下民眾十餘萬眾,自是看不起亡國喪土的破爛衛國君臣一眾。
聽聞此次雖名為“大夫之爭”,是漕邑大夫和手下民眾被抓的於正大夫二個人的戰爭,即便交戰雙方再叫上一二至交大夫相幫也是慣例所允許的,可實際上衛廷君臣上下卻是做了全體的動員。
不僅幾乎所有的大夫都貢獻了兵車、甲士、步徙,甚至連齊侯贈予國君的祭馬和贈予許國夫人的軒車都全部拆了,改裝成了可以上場作戰的戰車。
然而,就是這樣集衛國的一國之力,最終也不過鼓搗出三十乘戰車,其中還有不少是二馬的輕便馳車。
漕邑大夫聽聞手下匯報後卻是毫不在意,反而哈哈大笑。這衛國果然是破落了,全國之軍甚至還比不上一些邑大夫的實力。要知道漕邑大夫以自己的一邑之力便可動員足足五十餘乘的戰車,實力上足以碾壓對方。
漕邑大夫所以本來也想叫上自己交好的大夫相幫,不過聽聞衛人如此實力後,他卻是息了這個心思。五十餘乘戰車足矣,再多就太欺負人了,有些勝之不武,贏了也不好看。
於是,於正派手下的士人元銳,正式前往漕邑遞交了戰書,這叫“請戰”。雙方約定了開戰的時間和地點,並言明此次乃是“大夫之爭”,卻不涉及曹衛兩國的外交關係。
元銳雖投入於正麾下不久,但此人有見識、有謀略,也能說會道,很得於正看中。所以於正計劃將他培養成外交型人才,因而此次特意派他為使,此次此人果然不負使命,成功完成了既定任務。
漕邑大夫大方答應了下來,也同意將戰事的規格控製在“大夫之爭”的範圍內。畢竟讓衛人在漕邑荒地立國是國君的意思,如今曹國事事緊跟齊國的外交政策,所以他也怕鬧大了節外生枝,受國君掛落。
沒想到那些落魄的衛人還有些勇武之氣,竟主動提出要戰上一場,他正愁沒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這些衛人呢,這可真是瞌睡了就給了個枕頭,來的及時。
漕邑大夫心裏明白,此次隻要他徹底擊潰了衛國的上層朝堂,連續三敗之後的衛人便會真的潰散,那些衛人遺民才會真正的化進曹國之中,成為曹民。
哪三敗?衛懿公熒澤之敗乃是一敗,朝歌淪陷乃是二敗,要是再敗於自己一個大夫之手,便是恥辱的三連敗。
一敗衛人泄氣、二敗衛人喪膽,隻要再添上這第三敗,衛人便會真正的潰散、甚至徹底消亡。
“也罷,便讓我來做衛國四百年基業的掘墓人吧!”漕邑大夫不無得意地想道。
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雙方各自最大程度的動員了起來。隨著開戰日期的日益臨近,這種氛圍也愈發濃烈。畢竟此時周朝的禮崩樂壞還沒那麽徹底,所以軍伍出征前還有一大堆儀式要完成……
首先便是“占卜”。
“神示”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凡涉及邦國大事,占卜的程序是不可免的。
戰爭前的占卜活動,一般在太廟舉行,常用的占卜方法有兩種:一種曰“卜”,是鑿焼龜甲,根據裂紋判斷吉凶;一種曰“筮”,用蓍草起卦,並解讀卦象,即後世所熟知的《周易》。
衛國占卜出來的結論是“大吉”,漕邑大夫占卜出來的結論是“吉”,所以雙方都是信心滿滿。
占卜之後便是祭祀,或者稱“告廟”。
用三牲祭告祖先宗廟,向上天及先祖稟告出戰緣由,祈禱祖先保佑,取得戰爭的獲勝。
告廟之後,便是“遷廟”。
將宗廟內祖先的神主(牌位)請出,安放在齋車上,從軍出征。這是“先主的英靈與我同在的意思”,也是得祖先保佑的一種。
接下來便是“授兵”和“閱兵”。
“授兵”即分發兵器,有的甲士和步徙沒有兵器的,便從太廟武庫中拿出兵器來分發,用完後再統一歸還。
“閱兵”則是因為集合起來的軍伍是分散地來自各個不同領主的,所以要先整編隊伍。另外也要查看領主們應該承擔的兵役數量是否完成了規定(甚至領主間還有互相拆借的)。整軍完成後,主帥會來視察軍容、整頓軍紀,並向眾人揭示占卜的結果。
如此,等到所有的這些儀式都一一完成後,營地中大戰的氣氛已經被渲染到了極致。到了真正的約定時日,雙方這才真正的“誓師”出發。
於正和弘毅大夫作為此次將兵的主帥,在誓師大會上自是要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的。好在有前輩們的成例在前,《尚書》所載的《甘誓》、《湯誓》、《牧誓》都是經典的誓師之辭,二人隻需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改動就成。
誓師之後,兩軍便正式在漕邑城前的空地上擺開陣來,真正的兩軍對壘。
一方是漕邑大夫所屬,出兵車五十乘、步徙千餘人;一方是衛國的於正、弘毅大夫所部,出兵車三十乘、步徙七百餘人。
當然,如果雙方講究的話,這時還有“致師演武”這一環節。
即正式交戰之前,雙方會各自派出驍勇善戰的猛士,先行比試較量一番。如若己方猛士得勝,對鼓舞士氣自是有極大的幫助。
這就是後世於正經常在電視裏看到的《三國演義》中軍前猛將單挑這一環節了,什麽“關羽溫酒戰華雄”,什麽“三英戰呂布”,看著確實激動人心。
不過於正自己的武力不彰,軍中目前來看也並無“猛將”一類的人物,渠仰倒算得勇武,但於正仍沒有必勝的信心。於是他並沒有同意軍前演武這一環節。畢竟要是單挑輸了,減士氣的“減益效果”(俗稱“debuff”)太厲害了,他實在沒必要去冒這個險。
不過雙方軍前叫罵一陣提提士氣卻是可以的,把士卒們心中的火氣先給勾出來,真正交戰起來也能更賣力。
於是,一方罵說“你們沒經過領主同意亂砍亂伐,是偷盜行為”,另一方則回罵道“漕邑人私下抓衛人為奴是不講武德”,兩方好是對罵了一陣。
【作者題外話】:希望大家多互動,多投票,謝謝大家了,別一直養書了,容易養死。塔讀是很看重追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