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武經國二次提審梁榭,大廳上除了酆無常之外,昨天參與的人俱已到齊,隻是右排首座也由鄭千戶換成了另外一名身著繡滿‘白犀’圖案的錦衣男子,末座則多了一個人——鬱棲柏!
武經國慢吞吞地喝著茶,神色淡然,仿佛對審訊之事全然不放在心上。
“徐大人,審訊犯人你是行家,便由你來問吧。”李師爺道。
坐在右排首位的錦衣男子道:“李師爺說笑了,下官怎敢喧賓奪主?”
李師爺一笑道:“如此在下便先替府督盤問了,有不到位的地方,煩請徐大人提點提點。”
徐大人道:“哪裏哪裏。”
李師爺幹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受何人指使行刺府督?”
“我叫梁榭,我的一切行為全是鄭千戶指使的......”梁榭被綁了將近兩天,胳膊脫臼了兩天,也足足餓了兩天,渴了兩天,氣力消耗的所剩無幾,心中盤算者誣陷鄭千戶的種種說辭也隻說了半句話便心慌氣短,直冒虛汗。
鄭千戶大怒,霍然起身,正待開口,忽見李師爺向他使了個眼色,當下強忍怒氣,複又坐下。
李師爺道:“哦,既然是鄭千戶指使你的,那請問鄭千戶全名叫什麽?”
梁榭道:“我是個收金買命的殺手,從來不過問主顧姓名,更......更不問緣由。”陽光打在梁榭身上,極是酷熱,使得他身上不由得冒出汗來,汗水同這兩日臉上、額上沁出的油混在一處,流入眼中......
李師爺道:“那鄭千戶是在何時?何地指使的你?”
梁榭緊閉雙目將汗水擠出,又勉力睜開眼道:“具體時辰記不清了,大約半個月前,中間人約了我們......在城西的破廟見麵,當時.......當時他蒙了麵,但手指上的黃玉戒指卻和他昨日帶的一模一樣,我也是直到昨天才知道.......知道是他。”他不知道鄭千戶什麽時間和這些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他最近去過哪些地方,所以時間推得越久越好,總不成這些人天天聚在一起吧。
李師爺一笑道:“鄭千戶,你怎麽說?”
鄭千戶怒道:“這刁民惱我昨日打他,怨恨在心,分明誣陷於我。請府督和師爺明辨。”
李師爺‘嗯’,低下身子向武經國問道:“府督,您看呢?”
武經國淡淡地道:“鄭千戶隨本督多年,轎子裏的人是不是我他總會知道的,我的兩個護衛是什麽實力他也是知道的。”
鄭千戶甚為惶恐,忙離座跪下叩頭,道:“府督待我恩重如山,屬下絕不敢有異心。”
武經國道:“起來吧,知道不是你幹的。”
鄭千戶訕訕坐回椅中,說到底,武經國不是說他不會行刺,隻是說這次行刺不是他指派的而已,這叫他如何不慌?
李師爺立直身子,道:“梁榭,本師爺耐著性子問你,你好好答話,隻要你說出背後的主謀府督便不會為難你......”他一笑,看了孫銘一眼,元老會意,接道:“‘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孩子,別讓你師父難做。”
梁榭道:“我說的是實話,你們不信我也沒辦法。”
孫銘道:“好好回李師爺的話,爭取將功折罪。”
梁榭冷笑一聲道:“我說的是實話,你們連自己的人都看不清問得再多又有什麽用?”
李師爺道:“孫老,對不住了,你這徒弟硬氣得很,我是審不出什麽來了,隻好讓徐大人領回去在天牢裏慢慢審了。”
孫銘起身抱拳作揖道:“府督和李師爺仁至義盡,但他自尋死路,也怪不得旁人。”
李師爺點了點頭,向武經國請示道:“府督你看是讓徐大人帶回去慢慢審問還是......”
武經國道:“嗯,就這麽辦吧!”
徐大人站起來躬身道:“請父督放心,孩兒這就為父督審出背後主謀!”
