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一早醒來先互道“吉祥”,吃過餃子,族中祭祖,人人都要帶上香燭紙錢去宗祠中。


    青柳鎮最大的宗祠自然是柳氏宗祠,自打出了舉人老爺,宗祠外樹牌坊,門梁上懸匾額,氣象格外不同。


    宋氏宗祠就是普通宗祠的模樣,祖先畫影一排一排掛起來,陳列的祭器均是銀器。這些銀器由各家婦人擦洗幹淨,盛上幹淨的豬肉、羊肉,奉獻給祖宗。


    族長太太分派活兒,百合跟著族中幾位嬸娘、嫂子一同擦洗祭器,別的人或是整治肉菜,或是燒火豬肉,忙得熱火朝天。


    待肉食、饅頭等物全都供在桌案上,女人們才得歇息,聚在一處說些閑話。


    百合今日穿得鮮亮,水紅色纏枝蓮花的棉襖,腰間收進去一寸,掐出細細的腰線來,雖是冬衣也不顯得笨重青布棉褲筆挺幹淨,腳下一雙繡蓮花的青布棉鞋。


    頭上發髻光潔,插著一根蝴蝶簪,那蝴蝶翅膀隨著百合動作和顫動,仿若活的一般。


    宋氏族中,有過得好的,如族長一家,也有過得一般的,如宋老漢一家,再有一等便是宋好年這等家裏沒多少餘糧的。


    偏生宋好年舊年還身無分文,一個媳婦在家差點病死,不想今年時來運轉,如今百合都能戴上簪子哩。


    就有許多年輕媳婦子圍著百合看稀罕:“哎喲喲,這莫不是金的?”


    百合連連搖頭:“哪裏就是金的?是銅的。”


    聽說是銅的,好些人心氣就平下來,再看百合也不覺得刺眼誰家還沒一兩件銅首飾哩。


    百合又說一回這個嫂子耳墜子精致,那個嬸娘戴著一雙好鐲子,眾人說得熱鬧,忽然有人冷哼:“敗家婆娘!”眾人一時都沉默下來。


    說這等掃興話的不是別個,正是百合的小姑子宋秀秀。


    百合微微一笑,隻當聽不見,繼續同別人說話。那幾個人也看不慣宋秀秀這等模樣,大過年的大家一處高興高興,惹著她啥子了?


    宋秀秀那個模樣,倒像是別人都低她一等,欠了她的一般。


    叫人無視,宋秀秀氣得胸膛起伏,覺得這幫人都被李大妞給收買了,不曉得人心好壞,又冷笑幾聲,扭頭去尋她娘和她大嫂。


    既是牛氏和董氏都在這裏,百合總不好完全不理,說過一陣話,還是要去打個照麵。


    牛氏和族長太太同輩,在屋子裏有個座兒,做媳婦做閨女的就隻能站著,百合過去給牛氏行禮,又同董氏問好。


    牛氏勉強擠出個笑臉,還說:“下晌你和老二回家吃飯,咱們一家子多團聚團聚。”


    百合心裏在不樂意,當著這麽多人也隻好應下。


    董氏就沒個好臉,臉色黑得能滴下墨汁來,看得好幾個伯娘嬸娘直皺眉,回頭就悄悄說與自家兒媳婦聽:“好時家的那個,不是啥省油的燈,跟自己妯娌都不親,能跟你親?往後啊,少跟她來往!”


    牛氏敷衍百合兩句,就扭頭過去和族長太太說話,族長太太對百合印象倒不錯,還說:“我才和你婆婆誇你哩,不想你腿長,這就過來了。”


    百合笑著回答:“哪裏當得起伯娘誇,都是我婆婆教得好哩。”


    不管內裏如何互相怨恨,牛氏跟百合在明麵上都能做出一團和氣的模樣來,董氏沒這個功力,宋秀秀更是目瞪口呆,覺得她娘背叛她,竟然和李大妞有說有笑的,氣得跺跺腳,擰身回家。


    族裏人多口雜,宋秀秀這般做派落在人眼中就是不曉事,牛氏隻好替閨女描補:“年紀還小哩,掛念著金寶兒在家,要回去帶侄子玩耍。”


    貪玩是小事,愛護侄子也有得誇,隻不叫別人說她閨女是個糊塗蟲就行。


    下晌宋氏族人各自歸家,宋好年和百合收拾出一份年貨,有兩壇酒水、一匹青布、兩包桂花糕、一包四樣蜜餞。


    宋好年特地叮囑百合:“再照樣收拾出一份來,明兒回娘家。”


    百合笑容滿麵:“好。”宋好年每回往老宋家送東西,都不忘捎帶著給百合娘家一份,這樣的心思,百合感念在心,再無不樂意的。


    初一再沒有上別人家玩耍的習俗,小夫妻兩個留臘梅在家,唯恐她委屈自己,一再叮囑:“餓了就自己做飯吃,要吃瓜子、蜜餞就自己尋。”


    臘梅道:“你們快去罷,還不曉得能不能吃上一頓熱飯哩,要是吃不好,回來我給你們煮餃子吃。”


    百合連忙說妹子:“臘梅!”


    婆家待它們小夫妻不好是真的,可是疏不間親,哪有小姨子抱怨姐夫家的?


