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之種,看起來就是一顆發光的翠綠種植,它又頗為華麗的氤氳光霧凝聚而成,像魚兒般在人群頭頂遊走。
很多人都高舉雙手,大聲呼喊,似乎這樣就能吸引其注意力,引其選擇自己。
而那些被選中的,也就是幸運之種不再飛走、而是在其頭頂上下浮沉的巨魔,往往都喜笑顏開,情緒激動,就如同本源世界酷愛博彩的中了獎一般。
洛汗的頭頂也出現了幸運之種,森瑪和達加、以及周圍的人對此都表現出了羨慕的神色,達加還為此恭賀了幾句。
洛汗則在迅速思考後,做出了拒絕的決定。
之後,當塗鴉風格的木製巫毒麵具飛來時,他的身上湧出升騰水汽般的新綠光芒,巫毒麵具在這光芒上空繞了一圈,便飛走了。
與此同時,瓦坎、以及好幾位神廟祭司,都向洛汗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瓦坎的這套玩法,祭司們自然是知曉其中說道的。跟瓦坎比起來,他們是烏鴉和豬,誰也別笑誰黑,都是拿廣大的底層巨魔當牲畜,予取予奪。
瓦坎當然不會因為一個受貢克神力庇護的野武士拒絕了巫毒麵具,就耿耿於懷。
事實上,幸運之種選中洛汗,是出於術法的機製,而不是因為瓦坎刻意針對。
反倒是幾名神廟的祭司,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則直接下達了命令。
在祖阿圖,借用神靈招牌,代價可不菲,很容易就陷入神廟之間的紛爭中。
比如豹神貝瑟克的神廟,就跟貢克的神廟很不對付,祖阿圖出現了這麽個貌似受貢克眷顧的野武士,貝瑟克神廟的祭司們,就想著趁其還沒有被貢克神廟招攬,將之滅殺。
當然是以多打少那種,誰讓你沒後台,是外來者,恃強淩弱、以多打少,從來都是王道。
對於這場盛大的祭司,發生在洛汗身上的情況,無疑隻是個小插曲。神廟的祭司們雖然對敵絕不姑息,卻也不至於猴急的在大庭廣眾就對付洛汗。自有走卒先查清楚情況,然後才有行動。
其實,若非今天烏祖拉今天一大早就弄出個神諭大祭的活動,洛汗會在上午接觸到各勢力派來的聯絡員。
畢竟三階老牌武士洛汗,還是有些名氣的,再加上祖阿圖惡名在外,偏偏窮兵黷武,對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專業打手,永遠處於不嫌多的饑渴狀態,因此有專門的獵頭者否則留意武士,並牽線搭橋。
昨天洛汗入城時,就被執勤的武士登記,並賣了回消息,今日自然會有人采取一些行動。可惜被大祭給中斷了進程。
在大祭麵前,一切活動都要讓道,就連巫王瓦坎,也得放下手頭的事,親自露麵。
而現在,神廟武士們已經捉對廝殺,圍觀的民眾們也奉上熱情,整個廣場,都沉浸在一種異樣的亢奮狀態,顯得瘋癲、畸形。
這些捉對廝殺的神廟武士,也未必就都是敵對關係,有的平時還是有不錯的交往的,畢竟同在一座城市,武士圈子也沒有多大。
可是在大祭上,在以榮耀神靈為名義的競技比賽中,一切私人關係都得丟到一邊,賣力拚殺,以表現自己的虔誠和武勇。
聖武士善於使用多種武器、能夠更好的利用甲胄,同時也大都接受過騎乘訓練,作為教會騎士,還是合格的。
銀焰騎士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土鱉兄弟們在硬件有保障的前提下,整個體係也都完善起來,各方麵表現的已經不比他們差多少。
當然,銀焰騎士們仍有能夠教導加什卡拉部落的,比如軍事知識、騎乘之術、合擊之術、另外就是戰技,加什卡拉部落的成員使用的技藝,仍舊是太粗糙了些。
看在同種信仰的麵子上,加什卡拉部落的戰士還算能夠接納銀焰騎士,不過他們同樣一直不太看得起對方,覺得他們是大多隻有花拳繡腿的小白臉。
雙方各自的誤會,隨著這次交流而明顯消退,總的來說,還是銀焰騎士們的震撼更多一些,加什卡拉戰士們經過血火磨練的技藝的確是更實用,而他們的小組配合也非常出彩。
與之相比,銀焰騎士們的戰陣技藝更多的是用於對付數量眾多、實力相差不大,甚至普遍遜色一籌的敵人的。這個加什卡拉一般用不上。
