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隱正了正身體,“張無忌之名,徐某亦有耳聞,身負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更學會了聖火令武學,在元末明初之時,恐怕隻有武當的開派祖師張三豐能與其一論高下!”
“沒想到徐盟主對本派舊事知曉頗多。”
“連張無忌這等才智卓絕之輩,都未能領悟到劍意嗎?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武學境界?”
東方不敗搖了搖頭,“我東方不敗雖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然與元末明初武道盛世之時的才智之士相比,也僅能端茶奉水、鞍前效命罷了。當然也不知道劍意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不過與那人交手時可以明顯感知到,他的精氣神三者仿佛凝為實質,意誌極堅,融入劍招之內,我推測這應該屬於精神上的一種修行,玄之又玄,非能以尋常武學揣度。”
東方不敗所想,與徐隱推測的相似,隻可惜東方不敗也不知道怎樣修煉出劍意,難道真是要有大機緣方能領悟?
此後,東方不敗詳細說明了一下神秘劍客、任我行、向問天三人的武功路數,著重提點了詭異和非同常理這兩方麵,讓徐隱遇上他們千萬要注意。
徐隱自忖,這兩年他在華山當中的修行,無一日懈怠,實力比之兩年前與風清揚決鬥時更是強出數成。
一身內功無論深度還是純度,在江湖上當僅次於方證大師。
但是方證拙於實戰,缺應變之能,他有把握戰而勝之。
至於全盛時期的東方不敗,徐隱亦有把握拿下。
如今麵對實力全麵提升的任我行和神秘劍客,他雖警惕,卻並不畏懼,甚至隱隱期待早日與那幾人交手。
事後,徐隱將東方不敗之事單獨告知給了封不平知曉。
封不平當然大吃一驚,師徒二人,再加上藍鳳凰,一同商量後,決定將此事隱瞞下來。
將東方不敗安排進單獨的一間屋子內調養,任何人不許靠近,暫且先將他養著再說。
就在東方不敗居住在華山養傷期間,任我行已經將魔教勢力整合完畢。
手段自是順昌逆亡,這讓東方不敗近兩年漸漸發展起來的魔教勢力元氣大傷。
大多數東方不敗提拔起來的高手,不是被殺,就是被迫吞下三屍腦神丹受人擺布。
而那些有潛力卻並未冒頭的高手,則紛紛退隱江湖。
魔教這幾年內部風雲激蕩,內鬥不休,人人自危,整體士氣極其低落。
再加上任我行縱容拜火教胡種肆意欺壓本土教眾,更讓人心不服,若非畏懼於任我行的殘暴,隻怕魔教已然自行分崩瓦解。
這其中有一個人,將一切都看在眼裏,他便是那個神秘劍客——嶽不群。
始終蒙麵的他,並未幹預任我行的舉動,相反,他帶回中原的幫手,則四下出擊,於各處魔教分舵廣為拉攏聯係,已悄然在底層結成一張密網……
重掌大權的任我行,誌驕氣傲,隻覺自己再回巔峰,野心勃然怒漲!
於是向整個江湖發出宣言:“先滅五嶽,再誅少林武當!一統江湖,千秋萬載!”
而後,黑木崖幾乎傾巢而出,任我行率領眾多高手,直奔華山而來!
此時徐隱已經邀集五嶽劍派精英共聚一堂,得此消息,各派領袖當然留下應對強敵,同時各派亦按照各自人脈,廣邀天下英雄前來助陣。
所謂唇亡齒寒,若是五嶽盡墨,接下來自會輪到昆侖、崆峒、峨眉、丐幫,直到少林武當!
若正道再不團結一致,定會被氣勢洶洶的任我行各個擊破!
因此各門各派,盡皆匯聚關中,直奔華山!
一時間,華山派成了整個武林的焦點,正魔兩道勢力,將會於此發生一場世所罕見的衝突!
而所有恩怨,也會於此解決。
……
徐隱在山上和各派領袖商討應對之法時,山下連連傳來警報。
原來任我行雖說要先滅華山,但也不可能真的蠢到率領數千人馬直接打上山門。
自古華山一條路,那是極窄極陡極高極險之路!
