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微微皺眉,“玄冥神掌?竟不意百損道人身死數十年,這門陰損之極的武功還是傳了下來!”


    宋遠橋詫異道:“師父,這百損道人是何許人物?”


    張三豐回憶道:“此人是三十幾年前,江湖上極厲害的一位邪道高手,彼時也是威震武林,原想他死去後,這門功夫應該失傳了才對。”


    從話中似乎可以看出,那位玄冥神掌的創始人百損道人之死,應當與張三豐脫不開關係。


    隻是他為人低調謙遜,不做深入詳談罷了。


    張三豐看向徐隱,“小兄弟能從精通玄冥神掌的兩人手下救人逃脫,這武功想來也極是高明的。”


    徐隱淡然一笑,亦不對此深入詳談。


    武當六俠卻是相互對視,他們的師父張三豐為當世第一武學宗師,極少有人能在武功方麵當其一讚,若能得他讚賞,足以在江湖上揚名立萬。


    因此六人對徐隱的武功來曆更加好奇,尤其武當二俠俞蓮舟,他是七俠當中武功最強者,也是七人當中最愛武成癡之人。


    原著中,他在武學方麵的成就也是極高,可說除了張三豐、張無忌以外,他的實力可單獨列入一檔,雖然為人低調寡言,卻絕不是個簡單人物。


    此時俞蓮舟看著徐隱,頗有躍躍欲試,出手切磋的想法。不過顧慮到徐隱是武當派的救命恩人,實不好出言挑戰,也隻默默按下。


    張三豐看到俞岱岩此時已經沉沉睡去,按下心中悲痛,讓殷梨亭與莫聲穀先將他抬回房中休息。


    再吩咐宋遠橋帶徐隱去客房歇息,讓眾人先散去,有什麽事待明日再說。


    徐隱見俞岱岩已被抬下去,自己卻並未跟宋遠橋離開。


    他拱手行禮,對張三豐說道:“晚輩今日來此,有兩件事向真人請教,若不能得到答案,恐怕睡難安寢。”


    張三豐奇道:“如今已快五更天,徐公子今日定然力戰一場,不覺困倦嗎?”


    宋遠橋等人也好奇徐隱這個年輕高手有什麽話,寧願不睡覺也要詢問師父,耐心的站在一旁等待。


    “武學上的事,並且已困擾晚輩良久。”


    眾人都是點頭,甚至以為徐隱是想挾恩圖報,意圖從師父張三豐這裏得到一兩件神功回去。


    不過他既然救了武當派的人,自然也有這個資格得到武當派的武學,都做好了心裏準備。


    徐隱繼續說道:“其一,何謂先天境;其二,如何練成劍意。”


    在場的武當四下大為驚異,這兩個武學上的問題,他們從未考慮過,第一個倒也罷了,道藏之中是有解說的。


    第二個有關劍意,那是什麽東西?他們都感覺十分陌生。


    張三豐亦有驚異之色,撫須問道:“莫非徐公子的內功已經貫通了奇經八脈?或者見識過劍意?”


    徐隱想了想今日照鏡子時的樣子,他明顯年輕了十歲,如今看上去了不起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和張翠山相當。


    正常習武之人,哪怕再如何用功刻苦,若無奇遇,此時多數也隻貫通十二正經,距離打通奇經八脈的道路還差許多。


    因此徐隱並不打算透露自身修為,隻說道:“家中有長輩困於任督二脈,但臨終之時一直想知道先天境究竟是何狀態。”


    張三豐點了點頭,說道:“所謂先天,亦分多個階段,小兄弟既然是替家中過世長輩詢問,老道也算有點心得,便說與你知吧。


    當正式貫通奇經八脈後,則需選擇一天地靈氣濃鬱之時,聚身內之氣從諸脈匯於頭頂百會穴。


    用心入定以溝通外天地之靈氣,而後可逐漸感知玄門所在,聚全身真氣以貫通玄門。


    如此,可於百會之外形成一道貫通內外天地之橋,自此便可源源不斷每時每刻從外天地吸取靈氣入體,隨時補充體內真元損耗,無有窮盡。


    這便是初入先天之境!”


    徐隱說道:“那如此一來,豈非自身內力永遠也用不完?用多少,便能迅速補充多少?”


    張三豐笑著點了點頭。


    頓時,徐隱和武當四俠悠然神往。


    張翠山說道:“那師父,您現在的內功,豈非就是永遠也消耗不盡的?”


    張三豐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老道現在的修為,應當隻是先天第二階段。”


    他也不喜歡賣關子,直接說道:“這一階段,已無必要再蓄真氣,因為丹田之內已充盈而滿,聚氣為丹。


    我們全真一道稱之為結丹,丹成之後,可納天地靈氣滋養筋骨髒腑,洗去這身臭皮囊的一切沉屙,令身體亦從後天而返先天。


    故而可得悠長壽數。”


    徐隱隱約記得曆史上的張三豐似乎活了一百四十餘歲,一直身體康健,行動自如,想必便是這先天二階段修煉頗有成效的結果。


    武當四俠都生起原來如此之感,與自己同時代的諸多武林名俠,多以化為一抔黃土,隻自己師父如今還在,原來不是他養生有功,而是武功境界超凡的緣故,心中不由十分自豪。


    徐隱行禮道:“原來如此,感謝張真人答疑解惑,小子貪妄,還想知道這先天境之後還有幾個階段?”


    張三豐搖頭道:“老道亦無前人經驗,隻從自身修為與道藏之中隱約感覺到,待一身臭皮囊得以返得先天,成就無漏之軀,則氣滿精盛!


    接下來便要修神,練至神識充盈,即可聚精氣神三者合一,出百會而入天地橋,結三花聚頂之態!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不過三花聚頂之後會有何等神異,老道也無法猜測一二。”


    隨即他感慨一聲,“人之壽數終究有限,然天意難違,隻可順其自然,從心逐本。”


    眾人一陣沉默,這等境界,便是武林第一奇人張三豐亦不敢過多奢望,他們可能修行一生,也難以望其塵。


    徐隱微微點頭,“小子受教了。敢問張真人,可知劍意又當如何修行?”


    張三豐微微一笑,“劍意、拳意、刀意,所指皆同,無非武者自身精氣神合入一體,融入武功,可短暫做到與天地自然合而為一,因此借助天地自然之力發揮出巨大威力。可惜,此無修行之法!或者有,不過老道並不知曉!”


    徐隱腦際轟然一震,竟然連武林奇人張三豐也不知曉如何修煉麽?


    他不禁大為失望,原本向來喜怒不形於色,此時也不禁神色黯然。


    張三豐不忍,繼續說道:“雖無修行之法,不過依老道一生經曆,卻可斷定,能掌握武學之意者,皆具備以下兩種特質之一。”


    徐隱眼睛再次明亮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武俠尋劍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濁酒空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濁酒空明並收藏諸天武俠尋劍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