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成群結隊地出現,又大批大批地蒸發殆盡。


    一切都像是一場星河煙花!


    由宇宙大神級文明秩序者,在地球外太空用數以億計的恒星,進行燃放的煙花!


    場麵蔚為壯觀,人類看得如癡如醉。


    人類艦隊,在‘秩序者’們的保護下,能得以近距離觀賞。


    又錄下了大量的影像資料,得以在社會上傳播。


    一天下來,人類社會雖然沒有繼續向前進步,反而被打斷了超速發展,可卻也大開眼界。


    其實對於剛剛踏入太空的地球人而言,很多人都有巨物恐懼症,或者宇宙恐懼症。


    而現在,這些心理壓力,都被‘秩序者’們把恒星當做玩具一般肆意揉捏,而被大為緩解了。


    在吞噬群星的過程中,種種可怕的,稍微逸散一絲就會摧毀地球的能量洪流,星體碰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看著看著,也就習慣了,也就適應了。


    雖然很多人更為恐懼,可大多數年輕人,反而對此產生了憧憬,希望終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如此!


    對於現在,人類的超速暴走式發展,全球理事會是解釋的,科技資料都來源於秩序者,所以人類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每天都科技爆炸。


    這讓許多年輕人,其實特別興奮,因為他們將在有生之年,體會到人類過去根本難以想象的技術實力,與科技產物。


    “這是多少恒星了?”


    “具體數目不清楚,所有恒星出現都是擁擠在一起的,這使得它們碰撞融合,我們隻能算質量。”


    “那質量是多少?”


    “一開始還能統計,但後麵蒸發地太快,我們隻能估計一個大概值。”


    “半天之前就開始每秒出現的恒星群體,總質量就約等於一百萬顆太陽了。之後質量更大,以太陽為標注單位,起碼每秒兩三百萬顆吧。”


    “所以到了現在,至少一千億了!”


    “這……銀河係總共才兩千億顆恒星,這是搬空了一片星河?”