“嗯。”武經國應道。
徐大人臉上閃出奇異般的笑容,打個手勢,早有兩名守衛上前將梁榭拖出大廳,徐大人拜別武經國,隨後也跟了出去。
梁榭頭皮發麻,這徐大人看穿著做派以及對武經國的稱呼八成便是那‘金衣衛’的徐春之了,朝野傳聞,‘府衛’一向以狠辣見長,而‘府衛’之中又以徐春之最為變態,聽說但凡落在他手裏的人,別說生還,就是想囫圇著死去都是一種奢望,饒是梁榭久曆江湖見慣生死也被嚇了個手足俱軟。
武經國見徐春之帶人押著梁榭遠遠走出去,臉上泛起一絲不經意的笑容,拿起茶壺,飲了一口茶,慢吞吞地道:“大家都散了吧,這件事就交給‘金衣衛’的徐大人處理吧。”說緩緩站了起來。
“府督......”坐在右排末座一直未說話的鬱棲柏忽然離座跪倒,叩首於地。
“什麽事?”武經國道。
鬱棲柏叩首道:“卑職有一層顧慮,不敢不說。”
“講!”
鬱棲柏道:“稟府督,在江湖上,似這等收金買命的亡命之徒口風均緊,絕不肯輕易出賣主顧,卑職擔心他萬一受刑不過在獄中自盡,他死事小,可他背後的人卻暫時保住了,府督雖然不懼但終究是件麻煩事。”
“自盡?”武經國眉頭一皺,緩緩坐下。“你們怎麽說?”
一直未說話的劉師爺湊上來道:“按理說以徐大人的手段是不會給刺客自盡的機會的,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謹慎一些總沒有壞處,鬱捕快若能有別的法子倒也不妨先聽一聽他怎麽說。”劉師爺道。
武經國點了點頭,道:“鬱捕快,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鬱棲柏道:“勸降刺客,使其倒戈。”
武經國道:“勸降得了麽?”
鬱棲柏道:“有三個理由,他非降不可。”
“哦?”武經國微微一笑,道:“說來聽聽。”
鬱棲柏道:“降則生抗則死,他隻是不怕死,並非願意去死,此為其一......”
武經國點頭,梁榭怕不怕死他不知道,反正他不願意死。
鬱棲柏略頓了頓,又道:“他是孫老的徒弟,師父有命弟子理當服從,此為其二;”
“說下去。”
“是!”鬱棲柏又磕了一頭,道:“其妻頑疾在身,府督手上恰好不乏名醫,他若投降則其妻頑疾可愈,反之死的就不隻是他了。據卑職推測,他之所以當殺手恐怕正是要銀子治他妻子的病。”
“好。”武經國起身離座,道:“事情辦成了你要什麽賞賜?”
鬱棲柏道:“府督厚賜勝過卑職所求十倍,卑職眼界短淺不敢招府督笑話。”
武經國道:“給你三天時間,事成之後,升你做‘內督府’十二捕司的百戶,沈南武......”
沈南武慌忙離座跪倒:“屬下在。”
武經國道:“人是你兩捉回來的,這件事你兩一同負責,事成之後同樣封你百戶,若是出了差錯,你知道該怎麽做......”
沈南武叩頭道:“多謝府督提拔。”說話聲中,武經國已離座出廳,兩名師爺和護衛緊緊跟隨......
出了大廳,武經國神色一斂,頭也不回地道:“查一查這姓鬱的捕快什麽來頭。”
李師爺道:“回府督,已經查過了,”
“哦?”武經國一笑,腳步略緩。
李師爺道:“鬱棲柏原本是‘危州風肆口’人,自幼習武,二十歲時出任‘風肆口’衙門捕快,三年內破案五十四件,後轉調‘永興城’升任捕頭,升任不到兩年便緝拿盜賊一百一十七人,人稱‘俠捕’。三年前,‘永興城’知府大人薑遠瓴更將千金許給了他,鬱棲柏聲名之盛在整個‘危州’十三城中的捕快圈中也稱得上一時無兩......”
