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話音剛落,東北邊的天際上一朵煙花燦然盛開,在陰沉沉的天際爆出一片驚豔。
看位置,是宜豐放出的煙花,那麽宗老定是遇到了麻煩,距離甚遠,梁榭聽不到宗老的雀鳴,但不留內功遠勝於他想必是聽到了。實際上不留不僅聽到了雀鳴更聽到了幾聲琴聲,那是宗老的琴聲,之後琴聲戛然而止。
“轟隆~~~~!”悶雷響起,烏雲翻滾著,越壓越低。又一處煙花爆開。
不留眼望天空,呆呆出神。
“你回來了!”
“方丈師兄!”
“坐吧。”
良久。
“師弟可還記得佛陀因何舍棄王爵出家修行麽?”
“人間多苦難世人不得解脫,太子為求正覺度化世間一切苦厄,遂成佛陀。”
“那師弟可知佛陀是用什麽度化世間苦厄的?”
“修善心,啟善智,揚善法,宣‘十善業道’。”
“何謂‘十善業道’?”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戒貪,戒嗔,戒癡是謂‘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首戒為何?”
“首戒......殺生。”
“既如此,師弟為何還要破戒?”
“為盜者恃強欺弱,殘害無辜,我輩豈能不管?”
“製止則已,何必傷人性命?”
“今不殺他,他日必有無辜者死於其手。”
“師弟,萬物生靈各有其性命,我們有何權力奪取他人之性命?”
“然則師兄以為為盜者便有這個權力奪人財物,害人性命麽?我殺惡人,救善人可還有錯?設若有一惡人,師兄見而縱放之,他日又有人死於其手,那該人之死是為盜者之罪愆抑或是師兄罪愆?該人之妻兒老幼該由何人奉養?若惡人再殺百人,殺千人,此番罪愆該如何清算,千百人之老幼該由何人奉養?”
“前世種因,今世得果,這是為盜者的因果,亦是受難者的因果,因果既成,不可逃避,各自的因果當由各自承受,豈能由外力強加之?”
“師兄如何知曉我不是因果之一?”
“比丘持戒修行便是要脫離因果輪回,佛陀在《佛遺教經》中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師弟難道連佛祖教化都不遵從了麽?”
“師兄,縱放惡人與屠害善人無異,既能斷業卻見之不管,我輩枉自修行。”
“為惡者今時今世種下惡因,來日來生必得惡果,師弟何必執著一時之報,壞了自己的修行?”
“師兄,設若今世此人借彼人百金,待來世償還,試問此人願借予彼人否?此猶今日施善者不得善報,施惡不得惡報,則
善自今日止而惡自今日生,此朝廷之所以有律法也,善惡不報,猶律法不明,天下如何得以安寧?佛陀本願乃度化眾生,非是偏私一人,更非縱惡抑善。”
“果報如何自有佛旨,我等當以勸善,師弟何苦執刀妄殺生靈?”
“你不執刀,我不執刀,天下誰人執刀?師兄可知惡業不除,便再生惡,生靈塗炭?”
“縱然為救萬人而殺一人,亦是負罪,師弟可知?”
“救護生靈是功德,殺害生靈是罪愆,罪愆既生不可贖,功德不可抵,福報是福報,禍報是禍報,師弟如此解,亦當如此受。”
“師弟心性既定,看來即便我在道理上辯贏了你你仍然不會持戒止殺,既如此你與佛門緣盡,自今日起‘中州禪宗’與你再無半分關係,望師弟在世修行終有覺悟的一天。”
“讓師兄失望了。”
“一切皆是緣法,緣至則聚,緣盡則散。道門既有叛道自尊的道者,儒門又有貶聖自喻的書生,我佛門遲早也免不了‘酒
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異端。”
不留深吸一口氣,思緒慢慢從當年回轉了過來。
方丈師兄修‘赦生道’勸善赦罪,從不殺生,二師兄修‘往生道’斬卻過往,重獲新生,而我......
