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麽是可以打敗時間的嗎?王大奎看著那一張張衰老的臉龐和日漸消瘦的的陳森的身軀,他很想知道陳森是否能感覺時間如流水一般從他眼前流走。
但知道真相或許才是最痛苦的。王大奎壓抑住了內心想要揭穿這一切的衝動,他開始明白或許冥冥之中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不要說。”這個聲音在最近愈加的清晰,有時候他甚至覺得就在耳邊。
他看了看對未來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陳森,他已經準備將自己蒼老的身體埋葬在這片已經淪陷的土地。
黑色的河流和腐敗的花兒或許還不高興又一具屍體的加入而奪去它們作為大地母親養分的唯一頭銜。
有一天夜裏王大奎甚至哭了出來,他說,你要是也死了我就真的是一個人了。他害怕那種孤獨,他將眼淚埋在心裏。
陳森問,”怎麽了?想何未了?”
他哭的更厲害了,這時候,我多麽希望能有一塊幹淨的手帕讓他擦擦眼睛。
“我們一定要活下去。”他說到。
這抽泣的聲音和他龐大的身軀顯得十分不符合,陳森想極力安慰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卻發現年老的臂膀已經容不下這個孩子了。
”你太年輕了。”陳森說到,“就好像大學那一會,你知道為什麽何未那麽喜歡你嗎?”
陳森眼前是王大奎高高躍起的模樣,他說,“何未說她從的你身上看到了活力,而我們,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圖書館,沉悶的像是幾百年的樹根,沒有一絲生氣。”
王大奎想起那段經曆,那應該是他這一身中最美好的時刻,他甚至想起那時候的陳森已經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專家,哪怕還帶著學生的頭銜,卻已經發表了數篇令導師都汗顏的著作。
所有都是關於時間的。王大奎嘲笑他的無用,即使你把時間研究透了,仍然還是無法逃脫他的掌心。
他悲傷的看著陳森,就好像遠處的巨牆已經停止了移動,而所有的未來正在慢慢倒轉一般,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我看見他的笑容時覺得人類的曙光的確是最佳的形容這一刻的詞匯了,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其中的悲哀,這是人類的曙光,卻是王大奎這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再後來,第9542號蟲洞投入使用,數以億萬計的人類踏過王大奎的屍體回到了這個我們能回到的最初的時間,2012年,11月2日,距離那堵封鎖了全人類的巨牆出現還有4年時間。而正是王大奎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與第7任時空觀察員靳顏的殊死較量,才讓人類之火得以留存,讓我們為這位未來的偉大先輩鼓掌!”
我走下講台,給所有來參加發布會的粉絲簽名留念,基於博物館未來曆史中資料和我本人的經曆,我寫下了這些,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要在那一晚告訴王大奎,我們真的活下來了,即使是以這樣的一種形式。
我是陳森,而現在,是回轉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過未來回到現在的時空旅行者,相應地,我們的身體狀態也回到了年輕的時候,我感受到自己身體加速流動的血液,隻是我再也看不到那個高高躍起的男孩。
天空上第8任時空觀察員緊緊盯著人類的一舉一動,現如今的人類除了腦子裏還保存著那些科學知識,已經沒人會去再做具體的實施,所有的一切都被時空觀察員牢牢掌握。
我記得最初回來的時候,人類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時空觀察員說,“你們應該感恩,因為人類的種族還能再存活4年。”
他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像是從巨牆時代拆卸下來的巨尺,“世界上任何角落一旦有任何科技進展,這快科技尺都會有所反饋,一旦科技尺的浮漂上升到紅色的尺度,巨牆時代便會提前來臨。”第8任時空觀察員陳述著一個簡單的事實。
“你們簡直太殘暴了!”人類奮起疾呼。
”你們會為螞蟻感到悲哀嗎?”他說到。
“為什麽一定是地球?一定是人類?”我也問過這般愚蠢的問題。
“踩死螞蟻需要理由嗎?”他說。
踩死螞蟻需要理由嗎?需要嗎?不需要嗎?我沒辦法承認這是一個完美的回答,但我始終找不到答案,為什麽我們要踩死一隻螞蟻?
