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二年,秋,苦苦又掙紮了三個時節的元景帝終於熬到油盡燈枯。
任爾英雄了得,功名蓋世,也休想征服時光,皇圖霸業,也抵不過一捧黃土。
元景帝忽然栽倒,但元明皇朝卻迎來了開國建朝後最平靜的時刻。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元景帝咽下最後一口氣。
這段時間並不是很長,是年八月,元景帝便陷入昏迷之中,一日難得清醒一兩次,滿朝文武皆知,元景帝的龍殯歸天的時候,就要到了。
果然,九月才過了頭,未央宮內就傳來聲音,隨即,皇朝宰輔、次輔、五部尚書、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左殿大元帥等重臣皆被召進了宮,不多時,宮內便傳來嚶嚶的哭泣聲。
但在這霜葉飛紅,豐碩累累的日子裏,一代豪雄,便此落幕。
此時,未央宮內哀聲泣泣,愁雲慘淡,俱做寂寥,除卻哭訴悲戚之外,再無其他聲音。
另一邊,元景帝才召見諸位重臣,皇宮內的執金吾大將,已帶領著一群大內禁軍包圍了未央宮,並布下了十二元辰大陣。
十二元辰,舊時古雍以十二件通靈神兵布陣,引十二元辰之力,一舉打破虛空壁壘,打出一條溝通虛空通道,堪稱此界最強之陣。
這座大陣是擁古皇朝所留,原本藏於皇朝庫府,但在元景帝接收皇都前,庫府的珍藏已不知所蹤炬。
按照安樂王古來朝所言,落鳴原一戰,戰敗消息傳回,即有庫府總管錢源夥同看守庫府的司衛營都尉趁亂而起,卷走庫府珍藏。
真真,天大的笑話。
元景帝當時聽了此言,也是一笑了之。
果然,今日這方大陣,再又出現了。
人心難足,卻畏於勢!
這勢,便是元明皇朝最大的勢力,元景帝一家。
錢源或許有膽子洗劫皇朝庫府,卻不敢招惹元明皇朝。招惹元景帝,那是找死!
想來,一個貪心的人,必然也是一個怕死的人。
何況,錢源一介醃臢人,也調不動大內禁軍,調不動金吾大將。
調動金吾大將的,卻另有其人,古來朝。
未央宮內,忌無咎眸中閃過一絲厲色,宮內哀泣的氣氛驟然一變,但有肅殺之氣衝起,如金如戈,震鳴不絕,駭得一眾宮女嬪妃麵色煞白,呼吸都停了下來。
莫說她們,縱然是伺候左右的文武重臣,被忌無咎的氣息一壓,也忍不住急喘了幾下。
不知不覺,在幾月的監國經曆中,忌無咎已經培養出了一種睥睨群雄的無敵氣勢,身上的帝王威嚴,越來越重了。
如斯威嚴,但才噴發,便叫群臣色變,文臣目光閃爍,不敢直視,武將心神大震,垂首以示臣服。
不管願意或不願意,到了此時,忌無咎都要逼得這些重臣臣服,至於那些不願臣服的,便讓他們死了好了。
忌無咎目光橫掃,威嚴獨俱,緩聲而道:“諸位大人,誰與我迎敵?”
她嗓音輕悅,嬌柔婉轉,如空穀幽泉,偏偏,卻含無盡威嚴,仿若星穹上的亙古銀河,橫貫滿空,氣壓當世。
眾人神色難以自矜,微微動容,拜了下去:“敢不遵陛下之言?”