早在數十年前,魔教就曾在此進攻過華山。
華山派當時亦是五嶽盟主,邀請五嶽劍派各大高手齊聚,應對魔教侵攻。
魔教人數雖占優勢,最後還是隻能依靠當時的十大長老與五嶽劍派高手各做爭鬥,來定勝負。
否則強行攻山,隻要五嶽劍派節節抵抗,魔教哪怕把人全數砸進去,死幹淨,也別想上得了主峰!
當然,那一戰結果十分慘烈,五嶽劍派各大高手盡墨,導致傳承斷代。
而十大長老則被困思過崖石洞,活活困死在了其中,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任我行此番就采取了迂回戰術,並不直接攻打華山,而是圍繞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城,四下以優勢人馬攻打前來支援的各派武林人士。
要知道華山雖大,但多是險地,也沒有能夠容納數千人的存糧。
所以各派隻是領袖與高手匯聚於山上,但門下徒眾皆分散在各地縣城村鎮。
這既是為了減輕華山派這個地主的後勤壓力,也可以作為外圍眼線,打探和牽製魔教行動。
誰知魔教亦跟著化整為零,以三五十人為規模的四下出擊,見到非本教人士當即出手攻擊,立時令各派損失匪淺。
華山主峰,劍氣衝霄堂內,徐隱當著在場眾多正道領袖的麵,他需要拿個主意出來!
不能讓前來支援的各派白白流血,而華山派所有人老神在在的坐在主峰之上看戲。
如果今日徐隱拿不定一個讓人心服的主意,不僅他個人威望掃地,恐怕在場的正道人士,會有半數立即下山,不趟這趟渾水。
畢竟這是江湖廝殺,而非領軍作戰,兩者的行動模式和組織力度有本質性的差別。
麵對如此局麵,徐隱沉默良久,桌上的茶都已涼了。
“徐盟主,朋友們都是為了正道義氣才匯聚於此,助你抵擋魔教進攻,如今各派損失慘重,你需得給個說法出來。”
丐幫幫主解風有些不耐,出言提醒。
昆侖掌門震山子亦跟著說道:“我們並非朝廷大軍行軍打仗,沒有那麽多規矩。
照我看,不如你華山派牽頭,領著大家夥下山,找到任我行直接大打一場,痛痛快快分出勝負,豈不快哉!”
衝虛道長撫須道:“可如何找到任我行所在呢?”
“沒想到徐盟主對本派舊事知曉頗多。”
“連張無忌這等才智卓絕之輩,都未能領悟到劍意嗎?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武學境界?”
東方不敗搖了搖頭,“我東方不敗雖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然與元末明初武道盛世之時的才智之士相比,也僅能端茶奉水、鞍前效命罷了。當然也不知道劍意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不過與那人交手時可以明顯感知到,他的精氣神三者仿佛凝為實質,意誌極堅,融入劍招之內,我推測這應該屬於精神上的一種修行,玄之又玄,非能以尋常武學揣度。”
東方不敗所想,與徐隱推測的相似,隻可惜東方不敗也不知道怎樣修煉出劍意,難道真是要有大機緣方能領悟?
此後,東方不敗詳細說明了一下神秘劍客、任我行、向問天三人的武功路數,著重提點了詭異和非同常理這兩方麵,讓徐隱遇上他們千萬要注意。
徐隱自忖,這兩年他在華山當中的修行,無一日懈怠,實力比之兩年前與風清揚決鬥時更是強出數成。
一身內功無論深度還是純度,在江湖上當僅次於方證大師。
但是方證拙於實戰,缺應變之能,他有把握戰而勝之。
至於全盛時期的東方不敗,徐隱亦有把握拿下。
如今麵對實力全麵提升的任我行和神秘劍客,他雖警惕,卻並不畏懼,甚至隱隱期待早日與那幾人交手。
事後,徐隱將東方不敗之事單獨告知給了封不平知曉。
封不平當然大吃一驚,師徒二人,再加上藍鳳凰,一同商量後,決定將此事隱瞞下來。
將東方不敗安排進單獨的一間屋子內調養,任何人不許靠近,暫且先將他養著再說。
就在東方不敗居住在華山養傷期間,任我行已經將魔教勢力整合完畢。
手段自是順昌逆亡,這讓東方不敗近兩年漸漸發展起來的魔教勢力元氣大傷。
大多數東方不敗提拔起來的高手,不是被殺,就是被迫吞下三屍腦神丹受人擺布。
而那些有潛力卻並未冒頭的高手,則紛紛退隱江湖。
魔教這幾年內部風雲激蕩,內鬥不休,人人自危,整體士氣極其低落。
再加上任我行縱容拜火教胡種肆意欺壓本土教眾,更讓人心不服,若非畏懼於任我行的殘暴,隻怕魔教已然自行分崩瓦解。
這其中有一個人,將一切都看在眼裏,他便是那個神秘劍客——嶽不群。
始終蒙麵的他,並未幹預任我行的舉動,相反,他帶回中原的幫手,則四下出擊,於各處魔教分舵廣為拉攏聯係,已悄然在底層結成一張密網……
重掌大權的任我行,誌驕氣傲,隻覺自己再回巔峰,野心勃然怒漲!
