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眾人收拾妥當,在於府門口集合,無心見於謙牽過來三匹駿馬,詫異道:“於大人,此去路途遙遠,你們不打算搭乘馬車嗎?”
於謙搖頭道:“還是騎馬快些,輕裝便行,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見到一聞兄了。況且我任職於兵部,雖然是個文官,卻更喜歡騎馬的自在。”
無心問道:“那於沁小姐呢?”
於謙答道:“不用為小女擔心,她雖是女兒身,卻自幼愛好習武,這點旅途她應付得過來。”
於沁這時有些不爽,說道:“哼,你是在小瞧我嗎?”
無心知道犯了於沁的怒,隻好賠笑道:“女俠英氣襲人,小生可不敢小瞧。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出發吧,路上若有耽待之處還望見諒。”
於謙笑道:“無妨,少俠無需顧慮我們。”無心點頭稱是,當即翻身上馬,帶領二人往東而去。
三人連著在路上奔波了幾日,由於著急趕路,除了每到一處城鎮換馬歇息之外,並不多話。這一天將到鳳陽府懷y縣,無心在前方帶路,並未走入城的道路,而是把於謙二人引到一條小道上,這條小道直通淮河之邊。這時無心停馬問道:“大人,我們要換走水路了,不知可有不便?”
於謙答道:“沒有,一切聽從少俠安排。”
無心當即把馬匹賣了換錢,在河邊雇了個船家,三人登船之後,起篙解纜,順流東下。於謙眼見坐船順風順水,行駛甚速,想到即將見到舊友一聞山人,心中思潮起伏,走到船頭,觀賞風景。看了一會,忽聽得女兒的聲音在耳畔問道:“爹,你說這淮河之水為何這般洶湧渾濁?”
於謙答道:“瀲瀲豔豔天盡頭,隻見孤帆不見舟。這淮河傳說是大禹治水之處,大禹導淮入海,保四方太平,造就不朽神話。如今久不治理,卻成了‘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難治之河,中遊的水下不來,下遊的水又流不出,河水當然渾濁不清、波濤洶湧了。河流尚且如此,更不論國家了。”
於沁知道父親又在擔憂國計民生了,遂頑皮地吐了吐舌頭,說道:“既然河水又一次泛濫了,那爹就重新當一次大禹唄。”
於謙嚴肅道:“胡鬧,大禹是先賢,怎麽能拿我跟他比較呢。”
兩人正說話間,船隻突然拐頭駛進淮河旁邊一條支流,開闊的河岸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山巒,水流不再像剛才那樣湍急,變得平緩起來,越往深處走,河水越清澈。船隻順著河流九轉八彎後,進入一個山穀之中,但見此處風和日麗,山明水秀,鳶飛魚躍,翠綠欲滴,好一片春江水暖的祥和靜謐景象。
兩岸風景秀美,猿聲不斷,一路下來,船頭兩人不由得看沉醉了,都忘了說話。一直在船尾和艄公待一起的無心微微一笑,揚聲道:“於大人,我們準備到了。”
於沁從陶醉中清醒,感歎道:“哇,好幽美的山穀呀,這就是你平時生活的地方麽?”
見無心答是,於沁則道:“倒叫我有點羨慕你了。”
於謙接著於沁的話說道:“悠悠白雲裏,獨住青山客。這幽筠穀果真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啊,一聞兄隱居於此,怪不得始終不肯入世,任誰見了此番美景,都會想著待在這裏悠閑度日的吧。”
不久,眾人看到不遠處臨河的一座山巒腳下,錯落有致的建有許多房屋,無心指著那裏說道:“於大人,前麵就是安歌書院所在。”
於謙和於沁放眼望去,見到有幾十戶民居沿河而建,具有明顯的徽派建築風格,這裏的民居規模不像一般的村落,雖然不是瓊樓玉宇,但亭、台、樓、閣、塔、坊等建築卻是一個不少,依山傍水,交相輝映。無心解釋道:“這裏麵有不少是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因為各不相同的苦衷歸隱於世,又感召於師父的才學,所以聚居於此。他們都是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的人,沒少花功夫在磚石之上,修修建建的,竟也成了不小的規模,令這裏熱鬧不少。”
於謙點頭稱是,待行船走得近些,可以看到許多漁樵耕讀在勞作,突然他看到岸邊的碼頭上有一個身影,辨認之後仰天大笑道:“哈哈,岸邊站著的不就是一聞兄麽?”
