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的章程很快就呈送上來。
改封楊武為齊王,鎮廣固,楊宏為淮王,鎮淮北,楊暉為代王,鎮代郡,三人全都食邑五千戶,楊武楊宏護衛五百甲士,楊暉護衛一千精騎。
其他的皇子年紀太小,沒到分封的年紀,暫時留在大興。
沒有皇帝詔令,無故不得離開封地,亦不可擅自回京。
在楊旭的設計中,一個親王的權力相當於一郡太守。
邊地封王側重於治軍,拱衛邊境,內地的封王側重於治民,還可以監督地方。
親王的權力不是永恒的,會受推恩令的影響,生幾個兒子,食邑就要分成多少份。
他們的下一代可以科舉,可以從軍,可以入仕,各盡其長。
不過對他們的管製也非常嚴厲,列了十二重罪,二十七輕罪,重則賜死,或貶為庶民,開革出宗室,流放邊地,最輕的也是削減食邑。
章程非常詳細,連親王、嗣王、郡王的住宅、服飾、車駕都有嚴格規定,不可逾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xbyuan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麽詳盡的東西,顯然不是他一個人的成果。
太子身邊除了楊崢挑選的張駿、文濟、北宮純等人,還有一群幕僚。
封王雖然被朝廷束縛著,但有一定的實權,不會坐大,也不會像曹魏一般被圈養,無所事事。
除了這些,楊旭還效彷漢高祖,非楊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曹魏當年若是效彷漢製,也不會被司馬家鑽了空子。
司馬家矯枉過正,大封宗室,前後才三十年,八王之亂就出來了。
楊旭的章程恰到好處,宗室手上有一定的權力,但不會對中樞構成威脅。
楊崢仔細看了兩遍,覺得沒什麽大問題,就遞給了中書台、侍中寺、尚書台走流程,有不合理之處,他們會挑出來。
自從確立中書台、侍中寺、尚書台,以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後,大秦的上層架構越來越完善,各官職分工明確,效率比以前提升不少。
也減輕了皇帝的負擔,可以將心思花在其他地方。
新朝自然有新氣象,文武百官都是實幹之才。
加上楊崢一向對事不對人,升遷全靠政績說話,讓官吏們都能用心實事,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內鬥上。
無為而治最大的好處是製造了一個寬鬆的政治環境。
政、治寬鬆,文化也就寬鬆了。
曹魏有三曹七子,文化水平發展到一個高峰。
但司馬家各種沒底線,正直的士人紛紛避世,拒絕司馬家的征辟,清談玄學之風越演越烈,脫離實際,清談變成了空談,社會風氣空前浮躁,到處都是沽名釣譽之輩。
其實魏晉時代各種學術非常活躍。
佛教就是在這個時期與華夏文明結合,尤其以敦煌、姑臧為最。
道教也是在此時逐漸登上曆史舞台,從太平道到五鬥米教,演變為天師道。
馬鈞、劉徽、皇甫謐、裴秀、祖衝之、麗道元、葛洪等等,機械、醫術、地理、天文、數學、水文、化學等等,都有相當高的成就。
而這時代的儒學也沒有固步自封,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很多士人都比較全能,嵇康、杜預、衛瓘、索靖、裴秀、張華等等,都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腐書生。
隻要司馬家的晉朝不是太拉胯,華夏文明會提前四百年進入一個新階段。
可惜司馬家不僅拉胯,還扯蛋……
「陛下,青營子弟去年在交州尋到優良稻種,今年試種成功,畝產提高一成!」趙阿七興奮的提著一小麻袋稻穀進來。
「哦?」楊崢大喜。
投入這麽多年,終於看到效果了。
這時代的良田,按照《史記·河渠書》、《食貨誌》記載,一畝可產粟三石八鬥四升,也就是後世的兩百八十一斤左右,南方稻穀畝產水稻兩石半。
提高一成,看似不多,但架不住全國的基數大。
而且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想要提高人口,一是提高糧食產量,二是輕徭薄賦。
兩者其實是相通的,減小他們的生存壓力,生存壓力大,每日為生計奔波,自己都養不活,哪還有心情生娃?
