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罡風卷,江南春意濃。
江南九月正是閑敲桂子就菊花,慢飲花雕聽琵琶的好時節,錢塘江畔的一座大莊園內,兩個老人相對而坐,望著場中一黃一白兩道人影劍去劍來,卻笑意盈盈。
江南蘇氏,不僅是文壇擔當,兩朝吏部尚書蘇瓊家聲,門生遍布江南,其弟蘇振官拜龍驤將軍,可謂軍政一體,把哥富庶的江南幾近經營成“家江南”。有先祖當年為響應武帝逐鹿天下之時傾其所有盡以十三倉糧餉酬軍之大手筆的功勞,也有蘇氏子弟代代英才輩出原因。
場中與黃衣女子較技的正是蘇瓊嫡孫蘇幕遮,年方二十,文采飛揚曾以“唯有枯笛惜玉蟾,瘦骨清歌碧霄寒。”名動秦淮河畔,武道師從武當劍仙真人白景先,世人所求的指玄秘術,不過是九載光陰,期間還不曾算在江山大川遊曆,用一手令江南士子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的狂草寫下一百六十餘首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可見他在劍道一途,實在不能算是太用心,另一方麵也證實了天生劍胚卻是不能以常理論之。
而易小蟬同為天下劍道不多的幸運兒自然不會服氣,老王爺又是三不管的性子,便有了這一場一言不合就飛劍的較技。
蘇瓊自然是八麵不透風的性子,勸阻再三,又嚴令蘇幕遮膽敢傷了小郡主一根汗毛,就打出蘇府,這場比試就沒什麽太大意思了,不過就是蘇瓊這話沒撂在前頭,蘇幕遮也真下不去手,風流倜儻的蘇幕遮遇上被李驚瀾嚴苛的眼光評為“一品上境”的易小蟬,要是兩個老人不再身前,那還比什麽劍?哪裏有手搖輕扇,花前月下吟詩作對更愜意。
易小蟬才不管這個,蘇府大院的老梅新柳,假山奇石,在劍氣縱橫的禍害下,東倒西歪;也是最後老王爺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趕緊叫停,否則這妮子真不知道收斂。就算心底明明知道蘇幕遮已經是讓的不能再讓了,也依舊不曾服氣,冷著臉扭頭就走,老狐狸蘇瓊哪肯放過這個機會,冷斥一聲:“小兔崽子,看把小郡主氣的,還不趕緊去追,小郡主有個三長兩短,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老王爺笑眯眯的不置可否,蘇幕遮趕緊道了一聲罪,追了出去。庭院深深,就剩下兩個在朝堂江湖裏泅泳多年身居高位八風不動的老王八。
“王爺,聽說北邊論道,卻是論出一尊大佛?”
“是啊!北燕餘逆賊心不死,滄國陳兵四十萬,也不是擺設,蛇鼠蠢蠢欲動,天下不安啊!”
易行空答非所問。
“風聞靖北侯已經以身報國半年有餘,這黑衣衛統領一職一直高懸,恐怕也不是辦法吧!對於這件事,老王爺您怎麽看?”