無心也看到了那個身影,瞧見果然是師父不錯,便高興地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師父”,原來師父早已接到他的飛鴿傳信,早早來到岸邊等候。等船靠岸,艄公把船停穩,一聞山人來到船邊扶於謙等人下船,事後拱手道:“於兄,一聞在此恭候多時,你可算來了。”
於謙看見一聞山人臉色紅潤,氣色上佳,除了眼角多出幾道皺紋,與十多年前相比容貌幾乎沒有變化,便調侃他道:“哈哈,一聞兄,你挑的一手好地方啊,瞧你養居於此,十多年沒見了,英姿不減當年啊。”
一聞山人笑道:“於兄不也一樣麽,鬢毛未衰,鄉音不改,愈加可靠了。”
不知為什麽,隻是初見故人,於謙卻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愜意,不禁感慨良多,他說道:“一聞兄,看見你尤憶當年啊,那時我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曆遊名山大川,評點社稷江山,好不痛快!”
一聞山人則淡淡地道:“時光如水,生命如歌,往者不諫,來者可追。”
一聞山人簡短幾句話,卻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力量,於謙懷念過去的激蕩之情一下子就沒了,他豪氣地說道:“好!不愧是一聞山人,總是看著前方,這幾句話也是你創辦安歌書院的初衷吧?那書院辦得如何?快帶我去瞧瞧。”
一聞山人搖扇往山上一指,說道:“於兄請。”眾人便在一聞山人的帶領下,穿過山腳的村落,往山上而去。
安歌書院建在半山腰,依山而建,前卑後高,層層疊進,錯落有致;加以庭院綠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閣點綴,山墻起伏,飛簷翹角,與寧靜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相得益彰,頗有“骨色相和,神彩互發”之美。
走進安歌書院,裏麵有講堂、齋舍、書樓、祠堂在內,外部清水山墻,灰白相間;內部清水構架,裝修簡潔。遠觀有勢,近看有質。既無官式畫棟雕梁之華,也少民間堆塑造作之俗,襯之以打掃院落的書童,給人一種自然淡雅的感受。
一聞山人把眾人引至安歌書院最後麵的禦書樓,此處位置最高,也是書院惟一的三層樓閣建築,站在三樓之上,遠近景色盡收眼底。一聞山人請於謙和於沁在樓閣的茶位上坐下,吩咐無心端來茶水。茶到之後,於謙端起來品了一口,但覺清淡有味,齒留餘香,令人神清氣爽,不禁讚道:“好茶。”
一聞山人也趁熱輕吮—小口,他放下茶杯問道:“於兄,知道我此次邀你前來,所為何事?”
於沁此時正和無心小聲說著話,知道父親要和一聞山人談論正事了,馬上閉口靜聽。
於謙緩緩道:“一聞兄此次邀我前來必為國是。”
一聞山人道:“於兄說說看。”
於謙忽然正色道:“自先帝去世後,正統皇帝九歲登基,因其年幼,尚不能主事,所以由‘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和太皇太後一起主持朝政,太皇太後垂拱而治,三楊忠心秉政,朝局一時得以穩固。奈何小皇帝長大後寵信小時候陪讀陪伺的太監王振,甚至讓其出任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誰知這個王振狼子野心,不報皇恩,廣結黨羽,控製朝臣,三番兩次幹預朝政,意欲攫取朝權。太皇太後賢明有德,三楊德高望重,他們在位時王振還不敢過於放肆,可惜隨著太皇太後駕崩,三楊在朝政上相繼去位,朝廷之中便沒有人能管治王振了。如今王振擅權,黨同伐異,敗壞朝綱,大耍淫威,世風日下,我大明朝已到了危難關頭。”
一聞山人點頭道:“於兄所說的沒錯,其實今天之困局,全是由三楊造成的,在我看來,他們不過虛有其名。”
於謙詫異道:“哦?一聞兄此話怎講?”