他們幾乎不會跟哈羅恩部族發生大規模戰鬥,而最常見的需要全員出動對付的敵人,往往是那種強大無比的bss怪,偏偏銀焰騎士在這方麵也沒有多少建樹,甚至還不如加什卡拉部落。
說白了,銀焰騎士習慣於通過打敗弱者獲得勝利,而加什卡拉部落則每每都是爭鬥中弱勢的一方,善於在不利情勢下,甚至絕望環境下作戰。直到綠傘集團介入,這種形勢才有所轉變。
如今加什卡拉的變化,已經在惡魔荒原中廣泛的傳開了,哈裏恩部落曾組織了一次針對加什達的進攻,打到一半就跑了,主要是加什卡拉部落還缺乏利用城塞作戰的經驗,過早的把防守重火力都亮了出來,哈裏恩部落的人雖然嗜血變態,但並不缺心眼。
打的比較熱鬧的是砂主針對一個獠牙堡的襲擊。
偷襲變成了強襲,強襲變成了攻堅,攻堅變成了賭氣,最終該獠牙堡中的大部分人都戰死,但砂主一方付出的代價也觸目驚心,交換比差不多是1:2,砂主一方過去經常是1換7甚至1換10的,最後,在加什卡拉部落的援軍趕到的情況下,砂主們隻能怏怏不快的撤退,最終也沒能拿下獠牙堡。
守望相助,這也算是凱恩為加什卡拉部落帶來的一個新變化。
以前他們僅僅是有這個心,但基本無這個力。
凱恩對這種兵力不精還要分兵駐守廣大區域,每次都拿臉拿命去頂的作法都已經懶得吐槽了。
他的團隊為之提供了蒸汽動力飛空艇後,加什達和馬克魯達都擁有了支援各自轄區的獠牙堡的能力。而獠牙堡則通過魔法煙火預警。
當希爾瑪、馬克和加朵向蘇莎和托卡恩問起創造者的情況時,蘇莎表示,創造者並不住在大猙獰堡。
“為什麽?”希爾瑪道:“我聽聞你們跟創造者的關係還不錯。”
“凱恩殿下認為他在這裏會影響加什卡拉的發展,他覺得盡量將這種影響降低,讓我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較好。”
馬克?格雷弗森插言:“這幾天我通過觀察,也發現了這個情況,那些血肉魔像,除了提供技術教導以及專業服務外,不會回答任何其他方麵的問題,也從來不會走出相關設施。”
蘇莎對希爾瑪道:“關於創造者的事,我需要單獨跟你聊聊。”
之後,希爾瑪就從蘇莎那裏知曉了當初凱恩在與加什卡拉部落交易前詢問的話。
作為銀焰教會銀焰守護者(相當於聖女,不是印度聖女)吉拉?戴蘭(11歲成為守護者,在銀炎堡範圍內,相當於18級牧師)的世俗導師,希爾瑪的文化底蘊是要高於蘇莎很多的,她從伊森當初所言中品味出了更多。
她對蘇莎道:“這確實是一位殿下,他發問的角度不是非凡視角,透徹的、高於種群、並且是百千年的時間長度為衡量的視角。很可惜,你們當時的回答並沒有讓他滿意。”
蘇莎歎氣道:“我們當時也不知道,萊恩殿下是那個級別的存在。”
希爾瑪溫和道:“我不是在埋怨什麽,隻是惋惜。目前的整體形勢一點都不好,我們需要強有力的盟友。”
出於這個目的,希爾瑪、馬克這天特意去見創造者,加朵也跟來了,但她被要求隻能作為觀察員,不允許任何發言,因為這是銀焰教會與創造者的見麵,希爾瑪希望可以創造者留下個好印象。
從馬魯克達向西南大約百公裏,有個地方叫白沙原。
這裏傳說是被羽蛇淨化的一片土地,也有傳說是詛咒之地,總之這裏肯定有點什麽古怪,否則為什麽從來都是萬裏無雲、白沙浩瀚?
希爾瑪他們也有幸目睹了白沙原的天象奇觀,不管是白雲還是烏雲,都在天邊,而白沙原的頭頂永遠是湛藍色的。
這種藍一般隻有在沙漠深處才能見到,那種美麗的色澤讓人感動。
而白沙同樣罕見,它並非環境背景下給人以視覺誤導,而是真的是白色的沙粒,倒也不是純白,而是灰白色。
就在這白色沙漠中,綠傘集團修建了古埃及神殿特征的建築群。
這是為加什卡拉部族營造設施之後,剩餘產能的一次發揮。之後建築工程兵團的萬多名編織人,就被拔了核心與建築設備一道封存了,以防止出現覺醒。
古埃及的建築群自然是雄偉壯觀的,關鍵是文化氣息濃鬱,並且與沙漠環境很搭,尤其是伊森特別選用了暗金色作為整個建築群的主要底色。
這樣的色澤配合一定的做舊處理,感官上就很有曆時沉澱感了。
格雷弗森還為此向希爾瑪詢問:“這是……神殿遺跡?”