“嗯。”武經國點了點頭,又問道:“這人武功謀略怎樣?出自誰的門下?”
李師爺道:“鬱棲柏曾拜‘中州禪宗’的海德為師,習得齊天大聖......什麽......”
“是‘齊天大聖猴子棍’,旗拉的夠大,武功沒什麽了不起。”武經國身側的護衛道。
李師爺道:“是了,就是這個棍法。永安三年,鬱棲柏孤身入‘歲山’捉拿八通大盜徐戍峰中伏,曾以一人之力殺出重圍,全身而退,我問過項大人,項大人說鬱棲柏的武功多半已經青出於藍,超過了海德大師。”
武經國一笑,向身邊護衛問道:“海德大師的武功和項大人比如何?”
護衛道:“回府督,項大人是前任大內第一高手的嫡傳弟子,十大名鋒‘東獄槍’的唯一傳人,尋常高手連一招也接不下,海德那種級別最多也就接得下一招。”
武經國點頭道:“這麽算來鬱棲柏已強過尋常高手了,如此人才怎會甘心在輔城衙門做個小小的捕快?”
李師爺道:“府督說的是,這兩年薑遠瓴一直在教鬱棲柏兵法......”
武經國道:“他自己是文官,倒教起別人兵法來了,這是想借姑爺的手過一把當將軍的癮了,這麽說來薑遠瓴把鬱棲柏調來京城當捕快是假想找機會接近‘兵部’的人轉而做將軍是真了?”
李師爺道:“看起來是似乎是這樣,不過學生以為府督還是謹慎些為好,薑遠瓴這個人恐怕不簡單。”
“怎麽說?”武經國問道。
李師爺道:“據說他治理之下所有武林幫派之間似乎都沒有多大衝突,雖然學生不知道他用了什麽辦法,不過江湖幫派
並不好約束,一個光杆知府更很難有那個能耐。”
武經國點了點頭,跨過前方的月亮洞門,進入主院,邁步入廳,早有傭人上前伺候更衣,端茶遞水,武經國脫掉長袍,換上輕薄衣衫,仰臥於椅上,兩名年輕貌美的女子忙不迭趕過來幫其捏肩捶腿,另有傭人侍立兩側負責扇扇。一切均已妥當舒服方才召李劉二位師爺入內。
“劉師爺怎麽看?”武經國微閉雙目問道。
劉師爺道:“回府督,我倒覺得鬱棲柏投靠府督是真的。”
“說來聽聽。”
劉師爺道:“是。在我朝作為一名捕快,無論他武功多高,功勞多大終究也無出頭之日,且不說他自己是否甘願,單是他的嶽父薑遠瓴便決不答應。我朝有規定,當過捕快的人不可參加科舉,轉做將軍雖是困難卻是唯一的機會......”
“嗯,說得過去。”
“若在幾年前,我們與‘古榆黨’爭相不下,他或許會別有用心,如今府督權傾天下,您老的話便是皇上的話,莫說他的後台‘知府大人’隻是個小小的五品官,便是王侯也逆不了這天,所以他好容易在您老麵前立上一功,表現尚且不及,又怎會別有用心自尋死路?”劉師爺侃侃而談,見武經國微微點頭,頗有讚許之意,不由得瞟了李師爺一眼,麵露得色。
“這麽說,鬱捕快出的主意你是全然讚成的了?”武經國道。
劉師爺道:“回府督,愚以為並無不妥,況且無論他供出背後的人是真是假隻要對我們有利都可一用。”
武經國一笑,又向李師爺問道:“李師爺什麽意見?”
李師爺道:“回府督,我也以為可行。鬱捕快若成自然最好,若敗,我們尚可以其妻為質迫他說出主謀,若還是不成,嚴刑逼供仍不算遲,退一步講即便鬱捕快別有用心難道我們就不能將計就計麽?此一節府督早已想到,無論結果如何,府督提拔新人之意已顯,似孫銘,司寇元焽這些老江湖自會有所察覺,眾千戶,捕司,幕僚等心中惶恐,以後做事必然更為用心。”
武經國一笑,閉上雙目不再說話,李師爺作了個揖,退了出來,劉師爺也作揖出廳。
武經國慢吞吞地喝著茶,神色淡然,仿佛對審訊之事全然不放在心上。
“徐大人,審訊犯人你是行家,便由你來問吧。”李師爺道。
坐在右排首位的錦衣男子道:“李師爺說笑了,下官怎敢喧賓奪主?”