一聞山人道:“三楊昔為台閣重臣,正統繼位後又加大學士銜輔政,雖然他們在任輔臣期間,能夠安定邊防、整頓吏治、關注民生,但也隻能說是各盡其職。我認為他們之過有三:其一,三楊曆經四朝,雖然沒有結黨,但他們長期主持朝政,實際已是壟斷朝權,形成了一個權勢的小圈子,他們三人心氣高傲,容不得他人進入他們的小圈子。長期以往,未能汲汲畜養人才,京官之中除了他們三人,再無其他能人,等到他們年事已高,才想到把正直有才幹的人引入內閣,培植外臣勢力,可惜為時已晚,新內閣無力,致使權歸閹豎。其二,三楊輔政作風和手法一向軟弱圓滑,為政不能處以公心,正統初政時王振亂政已漸昭彰,三楊不但未對其有任何抗爭,反而多承奉容悅之態,這才助長了王振的氣焰,造成今日之局麵。其三,民間說‘西楊’楊士奇有相才,‘東楊’楊榮有相業,‘南楊’楊溥有相度,合在一起就是賢相三楊。在我看來,不過是西楊無相業、東楊無相度、南楊無相才罷了。”
一聞山人說到這裏停頓下來,輕搖折扇,瞧了一眼對他言論吃驚不已的於謙,繼續說道:“如今放眼天下,整個大明朝中能拯救時局的唯有於兄你一人而已了。”
於謙聽聞此言更是大驚,許久才道:“這……一聞兄言過了,我此刻雖有救國之心,卻奈何於無力影響朝政啊。”
一聞山人沒接他的話,卻問了另一件事:“於兄,你外派到河n、山x當巡撫,多少年了?”
於謙答道:“算起來有十五年了。”
一聞山人點頭道:“夠久了,是時候回到大明朝權力的中心了。”
於謙更是詫異,問道:“這可不是隨便能做到的吧?如今我京城之中並無熟稔的人脈,也不願走這買官求榮之道。”
一聞山人看著於謙,折扇輕搖,笑而不語,一副輕鬆休閑的樣子。片刻之後,他吩咐無心道:“你的師兄弟們應該都到了,去把他們叫進來吧。”
無心領命離席而去,一盞茶的工夫後,有五個年輕人跟著他一起走了進來。
一聞山人忽然收起折扇說道:“於兄,我送你一份禮物。”
於謙不明其意,問道:“哦?什麽禮物?”
一聞山人反問道:“還記得以前我在尋找有過人之處的孩子,並把他們收入門下的事嗎?”
於謙答道:“記得,當時你並沒有告訴我緣由。”他想起無心正是因此才拜入一聞山人的門下。
一聞山人道:“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緣由。”他指了指包括無心在內的六個年輕人,說道:“當年我尋找這些孩子並加以培養,就是為了助你破今日國之困局。”
於謙臉上滿是震驚之情,沒等他反應過來,一聞山人又道:“我門下有六名親傳弟子。”言罷轉向站成一排的六個年輕人。
他指著站在為首一名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男子說道:“這是大弟子無良,繼承了我‘禮’之道,熟悉禮法,修得一身浩然正氣可抗邪魅,有經世致用之才。”
接著他指向第二個短小精悍、目光敏銳的男子說道:“這是二弟子無易,繼承了我‘數’之道,精於梅花易數,可觀天地之化,推演萬事萬類,算無遺策。”
緊接著他指向第三個魁梧雄壯、器宇軒昂的男子說道:“這是三弟子無痕,繼承了我‘禦’之道,騎術無雙,馬上功夫了得,擅於騎馬作戰、衝鋒陷陣、千裏奔襲。”
再接著他指向第四個豐神飄灑、儀表堂堂的男子說道:“這是四弟子無印,繼承了我‘書’之道,天生聰慧,滿腹經綸,寫得一手好文章,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
然後,他指著站在第五位的無心說道:”這位你已經認識了,五弟子無心,繼承了我‘射’之道,射術精湛,百步穿楊,尤其武藝高強,居眾弟子之首。“
末了,他指著最後一名水靈秀氣、明豔動人的女子說道:“這是六弟子無音,繼承了我‘樂’之道,所有樂器和詩詞歌詠無一不通、無一不曉,有用器樂來控製人的思想和情緒之能。”
一聞山人介紹完畢後繼續說道:“我這六位弟子分別從我身上習得一項才能,最後均已勝之於我,有他們來助於兄一臂之力,必然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六名弟子施禮接口道:“我等願為於大人效犬馬之勞。”
於謙難掩心中澎湃之情,他站起身來向六人回禮道:“有如此人物,是國家之幸!是我於某要仰仗六位英傑了!”
一聞山人對六名弟子吩咐道:“你們且坐下來聽為師之論。”
眾弟子依言在下席坐下,於謙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問道:“一聞兄,既然你早就料到國家今日之局麵,才有所準備至今,為何當日不曾出麵言明呢?”
一聞山人不置可否,說道:“能夠預料到又能怎樣呢?皇帝無能,三楊軟弱,朝廷縱容,王振跋扈,今日之結局是必然之勢。況且你不過一區區外派小官,縱使我提醒了你,以你剛正不阿的性子,怕是早就鬧到朝廷上麵去了,到時候就算你能夠全身而退,除了鬧個滿城風雨,落個誣蔑的罪名外,又能改變什麽呢?還不如容我細心準備後招以解今日之困。”
於謙問道:“既然如此,今時今日,我又該如何做呢?”
