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大門,忽地打開。


    數萬李唐兵士,在徐世績的帶領下,從城中蜂擁衝出。


    原來,夜色黑暗,從潼關城上,辨不清楚誰勝誰負。


    隻瞧見新隋軍的營帳中, 火光衝天。


    隻是,震耳欲聾的炮聲,卻格外響亮。


    城頭上,李世民眉頭深鎖,他心中思索:按理說,草原騎兵來襲, 那新隋的大炮, 不應該在此時響起。


    “要遭!”


    一念至此, 李世民想要追回徐世績,可是,刹那間後,他便放棄了此念頭。


    縱使新隋軍此時有抵抗,他自己也要鐵定出兵,進行首尾夾擊。


    如果他此時放棄,一旦草原騎兵落敗,他李家也要落敗。


    士氣這東西,無法言喻。


    一旦草原的數萬騎兵在此折翼,新隋的士氣將徹底高昂。


    他家的那些將領和兵士,必然另思“明主”。


    良禽擇木而棲,這本就是人性,絕非他一人可以逆轉。


    所以,縱使徐世績此去落敗,那也是命該如此,李唐的命數也該如此。


    倘若不出兵,失敗已是注定,時間早晚而已。


    出了兵, 還尚存一絲僥幸。


    …


    這會兒, 新隋軍倚仗陷馬道,使用大炮、弓箭和火槍,一邊倒的進攻。


    草原騎兵雖偶有發射箭矢,也多被新隋兵士手中的盾牌所擋。


    所以,這幾乎是一邊倒的傷亡。


    再鬥下去,草原騎兵落敗也是早晚的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這時,在草原騎兵的身後,馬蹄聲起,火光衝天。


    “衝啊!滅了這群膽敢踏入中原的狼崽子!”


    五萬騎兵,竟從草原騎兵的身後,發動了攻擊。


    領兵的人,正是天刀宋缺。


    在最關鍵的時候,他領了五萬騎兵趕來,銜尾而擊。


    這五萬騎兵,已是南方最精銳的騎兵。


    五萬騎兵,人如虎,馬如龍,衝殺而來。


    那草原騎兵本就已經焦頭爛額, 此時尾部被擊, 更是亂作一團。


    無奈之下,那草原的騎兵惟有向著潼關的方向而去。


    古納台勒馬韁繩,領著剩餘的草原騎兵,向著潼關的城門而去。


    此時,他所領兵士的左右以及後側,皆不能逃,惟有潼關一個方向而已。


    這已是唯一的選擇。


    …


    當草原騎兵好不容易衝到潼關前時,正好與徐世績所領的李唐兵士相遇。


    此時,天黑地暗,敵我難辨。


    更何況,那些草原兵士,一來語言不通,二來心中交集,又哪裏分得清哪些人是李唐的兵士,哪些是新隋的兵士。


    在他們的心中,都是中原“蠻子”而已。


    一時間,徐世績所領的李唐兵士,竟和草原騎兵纏鬥了起來。


    “轟隆!”


    那一門門大炮,早已調整了方向,朝著潼關城下的方向,一陣凶猛的轟擊。


    此時,潼關城下,人多成堆,每一枚炮彈落下,彈片亂飛,都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這會兒,宋缺所領的騎兵,在追殺了三、四千尾部的草原騎兵後,也停下了步伐,改為發射弓箭。


    再過了半個時辰,那草原騎兵和李唐兵士,各有了不少傷亡後,新隋軍終於出動。


    沒有任何懸念,那些草原騎兵和李唐的兵士,或被誅滅,或投降。


    這個時候,潼關的大門,早已緊閉。


    李世民絕不會在此時開了城門,倘若如此,新隋的兵士,難免趁亂進城。


    但李世民已經知道了李唐的結局,或投降草原,或投降新隋。


    除此之外,再無其餘的路可走。


    這個世界的主人,注定是楊虛彥和李世民的其中一人,絕不會是他李世民。


    他的腦海中,開始不斷思索自己的未來。


    明明,他心中深有韜略,也有治理萬民之策。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楊虛彥和跋鋒寒的存在。


    這二人無論用兵,還是謀略,甚至武功,都遠遠在他之上。


    此時的他,已心灰意冷。


    這夜,他思緒極多。


    城外,戰火已經熄滅。


    天已微微發白,何去何從,李世民的心間,終於做出了抉擇。


    “既不能一展心中的抱負,那就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富家翁吧!”


    李世民一聲苦笑,隻要他投降任何一方,隻要他安心做一個富家翁,想來也會如願。


    他既有胡人血統,又有漢人血脈。


    但生他的地方,始終還是漢地。


    第二日一早,他背負荊條,裸著上身出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踏古尋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踏古尋跡並收藏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