其實楊崢個人不太喜歡吃粟米,口感沒有小麥和稻米好,主要是熬粥。
不過粟米的產量高,能儲藏九年,米、麥最多五年,而且粟米還是戰馬的優良飼料,所以在北方成為主流。
親衛打開麻袋,檢查了一番才上呈給楊崢看。
稻穀比後世的更為細長,卻沒有後世的飽滿。
這可能是沒有各種化肥的緣故。
「南方耕作粗放,若是精耕,產量還會再有所提升。」散騎常侍王濬道。
「士治也知農事?」楊崢沒去過南方,去過的最南邊是漢中。
不過王濬的話為楊崢打開了一個思路,提高產量,優良稻種是一方麵,耕種技術也是一方麵,另外則是耕作的工具改良了。
關中地區的曲轅犁、堆肥法,還未推廣到全國,很多地方還用的是石犁、木犁。
「詩經、管子、四民月令等典籍多有記述,臣早年遊曆荊襄所以知其一二。」從任何方麵看,王濬才是真正的士人,能上陣,能通經史,又能治理一方。
楊崢心中暗暗思忖,益州刺史是張輔,他的長處是打擊豪強,不畏強權,在蜀中這麽多年,豪強被他治的服服帖帖,大量士族豪強為了避開他,主動遷至南中,這些人到了南中,奴役當地土人,圈地搶人,與當地土人互砍,忙的不亦樂乎,反而成了開發南中的先驅。
蜀中大治,四五年間,人口增加了四十多萬!
除了百姓生養的,還有巴賨氐等族下山為民,高原上的羌人內附。
張輔這幾年的政績超過楊囂、楊駿,位列第一。
這種人才留在蜀中不合適了,而且按照大秦規製,張輔要麽調入中樞,為一部尚書,要麽該任其他地方。
恰好,中原收入囊中,山東士族豪強雖然被剃了一波頭,但依舊有很大的實力,正需要張輔這樣的人去治一治。
治國就是人盡其用。
「朕升你為益州刺史,積蓄糧草,打造戰船,為伐吳作準備!」
「臣領命!」
王濬為益州刺史,張輔為青州刺史,準備接手衛瓘了。
中原的塢堡拆除的差不多,沒必要把大秦的尚書令留在那裏。
改封楊武為齊王,鎮廣固,楊宏為淮王,鎮淮北,楊暉為代王,鎮代郡,三人全都食邑五千戶,楊武楊宏護衛五百甲士,楊暉護衛一千精騎。
其他的皇子年紀太小,沒到分封的年紀,暫時留在大興。
沒有皇帝詔令,無故不得離開封地,亦不可擅自回京。
在楊旭的設計中,一個親王的權力相當於一郡太守。
邊地封王側重於治軍,拱衛邊境,內地的封王側重於治民,還可以監督地方。
親王的權力不是永恒的,會受推恩令的影響,生幾個兒子,食邑就要分成多少份。
他們的下一代可以科舉,可以從軍,可以入仕,各盡其長。
不過對他們的管製也非常嚴厲,列了十二重罪,二十七輕罪,重則賜死,或貶為庶民,開革出宗室,流放邊地,最輕的也是削減食邑。
章程非常詳細,連親王、嗣王、郡王的住宅、服飾、車駕都有嚴格規定,不可逾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xbyuan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麽詳盡的東西,顯然不是他一個人的成果。
太子身邊除了楊崢挑選的張駿、文濟、北宮純等人,還有一群幕僚。
封王雖然被朝廷束縛著,但有一定的實權,不會坐大,也不會像曹魏一般被圈養,無所事事。
除了這些,楊旭還效彷漢高祖,非楊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曹魏當年若是效彷漢製,也不會被司馬家鑽了空子。
司馬家矯枉過正,大封宗室,前後才三十年,八王之亂就出來了。
楊旭的章程恰到好處,宗室手上有一定的權力,但不會對中樞構成威脅。
楊崢仔細看了兩遍,覺得沒什麽大問題,就遞給了中書台、侍中寺、尚書台走流程,有不合理之處,他們會挑出來。
自從確立中書台、侍中寺、尚書台,以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後,大秦的上層架構越來越完善,各官職分工明確,效率比以前提升不少。
也減輕了皇帝的負擔,可以將心思花在其他地方。
新朝自然有新氣象,文武百官都是實幹之才。