一聞山人答道:“在朝廷上要想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有權在手。你要先想辦法回到京城,回到權力的中心,置身於洪流中乘風破浪,那裏才是你施展的舞台。”
於謙麵有難色道:“現在朝野上下除了王振同黨,不是迎合諂媚之徒,就是默不敢言之輩,王振黨徒並不喜歡我,肯定會對我回京之事多加阻撓,隻怕要回去也不容易。”
一聞山人不以為然,說道:“雖說現在王振權傾朝野,但有一些人他是絕對不敢碰的,這些人會助你回到政權的中心。”
於謙思索道:“王振有所忌憚的人……一聞兄說的莫非是英國公張輔將軍?”
一聞山人冷言道:“張輔是前朝遺老,年輕時尚有所作為,年邁後隻是一個苦苦守著自己那點微小家業的怯懦之輩。”
於謙搖頭道:“如此說來,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是王振忌憚的人了。”
一聞山人點明道:“是那些駐守各地的藩王。”
於謙詫異道:“藩王?藩王雖然有封地,可手中並無實權呀,隻怕是難以撼動王振的地位吧?”他曾隨先帝出征,一舉殲滅漢王勢力後,藩王們實力太減,實權被削,早已沒有對抗朝廷之力。
一聞山人笑道:“不需要有實權,隻要他們說的話有分量就行。於兄不要忘了,這天下終歸是朱家的,藩王們再沒權力,那也是朱家的子嗣。而王振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而已,他能鬧騰,是因為皇上寵信和縱容,頂多就是弄權,但倘若他敢打藩王的主意,那就是居心叵測,難道他還想取朱家而代之不成?如果一個藩王說話的份量有限,那我們就多爭取幾個藩王的支持。”
於謙疑惑道:“那樣不就成了藩王幹政了嗎?”
一聞山人言辭鑿鑿道:“太監都可以幹政,藩王為什麽不可以?當今皇上昏庸的地方在於他是個沒有主見的人,無論什麽人提的意見他都隻會認同,隻不過現在王振弄權,混淆皇上視聽,對他不利的奏折都被他攔下罷了。而藩王們有自己的渠道與皇上聯係,這點王振是幹預不了的,況且到時候藩王隻是發表下自己的意見而已,這點算不上藩王幹政。取得藩王的信任隻是第一步,在藩王的幫助下重返京城是第二步,在群臣中培植己方的勢力是第三步,最後一步才是設計除掉王振。這些步驟不是幾日就可以速成的,於兄還要接著忍受朝廷的烏煙瘴氣一段時日了。”
於謙幡然醒悟,神清氣爽道:“一聞兄一言點醒夢中人啊!以一聞兄之才,若能施展在國家民治上,必能出相入仕,名滿天下,埋沒在這山野之間,實在是有點可惜了。”
一聞山人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淡淡地說道:“於兄你是知道我的,我的誌向不在於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謂的名與利,爭來爭去,在人生百年後不過白紙一張,爭那些東西又有什麽用呢?大明朝再能守業,頂多也就是數百年基業罷了,最後還不是要改朝換代,為他人做嫁衣……曆史從來沒有欺瞞過我們……往事越千年,回首白雲邊……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又算得了什麽,隻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笑,不夠痛快淋漓。人生如一場夢幻,還是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長存的大江明月的生活比較適合我。”
於謙見一聞山人出世之心已不能勸回,當即問道:“既然一聞兄如此超然世外,那一手創辦這安歌書院,培養出六名弟子來匡扶社稷又是為何?”
一聞山人感歎一聲,說道:“我不過是不忍心看到百姓們受苦受難罷了,曆來王朝興與衰,苦的都隻是百姓。”
於謙聞言凜然道:“我與一聞兄一樣心係百姓,唯一不同的是,不管國運最終走向何處,不管我的名字能留世多久,為社稷、正道獻出一切是我的宏願,‘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是我為人立世的理想。”
一聞山人笑道:“所以我才說放眼天下,整個大明朝中能做這救時宰相就隻有於廷益了。也正因此我才會選擇助你。”
於謙也笑道:“哈哈,有一聞兄此言,於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有在座六位少俠相助,於某必能濟困扶危,剪惡除奸!”
