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驚瀾在書院過得很悠閑,讀書,練刀,欺負小環。他小的時候身體虛弱,加上那一次重傷,又性格孤僻,所以,讀書一方麵是自己確實喜歡,另一方麵,也是際遇造就,他記得最喜歡哪個不靠譜的老爹,在消失了一段時間又出現的時候,會帶著一包,或者一車書回來,這就意味著,他很長時間內可以不會寂寞了。
顛簸流離的生活中,他沒有老師,唯一的老師,在教授他一年之後,也飄然而去,他的老師就是書,就像在後來的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就是刀一樣。
書院的書很多,其實如果沒有那麽多的牽掛,他倒是真的願意沉下心來,把這些汗牛充棟的書籍當做自己一生相伴的摯友,但是那冰冷單刀時刻提醒著自己,書院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裴小環也是被折磨得挺慘的,除了常例的寫大字,還要讀書,和李驚瀾不一樣,小丫頭的記憶力無與倫比,就看書而言真的是沒什麽壓力,但關鍵是早課裏要寫一篇心得,都把她愁死了,好在她在藏書閣偷偷的找到一本這方麵的書冊,關鍵時候可以扛一下,李驚瀾檢查完畢之後,也是笑眯眯的瞧著她,其中的詭異,她就假裝看不見,偶爾李驚瀾會指點她一下,耐心的給她講些故事,可她的心早就飛到天外了,草長鶯飛漫山遍野的小動物正在等著她,那些迂腐的呆瓜書生,還等著她去調侃,那些雪白的,梳理的整整齊齊的向狼毫一樣的胡須,還等著她去揪……哎呀呀,她的事情太多了,書院太大了,跑一圈要老長的時間,裴小環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呀,不夠用。所以她很愁,對瀾哥哥很不滿意。
太子也很愁,秦滄大戰一觸即發,六部的奏折雪片般的飛來,皇帝偏偏要他聽政,兵部的行軍計劃,戶部征調民夫,工部的軍械,軍器調撥,吏部的邊鎮官員戰前的調配,刑部對戰前穩定展開的禁令,事無大小,牽一發而動全身,聽政,雖然最主要的是聽,但是皇帝偶爾也是要聽聽他的看法,比如,最近漕運這裏,先是轉運使孟清斛被抄家拿問,接著又是連帶著漕運衙門七八顆人頭落地,而吏部遞上來的任命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父皇否了,他就很擔心,前方軍情緊急,作為南北運輸最關鍵的部門,一個月了沒有主官,鎮北軍,以及北調的大軍幾十萬人吃喝拉撒不能隻靠當地的後勤補給,父皇是怎麽考慮的?
這個時候太子班底的幕僚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平日裏太子覺得獻媚多於真才實學的幕僚們,給太子好好地上了一課,漕運本來就是天下最肥的衙門,用肥的流油來形容都覺得欠妥,大戰將起,民心浮動,攘外必先安內,對於升鬥小民最關心的是什麽?一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價格,另一個就是平日裏貪得無厭,魚肉百姓的貪官被“哢嚓”了,拿作為最被人眼紅的漕運衙門開刀,無疑是最合適的,一可以平民憤,二,抄家的銀子可以減輕國庫的負擔,三可以殺雞儆猴,現在漕運衙門別看沒有主官,但腦袋上懸著那把刀,人人自危,高速運轉,比平時的工作效率高出幾倍,幾十倍,誰也不傻,皇帝在要成績,看單下菜,在這個時候,誰給皇帝找不自在,皇帝就“哢嚓”誰,哪個敢掉以輕心?世上最重要的是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皇上壓著吏部這件事,更不簡單,實際上變著法兒的是壓著各大豪閥,你們不是想渾水摸魚麽?光靠走下麵的路子不行,國難當頭,這個時候,要看你們的表現了,看你們在國戰中的貢獻了,一口肥肉擱在那裏,給誰不是給?養肥了以後,“哢嚓”誰,不是皇帝一句話?但你們搶著要,那就不是這個說法了,得拿出你們的籌碼,朕高興了,滿意了,才會賞你們。這個就是王者之道了。
一舉四得,穩賺不賠的買賣。
太子這才理明白了。也不由的暗讚,所謂學問一說,真真是術業有專攻,治大國如烹小鮮,雞鳴狗盜都是學問,老師誠不欺我。
“我一直不明白老師近些年為什麽一直在歎氣,可能最近才揣摩出一些端倪!”
“師兄,你看如此風景如此月,你談這個有點大煞風景!”
“我們儒家的教,與道家的不教,到底哪個是對的呢?”