加上楊崢一向對事不對人,升遷全靠政績說話,讓官吏們都能用心實事,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內鬥上。
無為而治最大的好處是製造了一個寬鬆的政治環境。
政、治寬鬆,文化也就寬鬆了。
曹魏有三曹七子,文化水平發展到一個高峰。
但司馬家各種沒底線,正直的士人紛紛避世,拒絕司馬家的征辟,清談玄學之風越演越烈,脫離實際,清談變成了空談,社會風氣空前浮躁,到處都是沽名釣譽之輩。
其實魏晉時代各種學術非常活躍。
佛教就是在這個時期與華夏文明結合,尤其以敦煌、姑臧為最。
道教也是在此時逐漸登上曆史舞台,從太平道到五鬥米教,演變為天師道。
馬鈞、劉徽、皇甫謐、裴秀、祖衝之、麗道元、葛洪等等,機械、醫術、地理、天文、數學、水文、化學等等,都有相當高的成就。
而這時代的儒學也沒有固步自封,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很多士人都比較全能,嵇康、杜預、衛瓘、索靖、裴秀、張華等等,都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腐書生。
隻要司馬家的晉朝不是太拉胯,華夏文明會提前四百年進入一個新階段。
可惜司馬家不僅拉胯,還扯蛋……
「陛下,青營子弟去年在交州尋到優良稻種,今年試種成功,畝產提高一成!」趙阿七興奮的提著一小麻袋稻穀進來。
「哦?」楊崢大喜。
投入這麽多年,終於看到效果了。
這時代的良田,按照《史記·河渠書》、《食貨誌》記載,一畝可產粟三石八鬥四升,也就是後世的兩百八十一斤左右,南方稻穀畝產水稻兩石半。
提高一成,看似不多,但架不住全國的基數大。
而且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想要提高人口,一是提高糧食產量,二是輕徭薄賦。
兩者其實是相通的,減小他們的生存壓力,生存壓力大,每日為生計奔波,自己都養不活,哪還有心情生娃?
其實楊崢個人不太喜歡吃粟米,口感沒有小麥和稻米好,主要是熬粥。
不過粟米的產量高,能儲藏九年,米、麥最多五年,而且粟米還是戰馬的優良飼料,所以在北方成為主流。
親衛打開麻袋,檢查了一番才上呈給楊崢看。
稻穀比後世的更為細長,卻沒有後世的飽滿。
這可能是沒有各種化肥的緣故。
「南方耕作粗放,若是精耕,產量還會再有所提升。」散騎常侍王濬道。
「士治也知農事?」楊崢沒去過南方,去過的最南邊是漢中。
不過王濬的話為楊崢打開了一個思路,提高產量,優良稻種是一方麵,耕種技術也是一方麵,另外則是耕作的工具改良了。
關中地區的曲轅犁、堆肥法,還未推廣到全國,很多地方還用的是石犁、木犁。
「詩經、管子、四民月令等典籍多有記述,臣早年遊曆荊襄所以知其一二。」從任何方麵看,王濬才是真正的士人,能上陣,能通經史,又能治理一方。
楊崢心中暗暗思忖,益州刺史是張輔,他的長處是打擊豪強,不畏強權,在蜀中這麽多年,豪強被他治的服服帖帖,大量士族豪強為了避開他,主動遷至南中,這些人到了南中,奴役當地土人,圈地搶人,與當地土人互砍,忙的不亦樂乎,反而成了開發南中的先驅。
蜀中大治,四五年間,人口增加了四十多萬!
除了百姓生養的,還有巴賨氐等族下山為民,高原上的羌人內附。
張輔這幾年的政績超過楊囂、楊駿,位列第一。
這種人才留在蜀中不合適了,而且按照大秦規製,張輔要麽調入中樞,為一部尚書,要麽該任其他地方。
恰好,中原收入囊中,山東士族豪強雖然被剃了一波頭,但依舊有很大的實力,正需要張輔這樣的人去治一治。
治國就是人盡其用。
「朕升你為益州刺史,積蓄糧草,打造戰船,為伐吳作準備!」
「臣領命!」
王濬為益州刺史,張輔為青州刺史,準備接手衛瓘了。
中原的塢堡拆除的差不多,沒必要把大秦的尚書令留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