“有什麽好看的?諜報如雪片般飛進宮裏,誰敢說那個死胖子就一命嗚呼了?皇帝說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個胖子在當今心中的位置,他那侯爺的帽子可比我這王爺大得多,別再讓你的徒子徒孫試探了沒什麽卵用,別人看當今賢善,你這個老王八還能不知道江南道你能一手遮天,是多少顆血淋淋的人頭換來的?三千多腦袋掉地,當今不過是一句‘不是說廣陵江寬可浮百舸?’何曾猶豫過,這人情終於用盡的時候。”易行空抿了一口血紅掛杯的“女兒紅”,沒好氣的說道。
“嗬嗬,都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可是蘇家和那位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沒辦法,還請老王爺原諒則個。廟堂之上,老朽還是知進退的,不久就會請辭,舍弟的請調折子這會兒也應該呈到禦書案上了,既然是您來打頭站,江南道必不至於傷筋動骨,至於那件事,倒真說不好,唉,百年基業總要開枝散葉,也總要削枝斷葉,隻求聖上開恩了!”蘇瓊到沒有一絲悲涼,這就是百年家族的底蘊。
“哼,都是屁話,你老小子要真從容,你那龜孫子會追著小嬋跑?別費那個勁兒了,我家這位油鹽不進,難呐!再說了,這妮子最恨小白臉兒了,得虧是小蘇子武道上壓得她死死的,要翻個個兒試試?就不隻是撕破臉了,你那嫡孫性命保得住保不住都是兩說,到時候我肯定一抹臉兒六親不認,保不準我就順水推舟斬草除根了。你說,這是不是大禍事?”老王爺斜了斜嘴角,翹翹胡子一臉戲謔。
蘇大學士卻沒有剛才的鎮定,急忙叫管家撒開人馬去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個道理宦海浮沉四十年他比誰都懂,官場的正話反說,真話假說,表裏虛實這門學問,老學士深諳其道,所謂的大勢其實早已進退有據,以傷換命,短尾求生,之所以有這番對話,試探當今的態度還在其次,主要是給蘇氏死中求活紮紮實實的傍上一棵大樹,可麵對老王爺擺明了的對賭,蘇瓊可沒勇氣也沒理由去拿這百年基業押到那個即便是在江南士子如林也能幾近獨占鼇頭的嫡孫身上,畢竟成了隻是甕裏添油,敗了就是“合家團聚”。
易小蟬憋著一肚子氣,禦劍飛行,不知不覺竟飛到一條大江前,按下腳下“出雲”賭氣坐在一塊江邊大石上生著悶氣。
從臥虎山莊出來,從來都是她說了算的爺爺不去近在咫尺的佛道之辯,卻拽著她到千裏之外的江南道,有什麽看頭?那些個搖頭晃腦故作斯文的所謂江南才子,都敵不過秦淮風塵揚州瘦馬的胸前二兩,吟風弄柳有個屁用,像什麽四大才子之首唐白樸還口出狂言“書生意氣,定國安邦。”這樣的才子,自己一隻手能打趴下五百個。想到打趴下,就不禁想起那個一步三回頭,捂著屁股咧著嘴的少年,看似膽小如鼠,卻沒曾想敢在萬人矚目的武道大會上,砍出絕殺一刀,讓精心設計的一場大戲變成了雞肋,咬人的狗不叫,這才是好狗嘛!又咋樣?還不是被自己的劍鞘抽的遍體鱗傷,卻隻敢抱頭鼠竄。想到這裏,易小蟬也是嘴角微微一翹,秀拳狠狠一握,口花花的男人,就是個揍唄!
蘇幕遮在不遠處瞧著這個愣神的絕色女子,也是看癡了;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正是此景最迷人。正失神處,一縷清風掠至身邊,府中大供奉許秋飄然而至,在他耳邊低聲傳達了蘇老爺子讓他馬上回府,立即斷了此時的念想。蘇幕遮並不將爺爺的話全盤接受,但他必須馬上回府跟老爺子當麵鑼對麵鼓的說清楚,此生已無他想,唯有蘭芝可香。最後瞧了一眼江畔美人凝神的畫麵,匆匆離去。
青雲之上,易行空嘴角撇撇,江南奇駿不過如此而已,要是那個臭小子此時便不會猶豫,必定會厚著臉皮死纏爛打,哪怕是被抽的滿地找牙,也無所畏懼。隻是他背後牽扯太大,就算是百年江南這麽大的盤子,當今一句話,不也是說拿下就拿下,這是那個死胖子一將北去,就把朝廷數年的努力,幾百萬的銀子打了水漂,這還不算,藏身北境近一年,音訊全無,可廟堂之上誰敢輕言?當今已經仁厚隻是表麵,每次朝堂的寬厚,背後有多少宮人被打殺?又有誰知。騎虎難下啊!