李師爺一笑道:“如此在下便先替府督盤問了,有不到位的地方,煩請徐大人提點提點。”
徐大人道:“哪裏哪裏。”
李師爺幹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受何人指使行刺府督?”
“我叫梁榭,我的一切行為全是鄭千戶指使的......”梁榭被綁了將近兩天,胳膊脫臼了兩天,也足足餓了兩天,渴了兩天,氣力消耗的所剩無幾,心中盤算者誣陷鄭千戶的種種說辭也隻說了半句話便心慌氣短,直冒虛汗。
鄭千戶大怒,霍然起身,正待開口,忽見李師爺向他使了個眼色,當下強忍怒氣,複又坐下。
李師爺道:“哦,既然是鄭千戶指使你的,那請問鄭千戶全名叫什麽?”
梁榭道:“我是個收金買命的殺手,從來不過問主顧姓名,更......更不問緣由。”陽光打在梁榭身上,極是酷熱,使得他身上不由得冒出汗來,汗水同這兩日臉上、額上沁出的油混在一處,流入眼中......
李師爺道:“那鄭千戶是在何時?何地指使的你?”
梁榭緊閉雙目將汗水擠出,又勉力睜開眼道:“具體時辰記不清了,大約半個月前,中間人約了我們......在城西的破廟見麵,當時.......當時他蒙了麵,但手指上的黃玉戒指卻和他昨日帶的一模一樣,我也是直到昨天才知道.......知道是他。”他不知道鄭千戶什麽時間和這些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他最近去過哪些地方,所以時間推得越久越好,總不成這些人天天聚在一起吧。
李師爺一笑道:“鄭千戶,你怎麽說?”
鄭千戶怒道:“這刁民惱我昨日打他,怨恨在心,分明誣陷於我。請府督和師爺明辨。”
李師爺‘嗯’,低下身子向武經國問道:“府督,您看呢?”
武經國淡淡地道:“鄭千戶隨本督多年,轎子裏的人是不是我他總會知道的,我的兩個護衛是什麽實力他也是知道的。”
鄭千戶甚為惶恐,忙離座跪下叩頭,道:“府督待我恩重如山,屬下絕不敢有異心。”
武經國道:“起來吧,知道不是你幹的。”
鄭千戶訕訕坐回椅中,說到底,武經國不是說他不會行刺,隻是說這次行刺不是他指派的而已,這叫他如何不慌?
李師爺立直身子,道:“梁榭,本師爺耐著性子問你,你好好答話,隻要你說出背後的主謀府督便不會為難你......”他一笑,看了孫銘一眼,元老會意,接道:“‘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孩子,別讓你師父難做。”
梁榭道:“我說的是實話,你們不信我也沒辦法。”
孫銘道:“好好回李師爺的話,爭取將功折罪。”
梁榭冷笑一聲道:“我說的是實話,你們連自己的人都看不清問得再多又有什麽用?”
李師爺道:“孫老,對不住了,你這徒弟硬氣得很,我是審不出什麽來了,隻好讓徐大人領回去在天牢裏慢慢審了。”
孫銘起身抱拳作揖道:“府督和李師爺仁至義盡,但他自尋死路,也怪不得旁人。”
李師爺點了點頭,向武經國請示道:“府督你看是讓徐大人帶回去慢慢審問還是......”
武經國道:“嗯,就這麽辦吧!”
徐大人站起來躬身道:“請父督放心,孩兒這就為父督審出背後主謀!”