言罷兩人相視大笑,笑聲中滿是豪情壯誌,蕩漾在現場的每個人心中,蕩漾在整棟禦書樓之中,相傳甚遠。
於謙搖頭道:“還是騎馬快些,輕裝便行,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見到一聞兄了。況且我任職於兵部,雖然是個文官,卻更喜歡騎馬的自在。”
無心問道:“那於沁小姐呢?”
於謙答道:“不用為小女擔心,她雖是女兒身,卻自幼愛好習武,這點旅途她應付得過來。”
於沁這時有些不爽,說道:“哼,你是在小瞧我嗎?”
無心知道犯了於沁的怒,隻好賠笑道:“女俠英氣襲人,小生可不敢小瞧。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出發吧,路上若有耽待之處還望見諒。”
於謙笑道:“無妨,少俠無需顧慮我們。”無心點頭稱是,當即翻身上馬,帶領二人往東而去。
三人連著在路上奔波了幾日,由於著急趕路,除了每到一處城鎮換馬歇息之外,並不多話。這一天將到鳳陽府懷y縣,無心在前方帶路,並未走入城的道路,而是把於謙二人引到一條小道上,這條小道直通淮河之邊。這時無心停馬問道:“大人,我們要換走水路了,不知可有不便?”
於謙答道:“沒有,一切聽從少俠安排。”
無心當即把馬匹賣了換錢,在河邊雇了個船家,三人登船之後,起篙解纜,順流東下。於謙眼見坐船順風順水,行駛甚速,想到即將見到舊友一聞山人,心中思潮起伏,走到船頭,觀賞風景。看了一會,忽聽得女兒的聲音在耳畔問道:“爹,你說這淮河之水為何這般洶湧渾濁?”
於謙答道:“瀲瀲豔豔天盡頭,隻見孤帆不見舟。這淮河傳說是大禹治水之處,大禹導淮入海,保四方太平,造就不朽神話。如今久不治理,卻成了‘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難治之河,中遊的水下不來,下遊的水又流不出,河水當然渾濁不清、波濤洶湧了。河流尚且如此,更不論國家了。”
於沁知道父親又在擔憂國計民生了,遂頑皮地吐了吐舌頭,說道:“既然河水又一次泛濫了,那爹就重新當一次大禹唄。”
於謙嚴肅道:“胡鬧,大禹是先賢,怎麽能拿我跟他比較呢。”
兩人正說話間,船隻突然拐頭駛進淮河旁邊一條支流,開闊的河岸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起伏的山巒,水流不再像剛才那樣湍急,變得平緩起來,越往深處走,河水越清澈。船隻順著河流九轉八彎後,進入一個山穀之中,但見此處風和日麗,山明水秀,鳶飛魚躍,翠綠欲滴,好一片春江水暖的祥和靜謐景象。
兩岸風景秀美,猿聲不斷,一路下來,船頭兩人不由得看沉醉了,都忘了說話。一直在船尾和艄公待一起的無心微微一笑,揚聲道:“於大人,我們準備到了。”
於沁從陶醉中清醒,感歎道:“哇,好幽美的山穀呀,這就是你平時生活的地方麽?”
見無心答是,於沁則道:“倒叫我有點羨慕你了。”
於謙接著於沁的話說道:“悠悠白雲裏,獨住青山客。這幽筠穀果真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啊,一聞兄隱居於此,怪不得始終不肯入世,任誰見了此番美景,都會想著待在這裏悠閑度日的吧。”
不久,眾人看到不遠處臨河的一座山巒腳下,錯落有致的建有許多房屋,無心指著那裏說道:“於大人,前麵就是安歌書院所在。”
於謙和於沁放眼望去,見到有幾十戶民居沿河而建,具有明顯的徽派建築風格,這裏的民居規模不像一般的村落,雖然不是瓊樓玉宇,但亭、台、樓、閣、塔、坊等建築卻是一個不少,依山傍水,交相輝映。無心解釋道:“這裏麵有不少是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因為各不相同的苦衷歸隱於世,又感召於師父的才學,所以聚居於此。他們都是講究自然情趣和山水靈氣的人,沒少花功夫在磚石之上,修修建建的,竟也成了不小的規模,令這裏熱鬧不少。”
於謙點頭稱是,待行船走得近些,可以看到許多漁樵耕讀在勞作,突然他看到岸邊的碼頭上有一個身影,辨認之後仰天大笑道:“哈哈,岸邊站著的不就是一聞兄麽?”
