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34。


    躺在床上半睜著眼睛,看到吸頂燈的色度極為柔和。她洞悉著自己,以及那個短暫而不存在的女人一生。感知發生改變的過程,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麽,更感受到緣於宿命的憂傷,那是很明朗的生命簡曆。阿什莉不願相信,那顆小星會消失在宇宙深處,自己花費了很長時間進行觀測的,居然在坐標上找不到了。史密斯是位天文學博士,勾畫了一幅當科學發展到常人無法理解的圖景,大多是幻想的類別。過去了這些年,米棣這個名字依然存在於意念裏;不管是什麽樣的緣,必定有個孩子叫米佳奇,她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史密斯。而他對此卻不在意,怎麽說呢,也許是不好奇,也許是不值一提,最後,居然送了一大把玫瑰花。“太不可思議”,阿什莉將視線從棚頂移到寫字台上,桌子上的花瓶裏插著一大束玫瑰花,索性從床上坐起來,“問你天文學上的事情,卻扯到這上麵來。”應該是很生氣,想不到這個男人很實際;也不算什麽,隻不過史密斯想要的是婚姻。阿什莉自從北大畢業後,受聘於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總部,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大學。史密斯是她的同事,一直在追求她,以前也有此類表示,都被她拒絕了。


    阿什莉從中國回來,一直沒有結婚,過著獨身生活,感覺這樣挺好的。米佳奇是個聰明俊朗的孩子,外祖父和外祖母非常疼愛他,如今在新澤西州高科技高中就讀。


    阿什莉在國家射電天文台工作有十四年,不想放棄寧靜的獨身生活,對婚姻不再憧憬,漸漸地失去了信心。她從沉思中清醒過來,舉動是正常的,是心裏排斥的正常結果。長歎一口氣,走到寫字台前,伸手將玫瑰花從花瓶裏取出來放到紙簍裏。


    從家裏走出來,來到夏洛茲維爾中心街上,這裏林立著眾多如詩般的古典建築和如畫般的靜美公園。正是夏末的景致,清爽宜人,法院廣場的上空有潔白的鴿子翩然起落。順著公園散步,看著美麗的山毛櫸濃陰如蓋,花壇裏的鮮花盛開,使花園更賞心悅目。她衝著一位巡警笑笑,警察也對她微笑一下。感覺頭腦清醒了許多,事情真的就是這樣,人生在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要經曆無數次的上車、下車;時常有事故發生,有時是意外驚喜,有時是刻骨銘心的悲傷……記住的、忘記的,在生命裏除了漣漪,什麽都泛不起,因為我們都走在時間的路口上。


    阿什莉在路邊看到一個人,暗自尋思,這個記憶應該不會遠。那人也看到她,看樣子他沒有顯得生疏,打著招呼走過來,“哈嘍,阿什莉,多年不見,你還好嗎?”阿什莉想起來,哦,他叫斯蒂芬?韋斯,幾年前曾在弗吉尼亞大學擔任過體育教師。


    “斯蒂芬,你還這樣有活力。”阿什莉從容地打量他,整潔平凡的服裝和沒有特殊表情的相貌,時時的微笑,總讓你感到很親切。


    斯蒂芬很熱情,“迷人的阿什莉,還是當初見到你時的樣子。”


    阿什莉有預感,這可能是生命裏存在的,微笑說,“不能忘記初次見麵時的感動。”


    禮貌地問,“我們可以到長椅上坐嗎?”


    安詳的眼睛似乎會說話,“好的,我們過去。”


    這裏是比較偏僻的角落,坐在長椅上,眼睛輕輕掃過周圍的事物,一種熱鬧中的安靜。斯蒂芬感歎:“時間未至已成灰,我的餘生盡在其中。很多年了,自從離開弗吉尼亞就去了洛杉磯,也沒有同你打招呼;本來以為我們不會再見麵了,可誰又知道,生活總是同我們開玩笑,回到弗吉尼亞,我們又遇到了。”


    “你的年齡比我還小,何必把自己說成蒼老的樣子。有些事情不要過分強求,自然而然就好,我們又遇見了。”


    “應該是這樣,不再那麽好奇了,我的世界是簡單的,何必去追求複雜的東西。年齡增加的緣故,總會讓你把腳步放慢,甚至停下來;回頭看一看走過來的路,以及細想一下曾經遇到的人,是會有所留戀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世上的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暖相遇,就有了雨;星體相互繞轉,就有了歲月;人遇見人,就有了生命。”抬著頭說,“你看整個城市之上,閃耀著石膏塗料的白色光芒”


    阿什莉抬頭看看天空,“你說的是對的,我也有同樣的感觸,時間會消磨一切,比如銳氣,比如青春,比如那些......”


    不管你是接近了現實,還是被現實出賣,終究會明白,葉子也不會永遠飄零;經過春夏秋冬,還是一個往複。坐在這裏是因為隻有這裏,觀望自然界裏的春去春又回,生命就在這樣的脈搏裏跳動。坐在這裏,能夠接近人類偉大、共同、搏動的心髒,共同呼吸的明天。


    也許被生活磨礪許久了,阿什莉心態滄桑了許多,但心裏需要保持著陽光,對生活尤其是這樣。斯蒂芬微笑著說,“許多人都反對我的決斷,不加思考地離開弗吉尼亞,對這種懷疑也是有道理的。我也常想,為何不去嚐試新的環境,老待在一個地方,人的銳氣就消耗沒了。”


    阿什莉,“是的,你是這樣的性格,激情來了,誰也擋不住。那些年裏,弗吉尼亞大學的棒球始終是體育聯盟的第一等級;有一年居然進入總決賽,並且擊敗休斯敦隊勇奪全國總冠軍。當時,你是球隊的教練。”