“嗯。”武經國應道。
徐大人臉上閃出奇異般的笑容,打個手勢,早有兩名守衛上前將梁榭拖出大廳,徐大人拜別武經國,隨後也跟了出去。
梁榭頭皮發麻,這徐大人看穿著做派以及對武經國的稱呼八成便是那‘金衣衛’的徐春之了,朝野傳聞,‘府衛’一向以狠辣見長,而‘府衛’之中又以徐春之最為變態,聽說但凡落在他手裏的人,別說生還,就是想囫圇著死去都是一種奢望,饒是梁榭久曆江湖見慣生死也被嚇了個手足俱軟。
武經國見徐春之帶人押著梁榭遠遠走出去,臉上泛起一絲不經意的笑容,拿起茶壺,飲了一口茶,慢吞吞地道:“大家都散了吧,這件事就交給‘金衣衛’的徐大人處理吧。”說緩緩站了起來。
“府督......”坐在右排末座一直未說話的鬱棲柏忽然離座跪倒,叩首於地。
“什麽事?”武經國道。
鬱棲柏叩首道:“卑職有一層顧慮,不敢不說。”
“講!”
鬱棲柏道:“稟府督,在江湖上,似這等收金買命的亡命之徒口風均緊,絕不肯輕易出賣主顧,卑職擔心他萬一受刑不過在獄中自盡,他死事小,可他背後的人卻暫時保住了,府督雖然不懼但終究是件麻煩事。”
“自盡?”武經國眉頭一皺,緩緩坐下。“你們怎麽說?”
一直未說話的劉師爺湊上來道:“按理說以徐大人的手段是不會給刺客自盡的機會的,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謹慎一些總沒有壞處,鬱捕快若能有別的法子倒也不妨先聽一聽他怎麽說。”劉師爺道。
武經國點了點頭,道:“鬱捕快,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鬱棲柏道:“勸降刺客,使其倒戈。”
武經國道:“勸降得了麽?”
鬱棲柏道:“有三個理由,他非降不可。”
“哦?”武經國微微一笑,道:“說來聽聽。”
鬱棲柏道:“降則生抗則死,他隻是不怕死,並非願意去死,此為其一......”
武經國點頭,梁榭怕不怕死他不知道,反正他不願意死。
鬱棲柏略頓了頓,又道:“他是孫老的徒弟,師父有命弟子理當服從,此為其二;”
“說下去。”
“是!”鬱棲柏又磕了一頭,道:“其妻頑疾在身,府督手上恰好不乏名醫,他若投降則其妻頑疾可愈,反之死的就不隻是他了。據卑職推測,他之所以當殺手恐怕正是要銀子治他妻子的病。”
“好。”武經國起身離座,道:“事情辦成了你要什麽賞賜?”
鬱棲柏道:“府督厚賜勝過卑職所求十倍,卑職眼界短淺不敢招府督笑話。”
武經國道:“給你三天時間,事成之後,升你做‘內督府’十二捕司的百戶,沈南武......”
沈南武慌忙離座跪倒:“屬下在。”
武經國道:“人是你兩捉回來的,這件事你兩一同負責,事成之後同樣封你百戶,若是出了差錯,你知道該怎麽做......”
沈南武叩頭道:“多謝府督提拔。”說話聲中,武經國已離座出廳,兩名師爺和護衛緊緊跟隨......
出了大廳,武經國神色一斂,頭也不回地道:“查一查這姓鬱的捕快什麽來頭。”
李師爺道:“回府督,已經查過了,”
“哦?”武經國一笑,腳步略緩。
李師爺道:“鬱棲柏原本是‘危州風肆口’人,自幼習武,二十歲時出任‘風肆口’衙門捕快,三年內破案五十四件,後轉調‘永興城’升任捕頭,升任不到兩年便緝拿盜賊一百一十七人,人稱‘俠捕’。三年前,‘永興城’知府大人薑遠瓴更將千金許給了他,鬱棲柏聲名之盛在整個‘危州’十三城中的捕快圈中也稱得上一時無兩......”
“嗯。”武經國點了點頭,又問道:“這人武功謀略怎樣?出自誰的門下?”
