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間辦公室,羅生已經來過無數次。位置在研究所第三層樓的走廊盡頭,裏麵堆滿了成山的文件,這些文件幾乎都是研究資料。“淩亂”和“全白”是這個房間一開門的第一視覺。
程胤就坐在這些雪片當中,皮膚白得嚇人,連頭發也是蛋清那種顏色,五官很精致,但是像個不食人煙的異類。要找個詞形容他給人的映像,那就是——非死既妖。
再者,就是從頭到尾,羅生始終不知道程胤幾歲,他的年齡是研究所禁忌條例第一條。
起初來到這裏時,羅生對這個並不在意,老板幾歲有什麽關係,並不影響他搞研究和領薪水,再說年齡屬於私人問題,羅生一開始也沒想過要問。而且目測評估,程胤的模樣也就約莫二十五六歲。隻要符合常規邏輯,不是3歲孩童帶著他分析思想悖論,羅生就不會太好奇。
程胤一天到晚隻穿白襯衫,纖塵不染,疑似天人。他坐在這個房間裏,埋首於文件中的時候,很難發現這些紙堆裏竟然還有個人。
羅生一直認為程胤有白化病,或者血色素減少綜合症,又或者,是某些生理機能缺陷的病症。總之,他每次見到程胤,總感覺此人種即將滅絕,想給他一個隔離口罩戴上,十分擔心這個白晃晃的人感染日常細菌後會不治而亡。
來到走廊盡頭,推開門,羅生看見一隻蒼白的手舉著一隻紅色圓珠筆——並非誇大其詞——確實需要這樣的標識,羅生才能準確辨別程胤坐在哪個位置。
程胤從來不用桌子,這是他的習慣之一。亂紙堆裏席地而坐,再從亂紙堆裏找出他需要的資料,然後記錄或改寫或抄寫。習慣二,程胤會坐在背朝陽光的地方,這個房間隻有東麵開窗,目的是讓早晨從窗口照進來的陽光全都灑在他背上,他喜歡曬後背。習慣三,他總在左手邊——幾疊文件上麵——放一個沙漏。
看見程胤招手示意,羅生脫了鞋,走進房間。但他來到程胤麵前,就發覺這天和往常較之,有點不對勁。
還不等羅生仔細觀察究竟哪裏不對勁,程胤就招呼他坐下,那張白得幾若透明的臉衝他微微一笑,從旁邊紙堆裏摸出個東西。
“這是我房間鑰匙,你拿著。”
說完把鑰匙遞到羅生手裏。羅生知道,這是三樓左邊第二個房間的鑰匙,就是那個裏麵貼滿遊戲牌、他站在門口就寒毛直豎的地方。隻要沒有必要,他絕然不想進去,拿這鑰匙作甚?
羅生接過鑰匙,心裏就泛起一層古怪。他剛想問“為什麽要給我?”,但還沒問,程胤就搶先道:“別問,用到它的時候你自然明白。”
程胤那張勝過失血患者的臉,從來看不出喜怒哀樂,就如同一張完美的麵具。無論他在表述什麽,你讀到的隻是他表述的內容,要是想自作聰明的,從神情進一步讀出內心,千萬別這麽幹,隻會越讀越恐怖——空洞和不像人類,你選吧。
羅生雖然對程胤不是知根知底,但脾性還是明白的,通常他不讓問的事情,你用槍指著他,你也不會勝利。
他沒多話,點點頭把鑰匙放進口袋。
往常,程胤把羅生叫到這個房間,必然是針對特定問題進行研討,所以此時他等著對方切入主題,但他怎麽都想不到,今次這個主題,竟是他自己。
接著,毫無鋪墊的,程胤就問:“羅生,這個世界出現了第二個你,生理社會心理三個維度和你毫無差異,思想一致,記憶一致,就連胃裏的東西都是同步的……”
那段奇怪的對話,就始於7月1號下午,18點10分。
而這段話,以至後來,又是怎樣演變成羅生被“自己”追殺的局麵?另一個自己從哪裏冒出來的?究竟哪個環節有問題?這一係列不能常理解釋卻已經成立的事實。羅生一直想反駁的玩笑,卻讓他找不到漏洞在哪裏。
他現在唯一弄明白的,就是比對上了黑影和自己殺人以前的一切行蹤。
話說到這裏時,羅生和安弋兩人坐在塔布倫寺石室裏,為剛才匪夷所思的槍擊事件進行分析。
羅生回想黑暗中他窺見的那個影子,那影子的特征——棘手於眼前麻煩而被他忽略的一些重要因素——正在逐一顯山露水,和過去幾天中的自己進行可怕的比例配對。結果是1:1。
羅生愣著,目光呆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安弋瞅著身邊人又有精神失常的前兆,忙拍他肩膀。
“喂,你確定你沒看錯?世上長得像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我當警察這麽多年,還碰到過不同案件的兩個嫌疑犯長得像親兄弟的情況。”
羅生回過神,深吸一口氣,扭過頭平靜說道:“安弋,世上沒有太多巧合的事情,過分巧合那就是必然。你仔細想想,從你看到我在屋頂開槍的時候想起,你不覺得一切都巧合的過分嗎?”