卻說,元景帝在龍殯之前,還是將皇位傳了下來,忌無咎雖然不曾舉行繼位大典,但稱一聲陛下的資格還是有的。
才出了未央宮,前方就是一片黑壓壓人群,人群如潮,黑甲如山,刀鋒如雪,煞氣逼人。
正是,大內禁衛。
幾位文臣氣勢身體稍微單薄了些,被大內禁衛的煞氣一衝,膽氣立時便弱了下來,神色也多了幾分猶豫。
大內禁衛已如此出眾,更出眾的,是位列大內禁衛前方的三位金甲大漢,身高丈二,甲胄齊全,著鬥牛貫星甲,頭頂巨角盔,威風而凜凜。
正是,金吾大將。
金吾大將,手持金吾,執掌三千大內禁衛。
這三千大內禁衛,卻是元景帝仿當年老皇的羽林禁衛軍設立,皆是百裏挑一的高手。
金吾大將為大內禁衛首領,品序雖然不是很高,但武力值必定強大,這等人物,更是萬裏挑一。
原先,元景帝想要建立的是一隻金吾內衛,可至他病臥之前,也隻封賞了四方四殿四位金吾大將,可見金吾大將的珍稀。
今日,四殿金吾大將就來了三個,卻偏偏,都站在了古來朝身邊。
至於沒來的一個,不是逃了,便是死了,都是指望不上。
“安樂王,你不安心呆在王府奉養安樂,跑出來丟人現眼麽?”忌無咎淡淡地看了古來朝一眼,便將目光轉向了上方。
但在未央宮上空,一抹十二色的光罩將未央宮團團圍住,光罩之中,若有十二顆星辰沉浮,時隱時現。
這便是十二元辰大陣,以十二件通靈神兵為祭,引動一線十二元辰之力,雖然隻有一線,卻已經能威脅都忌無咎,叫她感受到一絲壓迫。
但,也隻有一絲而已。
“你們以為憑借一些臭魚爛蝦就能嚇唬本宮?”忌無咎神色依然平淡,視若無物般,從古來朝等人身上穿過,仿佛已經將他們看透。
以她執掌兩道帝羅紫氣的底氣,的確有資格稱呼古來朝等人臭魚爛蝦。
古來朝微微欠身,以示恭敬,麵帶神秘的微笑,卻未為意,忌無咎心中陡然升起一絲不妙,霍然回首,卻見人群中的次輔馳敵、戶部尚書隸不原兩人已消失不見。
“陛下莫不是想到了什麽?不過,臣等是不會告訴你的。”古來朝嘴角微微彎曲,帶起一絲調笑,眼中卻是一片死寂般的漠然。
“你?”
“動手!”
忌無咎心中一驚,身邊傳來一陣惡風,身形忽地一閃,卻見驃騎將軍淳來朔低突然鼓蕩氣血,拳打腳踢,一拳一爪就將身邊的幾位老臣打得口吐鮮血,眼見不活,
忌無咎心中大怒,正要動作,十二道星羅密線便透而下,暗若幽冥,疾若電掣,點穿了時空。
嗤,嗤,嗤!
幾聲嗤鳴響起,忌無咎不用回頭,便知剛才她站立的地方已經被射成了篩子。
十二元辰,名副其實!
但,僅僅隻是這般,可奈何不了她。
抬眼看去,隻見淳來朔往來無敵,殺雞碾狗般屠殺了半數群臣,隻有左殿大元帥與車騎將軍聯手才勉強抵抗,忌無咎心下發狠,祭起帝羅紫氣,化作無垠星河,甩蕩而去。
霎時間,但見紫氣氤羅,星核滾蕩,碾得虛空爆碎。
而在這時,十二元辰大陣業已布置完成,一道滾蕩的血氣衝霄而起,上連天罡,下承幽府,恰好照落下的十二元辰之力相合,原本光輝煌煌輝的十二元辰星柱猛地化作血色,隨即,便有咆哮啼鳴不絕,血柱震動,十二隻周身纏繞血煞的凶獸掙紮著,從血柱中跑了出來。
為增強十二元辰之力,古來朝竟惡毒到血祭了三千名大內禁衛,將十二元辰大陣化作十二血煞大陣。
但忌無咎卻管不得這些了,她心裏的不安越來越盛,似是印證了她的想法,未央宮內忽然傳來了幾聲悲鳴。
“你敢?”忌無咎麵色狂變,口中呼嘯,怒火燃炙。
“我,如何不敢?”