希爾瑪也隻能通過牧師的神術,才知曉這裏並不古老。
加朵道:“創造者的造物,充滿了歲月的沉澱感和藝術的美感,無論是這裏的建築,還是給加什卡拉建造的要塞,都都有極強的文化特征。”
“嗯,創造者的背後必然有著文明的底蘊,很可能還不止是一個文明,很難估測他們的到來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格雷弗森蹙著眉頭:“不是說是光芒大道的信仰者嗎?半夢靈跟我們的關係還不錯,雖然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些怪異,但明顯討厭道德敗壞之輩。”
希爾瑪解釋:“半夢靈大多是守序善良,但光芒大道卻是守序中立。這意味著創造者未必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以及科瓦雷大陸的普世道德。”
加朵則笑了笑,沒多話。在她看來格雷弗森的思路還是太狹隘了,或者說教會騎士大多有這類特征。
被凱恩命名為卡納克,實際上它並非忠實再現卡納克神廟,還有其他諸如阿布辛貝爾、哈特謝普蘇特、納姆緹斯、德爾拜赫利、菲萊等神廟的元素。
可以說,這個卡納克就是古埃及文明在建築方麵的濃縮,但沒有金字塔,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金字塔需要相當多的天文數據輔助,凱恩對建立一個徒有其表的金字塔沒興趣。
整個建築群占地2平方公裏,呈方形,它建立在三十多米高的基座石台上,而這基座周長為6公裏,石壁上是恢宏篇章的浮雕組圖,記述了古埃及的所有大事件,直至其滅亡。
在入口台階下,希爾瑪他們見到了卡納克的守衛,裝扮極具古埃及風情,古銅色的健美身軀,戴著黃金色的精美獵鷹頭盔和胡狼頭盔。
獵鷹和胡狼,這是古埃及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兩種動物,其他、貓、鱷魚、禿鷲等等都不及兩者特征鮮明,寓意深刻。
在知悉他們的來意不久,一行人就被直接帶到凱恩所在的地方,演武場。
很多人都高舉雙手,大聲呼喊,似乎這樣就能吸引其注意力,引其選擇自己。
而那些被選中的,也就是幸運之種不再飛走、而是在其頭頂上下浮沉的巨魔,往往都喜笑顏開,情緒激動,就如同本源世界酷愛博彩的中了獎一般。
洛汗的頭頂也出現了幸運之種,森瑪和達加、以及周圍的人對此都表現出了羨慕的神色,達加還為此恭賀了幾句。
洛汗則在迅速思考後,做出了拒絕的決定。
之後,當塗鴉風格的木製巫毒麵具飛來時,他的身上湧出升騰水汽般的新綠光芒,巫毒麵具在這光芒上空繞了一圈,便飛走了。
與此同時,瓦坎、以及好幾位神廟祭司,都向洛汗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瓦坎的這套玩法,祭司們自然是知曉其中說道的。跟瓦坎比起來,他們是烏鴉和豬,誰也別笑誰黑,都是拿廣大的底層巨魔當牲畜,予取予奪。
瓦坎當然不會因為一個受貢克神力庇護的野武士拒絕了巫毒麵具,就耿耿於懷。
事實上,幸運之種選中洛汗,是出於術法的機製,而不是因為瓦坎刻意針對。
反倒是幾名神廟的祭司,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則直接下達了命令。
在祖阿圖,借用神靈招牌,代價可不菲,很容易就陷入神廟之間的紛爭中。
比如豹神貝瑟克的神廟,就跟貢克的神廟很不對付,祖阿圖出現了這麽個貌似受貢克眷顧的野武士,貝瑟克神廟的祭司們,就想著趁其還沒有被貢克神廟招攬,將之滅殺。
當然是以多打少那種,誰讓你沒後台,是外來者,恃強淩弱、以多打少,從來都是王道。
對於這場盛大的祭司,發生在洛汗身上的情況,無疑隻是個小插曲。神廟的祭司們雖然對敵絕不姑息,卻也不至於猴急的在大庭廣眾就對付洛汗。自有走卒先查清楚情況,然後才有行動。
其實,若非今天烏祖拉今天一大早就弄出個神諭大祭的活動,洛汗會在上午接觸到各勢力派來的聯絡員。