見安弋開始進行思維排序,羅生繼續說道:“我現在分析給你聽,我在屋頂開槍那天是7月9號,我沒記錯的話,我殺人的時間大概21點40左右,因為被拷上警車時,我看過時間。而對應7月1號時,下午6點多我和程胤談完話,他讓我去飯田區取一份重要文件,我吃了晚餐才開車過去的,到了指定地點,差不多就是21點左右,而飯田區都是一層民宅,安弋,我殺人的地方,不正好是那兒嗎?”
安弋抬起頭,緩緩地,難以置信道:“所以你是說,7月9號的你,殺了7月1號的你?這說不通啊。”
羅生搖頭:“不,不能這麽理解,而是7月9號的我殺了另一個7月1號的我,你現在可能覺得很混亂,你先聽我說完。”羅生找來一塊小石子,在地上寫下羅生1和羅生2,並告訴安弋一定要注意日期,然後繼續說。
“7月1號晚上我取了資料,並偷看了內容,我想回研究所找程胤問清楚時,發現他失蹤了。但是第二天,也就是7月2號,我沒有著急找程胤,而是去醫院和魚微涼見麵,她約我吃飯,約會情況很糟,你也知道了,我本來要開車送她回家,由於爭吵,她氣走了,而我又折返研究所。表麵上看,這隻是情侶吵架不歡而散,但放在這件事裏,就是一個改變選擇的誘因。如果我堅持送魚微涼回家,或者我根本沒和她發生爭執,那麽,到現在所有事情就可能截然不同。死神來了你看過吧——”
安弋若有所思道:“誘因、被動選擇、改變……你想說……”
“我想說,這個誘因讓我一門心思的找程胤,當天晚上,我回到研究所,就在那間堆著文件的房間裏,找到了康諾拉的聯係方式,你再想想,7月10號的晚上,我們兩個在哪裏——”
程胤就坐在這些雪片當中,皮膚白得嚇人,連頭發也是蛋清那種顏色,五官很精致,但是像個不食人煙的異類。要找個詞形容他給人的映像,那就是——非死既妖。
再者,就是從頭到尾,羅生始終不知道程胤幾歲,他的年齡是研究所禁忌條例第一條。
起初來到這裏時,羅生對這個並不在意,老板幾歲有什麽關係,並不影響他搞研究和領薪水,再說年齡屬於私人問題,羅生一開始也沒想過要問。而且目測評估,程胤的模樣也就約莫二十五六歲。隻要符合常規邏輯,不是3歲孩童帶著他分析思想悖論,羅生就不會太好奇。
程胤一天到晚隻穿白襯衫,纖塵不染,疑似天人。他坐在這個房間裏,埋首於文件中的時候,很難發現這些紙堆裏竟然還有個人。
羅生一直認為程胤有白化病,或者血色素減少綜合症,又或者,是某些生理機能缺陷的病症。總之,他每次見到程胤,總感覺此人種即將滅絕,想給他一個隔離口罩戴上,十分擔心這個白晃晃的人感染日常細菌後會不治而亡。
來到走廊盡頭,推開門,羅生看見一隻蒼白的手舉著一隻紅色圓珠筆——並非誇大其詞——確實需要這樣的標識,羅生才能準確辨別程胤坐在哪個位置。
程胤從來不用桌子,這是他的習慣之一。亂紙堆裏席地而坐,再從亂紙堆裏找出他需要的資料,然後記錄或改寫或抄寫。習慣二,程胤會坐在背朝陽光的地方,這個房間隻有東麵開窗,目的是讓早晨從窗口照進來的陽光全都灑在他背上,他喜歡曬後背。習慣三,他總在左手邊——幾疊文件上麵——放一個沙漏。
看見程胤招手示意,羅生脫了鞋,走進房間。但他來到程胤麵前,就發覺這天和往常較之,有點不對勁。
還不等羅生仔細觀察究竟哪裏不對勁,程胤就招呼他坐下,那張白得幾若透明的臉衝他微微一笑,從旁邊紙堆裏摸出個東西。
“這是我房間鑰匙,你拿著。”
說完把鑰匙遞到羅生手裏。羅生知道,這是三樓左邊第二個房間的鑰匙,就是那個裏麵貼滿遊戲牌、他站在門口就寒毛直豎的地方。隻要沒有必要,他絕然不想進去,拿這鑰匙作甚?