古無人肆意狂笑著,忌無咎才要撲向未央宮,十二血煞凶獸正正、好撲下,攔住了她的去路。
雖然隻是稍稍阻攔了去路,但時機已逝。
“古無人,我定要滅你九族,叫你古姓皇族,徹底成為過去。”忌無咎一邊祭起帝羅紫氣,碾壓衝殺,說話間,已經打爆了三五隻血獸,要分出輸贏,也隻在下一句而已。
擁古一姓已被貶做庶民,不為皇族,忌無咎說要將他們徹底變成過去,便隻有一種方式——屠盡擁古一姓。
這其中,不僅包括已經被貶做庶民的擁古族人,更包括擁古皇朝屹立幾百年間,已經聯姻世家的那部分人。
忌無咎此舉,無疑要觸犯世家利益,與世家翻臉,才平靜下來的天下,也將再陷入動亂之中,她縱又天大之能,能再次鎮壓天下,也將動搖國之根本,更要為後世詬病,為史家評判。
這就是古來朝的目的!
又或者,沒有目的。
對比力量,除非古來朝能布置十座以上十二元辰大陣,還可能比下帝羅紫氣。
但,比下帝羅紫氣又如何?
忌無咎一方,還有個蘇妄呢。
對手如此強大,看不到任何希望,原先還想蟄伏的古來朝,竟生生把自己逼瘋了都。
但別說,瘋狂後的古來朝,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一個想一想就能讓他戰栗的計劃,一個隻要施行了,必然將覆滅擁古一姓複起可能的計劃,因為他知道,不管計劃成不成功,擁古一姓將遭到忌無咎的最大打擊。
這個計劃便是,動一動元景帝的屍骨。
忌無咎是元景帝一手帶大,於她來說,元景帝不僅是她的父親,更是她的天,她的信仰。
乃至,為了管理好元景帝交給她的天下,她甚至與吳明說出了離別的話。
隻要動了元景帝的屍骨,就不怕忌無咎不發瘋。
這樣的女子,意誌異常執著,但同樣,發起瘋來,也十分可怕。
卻正是,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任爾英雄了得,功名蓋世,也休想征服時光,皇圖霸業,也抵不過一捧黃土。
元景帝忽然栽倒,但元明皇朝卻迎來了開國建朝後最平靜的時刻。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元景帝咽下最後一口氣。
這段時間並不是很長,是年八月,元景帝便陷入昏迷之中,一日難得清醒一兩次,滿朝文武皆知,元景帝的龍殯歸天的時候,就要到了。
果然,九月才過了頭,未央宮內就傳來聲音,隨即,皇朝宰輔、次輔、五部尚書、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左殿大元帥等重臣皆被召進了宮,不多時,宮內便傳來嚶嚶的哭泣聲。
但在這霜葉飛紅,豐碩累累的日子裏,一代豪雄,便此落幕。
此時,未央宮內哀聲泣泣,愁雲慘淡,俱做寂寥,除卻哭訴悲戚之外,再無其他聲音。
另一邊,元景帝才召見諸位重臣,皇宮內的執金吾大將,已帶領著一群大內禁軍包圍了未央宮,並布下了十二元辰大陣。
十二元辰,舊時古雍以十二件通靈神兵布陣,引十二元辰之力,一舉打破虛空壁壘,打出一條溝通虛空通道,堪稱此界最強之陣。
這座大陣是擁古皇朝所留,原本藏於皇朝庫府,但在元景帝接收皇都前,庫府的珍藏已不知所蹤炬。
按照安樂王古來朝所言,落鳴原一戰,戰敗消息傳回,即有庫府總管錢源夥同看守庫府的司衛營都尉趁亂而起,卷走庫府珍藏。
真真,天大的笑話。
元景帝當時聽了此言,也是一笑了之。
果然,今日這方大陣,再又出現了。
人心難足,卻畏於勢!
這勢,便是元明皇朝最大的勢力,元景帝一家。
錢源或許有膽子洗劫皇朝庫府,卻不敢招惹元明皇朝。招惹元景帝,那是找死!