於是向整個江湖發出宣言:“先滅五嶽,再誅少林武當!一統江湖,千秋萬載!”
而後,黑木崖幾乎傾巢而出,任我行率領眾多高手,直奔華山而來!
此時徐隱已經邀集五嶽劍派精英共聚一堂,得此消息,各派領袖當然留下應對強敵,同時各派亦按照各自人脈,廣邀天下英雄前來助陣。
所謂唇亡齒寒,若是五嶽盡墨,接下來自會輪到昆侖、崆峒、峨眉、丐幫,直到少林武當!
若正道再不團結一致,定會被氣勢洶洶的任我行各個擊破!
因此各門各派,盡皆匯聚關中,直奔華山!
一時間,華山派成了整個武林的焦點,正魔兩道勢力,將會於此發生一場世所罕見的衝突!
而所有恩怨,也會於此解決。
……
徐隱在山上和各派領袖商討應對之法時,山下連連傳來警報。
原來任我行雖說要先滅華山,但也不可能真的蠢到率領數千人馬直接打上山門。
自古華山一條路,那是極窄極陡極高極險之路!
早在數十年前,魔教就曾在此進攻過華山。
華山派當時亦是五嶽盟主,邀請五嶽劍派各大高手齊聚,應對魔教侵攻。
魔教人數雖占優勢,最後還是隻能依靠當時的十大長老與五嶽劍派高手各做爭鬥,來定勝負。
否則強行攻山,隻要五嶽劍派節節抵抗,魔教哪怕把人全數砸進去,死幹淨,也別想上得了主峰!
當然,那一戰結果十分慘烈,五嶽劍派各大高手盡墨,導致傳承斷代。
而十大長老則被困思過崖石洞,活活困死在了其中,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任我行此番就采取了迂回戰術,並不直接攻打華山,而是圍繞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城,四下以優勢人馬攻打前來支援的各派武林人士。
要知道華山雖大,但多是險地,也沒有能夠容納數千人的存糧。
所以各派隻是領袖與高手匯聚於山上,但門下徒眾皆分散在各地縣城村鎮。
這既是為了減輕華山派這個地主的後勤壓力,也可以作為外圍眼線,打探和牽製魔教行動。
誰知魔教亦跟著化整為零,以三五十人為規模的四下出擊,見到非本教人士當即出手攻擊,立時令各派損失匪淺。
華山主峰,劍氣衝霄堂內,徐隱當著在場眾多正道領袖的麵,他需要拿個主意出來!
不能讓前來支援的各派白白流血,而華山派所有人老神在在的坐在主峰之上看戲。
如果今日徐隱拿不定一個讓人心服的主意,不僅他個人威望掃地,恐怕在場的正道人士,會有半數立即下山,不趟這趟渾水。
畢竟這是江湖廝殺,而非領軍作戰,兩者的行動模式和組織力度有本質性的差別。
麵對如此局麵,徐隱沉默良久,桌上的茶都已涼了。
“徐盟主,朋友們都是為了正道義氣才匯聚於此,助你抵擋魔教進攻,如今各派損失慘重,你需得給個說法出來。”
丐幫幫主解風有些不耐,出言提醒。
昆侖掌門震山子亦跟著說道:“我們並非朝廷大軍行軍打仗,沒有那麽多規矩。
照我看,不如你華山派牽頭,領著大家夥下山,找到任我行直接大打一場,痛痛快快分出勝負,豈不快哉!”
衝虛道長撫須道:“可如何找到任我行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