無心也看到了那個身影,瞧見果然是師父不錯,便高興地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師父”,原來師父早已接到他的飛鴿傳信,早早來到岸邊等候。等船靠岸,艄公把船停穩,一聞山人來到船邊扶於謙等人下船,事後拱手道:“於兄,一聞在此恭候多時,你可算來了。”
於謙看見一聞山人臉色紅潤,氣色上佳,除了眼角多出幾道皺紋,與十多年前相比容貌幾乎沒有變化,便調侃他道:“哈哈,一聞兄,你挑的一手好地方啊,瞧你養居於此,十多年沒見了,英姿不減當年啊。”
一聞山人笑道:“於兄不也一樣麽,鬢毛未衰,鄉音不改,愈加可靠了。”
不知為什麽,隻是初見故人,於謙卻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愜意,不禁感慨良多,他說道:“一聞兄,看見你尤憶當年啊,那時我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曆遊名山大川,評點社稷江山,好不痛快!”
一聞山人則淡淡地道:“時光如水,生命如歌,往者不諫,來者可追。”
一聞山人簡短幾句話,卻有撥開雲霧見天日的力量,於謙懷念過去的激蕩之情一下子就沒了,他豪氣地說道:“好!不愧是一聞山人,總是看著前方,這幾句話也是你創辦安歌書院的初衷吧?那書院辦得如何?快帶我去瞧瞧。”
一聞山人搖扇往山上一指,說道:“於兄請。”眾人便在一聞山人的帶領下,穿過山腳的村落,往山上而去。
安歌書院建在半山腰,依山而建,前卑後高,層層疊進,錯落有致;加以庭院綠化,林木遮掩,以及亭閣點綴,山墻起伏,飛簷翹角,與寧靜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相得益彰,頗有“骨色相和,神彩互發”之美。
走進安歌書院,裏麵有講堂、齋舍、書樓、祠堂在內,外部清水山墻,灰白相間;內部清水構架,裝修簡潔。遠觀有勢,近看有質。既無官式畫棟雕梁之華,也少民間堆塑造作之俗,襯之以打掃院落的書童,給人一種自然淡雅的感受。
一聞山人把眾人引至安歌書院最後麵的禦書樓,此處位置最高,也是書院惟一的三層樓閣建築,站在三樓之上,遠近景色盡收眼底。一聞山人請於謙和於沁在樓閣的茶位上坐下,吩咐無心端來茶水。茶到之後,於謙端起來品了一口,但覺清淡有味,齒留餘香,令人神清氣爽,不禁讚道:“好茶。”
一聞山人也趁熱輕吮—小口,他放下茶杯問道:“於兄,知道我此次邀你前來,所為何事?”
於沁此時正和無心小聲說著話,知道父親要和一聞山人談論正事了,馬上閉口靜聽。
於謙緩緩道:“一聞兄此次邀我前來必為國是。”
一聞山人道:“於兄說說看。”
於謙忽然正色道:“自先帝去世後,正統皇帝九歲登基,因其年幼,尚不能主事,所以由‘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和太皇太後一起主持朝政,太皇太後垂拱而治,三楊忠心秉政,朝局一時得以穩固。奈何小皇帝長大後寵信小時候陪讀陪伺的太監王振,甚至讓其出任了司禮監掌印大太監。誰知這個王振狼子野心,不報皇恩,廣結黨羽,控製朝臣,三番兩次幹預朝政,意欲攫取朝權。太皇太後賢明有德,三楊德高望重,他們在位時王振還不敢過於放肆,可惜隨著太皇太後駕崩,三楊在朝政上相繼去位,朝廷之中便沒有人能管治王振了。如今王振擅權,黨同伐異,敗壞朝綱,大耍淫威,世風日下,我大明朝已到了危難關頭。”
一聞山人點頭道:“於兄所說的沒錯,其實今天之困局,全是由三楊造成的,在我看來,他們不過虛有其名。”
於謙詫異道:“哦?一聞兄此話怎講?”
