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盛傳在京為質多年,且民間聲望頗佳(經常做好事,給窮人家義診施粥)的安南王王妃被肆意迫害軟禁宮中,施加毒手者被很隱晦的指向皇太後和下嫁安南多年,如今秘密返京的永和公主。


    安南王質子遭下毒,因此被迫逃出京城。


    百姓嘩然,頗有兩個不怕死的文士論調道,永和公主後院爭寵不過,轉而政治迫害砦。


    不錯,正常人邏輯就是這樣,你們真相了!


    官方不知原因,並沒有在第一有利時間迅速作出反應,直到傳的大街小巷議論紛紛(三天後),才由平素在百姓心目中頗有官聲(平易近人,經常為民請命)的田禦史出麵辟謠,辟謠如下,安南王起兵謀反,永和公主不顧危險,冒死進京告密!


    百姓再次嘩然,田禦史說的話!多少可信度是有的!就是熱點有些變了風向!


    要打仗了?真的假的?


    不是先前才說安南王平定南疆?連羌族都稱臣了?


    是呀,還表了功,朝廷不也肯定他的功勞鰥?


    幹嘛反?別是被逼反的吧?人家夫妻都是忠良好人家啊。


    天朝百姓大多好糊弄,但是會思考的也大把的在。


    還有人質疑,朝廷這麽多年不曾用兵,能打過安南虎狼之師嘛?!哎呀不好,物價本就高,如今更得漲,快是囤些米糧才要緊。


    結果是,本就不低的物價被盲從的百姓和無良奸商一夜間哄抬了五倍。


    外頭紛紛亂亂,田禦史抱著坎坷的心情又等了五天,終於等來了六百裏加急快遞,安南王擁兵自重,起兵謀亂!


    太好了,他沒說假話!


    田禦史還沒鬆完這口氣,另兩八百裏加急也隨後趕到,得知內容後,田禦史深感自己被上天戲弄,暈倒了。


    淮王反了!


    當今皇帝的叔叔,很有威望,曾經和先帝一塊爭過皇儲,後來敗了,被貶斥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就藩!


    襄王也反了!


    當今的親大哥,因較為其他兄弟年長,皇子時就打過很多仗,也是爭儲敗了,但是當今在處理他的時候對比叔叔淮王,覺得父親有些苛刻,遂力排眾議(主要是傅丞相),給了自己兄弟一塊風物富饒的疆土作藩地!


    如今,當今隻怕目前正在宮室哪犄角裏撓牆,養虎終為患!


    當時有多得意自滿有多覺得自己胸懷寬大,如今就有多肝腸寸斷有多覺得自己傻叉。


    最重要的是,他們反的很有意思。


    他們說當今的帝位來路不正,先帝的遺詔被人篡改了,先帝生前曾明確留有口諭,令如今的皇太後殉葬,駕崩前還留有明旨。


    意思大致是說,先帝和如今的太後鶼鰈情深,皇帝即位後,特恩旨皇帝的媽殉葬,西天作陪!


    這道旨意挺有內涵,它非常明確的表明皇帝你想當皇帝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在皇位和老媽之間選一個。要老媽沒皇位,要皇位沒老媽!


    叔叔和親哥說了,你如果不認你爹叫你媽殉葬這茬,都是遺詔,那我們也可以不認你爹叫你當皇帝!


    清君側啊清君側,撥亂反正!


    先不說證據,隻這論調就有那麽點流氓邏輯,但別說,真管用!


    皇帝卡殼,費盡心思要捂牢這事,結果被京裏的兩位王爺酒後侃大山吹牛吐槽道出了真相,確實有這事,幫著那娘兩矯詔的就是傅經!


    皇帝大怒,不過是得知大哥造反,叫來另外兩個哥們當替罪羊臭罵了幾句就這麽拖他後腿,果然,親兄弟也不靠譜!


    到底不是一個媽生的,親兄弟也不能對你的不蛋腚感同身受啊!


    皇帝暴躁如雷,集合各地兵力禦敵先!


    滿京城人心惶惶,到處都在熱議著這些八卦,下了宵禁令也沒好多少去!