    宋好年好脾氣地笑:“放心,我護著你姐。”


    兩個人到老宋家,先送上禮物,牛氏一過眼,點下頭,鎖進自己箱籠裏。雖是年節,家裏頭也沒見待客的瓜子蜜餞之類,倒是董氏在廚下包餃子,喊百合去幫忙。


    下廚的事情推拖不得,百合去廚房洗過手,見董氏在擀皮,宋秀秀正咬牙切齒地捏餃子,忙去一個板凳坐下,也包起來。


    餡兒是韭菜雞蛋餡兒,大約是拌韭菜之前沒“殺”好,餡兒裏全是湯汁,滴滴答答的不利索。


    百合才包兩個,董氏就大驚小怪地叫起來:“咋經得起包那麽多喲!”


    百合一怔,再一看,自己包進去的餡料幾乎是宋秀秀的兩倍,一個個飽滿圓潤,而宋秀秀包的餃子全都扁扁地趴在竹匾上。


    不算自己家,不由自己做主,百合也不堅持,照著宋秀秀的樣子減少餡料,董氏還不肯閉嘴,說些勤儉節約之類的話。


    百合心道:連吃都不叫人吃好,攢那麽多錢是要做啥子?


    宋秀秀難得話少,一邊包餃子,一雙眼睛不住往百合頭上瞟,眼神直白到董氏都看明白了,問百合:“你這簪子哪來的?”


    百合笑道:“大年出門見著好看,買回來叫我戴。”


    董氏登時氣得麵龐扭曲,宋好時可從不曾給她送過這樣好的東西,都是親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這樣大哩?


    宋秀秀更是撇嘴冷笑,“二哥不曉得孝敬爹娘,倒是曉得討好婆娘。”


    百合不軟不硬地頂上一句:“你二哥孝敬爹娘的東西,都在娘箱子裏哩,你又不是娘,咋曉得他不孝順?”


    當妹子的拿自己當個娘,也是少見。


    宋秀秀本就忍了半日氣,這時候再也忍不住,摔下手裏的筷子就往外走,董氏不敢去管她,百合更不會叫住她道歉,隻管加快包餃子的速度。


    下晌煮好餃子吃飯,兩個媳婦照例沒座位,宋好年眼睛一瞪,拉著百合就要讓她坐。宋老漢跟牛氏想起上回為二兒媳婦沒座位鬧出來的事情,隻得捏著鼻子認下。


    宋好時專要在這時候耍威風,罵董氏:“沒長眼睛啊,還不快過來坐,叫一桌子人等著你,當自己是啥阿物兒!”


    董氏又氣又愧,不敢對宋好時說啥,隻管拿眼睛剜百合。


    百合隻當看不見,默默吃飯,餃子皮有些黏,餡兒味道又不夠,她吃了幾個就不大想吃,宋好年看她不大動筷子,若是剩飯隻怕又要惹來一場氣,主動從她碗裏夾走幾個餃子,隻給她剩下兩個。


    百合感激地看丈夫一眼,宋秀秀卻叫起來:“二哥,你咋搶二嫂的飯吃哩?”


    小夫妻兩個都吃驚地看宋秀秀,再料不到宋秀秀也有為百合說話的一天。


    宋秀秀對百合一笑,嚇得百合汗毛倒豎,心裏直道不對經:這小姑子莫非給撞客著了?


    不光是他倆覺得不對,滿桌人除去牛氏,個個都見鬼似的看著宋秀秀大家都曉得她素日是啥樣的人,更曉得她和百合的關係。


    宋秀秀吃著餃子道:“看啥看,還不興我跟二嫂好?”


    百合一個激靈,連忙低頭夾自己碗裏的餃子。宋秀秀偏要引著她說話,百合掂掇分寸,三句裏頭答上一句,叫別人看就是姑嫂和睦了。


    宋好節在一旁偷笑,湊到宋秀秀耳邊說了句什麽,宋秀秀一腳跺在宋好節腳麵上,後者發出“嗷”的一聲,牛氏忙說閨女:“幹啥哩?別欺負你三哥!”


    宋秀秀縮回去不說話,還不忘對百合送上一個笑臉,看得百合莫名其妙,不曉得自己是哪裏投了小姑子的緣分,叫她突然就看自己順眼起來。


    宋好節剛給妹子踩得腳疼,當下報複性地大聲說:“秀秀想要二嫂的簪子哩!”


    一時靜默,眾人目光都望向百合頭上亮閃閃的簪子,氣氛無限尷尬。


    見自己的小打算叫宋好節戳穿,宋秀秀索性不再偽裝,大咧咧道:“二嫂,我看你這簪子挺好,送我罷。”


    百合還沒說話,董氏就忙著幫腔:“就是就是,難得秀秀喜歡,老二家的你就大方點。”


    這下百合明白宋秀秀為啥要裝模作樣對她好了,原來在這裏等著她,是要圖謀她的簪子哩。


    且不說這簪子是宋好年大老遠給她買回來的,就是她從前戴的桃木簪子,照宋秀秀這個做小姑子的法子,她也不會給她。成日家不想點好的,淨想著如何圖謀嫂子的物件兒,哪有這樣做人小姑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采個娘子來養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都山水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都山水娘並收藏采個娘子來養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