一聞山人道:“三楊昔為台閣重臣,正統繼位後又加大學士銜輔政,雖然他們在任輔臣期間,能夠安定邊防、整頓吏治、關注民生,但也隻能說是各盡其職。我認為他們之過有三:其一,三楊曆經四朝,雖然沒有結黨,但他們長期主持朝政,實際已是壟斷朝權,形成了一個權勢的小圈子,他們三人心氣高傲,容不得他人進入他們的小圈子。長期以往,未能汲汲畜養人才,京官之中除了他們三人,再無其他能人,等到他們年事已高,才想到把正直有才幹的人引入內閣,培植外臣勢力,可惜為時已晚,新內閣無力,致使權歸閹豎。其二,三楊輔政作風和手法一向軟弱圓滑,為政不能處以公心,正統初政時王振亂政已漸昭彰,三楊不但未對其有任何抗爭,反而多承奉容悅之態,這才助長了王振的氣焰,造成今日之局麵。其三,民間說‘西楊’楊士奇有相才,‘東楊’楊榮有相業,‘南楊’楊溥有相度,合在一起就是賢相三楊。在我看來,不過是西楊無相業、東楊無相度、南楊無相才罷了。”
一聞山人說到這裏停頓下來,輕搖折扇,瞧了一眼對他言論吃驚不已的於謙,繼續說道:“如今放眼天下,整個大明朝中能拯救時局的唯有於兄你一人而已了。”
於謙聽聞此言更是大驚,許久才道:“這……一聞兄言過了,我此刻雖有救國之心,卻奈何於無力影響朝政啊。”
一聞山人沒接他的話,卻問了另一件事:“於兄,你外派到河n、山x當巡撫,多少年了?”
於謙答道:“算起來有十五年了。”
一聞山人點頭道:“夠久了,是時候回到大明朝權力的中心了。”
於謙更是詫異,問道:“這可不是隨便能做到的吧?如今我京城之中並無熟稔的人脈,也不願走這買官求榮之道。”
一聞山人看著於謙,折扇輕搖,笑而不語,一副輕鬆休閑的樣子。片刻之後,他吩咐無心道:“你的師兄弟們應該都到了,去把他們叫進來吧。”
無心領命離席而去,一盞茶的工夫後,有五個年輕人跟著他一起走了進來。
一聞山人忽然收起折扇說道:“於兄,我送你一份禮物。”
於謙不明其意,問道:“哦?什麽禮物?”
一聞山人反問道:“還記得以前我在尋找有過人之處的孩子,並把他們收入門下的事嗎?”
於謙答道:“記得,當時你並沒有告訴我緣由。”他想起無心正是因此才拜入一聞山人的門下。
一聞山人道:“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緣由。”他指了指包括無心在內的六個年輕人,說道:“當年我尋找這些孩子並加以培養,就是為了助你破今日國之困局。”
於謙臉上滿是震驚之情,沒等他反應過來,一聞山人又道:“我門下有六名親傳弟子。”言罷轉向站成一排的六個年輕人。
他指著站在為首一名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的男子說道:“這是大弟子無良,繼承了我‘禮’之道,熟悉禮法,修得一身浩然正氣可抗邪魅,有經世致用之才。”
接著他指向第二個短小精悍、目光敏銳的男子說道:“這是二弟子無易,繼承了我‘數’之道,精於梅花易數,可觀天地之化,推演萬事萬類,算無遺策。”
緊接著他指向第三個魁梧雄壯、器宇軒昂的男子說道:“這是三弟子無痕,繼承了我‘禦’之道,騎術無雙,馬上功夫了得,擅於騎馬作戰、衝鋒陷陣、千裏奔襲。”
再接著他指向第四個豐神飄灑、儀表堂堂的男子說道:“這是四弟子無印,繼承了我‘書’之道,天生聰慧,滿腹經綸,寫得一手好文章,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
然後,他指著站在第五位的無心說道:”這位你已經認識了,五弟子無心,繼承了我‘射’之道,射術精湛,百步穿楊,尤其武藝高強,居眾弟子之首。“
末了,他指著最後一名水靈秀氣、明豔動人的女子說道:“這是六弟子無音,繼承了我‘樂’之道,所有樂器和詩詞歌詠無一不通、無一不曉,有用器樂來控製人的思想和情緒之能。”
一聞山人介紹完畢後繼續說道:“我這六位弟子分別從我身上習得一項才能,最後均已勝之於我,有他們來助於兄一臂之力,必然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六名弟子施禮接口道:“我等願為於大人效犬馬之勞。”
於謙難掩心中澎湃之情,他站起身來向六人回禮道:“有如此人物,是國家之幸!是我於某要仰仗六位英傑了!”
一聞山人對六名弟子吩咐道:“你們且坐下來聽為師之論。”
眾弟子依言在下席坐下,於謙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問道:“一聞兄,既然你早就料到國家今日之局麵,才有所準備至今,為何當日不曾出麵言明呢?”
一聞山人不置可否,說道:“能夠預料到又能怎樣呢?皇帝無能,三楊軟弱,朝廷縱容,王振跋扈,今日之結局是必然之勢。況且你不過一區區外派小官,縱使我提醒了你,以你剛正不阿的性子,怕是早就鬧到朝廷上麵去了,到時候就算你能夠全身而退,除了鬧個滿城風雨,落個誣蔑的罪名外,又能改變什麽呢?還不如容我細心準備後招以解今日之困。”
於謙問道:“既然如此,今時今日,我又該如何做呢?”