    前朝亂成一鍋粥,文臣武將就主戰主和,派誰戰,派誰交涉,這些問題吵吵吵,皇帝照鏡子,一夜間兩鬢斑白!


    也難怪,當了二十多年皇帝!頭一回遇到這麽大坎子……


    前朝是這樣,後宮也不太平!


    華妃此次生產大耗元氣,險險活下來已是萬幸,身體自不如從前,半月以來都隻能在床上將養。


    所幸有新出爐的小公主在旁,又生的玉雪可愛,也算欣慰。


    華妃自醒後,得知女兒也平安,雖然自己去了大半條命,但是能活下來也是滿口感念聖恩,便很懂事的沒有再追究導致她早產的事因。


    皇帝憐惜感念,賞賜了一大堆東西。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誰知道就在昨天,華妃裹著貂裘命人將她抬去了壽康宮,頂撞皇太後


    ,大吵大鬧,兩宮的宮人都差點打起來。


    如此這般大動幹戈,也是事出有因,皇帝想及自己那位從沒靠譜過的親娘,頭痛欲裂,怨念的在心中咒道,到底是父皇英明!


    咒完又連聲念叨罪過罪過


    ……


    事情起因是因宮裏頭有人訛傳華妃新生的小公主是災星降世,自從公主出世,朝中紛爭不斷,兵禍四起……


    因著事關小公主,照華宮人很是留了心眼,急急將此事上報華妃。


    華妃冰雪心肝,立刻想到此事背後是人為刻意操縱。她如今身體虛弱,連站都站不穩,如何籌謀。


    像來巫邪之說違天地正道,被皇家忌憚,前一段日子又因火流星鬧的沸沸揚揚,如果有心人將這兩件事合二為一,那她女兒豈不凶險!


    到底是何人?用心這般歹毒陰損!


    心一急,性子一橫,華妃所幸直接殺到壽康宮去鬧,如果這事是太後幹的,正好!如果不是她,背後陰損之人看到她這般豁出性命也會有所忌憚……


    這才有了昨日那一出。


    皇太後大罵華妃妖言惑眾,構陷於她。


    華妃手上確實沒有絲毫證據,隻大打感情牌,說皇太討厭她不喜歡她種種刁難於她,於哪哪個宮妃什麽地方肆意汙言穢語辱罵於她,罵她就算了,還罵她爹娘祖上三代,如數家珍,沒有的事也讓她說的有鼻子有眼!


    最後一句總結,若皇太後實在容不下她母女活命,她願意立刻死在皇太後麵前,隻求放過幼兒一條性命。


    皇太後氣的個仰倒,她有些事記得有些事確實不記得,聽她這般數來自己也感覺,嘿,真沒少為難她!


    永和公主見華妃如此囂張忤逆,把太後都氣厥過去,跳出來大罵!


    "本宮看那些宮人也沒說錯,皇宮乃天下宇府,有這般煞星,難怪接連出事,是該將此事稟明皇兄,請欽天監挑個日子,本宮願親去乞誠天意垂示!"


    華妃媚眼一沉,絲毫不避鋒芒,"公主所言極是,卻是該請欽天監好好勘勘天意了,若這皇城真有那麽一個公主克著主星,致使天下不暢,那實不該是我與陛下的公主!我也自認沒本事生出這麽一個公主!"


    這話含永和射太後,端的是毒。


    皇太後跳腳大罵,命人鎖拿華妃,兩宮人拉扯成一團!


    皇帝連奔帶跑的來了……


    皇太後指著華妃,邊罵邊告狀,永和垂淚,自是在一旁幫腔!


    華妃炎炎夏日裹著暖裘,旁人看著都熱,白裘趁的她的臉越發蒼白的沒有血色,她就那麽站在那,單薄的個人兒,兩眼垂淚,渾身顫抖,眼神如護崽母狼般狠戾的瞪著太後,直看的太後都不敢與她對視!


    華妃唱念做打,她明知道她在做戲,卻拿她沒法子!


    可歎自己一輩子沒有遇到這般道行的對手,當了太後,兒子卻弄回這麽個玩意,生是要克死她才甘心啊!