我看見一個孩子用手中的餅幹去引誘一群出來覓食的螞蟻,然後用一杯熱水毀滅了整個種族,他站起身對著太陽哈哈大笑,陽光下是巨大的黑暗。
因為太強大,我歎了一口氣,因為太弱小,弱小到悲哀的資格都不曾有。
我想起最後那段時間,第7任時空觀察員靳顏和王大奎的對話。
靳顏,”為什麽你明知道死還要繼續下去?”
“螞蟻也需要生存,不是嗎?”
“螞蟻也需要生存?”這恐怕就是靳顏和王大奎的分歧,盡管靳顏早早就已經答應王大奎會讓他活下去。
時空觀察員徹底鎖死了人類科技的發展,以一種威脅的方式,而人類的思想無法禁錮,所以文學複興了,尤其是科幻文學,大批的科班出身的科學家加入了這個行業,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人類在腦海中建立起了一座龐大的實驗室,當然,時常也會有人搞一些小發明,但最終都在時空觀察員強大的壓迫下,徹底放棄了這種念想。
人類卻從不放棄希望,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王大奎的影響,我也變的樂觀起來,哪怕有時候我看著這些活在新時代的人們心中是無限的厭惡,我分不清這厭惡來自哪裏,但我總覺得4年後,我們不會想曾經那樣經曆那麽一個混亂的淪陷的巨牆時代。
我甚至想帶自己的妻子去周遊各個國家,各國也早已經開放了國境,甚至沒有國家的界限,有激進的小年輕們倡導無政府,我是不讚同的,始終是需要有人看管著這龐大的機器,保證運轉,但至少,我可以帶著妻子去夢寐以求的國家旅行。
去瑞士滑雪,法國購物,去看看嚴謹的德國人是怎麽苦中作樂的,沿途的風景讓我眼花繚亂,不過我仍舊會定期打開博客頁麵,看看粉絲們給我留的信息,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個名字。
“我要見你,我是葉文潔。”信息如鬼魅般突然出現。
但知道真相或許才是最痛苦的。王大奎壓抑住了內心想要揭穿這一切的衝動,他開始明白或許冥冥之中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不要說。”這個聲音在最近愈加的清晰,有時候他甚至覺得就在耳邊。
他看了看對未來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陳森,他已經準備將自己蒼老的身體埋葬在這片已經淪陷的土地。
黑色的河流和腐敗的花兒或許還不高興又一具屍體的加入而奪去它們作為大地母親養分的唯一頭銜。
有一天夜裏王大奎甚至哭了出來,他說,你要是也死了我就真的是一個人了。他害怕那種孤獨,他將眼淚埋在心裏。
陳森問,”怎麽了?想何未了?”
他哭的更厲害了,這時候,我多麽希望能有一塊幹淨的手帕讓他擦擦眼睛。
“我們一定要活下去。”他說到。
這抽泣的聲音和他龐大的身軀顯得十分不符合,陳森想極力安慰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卻發現年老的臂膀已經容不下這個孩子了。
”你太年輕了。”陳森說到,“就好像大學那一會,你知道為什麽何未那麽喜歡你嗎?”
陳森眼前是王大奎高高躍起的模樣,他說,“何未說她從的你身上看到了活力,而我們,每天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圖書館,沉悶的像是幾百年的樹根,沒有一絲生氣。”
王大奎想起那段經曆,那應該是他這一身中最美好的時刻,他甚至想起那時候的陳森已經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專家,哪怕還帶著學生的頭銜,卻已經發表了數篇令導師都汗顏的著作。
所有都是關於時間的。王大奎嘲笑他的無用,即使你把時間研究透了,仍然還是無法逃脫他的掌心。
他悲傷的看著陳森,就好像遠處的巨牆已經停止了移動,而所有的未來正在慢慢倒轉一般,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我看見他的笑容時覺得人類的曙光的確是最佳的形容這一刻的詞匯了,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其中的悲哀,這是人類的曙光,卻是王大奎這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再後來,第9542號蟲洞投入使用,數以億萬計的人類踏過王大奎的屍體回到了這個我們能回到的最初的時間,2012年,11月2日,距離那堵封鎖了全人類的巨牆出現還有4年時間。而正是王大奎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與第7任時空觀察員靳顏的殊死較量,才讓人類之火得以留存,讓我們為這位未來的偉大先輩鼓掌!”
