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人緊趕慢趕,忙得腳打後腦勺,才堪堪趕在年前準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


    臘月二十一場雪,第二日起來就有些涼森森的,宋好年拉著板車送豆腐,腳底一打滑,不小心把一板豆腐磕在雪地裏,很快就凍上。


    他回來又取一塊豆腐給人送去,百合見豆腐上頭沾了些泥,忙問:“摔跤啦?你有沒有摔著?”


    宋好年說:“我倒沒事,就是這塊豆腐要扔掉,怪可惜的。”


    人沒事就好,百合笑道:“你去,這個我有法子。”


    她找把刀,把沾雪弄髒的部分切掉,剩下還是雪白幹淨的好豆腐,直接放到雪地裏凍上,如今溫度低,再過兩日就有凍豆腐吃。天寒地凍的,也不怕它壞掉。


    等到水豆腐光滑的表麵出現一個個蜂窩狀的小孔,這豆腐便算是凍好了。


    這兩日趁著天氣好的時候,百合把臘梅家裏打掃出來,被褥都拖到日頭底下曬,屋子裏也要生兩盆火暖一暖,免得人回來,屋裏冷冰冰的,汪大娘年紀也不怕凍壞了她。臘月二十三這日,不到晌午,汪小福和臘梅帶著汪大娘、青鬆、文娃等人雇了兩輛馬車回來,車先停在豆腐店門口,眾人都凍得嘴唇發烏,百合連忙把人迎進店裏烤火,又盛滾燙的豆漿、豆花來給他


    們吃。


    眾人連吃帶烤火,肚子裏身上都暖和起來,這才緩過氣。


    文娃爹娘就在豆腐店做活,他也不回家,就在後頭灶間笑嘻嘻地跟他爹娘說話。他爹娘見他如今長得很高,精氣神十足,都高興得不得了。


    中間百合到後頭看一眼,隻見文娃娘正一邊笑一邊抹眼淚,文娃笑著說:“可別哭啦,我們掌櫃的說,來年給我們漲工錢哩,等我賺夠錢,也把你們接進城裏享福去!”


    汪小福幾個人歇一陣,又要趕車往家走,百合說:“今兒一早我就往你們屋裏去生上火,這會子屋子該是熱的,你們進門前先通通風,免得叫炭氣熏著。”


    臘梅答應著一徑去了,還把青鬆拉去給她幫忙,青鬆說:“大姐你不曉得,三姐越來越潑辣了,我都不敢惹她!”


    “快去罷,收拾好東西,跟你三姐說晌午去我家吃飯。”百合巴不得臘梅潑辣些,做生意的人家,和氣生財固然好,要是真個軟弱,要被人騎到頭頂上來的。


    汪小福和臘梅這回帶回來不少東西,時近晌午還沒歸置好,百合先回家做飯,跟妹子說:“等下你先來吃飯,吃完飯再收拾不遲。”


    百合早上離家前往灶上煮了一鍋肋排肉,拿小火燜著,這會兒回家掀開鍋蓋一看,正煮得骨肉分離,酥爛入味。


    她把骨頭撈出來,肉撕爛放在盤子裏晾著,再切些臘腸、血饃,另外一個盤子裏盛上十幾個圓溜溜的肉丸子,就是兩三個菜。


    鍋裏的肉湯濾一遍,加上鹽和花椒麵,就是一鍋香噴噴熱騰騰的清湯。百合找了個煮粥用的平底深鍋,架到鐵皮爐子上,把清湯倒進去煮。


    肉菜備好,再把前兩日凍好的豆腐切成小塊裝一盤,溫水發些紅薯細粉條裝一盤,洗一把豆芽,最後切半顆白菜就齊活兒。


    臘梅一家子到時,百合把人讓進廚房裏,叫青鬆從隔壁借幾個凳子來,幾個人圍著鍋子邊煮邊吃,又暖和又親香。


    先下肉,肉早就熟透,這會兒一熱就能吃,百合拿蒜泥、秋油、醋、蒜苗、蔥末、油潑辣子和花椒粉調了個蘸料,除去汪大娘吃不了辣,其他人一人一個小碗。


    把肉撈上來蘸一蘸,前不久才殺的豬肉又香又嫩,肥瘦適中,又煮的爛軟,叫人簡直停不下筷子。


    再把凍豆腐和肉丸子倒進去煮,慢慢涮些個臘腸和血饃,等肉都吃完,凍豆腐也剛好煮透。


    凍豆腐鬆軟多孔,孔隙吸飽了香濃的湯汁,光是這樣就非常鮮美,再在蘸料裏打個滾兒,入口有豆腐的香、肉湯的濃、辣椒的醒神,好吃到差點把舌頭吞下去。


    臘梅長出一口氣,擦擦鼻尖沁出的汗珠,道是:“今兒一早上凍得我五髒都是涼的,這下可算是活過來了。”


    青鬆不說話,忙著搶凍豆腐吃,偏他忘了有句俗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凍豆腐在碗裏看著涼了,實則裏頭湯汁飽滿,還滾燙,他給燙得直抽氣,舌頭發麻,眼淚汪汪地還不肯停下。


    宋好年笑道:“你急啥,想吃再給你做就是,慢些。”


    青鬆含糊不清地說:“燙、燙得我心口都疼了,可是好吃!”


