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連續幹旱的原因,狄人也擔心今秋的收成會大受影響,因而也加大了對淪陷地區的掠奪。黃河以北,不少衛人、邢人的村寨相繼被破,輕則劫掠糧食物資,重則整個村寨都慘遭屠戮一空。


    中牟附近,不少難民便向著如今被黑山聯軍收複的臨慮邑湧來,尋求庇護。


    然而,公子康治下的臨慮邑,去年秋收時便被狄人搶割過秋糧,邑中本就糧草不豐。如今又湧來這麽多難民,雖然眼饞這些人口,但是卻吃不下這麽許多,隻能將其中的大部分都轉贈給山上開墾了良田無數的於正了。


    於正自是來者不拒,又收下了數千人口用來實民,並再次在黑山中開辟出六寨用來安置。如今他麾下的領地已經達到了兩邑二十六寨之多,人口總計三萬五千餘人。


    考慮到狄人最近的凶殘行動,在淪陷區又一次引起了極大的民憤,再加上軍隊換裝完畢後,再呆在黑山穩步發展,實力上升不大。


    於是,打著“為民血恨,收複衛土”的旗號,黑山軍向著狄人主動發起了攻勢。光於正一家,就調動了四千的常備軍,兩百重裝鐵甲武卒,又征召了一千餘人的農兵,總軍勢達到了五千餘人。


    於正將這支大軍分為東、西兩支軍勢,共同出擊。


    東路軍,由於正親自率領,作為主力,率正卒一千五,輔兵一千五,農兵一千,以及兩百鐵甲武卒,再匯合弘毅大夫和公子康的人馬,湊齊五千軍勢,從正麵攻擊離臨慮邑最近的大城“中牟邑”。


    西路軍則由西門吉帶領,率領另外的正卒五百,輔兵五百,這一千軍勢將向南穿越崇山峻嶺,作為一支奇兵西出百泉邑和共邑(今河南輝縣市區一帶)。


    另外,於正又派了使者向衛國和南燕國求援,如果兩家能夠出兵的話,就能形成四路夾擊之勢。


    ……


    陣陣山風吹拂,掀起樹葉翻飛,密林之中,一支軍隊正在山嶺之中艱難地行軍,身上臉上不時被尖利的樹枝劃破皮膚。他們便是西門吉所率領的西路軍,目標便是百泉邑和共邑兩座衛國的淪陷城邑。


    百泉邑,臨近百泉河,故有此名。作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因而古名共水,共水之濱原為共工氏的活動地區,所以自商代以來文化便比較發達。


    百泉邑在百泉河的西岸,而百泉河東岸便是共邑,也就是原來共國的都邑所在。


    華夏曆史上第一次的“共和執政”,便是因為國人暴動,周厲王逃走後,天下無主,所以眾諸侯便一致擁戴共國的共伯姬和,由他“攝行天子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共伯和替代周王室行使職權。從他代行王政開始,史稱“共和行政”;他代行王政的第一年,以他的名作年號,史稱“共和元年”。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曆史有了準確紀年,以編年體的形式一年一年一直記載到今天。


    百泉邑和共邑本是周王朝分封的共國的疆土,可是共國早已為衛國所滅,所以這兩邑自也成了衛國的城邑,如今更淪陷在狄人的手中。


    (共國滅亡後,支庶子孫以國名為氏,形成共氏,後因避仇,又改為洪姓。)


    兩城來說,百泉邑是座小城,而共邑城卻是非常龐大。這是因為共伯早期曾做過周王朝的“代天子”,所以可以依照周王室“天子之城方九裏”的規格,重新整修了共邑。共伯退位後,繼位者的周宣王優容於他,更命其享受天子的尊榮,所以他按天子城的規格重修共邑,也是無可後非、合乎禮製的。所以共邑在西周時期,是除鎬京以外規模最大的城邑。


    西路軍的目標便是在情報司的配合下,奇襲百泉邑、共邑兩城,在朝歌以南形成一顆釘子,牢牢紮在此地,威脅朝歌的狄人。從而調動朝歌和中牟的狄軍,為東路軍的出擊營造更優勢的局麵。


    百泉邑城小,在共邑的對比下,甚至更像是一座支城,狄人的大部自然是在更繁華、富裕的共邑城內逍遙快活。所以情報司早已探知,百泉邑內把守的狄人,不過一二百人之數,而且防守十分鬆懈。


    實際情況確實也是如此,因為有共邑這座大城和城內的兩千狄軍作為倚靠,周邊的諸夏勢力也很安分,所以狄人的防備並不嚴謹,各國的商隊,隻要交夠滿意的賄賂,便能自由在百泉邑進出。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會有人在茫茫太行山那深山老林中行軍,走過艱難的百裏山路,直入百泉邑的平原腹地。這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


    於是,以情報司假扮的商隊入城做內應,在進城時,他們突然用馬車橫翻在地,直接堵住了城門,不讓它正常閉合。隨後,西門吉則率領一千黑山軍快速殺出,以有心算無備,順利地奪取了百泉邑。


    殺散了邑中的守軍後,西門吉留下一卒百人隊駐守在此,搜刮戰利、照料傷員,其餘的九百人則繼續向著共邑進發。希望趁著戰事的消息還沒傳開去,繼續打它個措手不及。


    最起碼的,由百泉邑進攻共邑,便要渡過百泉河,所以黑山軍必須徹底奪取河上的渡橋,如此才能掌握先機。


    許是共邑的狄人也是陳平太久,根本沒有想到百泉邑幾乎是瞬間就被奪取、失守了,所以對百泉河渡橋的守備也幾乎沒有,卻是又讓黑山軍順利奪取了此橋。


    <a id="wzsy" href="https://m.wucuoxs.com">無錯小說網</a>


    有此渡橋在手,黑山軍便能進可攻,退可守。


    奪橋成功之後,西門吉率領手下又馬不停蹄地嚐試了一次奪城。但是經過百泉邑和渡橋的失守,狄人混亂中還是召集起了一些兵卒,西門吉在付出十數人的死傷後,還是無奈地看著共邑快速關閉了城門。


    於是,他不得不退走,在百泉河的東岸開始修築營壘,做出一副誓死守護渡橋,等待後續大軍的樣子。


    這一行為,倒確實迷惑住了共邑城內的守軍,他們認為敵方必定還有大軍要來,所以才在東岸立營而不是去守西岸。所以城中的狄軍愈發堅守城池不出,以防城邑丟失,甚至,還向周邊的狄人城邑求援,聲稱遇到了黑山的主力大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最強野心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妥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妥明並收藏春秋最強野心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