“師兄,你這是挑撥離間,這樣不好,不必試探我,兩個老祖宗都不是什麽好鳥,你就可憐可憐師弟吧!”
“你看夫子說教化萬民,以禮治天下,則萬民服,天下安;而道教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夫慈孝,而天下太平。而師弟你身處儒道兩門,難道不應該搞明白麽?”
“師兄,老頭子們用了百年來思考,都是一腦子漿糊,你覺得我能搞明白?”
“難道,他們搞不明白,就意味著我們也搞不明白?不是這樣的道理,就如同你在書院門口寫的,繼絕學是一個道理,開萬世是另一個道理,我們總要走自己的路,這個路是要我們自己用步子量的,難道不是麽?”
“師兄,我很頭疼啊!其實,你來做這個夫子不好麽?”
“可是,在其位,謀其政才是道理!師弟,你總要有自己的看法!”
“一刀而已,不是還有佛家一個‘斬斷’二字麽?”
“這樣說,可能不太負責任吧!師弟,你始終沒有正麵回答我的問題啊!”
“難道不應該是師兄教導師弟麽?”
好不容易得空回到書院的太子和李驚瀾大眼瞪小眼了半天,太子終究是臉皮子薄,敗下陣來。
“或許老師是對的,一家之言終究是自說自話,還是師弟聰慧!”
“師兄好歹是太子,這高帽子戴的也頗得“盛榮飾”的精髓!”
“這算不算是一場愉快的談話?”
“師兄說是,那就是!”
分明是一場雞同鴨講的對話,偏偏兩個師兄弟樂此不疲,太子也是真的沒朋友,自幼在夫子身邊就學,秉性醇厚,再加上對小師弟天然有種親近,尤其是知道胖子和李驚瀾的關係之後,更是把李驚瀾當成無話不談的兄弟,可李驚瀾從慶城那件事上,多少揣摩出一些什麽,對於太子還摸不準該怎樣對待,自幼敏感的他,對於摸不準的事情,從來都不敢輕易放開自己的防線,所以,其實兩個人都很累,這樣的談話不止一次,太子是不由自主,而李驚瀾卻是度日如年。
皇帝聽到這段對話之後,卻是不由一笑:“北邊傳來“一劍而已”,小子又說“一刀而已”,果然還是生兒子好,這一刀可比那一劍霸氣的多,李梅庵這倆個娃子倒是生的好,可惜……”
“陳昭,傳旨,近日太子隨駕,無事不得出宮。”
帝王心思,即是天意,天意不可揣測!
顛簸流離的生活中,他沒有老師,唯一的老師,在教授他一年之後,也飄然而去,他的老師就是書,就像在後來的生活中,唯一的朋友就是刀一樣。
書院的書很多,其實如果沒有那麽多的牽掛,他倒是真的願意沉下心來,把這些汗牛充棟的書籍當做自己一生相伴的摯友,但是那冰冷單刀時刻提醒著自己,書院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裴小環也是被折磨得挺慘的,除了常例的寫大字,還要讀書,和李驚瀾不一樣,小丫頭的記憶力無與倫比,就看書而言真的是沒什麽壓力,但關鍵是早課裏要寫一篇心得,都把她愁死了,好在她在藏書閣偷偷的找到一本這方麵的書冊,關鍵時候可以扛一下,李驚瀾檢查完畢之後,也是笑眯眯的瞧著她,其中的詭異,她就假裝看不見,偶爾李驚瀾會指點她一下,耐心的給她講些故事,可她的心早就飛到天外了,草長鶯飛漫山遍野的小動物正在等著她,那些迂腐的呆瓜書生,還等著她去調侃,那些雪白的,梳理的整整齊齊的向狼毫一樣的胡須,還等著她去揪……哎呀呀,她的事情太多了,書院太大了,跑一圈要老長的時間,裴小環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呀,不夠用。所以她很愁,對瀾哥哥很不滿意。
太子也很愁,秦滄大戰一觸即發,六部的奏折雪片般的飛來,皇帝偏偏要他聽政,兵部的行軍計劃,戶部征調民夫,工部的軍械,軍器調撥,吏部的邊鎮官員戰前的調配,刑部對戰前穩定展開的禁令,事無大小,牽一發而動全身,聽政,雖然最主要的是聽,但是皇帝偶爾也是要聽聽他的看法,比如,最近漕運這裏,先是轉運使孟清斛被抄家拿問,接著又是連帶著漕運衙門七八顆人頭落地,而吏部遞上來的任命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父皇否了,他就很擔心,前方軍情緊急,作為南北運輸最關鍵的部門,一個月了沒有主官,鎮北軍,以及北調的大軍幾十萬人吃喝拉撒不能隻靠當地的後勤補給,父皇是怎麽考慮的?