    末了再下幾樣素菜進去清清嘴,在這樣冷冰冰又潮濕的天氣裏,每個人都吃出一頭汗來,連骨頭縫裏都是熱烘烘的,真是再舒坦不過。


    吃過飯臘梅跟汪小福回去繼續收拾,百合留汪大娘:“你們屋裏雖然生著火盆,到底長久不住人,隻怕還冷,今兒你老人家就先在我這裏消磨一陣罷。”


    汪大娘坐在炕沿上,隻覺得身子底下暖洋洋的,十分舒服,笑道:“到底是炕暖和些。”


    汪小福說:“娘年紀大身上就寒冷,先在大年哥這裏坐著,等我們收拾好東西再接你回去。開年我們在城裏的房子裏也打一台炕,保準叫你睡得舒服。”


    汪大娘笑眯眯地叫他們去,見床頭放著一把麻皮,她是閑不住的人,又不肯白受別人好處,便拿起來搓麻繩,不一會兒就搓出老長一段。


    百合看到說:“到底你老人家手巧,我平日裏覺得自己搓得就算不錯了,跟你老人家一比,還差得遠哩。”


    實際上是她手到底嫩些,雖不比大戶人家的女眷手心柔嫩,可也沒多少老繭。似汪大娘這樣勞苦一輩子的,手心裏厚厚的一層老繭,比宋好年也不差啥,搓起麻繩來又快又有力,麻繩也均勻結實。


    汪大娘叫百合誇得一樂:“我這把老骨頭還有些用處。”


    青鬆歇一陣就要回村裏,百合留他:“你就住下罷,明兒把爹娘也接過來,今年咱們在鎮上過年。”


    青鬆搖頭說:“哪有在別人家裏過年的?平日裏便罷,這是過年,爹娘不會來。”過年要祭祖,李家的祖先都在柳山村,李篾匠老倆口就要守住先人。


    青鬆是家裏小一輩唯一的男丁,他要是不回去,哪個給先人供香火?


    汪大娘也勸百合:“先人要緊,不然我們在城裏過得好好的,為啥還要回來過年?你叫青鬆回去,等開年再把你爹娘接來住也使得。”


    百合這才不再留青鬆,隻道:“那你等等,我給你找個背篼,你背些吃的回去。”


    青鬆叫苦不迭:“我的大姐!我自個兒就帶回來不少東西,還在三姐那裏叫她收拾,你再叫我背,我哪裏背得動?”


    “這也簡單,”宋好年笑道,“我回頭給你借頭騾子使。”


    雖沒用背篼,百合到底給青鬆收拾出一麻袋東西,裏頭肉食、米麵油鹽、玉米紅薯等物一大堆,還有兩副兔皮的護膝,專給老倆口護住膝蓋免得凍壞。


    沒過多久,汪小福跟臘梅也大包小包地過來,除去青鬆自個兒買的年貨,還有臘梅從城裏給她大姐姐夫帶的東西,美酒糕點、木梳耳墜之類的一大堆,吃的用的都有。


    百合看得眼花:“這些個東西!你不好好留著自己過日子,淨亂花。”


    臘梅不服氣地說:“許你給我花錢,就不許我給你花錢?”她那飯店生意不錯,日子很是過得,日子一好,她就想報答百合,“這些算啥,等我賺更多錢,還要買金釵給你戴哩。”


    宋好年不禁道:“你別忙,你大姐的金釵該我來買,你湊啥子熱鬧?有那閑錢,你給自己買去。”


    臘梅得意地看汪小福一眼,汪小福笑著說:“大年哥,臘梅要穿金戴銀,自然是我給買,她的零花錢想給大姐花,我們都沒意見。”


    幾個人說笑一陣,宋好年出去借來騾子,鞍子左右拴上兩個麻袋叫青鬆牽著走。送走青鬆,汪小福和臘梅又接汪大娘回家,臘梅說:“明兒掃塵,等後日去我家吃飯。”


    “成,你都開飯店了,我們總得去嚐嚐你的手藝。”百合跟宋好年目送那小夫妻兩個攙著汪大娘走遠,互相看一眼,瞧見對方一臉欣慰,都笑出來。


    他們兩個,一個是當人大姐的,一個給人當義兄,他們如今還沒孩子,平日裏看兄弟看妹子跟看自家孩子沒啥兩樣。見汪小福跟臘梅過得好,他們同父母一般高興。


    小夫妻二人都曉得對方要說啥,一時竟不好說出口,隻臉色有些泛紅。末了還是宋好年先開口道:“外頭冷哩,先進屋裏去罷。”


    豆腐店開到臘月二十七,往後就要安心過年,直到正月初八才重新開門。這兩日十裏八鄉的人都來買豆腐準備過年,店裏格外忙碌,他們回去歇半晌,都得去店裏加緊時間磨豆漿、點豆腐,好供應上猛增的需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采個娘子來養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都山水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都山水娘並收藏采個娘子來養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