    “那一年後,我去了洛杉磯。”


    “大家都為你惋惜。”


    “包括我自己,但我也是喜歡挑戰。”


    “那些年,你比較出色,身上充滿了活力。”


    “我知道自己的選擇很令人費解,也許這就是生活存在的方式。”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顏色。”


    “離開弗吉尼亞,相逢弗吉尼亞。”


    “一個城市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麽,可能是想象不到的。”


    “生活本來沒有太多的固定方式,就像當年,我們就那麽一閃而過了。”


    “這就是生活,誰也不希望錯過;我們努力抓住,結果什麽也沒有抓住。”


    “但願生活不那樣刻薄。”


    “我們曾有過幸福、有活力的生活,一如既往地昨天,記得有一首歌,你是否還會唱?”


    “什麽歌曲?”


    她不賣弄,可以坦然地形容自己俏麗。表情亦是真真迷人,阿什莉輕輕吟唱著,“年輕時的我喜歡聽廣播,等待我最喜歡的歌。一邊聽來一邊唱,心情多麽歡暢。舊日時光多快樂,轉眼已消逝。不知失落在何處,而今它們又重現,像是散的舊友重逢。我摯愛的老歌,每段旋律,每個音符,依舊閃亮;每個迷人的音節,重新又響起,感覺多麽美妙。唱到那段往事,他把她的心兒揉碎,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就像從前那樣,昨日又重現……”


    斯蒂芬用藍色的眼睛看著阿什莉,帶著磁性的聲音說,“多麽醉人的歌曲,生命中的《昨日重現》。”


    她沒有感歎過去,而是對明天的憧憬。欣喜地說,“有向往的明天,就像世外桃源(shangril),我們都在尋找,可是並沒有找到。”


    “聽說,在中國的西藏‘香格裏拉’,那就是很好的地方。”


    中國,是阿什莉不願意聽到,又希望喚起記憶的國家。中國,北京。多麽熟悉,已經過去這麽多年,她的心依舊隱隱作痛。阿什莉刻意地在回避,不願意再回到中國的故事裏麵去。然而,這故事裏麵的主人公,不僅是她一個人在惦念,還有很多人。


    “我不想聽到‘中國’兩個字,美國也可以找到這樣的地方。”


    “它在那裏?”


    “可可灣,我喜歡那裏的海灘,放眼望向無盡的海水。那裏有最玄妙的顏色,最純潔也最清澈,最豐富也最絢麗。在那裏可以找到向往的自由與最愜意的心靈空間。由於爸爸的事業一直在忙,還有我兒子,有他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家人很少能聚在一起或出去度假。還是去年媽媽和我在可可灣渡過了整個夏天,在那裏過得很愉快,我認為那裏的空氣很適合我。”


    “肯定會適合你。”斯蒂芬的臉上掛著遲鈍的笑容,應該是這樣的話題激起了他清白無瑕的自尊心,他的收入不可能讓他到那個場所去消費。


    看出他窘迫的神色,阿什莉:“不要過分地自責,所有的花銷都由我來負責,依照你的內心就行。至少今天,或者明天,我們就是這樣,我需要一個旅伴,或者,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生命裏麵的朋友。”


    她的話讓他輕鬆很多,也讓心裏放下負擔,更可以想到很多。他說,“生活是多麽的美妙,來得太突然。”


    阿什莉靜靜地看著他的眼睛,由衷地說,“我厭倦了那種奢華的假象,很是膩煩;隻有那種天然的,沒有造作的原始狀態,才是最真實的內心。無拘無束的生活情節,才能舒展心靈,才會有最真切的感動,我想今天是最好的。”


    第二天清早,陽光洗染了晴空。阿什莉走入臥室,“親愛的,快起來,我們去可可灣度假。”


    斯蒂芬從臥室出來:“我們應該把房間收拾好,生活不應該這樣懶散。”


    他倆來到港口,把行李交給工作人員,進入大廳辦理手續,然後乘郵輪來到可可灣。島上有很多遊樂項目,如果不喜歡參加,大部分時間是嗮太陽。在這裏,不用多麽好的相機,多好的照相技術,隨便拍幾張就特別美。除了可以享受藍天、白雲、陽光、海風,以及純淨的空氣、清澈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大片的椰林,還有皮劃艇、帆船、摩托艇、氣墊船,讓你乘風破浪。


    阿什莉自從少女開始,就不缺少男人的目光,在北京接觸到米棣,才知道他是那樣的男人,以至於喜歡上了他,並深深地愛上了他。然而,不如意的太多,無論怎麽用力追趕,總是有那麽一段距離,相隔的距離。北京的故事,人的記憶會逐年褪色的,如色彩一樣。眼前,這個執著近乎執拗的男人,應該是她要找的。躺在沙灘上的遮陽傘下麵,斯蒂芬給阿什莉一字一句地講訴著他生命裏經曆的故事,或一些她不曾聽到的故事。


    斯蒂芬深邃的藍眼睛裏透露出來的眼神是那麽的專注,目不轉睛盯著阿什莉;心裏會感到一驚,然後聽著他的話語,不由自主地順著他的思路走,沒有隱瞞與欺騙。


    阿什莉提議:“我們到海洋裏做一次旅行。”


    斯蒂芬:“天氣不太妙。”


    她固執地說“就在附近,不會走遠。”


    本該拒絕的,可斯蒂芬也說不清原因,就那樣鬼使神差的,完全失去了自己;他們在遼闊的海麵上任意馳騁,成百上千的海鳥在海麵上自由自在地飛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藍光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成光並收藏藍光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