轟隆一聲悶響,天越發陰沉了起來,烏雲翻滾著向大地威壓下來,那卷積著的黑雲猶如巨人的麵皮,兩道閃電劃過,宛若巨人憤怒的眼睛,這巨人仿佛極為生氣,臉湊得更加近了,讓人幾欲窒息!
佛有無邊法力,為何善惡不能立時而報偏偏要等到來生?前世為惡者今世若是善人卻需承擔前世的惡業落得善人不得善終,前世為善者今世成為惡人卻偏偏能逍遙自在,若如此報與不報又有何用?這豈非滋長罪惡抹殺善行麽?一個人行了惡,殘害了別人,即使把他千刀萬剮也遠不如在他為惡當即進行阻斷,那麽無辜者就可免於禍患,這就好像一個人染了風寒喝一碗薑湯立時就好,為何要非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去治療,這除了炫耀醫者之術外又有何用?
“師兄若在,又要說我是異端了。”
一個平和卻嗔怒,不食葷卻殺生,重信卻妄語,正直卻兩舌的修行者,若說不是異端,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不留歎了一口氣,這是他的想法,也是纏繞了他半生的一個問題,越是修行這種想法就越是激烈,解不開,放不下,看不破。
“既然看不破,那又何必執著於看破?”不留負手而立,抬頭望天,跟那巨人對著臉,直挺挺的看著巨人,那巨人更加憤怒,臉貼的更近,陡然間那巨人一聲怒喝,眼睜的更大,更亮。
天際又有一處爆出煙花,這一處離的更遠。
“‘放逐天下無擋手,一推九山走不留’,不知這雙手還能救多少人,殺過少人,也不知這雙手是否真的能夠扭轉乾坤。”不留閉著雙目,感受著人世間的悲愴,內心卻因悲愴而更加堅定,更加強大!
“來吧,戰吧,你們將有幸見到完整的不留,一個以殺為戒的佛者。”
世間有人禍有天禍,天禍難阻,人禍可斷。
‘殺生道!’
殺而不勸,唯斷孽而已。
這就是他的道,不留的道,為惡者殺而不留。
看位置,是宜豐放出的煙花,那麽宗老定是遇到了麻煩,距離甚遠,梁榭聽不到宗老的雀鳴,但不留內功遠勝於他想必是聽到了。實際上不留不僅聽到了雀鳴更聽到了幾聲琴聲,那是宗老的琴聲,之後琴聲戛然而止。
“轟隆~~~~!”悶雷響起,烏雲翻滾著,越壓越低。又一處煙花爆開。
不留眼望天空,呆呆出神。
“你回來了!”
“方丈師兄!”
“坐吧。”
良久。
“師弟可還記得佛陀因何舍棄王爵出家修行麽?”
“人間多苦難世人不得解脫,太子為求正覺度化世間一切苦厄,遂成佛陀。”
“那師弟可知佛陀是用什麽度化世間苦厄的?”
“修善心,啟善智,揚善法,宣‘十善業道’。”
“何謂‘十善業道’?”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戒貪,戒嗔,戒癡是謂‘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首戒為何?”
“首戒......殺生。”
“既如此,師弟為何還要破戒?”
“為盜者恃強欺弱,殘害無辜,我輩豈能不管?”
“製止則已,何必傷人性命?”
“今不殺他,他日必有無辜者死於其手。”
“師弟,萬物生靈各有其性命,我們有何權力奪取他人之性命?”
“然則師兄以為為盜者便有這個權力奪人財物,害人性命麽?我殺惡人,救善人可還有錯?設若有一惡人,師兄見而縱放之,他日又有人死於其手,那該人之死是為盜者之罪愆抑或是師兄罪愆?該人之妻兒老幼該由何人奉養?若惡人再殺百人,殺千人,此番罪愆該如何清算,千百人之老幼該由何人奉養?”
“前世種因,今世得果,這是為盜者的因果,亦是受難者的因果,因果既成,不可逃避,各自的因果當由各自承受,豈能由外力強加之?”
“師兄如何知曉我不是因果之一?”