真不知道這傻閨女到底什麽心思,萬一……呸呸呸,沒有萬一,真把老子惹急了,“欺師滅祖”也說不得了。
老王爺心懷忐忑,小郡主眉目含春。
江南九月正是閑敲桂子就菊花,慢飲花雕聽琵琶的好時節,錢塘江畔的一座大莊園內,兩個老人相對而坐,望著場中一黃一白兩道人影劍去劍來,卻笑意盈盈。
江南蘇氏,不僅是文壇擔當,兩朝吏部尚書蘇瓊家聲,門生遍布江南,其弟蘇振官拜龍驤將軍,可謂軍政一體,把哥富庶的江南幾近經營成“家江南”。有先祖當年為響應武帝逐鹿天下之時傾其所有盡以十三倉糧餉酬軍之大手筆的功勞,也有蘇氏子弟代代英才輩出原因。
場中與黃衣女子較技的正是蘇瓊嫡孫蘇幕遮,年方二十,文采飛揚曾以“唯有枯笛惜玉蟾,瘦骨清歌碧霄寒。”名動秦淮河畔,武道師從武當劍仙真人白景先,世人所求的指玄秘術,不過是九載光陰,期間還不曾算在江山大川遊曆,用一手令江南士子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的狂草寫下一百六十餘首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可見他在劍道一途,實在不能算是太用心,另一方麵也證實了天生劍胚卻是不能以常理論之。
而易小蟬同為天下劍道不多的幸運兒自然不會服氣,老王爺又是三不管的性子,便有了這一場一言不合就飛劍的較技。
蘇瓊自然是八麵不透風的性子,勸阻再三,又嚴令蘇幕遮膽敢傷了小郡主一根汗毛,就打出蘇府,這場比試就沒什麽太大意思了,不過就是蘇瓊這話沒撂在前頭,蘇幕遮也真下不去手,風流倜儻的蘇幕遮遇上被李驚瀾嚴苛的眼光評為“一品上境”的易小蟬,要是兩個老人不再身前,那還比什麽劍?哪裏有手搖輕扇,花前月下吟詩作對更愜意。
易小蟬才不管這個,蘇府大院的老梅新柳,假山奇石,在劍氣縱橫的禍害下,東倒西歪;也是最後老王爺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趕緊叫停,否則這妮子真不知道收斂。就算心底明明知道蘇幕遮已經是讓的不能再讓了,也依舊不曾服氣,冷著臉扭頭就走,老狐狸蘇瓊哪肯放過這個機會,冷斥一聲:“小兔崽子,看把小郡主氣的,還不趕緊去追,小郡主有個三長兩短,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老王爺笑眯眯的不置可否,蘇幕遮趕緊道了一聲罪,追了出去。庭院深深,就剩下兩個在朝堂江湖裏泅泳多年身居高位八風不動的老王八。
“王爺,聽說北邊論道,卻是論出一尊大佛?”
“是啊!北燕餘逆賊心不死,滄國陳兵四十萬,也不是擺設,蛇鼠蠢蠢欲動,天下不安啊!”
易行空答非所問。
“風聞靖北侯已經以身報國半年有餘,這黑衣衛統領一職一直高懸,恐怕也不是辦法吧!對於這件事,老王爺您怎麽看?”