想來,一個貪心的人,必然也是一個怕死的人。
何況,錢源一介醃臢人,也調不動大內禁軍,調不動金吾大將。
調動金吾大將的,卻另有其人,古來朝。
未央宮內,忌無咎眸中閃過一絲厲色,宮內哀泣的氣氛驟然一變,但有肅殺之氣衝起,如金如戈,震鳴不絕,駭得一眾宮女嬪妃麵色煞白,呼吸都停了下來。
莫說她們,縱然是伺候左右的文武重臣,被忌無咎的氣息一壓,也忍不住急喘了幾下。
不知不覺,在幾月的監國經曆中,忌無咎已經培養出了一種睥睨群雄的無敵氣勢,身上的帝王威嚴,越來越重了。
如斯威嚴,但才噴發,便叫群臣色變,文臣目光閃爍,不敢直視,武將心神大震,垂首以示臣服。
不管願意或不願意,到了此時,忌無咎都要逼得這些重臣臣服,至於那些不願臣服的,便讓他們死了好了。
忌無咎目光橫掃,威嚴獨俱,緩聲而道:“諸位大人,誰與我迎敵?”
她嗓音輕悅,嬌柔婉轉,如空穀幽泉,偏偏,卻含無盡威嚴,仿若星穹上的亙古銀河,橫貫滿空,氣壓當世。
眾人神色難以自矜,微微動容,拜了下去:“敢不遵陛下之言?”
卻說,元景帝在龍殯之前,還是將皇位傳了下來,忌無咎雖然不曾舉行繼位大典,但稱一聲陛下的資格還是有的。
才出了未央宮,前方就是一片黑壓壓人群,人群如潮,黑甲如山,刀鋒如雪,煞氣逼人。
正是,大內禁衛。
幾位文臣氣勢身體稍微單薄了些,被大內禁衛的煞氣一衝,膽氣立時便弱了下來,神色也多了幾分猶豫。
大內禁衛已如此出眾,更出眾的,是位列大內禁衛前方的三位金甲大漢,身高丈二,甲胄齊全,著鬥牛貫星甲,頭頂巨角盔,威風而凜凜。
正是,金吾大將。
金吾大將,手持金吾,執掌三千大內禁衛。
這三千大內禁衛,卻是元景帝仿當年老皇的羽林禁衛軍設立,皆是百裏挑一的高手。
金吾大將為大內禁衛首領,品序雖然不是很高,但武力值必定強大,這等人物,更是萬裏挑一。
原先,元景帝想要建立的是一隻金吾內衛,可至他病臥之前,也隻封賞了四方四殿四位金吾大將,可見金吾大將的珍稀。
今日,四殿金吾大將就來了三個,卻偏偏,都站在了古來朝身邊。
至於沒來的一個,不是逃了,便是死了,都是指望不上。
“安樂王,你不安心呆在王府奉養安樂,跑出來丟人現眼麽?”忌無咎淡淡地看了古來朝一眼,便將目光轉向了上方。
但在未央宮上空,一抹十二色的光罩將未央宮團團圍住,光罩之中,若有十二顆星辰沉浮,時隱時現。
這便是十二元辰大陣,以十二件通靈神兵為祭,引動一線十二元辰之力,雖然隻有一線,卻已經能威脅都忌無咎,叫她感受到一絲壓迫。
但,也隻有一絲而已。
“你們以為憑借一些臭魚爛蝦就能嚇唬本宮?”忌無咎神色依然平淡,視若無物般,從古來朝等人身上穿過,仿佛已經將他們看透。
以她執掌兩道帝羅紫氣的底氣,的確有資格稱呼古來朝等人臭魚爛蝦。
古來朝微微欠身,以示恭敬,麵帶神秘的微笑,卻未為意,忌無咎心中陡然升起一絲不妙,霍然回首,卻見人群中的次輔馳敵、戶部尚書隸不原兩人已消失不見。
“陛下莫不是想到了什麽?不過,臣等是不會告訴你的。”古來朝嘴角微微彎曲,帶起一絲調笑,眼中卻是一片死寂般的漠然。
“你?”