畢竟三階老牌武士洛汗,還是有些名氣的,再加上祖阿圖惡名在外,偏偏窮兵黷武,對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專業打手,永遠處於不嫌多的饑渴狀態,因此有專門的獵頭者否則留意武士,並牽線搭橋。
昨天洛汗入城時,就被執勤的武士登記,並賣了回消息,今日自然會有人采取一些行動。可惜被大祭給中斷了進程。
在大祭麵前,一切活動都要讓道,就連巫王瓦坎,也得放下手頭的事,親自露麵。
而現在,神廟武士們已經捉對廝殺,圍觀的民眾們也奉上熱情,整個廣場,都沉浸在一種異樣的亢奮狀態,顯得瘋癲、畸形。
這些捉對廝殺的神廟武士,也未必就都是敵對關係,有的平時還是有不錯的交往的,畢竟同在一座城市,武士圈子也沒有多大。
可是在大祭上,在以榮耀神靈為名義的競技比賽中,一切私人關係都得丟到一邊,賣力拚殺,以表現自己的虔誠和武勇。
聖武士善於使用多種武器、能夠更好的利用甲胄,同時也大都接受過騎乘訓練,作為教會騎士,還是合格的。
銀焰騎士們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土鱉兄弟們在硬件有保障的前提下,整個體係也都完善起來,各方麵表現的已經不比他們差多少。
當然,銀焰騎士們仍有能夠教導加什卡拉部落的,比如軍事知識、騎乘之術、合擊之術、另外就是戰技,加什卡拉部落的成員使用的技藝,仍舊是太粗糙了些。
看在同種信仰的麵子上,加什卡拉部落的戰士還算能夠接納銀焰騎士,不過他們同樣一直不太看得起對方,覺得他們是大多隻有花拳繡腿的小白臉。
雙方各自的誤會,隨著這次交流而明顯消退,總的來說,還是銀焰騎士們的震撼更多一些,加什卡拉戰士們經過血火磨練的技藝的確是更實用,而他們的小組配合也非常出彩。
與之相比,銀焰騎士們的戰陣技藝更多的是用於對付數量眾多、實力相差不大,甚至普遍遜色一籌的敵人的。這個加什卡拉一般用不上。
他們幾乎不會跟哈羅恩部族發生大規模戰鬥,而最常見的需要全員出動對付的敵人,往往是那種強大無比的bss怪,偏偏銀焰騎士在這方麵也沒有多少建樹,甚至還不如加什卡拉部落。
說白了,銀焰騎士習慣於通過打敗弱者獲得勝利,而加什卡拉部落則每每都是爭鬥中弱勢的一方,善於在不利情勢下,甚至絕望環境下作戰。直到綠傘集團介入,這種形勢才有所轉變。
如今加什卡拉的變化,已經在惡魔荒原中廣泛的傳開了,哈裏恩部落曾組織了一次針對加什達的進攻,打到一半就跑了,主要是加什卡拉部落還缺乏利用城塞作戰的經驗,過早的把防守重火力都亮了出來,哈裏恩部落的人雖然嗜血變態,但並不缺心眼。
打的比較熱鬧的是砂主針對一個獠牙堡的襲擊。
偷襲變成了強襲,強襲變成了攻堅,攻堅變成了賭氣,最終該獠牙堡中的大部分人都戰死,但砂主一方付出的代價也觸目驚心,交換比差不多是1:2,砂主一方過去經常是1換7甚至1換10的,最後,在加什卡拉部落的援軍趕到的情況下,砂主們隻能怏怏不快的撤退,最終也沒能拿下獠牙堡。
守望相助,這也算是凱恩為加什卡拉部落帶來的一個新變化。
以前他們僅僅是有這個心,但基本無這個力。
凱恩對這種兵力不精還要分兵駐守廣大區域,每次都拿臉拿命去頂的作法都已經懶得吐槽了。
他的團隊為之提供了蒸汽動力飛空艇後,加什達和馬克魯達都擁有了支援各自轄區的獠牙堡的能力。而獠牙堡則通過魔法煙火預警。
當希爾瑪、馬克和加朵向蘇莎和托卡恩問起創造者的情況時,蘇莎表示,創造者並不住在大猙獰堡。
“為什麽?”希爾瑪道:“我聽聞你們跟創造者的關係還不錯。”
“凱恩殿下認為他在這裏會影響加什卡拉的發展,他覺得盡量將這種影響降低,讓我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較好。”
馬克?格雷弗森插言:“這幾天我通過觀察,也發現了這個情況,那些血肉魔像,除了提供技術教導以及專業服務外,不會回答任何其他方麵的問題,也從來不會走出相關設施。”
蘇莎對希爾瑪道:“關於創造者的事,我需要單獨跟你聊聊。”
之後,希爾瑪就從蘇莎那裏知曉了當初凱恩在與加什卡拉部落交易前詢問的話。