    朝堂上已經夠亂,皇帝實在不想將這事再鬧出去丟人,遂命皇後封鎖消息,秘查此事,最後打死了六個宮人算完!


    當然,人不是壽康宮的也不是照華宮的!


    華妃被罰一年奉承,禁足三月。


    皇太後被皇帝恭敬的請去太廟,告慰先帝!


    瞧著皇帝諱莫如深的三角眼,皇太後這次竟然沉默的接受了。


    皇帝知道災星說是皇太後幹的,皇太後也知道皇帝知道,讓她去太廟,這是警告!


    之前皇太後見外頭非議她和女兒的聲音越來越多,心思漸重,遂想利用小公主新生兒和之前災星說的事做文章,因為永和闖禍,她這次很老實的事先問過皇帝,再三保證不會傷到小孫女安全,隻是轉移百姓注意,暫避過這陣風頭她就親自為小孫女正名!


    皇帝猶豫了一番,覺得華妃肯定不會答應的,所以就拒絕了!


    就因為那個習慣性猶豫,皇太後以為事有可為,又自作主張的動作了,這才有了被華妃逼上門來這一出……


    雖然這事不能全怪華妃,但是比起她從前顧全大局,這一次著實讓皇帝吃驚不小,而且行止不端,忤逆不孝,失德失儀,隨便哪個都很傷皇家顏麵的!


    皇帝各打五十大板,並且短期內沒有去看望華妃的意思!他也沒空!


    而此時,華妃守著兒女,萬事足矣,旁的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


    照華宮


    錦秀腳步匆匆,待衝到內殿門口,又急忙收了腳步,站在簾外散了散外頭帶的風,這才掀簾步入內殿。


    女兒剛吃飽睡著,華妃一臉慈愛,輕輕的拍撫著她,轉頭見錦秀進來,她慢慢撐起上身,錦秀忙輕聲上前,將一個熏的暖融融的靠枕墊在她腰後。


    華妃招手,命人將公主抱去隔間。


    待一眾人退出去,她忙低聲問道,"怎麽樣?見到素雲了嘛?"


    這一聲素雲,全不同往日刻意套交情那般喊的親昵婉轉,卻是完完全全出自真心。


    當日生產,命懸一線,若不是素雲和楊嬤嬤,自己和寶貝女兒隻怕早就魂歸黃泉,或是陰陽相隔了。


    錦秀朝門外


    看了一眼,這才點頭,低聲回道,"回主子,奴婢見到人了。"


    華妃喃喃念了一聲謝天謝地,眼中不自禁落下兩行清淚,"她可還好?"


    若隻是阮素雲身陷囹圄並不至於讓她難過至此,她隻是羞愧曾經自己待阮素雲之心不純,如今阮素雲卻為她冒險入宮,才致使她自己身陷險地。


    如今她們母女是平安了,素雲母子卻被生生分離,而且那孩子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明……


    若是素雲此次再有個好歹,自己隻怕一輩子難以心安了!


    錦秀歎息一聲,抽出帕子為她拭淚,勸她的話不知說了多少,若不是瞞不住,她一準得瞞著!


    "不好!",錦秀再歎,但如實回道,"像是在壽康宮吃過苦頭,不過幾日瘦的不成樣子,她不願說,不過被移交天牢後,陛下有派人診治過。"


    錦秀言下之意,阮素雲被動過不傷皮肉的軟刑,而軟刑大多比酷烈狠辣的手段更叫人生不如死。


    "那個蛇蠍毒婦!母女俱是一般貨色!",華妃眼中滿是戾氣,惡聲咒道。未入宮闈前,何曾見識過相信過這世間有如此陰損的人。


    世家門閥處死個把罪奴至多也就直接打死了事,殺人不過頭點地,而她們,天潢貴胄,這天底下第一尊貴的女人……直叫人作嘔!


    錦秀默然,主子大鬧壽康宮,一戰名冠六宮!


    連皇後都不陰不陽的評了句,乃父不愧被當世大儒評為鐵齒銅牙,唇槍舌劍。虎父自是無犬女!從前倒是小視了她!


    得,連老爺都被帶累了!


    ---題外話---七千哦,七千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元劫·鳳神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閑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閑書並收藏天元劫·鳳神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