羅生接過鑰匙,心裏就泛起一層古怪。他剛想問“為什麽要給我?”,但還沒問,程胤就搶先道:“別問,用到它的時候你自然明白。”
程胤那張勝過失血患者的臉,從來看不出喜怒哀樂,就如同一張完美的麵具。無論他在表述什麽,你讀到的隻是他表述的內容,要是想自作聰明的,從神情進一步讀出內心,千萬別這麽幹,隻會越讀越恐怖——空洞和不像人類,你選吧。
羅生雖然對程胤不是知根知底,但脾性還是明白的,通常他不讓問的事情,你用槍指著他,你也不會勝利。
他沒多話,點點頭把鑰匙放進口袋。
往常,程胤把羅生叫到這個房間,必然是針對特定問題進行研討,所以此時他等著對方切入主題,但他怎麽都想不到,今次這個主題,竟是他自己。
接著,毫無鋪墊的,程胤就問:“羅生,這個世界出現了第二個你,生理社會心理三個維度和你毫無差異,思想一致,記憶一致,就連胃裏的東西都是同步的……”
那段奇怪的對話,就始於7月1號下午,18點10分。
而這段話,以至後來,又是怎樣演變成羅生被“自己”追殺的局麵?另一個自己從哪裏冒出來的?究竟哪個環節有問題?這一係列不能常理解釋卻已經成立的事實。羅生一直想反駁的玩笑,卻讓他找不到漏洞在哪裏。
他現在唯一弄明白的,就是比對上了黑影和自己殺人以前的一切行蹤。
話說到這裏時,羅生和安弋兩人坐在塔布倫寺石室裏,為剛才匪夷所思的槍擊事件進行分析。
羅生回想黑暗中他窺見的那個影子,那影子的特征——棘手於眼前麻煩而被他忽略的一些重要因素——正在逐一顯山露水,和過去幾天中的自己進行可怕的比例配對。結果是1:1。
羅生愣著,目光呆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安弋瞅著身邊人又有精神失常的前兆,忙拍他肩膀。
“喂,你確定你沒看錯?世上長得像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我當警察這麽多年,還碰到過不同案件的兩個嫌疑犯長得像親兄弟的情況。”
羅生回過神,深吸一口氣,扭過頭平靜說道:“安弋,世上沒有太多巧合的事情,過分巧合那就是必然。你仔細想想,從你看到我在屋頂開槍的時候想起,你不覺得一切都巧合的過分嗎?”
見安弋開始進行思維排序,羅生繼續說道:“我現在分析給你聽,我在屋頂開槍那天是7月9號,我沒記錯的話,我殺人的時間大概21點40左右,因為被拷上警車時,我看過時間。而對應7月1號時,下午6點多我和程胤談完話,他讓我去飯田區取一份重要文件,我吃了晚餐才開車過去的,到了指定地點,差不多就是21點左右,而飯田區都是一層民宅,安弋,我殺人的地方,不正好是那兒嗎?”
安弋抬起頭,緩緩地,難以置信道:“所以你是說,7月9號的你,殺了7月1號的你?這說不通啊。”
羅生搖頭:“不,不能這麽理解,而是7月9號的我殺了另一個7月1號的我,你現在可能覺得很混亂,你先聽我說完。”羅生找來一塊小石子,在地上寫下羅生1和羅生2,並告訴安弋一定要注意日期,然後繼續說。
“7月1號晚上我取了資料,並偷看了內容,我想回研究所找程胤問清楚時,發現他失蹤了。但是第二天,也就是7月2號,我沒有著急找程胤,而是去醫院和魚微涼見麵,她約我吃飯,約會情況很糟,你也知道了,我本來要開車送她回家,由於爭吵,她氣走了,而我又折返研究所。表麵上看,這隻是情侶吵架不歡而散,但放在這件事裏,就是一個改變選擇的誘因。如果我堅持送魚微涼回家,或者我根本沒和她發生爭執,那麽,到現在所有事情就可能截然不同。死神來了你看過吧——”
安弋若有所思道:“誘因、被動選擇、改變……你想說……”
“我想說,這個誘因讓我一門心思的找程胤,當天晚上,我回到研究所,就在那間堆著文件的房間裏,找到了康諾拉的聯係方式,你再想想,7月10號的晚上,我們兩個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