這個時候太子班底的幕僚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平日裏太子覺得獻媚多於真才實學的幕僚們,給太子好好地上了一課,漕運本來就是天下最肥的衙門,用肥的流油來形容都覺得欠妥,大戰將起,民心浮動,攘外必先安內,對於升鬥小民最關心的是什麽?一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價格,另一個就是平日裏貪得無厭,魚肉百姓的貪官被“哢嚓”了,拿作為最被人眼紅的漕運衙門開刀,無疑是最合適的,一可以平民憤,二,抄家的銀子可以減輕國庫的負擔,三可以殺雞儆猴,現在漕運衙門別看沒有主官,但腦袋上懸著那把刀,人人自危,高速運轉,比平時的工作效率高出幾倍,幾十倍,誰也不傻,皇帝在要成績,看單下菜,在這個時候,誰給皇帝找不自在,皇帝就“哢嚓”誰,哪個敢掉以輕心?世上最重要的是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皇上壓著吏部這件事,更不簡單,實際上變著法兒的是壓著各大豪閥,你們不是想渾水摸魚麽?光靠走下麵的路子不行,國難當頭,這個時候,要看你們的表現了,看你們在國戰中的貢獻了,一口肥肉擱在那裏,給誰不是給?養肥了以後,“哢嚓”誰,不是皇帝一句話?但你們搶著要,那就不是這個說法了,得拿出你們的籌碼,朕高興了,滿意了,才會賞你們。這個就是王者之道了。
一舉四得,穩賺不賠的買賣。
太子這才理明白了。也不由的暗讚,所謂學問一說,真真是術業有專攻,治大國如烹小鮮,雞鳴狗盜都是學問,老師誠不欺我。
“我一直不明白老師近些年為什麽一直在歎氣,可能最近才揣摩出一些端倪!”
“師兄,你看如此風景如此月,你談這個有點大煞風景!”
“我們儒家的教,與道家的不教,到底哪個是對的呢?”
“師兄,你這是挑撥離間,這樣不好,不必試探我,兩個老祖宗都不是什麽好鳥,你就可憐可憐師弟吧!”
“你看夫子說教化萬民,以禮治天下,則萬民服,天下安;而道教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夫慈孝,而天下太平。而師弟你身處儒道兩門,難道不應該搞明白麽?”
“師兄,老頭子們用了百年來思考,都是一腦子漿糊,你覺得我能搞明白?”
“難道,他們搞不明白,就意味著我們也搞不明白?不是這樣的道理,就如同你在書院門口寫的,繼絕學是一個道理,開萬世是另一個道理,我們總要走自己的路,這個路是要我們自己用步子量的,難道不是麽?”
“師兄,我很頭疼啊!其實,你來做這個夫子不好麽?”
“可是,在其位,謀其政才是道理!師弟,你總要有自己的看法!”
“一刀而已,不是還有佛家一個‘斬斷’二字麽?”
“這樣說,可能不太負責任吧!師弟,你始終沒有正麵回答我的問題啊!”
“難道不應該是師兄教導師弟麽?”
好不容易得空回到書院的太子和李驚瀾大眼瞪小眼了半天,太子終究是臉皮子薄,敗下陣來。
“或許老師是對的,一家之言終究是自說自話,還是師弟聰慧!”
“師兄好歹是太子,這高帽子戴的也頗得“盛榮飾”的精髓!”
“這算不算是一場愉快的談話?”
“師兄說是,那就是!”
分明是一場雞同鴨講的對話,偏偏兩個師兄弟樂此不疲,太子也是真的沒朋友,自幼在夫子身邊就學,秉性醇厚,再加上對小師弟天然有種親近,尤其是知道胖子和李驚瀾的關係之後,更是把李驚瀾當成無話不談的兄弟,可李驚瀾從慶城那件事上,多少揣摩出一些什麽,對於太子還摸不準該怎樣對待,自幼敏感的他,對於摸不準的事情,從來都不敢輕易放開自己的防線,所以,其實兩個人都很累,這樣的談話不止一次,太子是不由自主,而李驚瀾卻是度日如年。
皇帝聽到這段對話之後,卻是不由一笑:“北邊傳來“一劍而已”,小子又說“一刀而已”,果然還是生兒子好,這一刀可比那一劍霸氣的多,李梅庵這倆個娃子倒是生的好,可惜……”
“陳昭,傳旨,近日太子隨駕,無事不得出宮。”
帝王心思,即是天意,天意不可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