一聞山人答道:“在朝廷上要想有所作為,最重要的是有權在手。你要先想辦法回到京城,回到權力的中心,置身於洪流中乘風破浪,那裏才是你施展的舞台。”
於謙麵有難色道:“現在朝野上下除了王振同黨,不是迎合諂媚之徒,就是默不敢言之輩,王振黨徒並不喜歡我,肯定會對我回京之事多加阻撓,隻怕要回去也不容易。”
一聞山人不以為然,說道:“雖說現在王振權傾朝野,但有一些人他是絕對不敢碰的,這些人會助你回到政權的中心。”
於謙思索道:“王振有所忌憚的人……一聞兄說的莫非是英國公張輔將軍?”
一聞山人冷言道:“張輔是前朝遺老,年輕時尚有所作為,年邁後隻是一個苦苦守著自己那點微小家業的怯懦之輩。”
於謙搖頭道:“如此說來,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是王振忌憚的人了。”
一聞山人點明道:“是那些駐守各地的藩王。”
於謙詫異道:“藩王?藩王雖然有封地,可手中並無實權呀,隻怕是難以撼動王振的地位吧?”他曾隨先帝出征,一舉殲滅漢王勢力後,藩王們實力太減,實權被削,早已沒有對抗朝廷之力。
一聞山人笑道:“不需要有實權,隻要他們說的話有分量就行。於兄不要忘了,這天下終歸是朱家的,藩王們再沒權力,那也是朱家的子嗣。而王振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而已,他能鬧騰,是因為皇上寵信和縱容,頂多就是弄權,但倘若他敢打藩王的主意,那就是居心叵測,難道他還想取朱家而代之不成?如果一個藩王說話的份量有限,那我們就多爭取幾個藩王的支持。”
於謙疑惑道:“那樣不就成了藩王幹政了嗎?”
一聞山人言辭鑿鑿道:“太監都可以幹政,藩王為什麽不可以?當今皇上昏庸的地方在於他是個沒有主見的人,無論什麽人提的意見他都隻會認同,隻不過現在王振弄權,混淆皇上視聽,對他不利的奏折都被他攔下罷了。而藩王們有自己的渠道與皇上聯係,這點王振是幹預不了的,況且到時候藩王隻是發表下自己的意見而已,這點算不上藩王幹政。取得藩王的信任隻是第一步,在藩王的幫助下重返京城是第二步,在群臣中培植己方的勢力是第三步,最後一步才是設計除掉王振。這些步驟不是幾日就可以速成的,於兄還要接著忍受朝廷的烏煙瘴氣一段時日了。”
於謙幡然醒悟,神清氣爽道:“一聞兄一言點醒夢中人啊!以一聞兄之才,若能施展在國家民治上,必能出相入仕,名滿天下,埋沒在這山野之間,實在是有點可惜了。”
一聞山人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淡淡地說道:“於兄你是知道我的,我的誌向不在於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謂的名與利,爭來爭去,在人生百年後不過白紙一張,爭那些東西又有什麽用呢?大明朝再能守業,頂多也就是數百年基業罷了,最後還不是要改朝換代,為他人做嫁衣……曆史從來沒有欺瞞過我們……往事越千年,回首白雲邊……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又算得了什麽,隻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笑,不夠痛快淋漓。人生如一場夢幻,還是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長存的大江明月的生活比較適合我。”
於謙見一聞山人出世之心已不能勸回,當即問道:“既然一聞兄如此超然世外,那一手創辦這安歌書院,培養出六名弟子來匡扶社稷又是為何?”
一聞山人感歎一聲,說道:“我不過是不忍心看到百姓們受苦受難罷了,曆來王朝興與衰,苦的都隻是百姓。”
於謙聞言凜然道:“我與一聞兄一樣心係百姓,唯一不同的是,不管國運最終走向何處,不管我的名字能留世多久,為社稷、正道獻出一切是我的宏願,‘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是我為人立世的理想。”
一聞山人笑道:“所以我才說放眼天下,整個大明朝中能做這救時宰相就隻有於廷益了。也正因此我才會選擇助你。”
於謙也笑道:“哈哈,有一聞兄此言,於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有在座六位少俠相助,於某必能濟困扶危,剪惡除奸!”
言罷兩人相視大笑,笑聲中滿是豪情壯誌,蕩漾在現場的每個人心中,蕩漾在整棟禦書樓之中,相傳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