“動手!”
忌無咎心中一驚,身邊傳來一陣惡風,身形忽地一閃,卻見驃騎將軍淳來朔低突然鼓蕩氣血,拳打腳踢,一拳一爪就將身邊的幾位老臣打得口吐鮮血,眼見不活,
忌無咎心中大怒,正要動作,十二道星羅密線便透而下,暗若幽冥,疾若電掣,點穿了時空。
嗤,嗤,嗤!
幾聲嗤鳴響起,忌無咎不用回頭,便知剛才她站立的地方已經被射成了篩子。
十二元辰,名副其實!
但,僅僅隻是這般,可奈何不了她。
抬眼看去,隻見淳來朔往來無敵,殺雞碾狗般屠殺了半數群臣,隻有左殿大元帥與車騎將軍聯手才勉強抵抗,忌無咎心下發狠,祭起帝羅紫氣,化作無垠星河,甩蕩而去。
霎時間,但見紫氣氤羅,星核滾蕩,碾得虛空爆碎。
而在這時,十二元辰大陣業已布置完成,一道滾蕩的血氣衝霄而起,上連天罡,下承幽府,恰好照落下的十二元辰之力相合,原本光輝煌煌輝的十二元辰星柱猛地化作血色,隨即,便有咆哮啼鳴不絕,血柱震動,十二隻周身纏繞血煞的凶獸掙紮著,從血柱中跑了出來。
為增強十二元辰之力,古來朝竟惡毒到血祭了三千名大內禁衛,將十二元辰大陣化作十二血煞大陣。
但忌無咎卻管不得這些了,她心裏的不安越來越盛,似是印證了她的想法,未央宮內忽然傳來了幾聲悲鳴。
“你敢?”忌無咎麵色狂變,口中呼嘯,怒火燃炙。
“我,如何不敢?”
古無人肆意狂笑著,忌無咎才要撲向未央宮,十二血煞凶獸正正、好撲下,攔住了她的去路。
雖然隻是稍稍阻攔了去路,但時機已逝。
“古無人,我定要滅你九族,叫你古姓皇族,徹底成為過去。”忌無咎一邊祭起帝羅紫氣,碾壓衝殺,說話間,已經打爆了三五隻血獸,要分出輸贏,也隻在下一句而已。
擁古一姓已被貶做庶民,不為皇族,忌無咎說要將他們徹底變成過去,便隻有一種方式——屠盡擁古一姓。
這其中,不僅包括已經被貶做庶民的擁古族人,更包括擁古皇朝屹立幾百年間,已經聯姻世家的那部分人。
忌無咎此舉,無疑要觸犯世家利益,與世家翻臉,才平靜下來的天下,也將再陷入動亂之中,她縱又天大之能,能再次鎮壓天下,也將動搖國之根本,更要為後世詬病,為史家評判。
這就是古來朝的目的!
又或者,沒有目的。
對比力量,除非古來朝能布置十座以上十二元辰大陣,還可能比下帝羅紫氣。
但,比下帝羅紫氣又如何?
忌無咎一方,還有個蘇妄呢。
對手如此強大,看不到任何希望,原先還想蟄伏的古來朝,竟生生把自己逼瘋了都。
但別說,瘋狂後的古來朝,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一個想一想就能讓他戰栗的計劃,一個隻要施行了,必然將覆滅擁古一姓複起可能的計劃,因為他知道,不管計劃成不成功,擁古一姓將遭到忌無咎的最大打擊。
這個計劃便是,動一動元景帝的屍骨。
忌無咎是元景帝一手帶大,於她來說,元景帝不僅是她的父親,更是她的天,她的信仰。
乃至,為了管理好元景帝交給她的天下,她甚至與吳明說出了離別的話。
隻要動了元景帝的屍骨,就不怕忌無咎不發瘋。
這樣的女子,意誌異常執著,但同樣,發起瘋來,也十分可怕。
卻正是,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