作為銀焰教會銀焰守護者(相當於聖女,不是印度聖女)吉拉?戴蘭(11歲成為守護者,在銀炎堡範圍內,相當於18級牧師)的世俗導師,希爾瑪的文化底蘊是要高於蘇莎很多的,她從伊森當初所言中品味出了更多。
她對蘇莎道:“這確實是一位殿下,他發問的角度不是非凡視角,透徹的、高於種群、並且是百千年的時間長度為衡量的視角。很可惜,你們當時的回答並沒有讓他滿意。”
蘇莎歎氣道:“我們當時也不知道,萊恩殿下是那個級別的存在。”
希爾瑪溫和道:“我不是在埋怨什麽,隻是惋惜。目前的整體形勢一點都不好,我們需要強有力的盟友。”
出於這個目的,希爾瑪、馬克這天特意去見創造者,加朵也跟來了,但她被要求隻能作為觀察員,不允許任何發言,因為這是銀焰教會與創造者的見麵,希爾瑪希望可以創造者留下個好印象。
從馬魯克達向西南大約百公裏,有個地方叫白沙原。
這裏傳說是被羽蛇淨化的一片土地,也有傳說是詛咒之地,總之這裏肯定有點什麽古怪,否則為什麽從來都是萬裏無雲、白沙浩瀚?
希爾瑪他們也有幸目睹了白沙原的天象奇觀,不管是白雲還是烏雲,都在天邊,而白沙原的頭頂永遠是湛藍色的。
這種藍一般隻有在沙漠深處才能見到,那種美麗的色澤讓人感動。
而白沙同樣罕見,它並非環境背景下給人以視覺誤導,而是真的是白色的沙粒,倒也不是純白,而是灰白色。
就在這白色沙漠中,綠傘集團修建了古埃及神殿特征的建築群。
這是為加什卡拉部族營造設施之後,剩餘產能的一次發揮。之後建築工程兵團的萬多名編織人,就被拔了核心與建築設備一道封存了,以防止出現覺醒。
古埃及的建築群自然是雄偉壯觀的,關鍵是文化氣息濃鬱,並且與沙漠環境很搭,尤其是伊森特別選用了暗金色作為整個建築群的主要底色。
這樣的色澤配合一定的做舊處理,感官上就很有曆時沉澱感了。
格雷弗森還為此向希爾瑪詢問:“這是……神殿遺跡?”
希爾瑪也隻能通過牧師的神術,才知曉這裏並不古老。
加朵道:“創造者的造物,充滿了歲月的沉澱感和藝術的美感,無論是這裏的建築,還是給加什卡拉建造的要塞,都都有極強的文化特征。”
“嗯,創造者的背後必然有著文明的底蘊,很可能還不止是一個文明,很難估測他們的到來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格雷弗森蹙著眉頭:“不是說是光芒大道的信仰者嗎?半夢靈跟我們的關係還不錯,雖然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些怪異,但明顯討厭道德敗壞之輩。”
希爾瑪解釋:“半夢靈大多是守序善良,但光芒大道卻是守序中立。這意味著創造者未必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以及科瓦雷大陸的普世道德。”
加朵則笑了笑,沒多話。在她看來格雷弗森的思路還是太狹隘了,或者說教會騎士大多有這類特征。
被凱恩命名為卡納克,實際上它並非忠實再現卡納克神廟,還有其他諸如阿布辛貝爾、哈特謝普蘇特、納姆緹斯、德爾拜赫利、菲萊等神廟的元素。
可以說,這個卡納克就是古埃及文明在建築方麵的濃縮,但沒有金字塔,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金字塔需要相當多的天文數據輔助,凱恩對建立一個徒有其表的金字塔沒興趣。
整個建築群占地2平方公裏,呈方形,它建立在三十多米高的基座石台上,而這基座周長為6公裏,石壁上是恢宏篇章的浮雕組圖,記述了古埃及的所有大事件,直至其滅亡。
在入口台階下,希爾瑪他們見到了卡納克的守衛,裝扮極具古埃及風情,古銅色的健美身軀,戴著黃金色的精美獵鷹頭盔和胡狼頭盔。
獵鷹和胡狼,這是古埃及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兩種動物,其他、貓、鱷魚、禿鷲等等都不及兩者特征鮮明,寓意深刻。
在知悉他們的來意不久,一行人就被直接帶到凱恩所在的地方,演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