“有什麽好看的?諜報如雪片般飛進宮裏,誰敢說那個死胖子就一命嗚呼了?皇帝說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個胖子在當今心中的位置,他那侯爺的帽子可比我這王爺大得多,別再讓你的徒子徒孫試探了沒什麽卵用,別人看當今賢善,你這個老王八還能不知道江南道你能一手遮天,是多少顆血淋淋的人頭換來的?三千多腦袋掉地,當今不過是一句‘不是說廣陵江寬可浮百舸?’何曾猶豫過,這人情終於用盡的時候。”易行空抿了一口血紅掛杯的“女兒紅”,沒好氣的說道。
“嗬嗬,都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可是蘇家和那位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沒辦法,還請老王爺原諒則個。廟堂之上,老朽還是知進退的,不久就會請辭,舍弟的請調折子這會兒也應該呈到禦書案上了,既然是您來打頭站,江南道必不至於傷筋動骨,至於那件事,倒真說不好,唉,百年基業總要開枝散葉,也總要削枝斷葉,隻求聖上開恩了!”蘇瓊到沒有一絲悲涼,這就是百年家族的底蘊。
“哼,都是屁話,你老小子要真從容,你那龜孫子會追著小嬋跑?別費那個勁兒了,我家這位油鹽不進,難呐!再說了,這妮子最恨小白臉兒了,得虧是小蘇子武道上壓得她死死的,要翻個個兒試試?就不隻是撕破臉了,你那嫡孫性命保得住保不住都是兩說,到時候我肯定一抹臉兒六親不認,保不準我就順水推舟斬草除根了。你說,這是不是大禍事?”老王爺斜了斜嘴角,翹翹胡子一臉戲謔。
蘇大學士卻沒有剛才的鎮定,急忙叫管家撒開人馬去尋,千裏之堤毀於蟻穴,這個道理宦海浮沉四十年他比誰都懂,官場的正話反說,真話假說,表裏虛實這門學問,老學士深諳其道,所謂的大勢其實早已進退有據,以傷換命,短尾求生,之所以有這番對話,試探當今的態度還在其次,主要是給蘇氏死中求活紮紮實實的傍上一棵大樹,可麵對老王爺擺明了的對賭,蘇瓊可沒勇氣也沒理由去拿這百年基業押到那個即便是在江南士子如林也能幾近獨占鼇頭的嫡孫身上,畢竟成了隻是甕裏添油,敗了就是“合家團聚”。
易小蟬憋著一肚子氣,禦劍飛行,不知不覺竟飛到一條大江前,按下腳下“出雲”賭氣坐在一塊江邊大石上生著悶氣。
從臥虎山莊出來,從來都是她說了算的爺爺不去近在咫尺的佛道之辯,卻拽著她到千裏之外的江南道,有什麽看頭?那些個搖頭晃腦故作斯文的所謂江南才子,都敵不過秦淮風塵揚州瘦馬的胸前二兩,吟風弄柳有個屁用,像什麽四大才子之首唐白樸還口出狂言“書生意氣,定國安邦。”這樣的才子,自己一隻手能打趴下五百個。想到打趴下,就不禁想起那個一步三回頭,捂著屁股咧著嘴的少年,看似膽小如鼠,卻沒曾想敢在萬人矚目的武道大會上,砍出絕殺一刀,讓精心設計的一場大戲變成了雞肋,咬人的狗不叫,這才是好狗嘛!又咋樣?還不是被自己的劍鞘抽的遍體鱗傷,卻隻敢抱頭鼠竄。想到這裏,易小蟬也是嘴角微微一翹,秀拳狠狠一握,口花花的男人,就是個揍唄!
蘇幕遮在不遠處瞧著這個愣神的絕色女子,也是看癡了;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正是此景最迷人。正失神處,一縷清風掠至身邊,府中大供奉許秋飄然而至,在他耳邊低聲傳達了蘇老爺子讓他馬上回府,立即斷了此時的念想。蘇幕遮並不將爺爺的話全盤接受,但他必須馬上回府跟老爺子當麵鑼對麵鼓的說清楚,此生已無他想,唯有蘭芝可香。最後瞧了一眼江畔美人凝神的畫麵,匆匆離去。
青雲之上,易行空嘴角撇撇,江南奇駿不過如此而已,要是那個臭小子此時便不會猶豫,必定會厚著臉皮死纏爛打,哪怕是被抽的滿地找牙,也無所畏懼。隻是他背後牽扯太大,就算是百年江南這麽大的盤子,當今一句話,不也是說拿下就拿下,這是那個死胖子一將北去,就把朝廷數年的努力,幾百萬的銀子打了水漂,這還不算,藏身北境近一年,音訊全無,可廟堂之上誰敢輕言?當今已經仁厚隻是表麵,每次朝堂的寬厚,背後有多少宮人被打殺?又有誰知。騎虎難下啊!
真不知道這傻閨女到底什麽心思,萬一……呸呸呸,沒有萬一,真把老子惹急了,“欺師滅祖”也說不得了。
老王爺心懷忐忑,小郡主眉目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