    人類估算的沒錯,甚至還算少了。


    墨窮的確搬空了一片星河。


    十萬三眼神族如今各個都執掌百萬恒星的能量,而將他們堆砌到這種程度,所消耗的資源正是一千億顆太陽。


    事實上,就算墨窮此刻如此強大,也不可能輕易搬空半壁銀河係。


    他不可能每秒射幾百萬次,次次還都是不同目標。


    雖然他現在能保留物質的波動性,而進行成片成片地範圍射擊,也不可以覆蓋以光年計的星際間隔。


    引力射擊的範圍,取決於時間,因為引力的覆蓋速度是光速擴展的。


    而恒星之間的距離少則也要幾光年,這意味著墨窮哪怕等十年,之後再一口氣射走十光年內的所有恒星,也不過十幾二十顆罷了,密集一點的地方,頂多幾百顆。


    在這種情況下,之所以,後麵能每秒都搬運百萬顆恒星,在於墨窮選中的星係十分討巧,乃是早期宇宙某一片混沌的,尚沒有形成恒星的星雲地帶。


    星際物質十分密集,根本就沒有太空,到處都充斥著高溫氣體。


    未來它們終將會因為引力,而聚合出一顆顆恒星,最終形成一片星係。


    墨窮所做的,就是加速這個過程。


    由他向星雲中投射恒星級的時空扭曲,這種可怕的曲率,是墨窮早就記錄了的,而且是親自深入太陽記錄的。


    在強大的時空扭曲下,星雲物質就像是一池水被戳了一個個洞,形成一個個旋渦,向中心匯聚而形成氣團,又因為高壓而被點燃為恒星。


    這就好像墨窮在蚌殼裏塞了粒沙子,最終蚌殼中的分泌物自動圍繞著沙子,形成了人造珍珠一般。


    人造珍珠,與天然珍珠並沒有什麽不同,因此人類都不知道,這都是現造的。


    那片星雲,因為是早期宇宙,所以氣體的密度本來就極大。


    稍微幾千萬公裏的範圍內氣體聚合,就足以形成一顆特級巨星了。


    而墨窮以太陽為標準,根本不需要幾千萬公裏內的物質,隻需要五百萬公裏就夠了。


    因為太陽太小了,哪怕是人類自己去劃分,都隻能將其歸結為‘黃矮星’。


    它在恒星中的地位,隻相當於冥王星在行星群體裏的地位。


    早期宇宙如果自然形成恒星,往往會是一顆顆比太陽大數百萬甚至數億倍的極超巨星。


    墨窮不需要造那麽大,那反而會很慢,因為需要極度龐大的範圍內的氣體,而這麽大的一片氣體不可能瞬間聚合,哪怕有引力吸引,也要花很長時間。


    相比起來,墨窮在一大片高密度星雲地帶,如撒種子一般,撒出數千萬個時空扭曲場。


    每個扭曲場,隻需要將附近直徑五百萬公裏的物質雲,聚合到一百三十萬公裏的直徑,就會形成太陽。


    即,星際氣體的分布體積壓縮四倍小,它就是太陽了,這使得形成速度極快,前後僅用一分鍾。


    簡單來說,在本應該形成極超巨星的地帶,墨窮化整為零,造出了數千萬顆排列密集的太陽。


    因為數千萬顆同時聚合,所以比單獨聚合出一顆極超巨星要快得多。而質量卻又相等。


    它們彼此很近,所以墨窮以波動射法,讓足以撼動它們的引力箭以光速掠過這些恒星,就能將它們成片成片地射走。


    唯一的難度就是戳洞,在時空上戳出數千萬個凹陷,也很有講究。


    墨窮此刻哪怕思維速度再快,也不能做到短時間內動數千萬個念頭,做數千萬次操作。


    所以,他隻能在‘箭頭’上做手腳。


    一支箭一次隻能戳一個洞,但是如果是塊板子擁有一千萬個凸起,那麽就可以同時戳n個洞,如同印章一般。


    道理雖然如此,但墨窮真要製作這麽一個印章,也很麻煩。


    他采用的,是最簡單的製作‘凸起’的方法,那就是爆炸。


    以三眼神族之力,墨窮製造了一種爆裂箭,由他身體的高能物質構成,延遲一段時間後,它會自爆。


    自爆後,無數高能亞原子團,會向四麵八方自由散射。


    散射,意味著把箭的落點,交給宇宙看著辦。


    因為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果墨窮決定了落點,爆炸的所有衝擊物質,都會朝著一個方向飛。那就不叫爆炸了,而是衝擊。


    其實,墨窮是可以自然射擊的,是可以讓箭按照科學的運動,劃出一個自然的弧線,落到一個宇宙決定的地方。


    當初還是學生時,墨窮在天台研究自己的能力,就發現,讓落點在箭自己身上,就是視為‘放棄’決定落點。


    可是,墨窮都放棄落點了,又如何讓爆裂箭跨越宇宙,射到那星雲,並且決定其時空凹陷度呢?


    很簡單,落日弓也有絕對命中的效果。


    落日弓不存在落點在自己身上,就放棄選中落點的說法,這是墨窮絕對命中才可以有的操作,落日弓卻不可以讓宇宙看著辦。


    使用落日弓,是持有者將一個落點畫麵,傳給落日弓。落日弓接收了這個指令,繼而讓箭的效果絕對命中於那個地方。


    所以當墨窮一心二用,一個念頭放棄落點,一個念頭給落日弓發送指令。


    就可以讓爆裂箭跨越宇宙,到達那裏之後,又自由散射。


    自由散射半天後,爆裂的物質以亞光速,分散於星雲方圓一億公裏左右球型的區域。


    而這……是概念上的。


    因為爆裂箭並沒有真的射出去……還在弓弦上。


    墨窮此時就可以決定那無數散射物質的時空曲率該深入到什麽程度。


    而這個時空曲率,是太陽核心的程度,既可以吸引周圍的星雲物質,聚合成一顆太陽。


    最後,墨窮再將排列密集的幾千萬顆恒星,成片成片地射走,分成十幾次,每次數百萬顆的速度射到母宇宙。


    他之所以能在箭都射出去半天了,才延遲選擇落點的時空曲率深度。


    在於墨窮,終於理解了自己絕對命中落點選擇上的細節、本質。


    那就是箭落到的位置,客觀上並非隻有三維坐標係這一個描述,而是可以有無數種‘軸’。


    如果墨窮是個平麵生物,那麽他根本不知道還有高的存在,他在平麵上,隻能把箭射到長與寬兩條軸所決定的落點位置。


    隻有當他能感知到‘高度’時,他才能把箭,射出二維平麵,命中三維立體世界的某處。


    墨窮理解到自己特性的這項本質後,就發現自己可以主觀選擇,放棄哪條軸的決定權了。


    即,他可以單獨決定落點的一個軸,或者幾個軸的位置。


    比如放棄長寬兩條軸的落點決定權,那麽在長寬的坐標係上,箭會自然地有宇宙看著辦,射到平麵的某個位置,但是其高度,卻因為墨窮沒放棄,而可以單獨決定。


    此時墨窮,他沒有用自己的能力,射爆裂箭。


    爆裂箭是落日弓射的,之後爆炸的散射路徑是宇宙自然決定的。


    墨窮其實沒有開始射。


    他是直到箭,在落日弓的特性下,已經仿佛散射半天了。


    才單獨決定一個時空曲率深度。


    簡單來說,他利用落日弓自帶的命中功能,與爆裂箭的延遲散射,第一次做到了……


    ‘讓箭飛一會兒,我再決定它的落點’這種操作。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藍白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性滄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性滄月並收藏藍白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