我走下講台,給所有來參加發布會的粉絲簽名留念,基於博物館未來曆史中資料和我本人的經曆,我寫下了這些,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要在那一晚告訴王大奎,我們真的活下來了,即使是以這樣的一種形式。
我是陳森,而現在,是回轉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過未來回到現在的時空旅行者,相應地,我們的身體狀態也回到了年輕的時候,我感受到自己身體加速流動的血液,隻是我再也看不到那個高高躍起的男孩。
天空上第8任時空觀察員緊緊盯著人類的一舉一動,現如今的人類除了腦子裏還保存著那些科學知識,已經沒人會去再做具體的實施,所有的一切都被時空觀察員牢牢掌握。
我記得最初回來的時候,人類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時空觀察員說,“你們應該感恩,因為人類的種族還能再存活4年。”
他留下了一道巨大的像是從巨牆時代拆卸下來的巨尺,“世界上任何角落一旦有任何科技進展,這快科技尺都會有所反饋,一旦科技尺的浮漂上升到紅色的尺度,巨牆時代便會提前來臨。”第8任時空觀察員陳述著一個簡單的事實。
“你們簡直太殘暴了!”人類奮起疾呼。
”你們會為螞蟻感到悲哀嗎?”他說到。
“為什麽一定是地球?一定是人類?”我也問過這般愚蠢的問題。
“踩死螞蟻需要理由嗎?”他說。
踩死螞蟻需要理由嗎?需要嗎?不需要嗎?我沒辦法承認這是一個完美的回答,但我始終找不到答案,為什麽我們要踩死一隻螞蟻?
我看見一個孩子用手中的餅幹去引誘一群出來覓食的螞蟻,然後用一杯熱水毀滅了整個種族,他站起身對著太陽哈哈大笑,陽光下是巨大的黑暗。
因為太強大,我歎了一口氣,因為太弱小,弱小到悲哀的資格都不曾有。
我想起最後那段時間,第7任時空觀察員靳顏和王大奎的對話。
靳顏,”為什麽你明知道死還要繼續下去?”
“螞蟻也需要生存,不是嗎?”
“螞蟻也需要生存?”這恐怕就是靳顏和王大奎的分歧,盡管靳顏早早就已經答應王大奎會讓他活下去。
時空觀察員徹底鎖死了人類科技的發展,以一種威脅的方式,而人類的思想無法禁錮,所以文學複興了,尤其是科幻文學,大批的科班出身的科學家加入了這個行業,將他們的研究成果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人類在腦海中建立起了一座龐大的實驗室,當然,時常也會有人搞一些小發明,但最終都在時空觀察員強大的壓迫下,徹底放棄了這種念想。
人類卻從不放棄希望,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王大奎的影響,我也變的樂觀起來,哪怕有時候我看著這些活在新時代的人們心中是無限的厭惡,我分不清這厭惡來自哪裏,但我總覺得4年後,我們不會想曾經那樣經曆那麽一個混亂的淪陷的巨牆時代。
我甚至想帶自己的妻子去周遊各個國家,各國也早已經開放了國境,甚至沒有國家的界限,有激進的小年輕們倡導無政府,我是不讚同的,始終是需要有人看管著這龐大的機器,保證運轉,但至少,我可以帶著妻子去夢寐以求的國家旅行。
去瑞士滑雪,法國購物,去看看嚴謹的德國人是怎麽苦中作樂的,沿途的風景讓我眼花繚亂,不過我仍舊會定期打開博客頁麵,看看粉絲們給我留的信息,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那個名字。
“我要見你,我是葉文潔。”信息如鬼魅般突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