李師爺道:“鬱棲柏曾拜‘中州禪宗’的海德為師,習得齊天大聖......什麽......”
“是‘齊天大聖猴子棍’,旗拉的夠大,武功沒什麽了不起。”武經國身側的護衛道。
李師爺道:“是了,就是這個棍法。永安三年,鬱棲柏孤身入‘歲山’捉拿八通大盜徐戍峰中伏,曾以一人之力殺出重圍,全身而退,我問過項大人,項大人說鬱棲柏的武功多半已經青出於藍,超過了海德大師。”
武經國一笑,向身邊護衛問道:“海德大師的武功和項大人比如何?”
護衛道:“回府督,項大人是前任大內第一高手的嫡傳弟子,十大名鋒‘東獄槍’的唯一傳人,尋常高手連一招也接不下,海德那種級別最多也就接得下一招。”
武經國點頭道:“這麽算來鬱棲柏已強過尋常高手了,如此人才怎會甘心在輔城衙門做個小小的捕快?”
李師爺道:“府督說的是,這兩年薑遠瓴一直在教鬱棲柏兵法......”
武經國道:“他自己是文官,倒教起別人兵法來了,這是想借姑爺的手過一把當將軍的癮了,這麽說來薑遠瓴把鬱棲柏調來京城當捕快是假想找機會接近‘兵部’的人轉而做將軍是真了?”
李師爺道:“看起來是似乎是這樣,不過學生以為府督還是謹慎些為好,薑遠瓴這個人恐怕不簡單。”
“怎麽說?”武經國問道。
李師爺道:“據說他治理之下所有武林幫派之間似乎都沒有多大衝突,雖然學生不知道他用了什麽辦法,不過江湖幫派
並不好約束,一個光杆知府更很難有那個能耐。”
武經國點了點頭,跨過前方的月亮洞門,進入主院,邁步入廳,早有傭人上前伺候更衣,端茶遞水,武經國脫掉長袍,換上輕薄衣衫,仰臥於椅上,兩名年輕貌美的女子忙不迭趕過來幫其捏肩捶腿,另有傭人侍立兩側負責扇扇。一切均已妥當舒服方才召李劉二位師爺入內。
“劉師爺怎麽看?”武經國微閉雙目問道。
劉師爺道:“回府督,我倒覺得鬱棲柏投靠府督是真的。”
“說來聽聽。”
劉師爺道:“是。在我朝作為一名捕快,無論他武功多高,功勞多大終究也無出頭之日,且不說他自己是否甘願,單是他的嶽父薑遠瓴便決不答應。我朝有規定,當過捕快的人不可參加科舉,轉做將軍雖是困難卻是唯一的機會......”
“嗯,說得過去。”
“若在幾年前,我們與‘古榆黨’爭相不下,他或許會別有用心,如今府督權傾天下,您老的話便是皇上的話,莫說他的後台‘知府大人’隻是個小小的五品官,便是王侯也逆不了這天,所以他好容易在您老麵前立上一功,表現尚且不及,又怎會別有用心自尋死路?”劉師爺侃侃而談,見武經國微微點頭,頗有讚許之意,不由得瞟了李師爺一眼,麵露得色。
“這麽說,鬱捕快出的主意你是全然讚成的了?”武經國道。
劉師爺道:“回府督,愚以為並無不妥,況且無論他供出背後的人是真是假隻要對我們有利都可一用。”
武經國一笑,又向李師爺問道:“李師爺什麽意見?”
李師爺道:“回府督,我也以為可行。鬱捕快若成自然最好,若敗,我們尚可以其妻為質迫他說出主謀,若還是不成,嚴刑逼供仍不算遲,退一步講即便鬱捕快別有用心難道我們就不能將計就計麽?此一節府督早已想到,無論結果如何,府督提拔新人之意已顯,似孫銘,司寇元焽這些老江湖自會有所察覺,眾千戶,捕司,幕僚等心中惶恐,以後做事必然更為用心。”
武經國一笑,閉上雙目不再說話,李師爺作了個揖,退了出來,劉師爺也作揖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