“比丘持戒修行便是要脫離因果輪回,佛陀在《佛遺教經》中曰:‘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師弟難道連佛祖教化都不遵從了麽?”
“師兄,縱放惡人與屠害善人無異,既能斷業卻見之不管,我輩枉自修行。”
“為惡者今時今世種下惡因,來日來生必得惡果,師弟何必執著一時之報,壞了自己的修行?”
“師兄,設若今世此人借彼人百金,待來世償還,試問此人願借予彼人否?此猶今日施善者不得善報,施惡不得惡報,則
善自今日止而惡自今日生,此朝廷之所以有律法也,善惡不報,猶律法不明,天下如何得以安寧?佛陀本願乃度化眾生,非是偏私一人,更非縱惡抑善。”
“果報如何自有佛旨,我等當以勸善,師弟何苦執刀妄殺生靈?”
“你不執刀,我不執刀,天下誰人執刀?師兄可知惡業不除,便再生惡,生靈塗炭?”
“縱然為救萬人而殺一人,亦是負罪,師弟可知?”
“救護生靈是功德,殺害生靈是罪愆,罪愆既生不可贖,功德不可抵,福報是福報,禍報是禍報,師弟如此解,亦當如此受。”
“師弟心性既定,看來即便我在道理上辯贏了你你仍然不會持戒止殺,既如此你與佛門緣盡,自今日起‘中州禪宗’與你再無半分關係,望師弟在世修行終有覺悟的一天。”
“讓師兄失望了。”
“一切皆是緣法,緣至則聚,緣盡則散。道門既有叛道自尊的道者,儒門又有貶聖自喻的書生,我佛門遲早也免不了‘酒
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異端。”
不留深吸一口氣,思緒慢慢從當年回轉了過來。
方丈師兄修‘赦生道’勸善赦罪,從不殺生,二師兄修‘往生道’斬卻過往,重獲新生,而我......
轟隆一聲悶響,天越發陰沉了起來,烏雲翻滾著向大地威壓下來,那卷積著的黑雲猶如巨人的麵皮,兩道閃電劃過,宛若巨人憤怒的眼睛,這巨人仿佛極為生氣,臉湊得更加近了,讓人幾欲窒息!
佛有無邊法力,為何善惡不能立時而報偏偏要等到來生?前世為惡者今世若是善人卻需承擔前世的惡業落得善人不得善終,前世為善者今世成為惡人卻偏偏能逍遙自在,若如此報與不報又有何用?這豈非滋長罪惡抹殺善行麽?一個人行了惡,殘害了別人,即使把他千刀萬剮也遠不如在他為惡當即進行阻斷,那麽無辜者就可免於禍患,這就好像一個人染了風寒喝一碗薑湯立時就好,為何要非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去治療,這除了炫耀醫者之術外又有何用?
“師兄若在,又要說我是異端了。”
一個平和卻嗔怒,不食葷卻殺生,重信卻妄語,正直卻兩舌的修行者,若說不是異端,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不留歎了一口氣,這是他的想法,也是纏繞了他半生的一個問題,越是修行這種想法就越是激烈,解不開,放不下,看不破。
“既然看不破,那又何必執著於看破?”不留負手而立,抬頭望天,跟那巨人對著臉,直挺挺的看著巨人,那巨人更加憤怒,臉貼的更近,陡然間那巨人一聲怒喝,眼睜的更大,更亮。
天際又有一處爆出煙花,這一處離的更遠。
“‘放逐天下無擋手,一推九山走不留’,不知這雙手還能救多少人,殺過少人,也不知這雙手是否真的能夠扭轉乾坤。”不留閉著雙目,感受著人世間的悲愴,內心卻因悲愴而更加堅定,更加強大!
“來吧,戰吧,你們將有幸見到完整的不留,一個以殺為戒的佛者。”
世間有人禍有天禍,天禍難阻,人禍可斷。
‘殺生道!’
殺而不勸,唯斷孽而已。
這就是他的道,不留的道,為惡者殺而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