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比丘想了想,跟半仙道:“那你們在這等一下!”說完便把門“碰”的一聲關上了。
李雯清看看半仙,又看看關上的法堂大門,幾次想說話,又忍住了。半仙看出李雯清一臉的不解,解釋道:“這古雞鳴寺其實從明代開始便改為尼姑庵了,別看現在寺廟規模一般,但在古代,號稱當時南朝四百八十寺當中,雞鳴寺可是位列第一的!“
“那照你這麽說在明代之前這裏不是尼姑庵?“
“嗯,明代之前的雞鳴寺其實叫做同泰寺,南朝的梁代時期,梁武帝就曾四次出家同泰寺帶發修行,但是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奪了天下後,他的嬪妃門都信佛,三天兩頭的喜歡到同泰寺來上香,女眷們頻繁的出入寺廟顯然不太方便,老朱便聖旨一批,將同泰寺改為了尼姑庵,寺廟的名字也改為了雞鳴寺。不過雖然是庵廟,雞鳴寺的每任方丈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師太來擔任的。“
“那你剛剛找的那位玉慧師太是什麽人?“
“玉慧,就是現任方丈的法號!“
“你居然跑過來找方丈?“李雯清一臉詫異。
半仙笑道:“怎麽?我就不能找方丈聊聊天?“
“人家方丈憑什麽見你?你剛剛還大言不慚的放言就等三分鍾!“
“見不見是她的事,等不等則是我的事,而況且我相信,她會來見我的!“
說著,法堂的大門再次打開,胖比丘打開門後雙手合十閃身站到一旁,身後走出一人,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尼,身材瘦小,卻滿麵紅光,雖然年長,行步卻強勁有力。
“阿彌陀佛!“老尼雙手合十宣了一口佛號,”貧尼玉慧,請問剛剛是哪位道友賜詩術行十方天下,力挽兩極乾坤?“
半仙上前一步,雙手行抱拳禮舉至咽處:“玉慧師太有禮,在下周半仙,來自茅山怪竹籬。”
玉慧師太點點頭道:“果然是怪竹籬,隻是沒想到道友居然這麽年輕!”說罷,側身做了個裏麵請的手勢,“有請!”
半仙拱拱手帶著李雯清進了法堂。穿過正堂,來到偏室,室內沒有座椅,全是蒲團。
玉慧師太在主位盤腿坐下,胖比丘守在一旁。
玉慧對半仙二人道:“請坐!”
半仙也不客氣,在玉慧左手前客位盤腿而坐,李雯清也順著半仙旁邊的蒲團盤坐下來。
坐定後,玉慧合十道:“阿彌陀佛,久聞怪竹籬大名,一直未能有機會見過大赫和七通兩位尊師,不知二位尊師現在可好?”
半仙拱手客氣道:“有勞師太掛念,兩位爺爺一項身體硬朗,吃得下睡的香,比我還精神。”
玉慧師太點點頭,“聽聞兩位尊師閉門十六年專心培養傳人,想必這位傳人就是半仙道友了!”
“傳人不敢擔,學了兩位爺爺一點皮毛而已。”
“哦?是嗎?“玉慧道,“妙法!“
旁邊的胖尼道:“在!“
“貴客登門,怎麽不上茶點?顯得沒禮數!“
“是!“旁邊叫妙法的胖尼應了一聲,起身走到一旁的案上端起一盤點心,位置離半仙還有三四米的距離,隻聽妙法沉聲道:“請用點心!“說完連盤子帶點心便擲了過來。
一旁的李雯清本來就稀裏糊塗的聽著他們說話,忽見一個盤子帶著點心就飛了過來,嚇了“啊“的一聲叫了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半仙右手一伸觸到盤子,空中將盤子旋轉一圈,穩穩的托住,盤子上摞起來的點心居然絲毫未動!
半仙將點心放到李雯清身前,給了一個鎮定的眼神道:“雞鳴寺的素點心可是很有名的,一般人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嚐嚐看!“
玉慧師太點了點頭,又道:“妙法,茶還沒上呢!“
“是!“妙法又應了一聲,拿起兩個空紫砂杯道,“道友請接茶杯!“說完便如暗器一樣咻的一下飛了過來。
半仙又是一伸手,穩穩的將兩個杯子夾在指間,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個,食指和中指夾住一個。
妙法又端起一個茶壺道:“這是剛泡的滿滿一壺的極品明前雨花茶,道友小心茶燙!”說完,又將茶壺拋了過來。
李雯清經過前麵的驚嚇,現在隻覺得麻木了,已經忘了尖叫。茶壺飛過來,隻見半仙從容的伸手接住壺底,又是空中旋壺一圈,滿滿一壺茶,一滴未漏的托在手上。
給李雯清倒上一杯茶,也給自己倒滿,半仙道:“感謝妙法師太贈茶,好茶不能獨享,來而不往非禮也,師太自己也來一杯吧!”說著,便將茶壺又飛了回去。
妙法見半仙將茶壺飛了回來,便伸手去接,誰知碰到茶壺後才發現飛來的茶壺力大無比,有要脫手之勢,無奈之下妙法隻得加大力道,兩股力量一碰撞,隻聽“啪“的一聲,茶壺碎裂,茶水流了一地。
“阿彌陀佛!“玉慧師太道,“學藝不精,技不如人,妙法,你平日年輕一輩鮮有對手,如今半仙道友年紀輕輕就將你敗於手中,你當敲響警鍾,以後要更加用功,切不可再浮躁!”
“是,師傅!”原來這胖胖的妙法比丘竟然是玉慧師太的徒弟。應了玉慧一聲,妙法便俯身收拾地上的茶壺殘片跟茶水。
玉慧師太轉頭對半仙道:“怪竹籬果然名不虛傳,想不到半仙道友年紀輕輕功夫卻如此了得!“
“師太過獎!“半仙道,”久聞玉慧師太深得宗誠法師真傳,這次出山,兩位爺爺特地有交代,遇到高手要多多虛心請教,不知玉慧師太肯不肯賞臉賜教一二?“
“哦?“玉慧眯起眼睛笑道,”道友想跟貧尼切磋一下?“
“我剛剛不是說了嘛,來而不往非禮也,師太讓妙法師太又是上茶又是點心的,如此熱情,半仙惶恐,怎麽也要表示下感謝不是?“
“不知道半仙道友想怎麽樣表示感謝呢?“
“聽說宗誠法師生前一手‘穩如泰山’練得登峰造極出神入化,舉重若輕,舉輕若重。”半仙道,“既然玉慧師太得了宗誠法師的真傳,想必這‘穩如泰山’也定是差不了,不知能否將我手上的茶杯端起來?“
李雯清看看半仙,又看看關上的法堂大門,幾次想說話,又忍住了。半仙看出李雯清一臉的不解,解釋道:“這古雞鳴寺其實從明代開始便改為尼姑庵了,別看現在寺廟規模一般,但在古代,號稱當時南朝四百八十寺當中,雞鳴寺可是位列第一的!“
“那照你這麽說在明代之前這裏不是尼姑庵?“
“嗯,明代之前的雞鳴寺其實叫做同泰寺,南朝的梁代時期,梁武帝就曾四次出家同泰寺帶發修行,但是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奪了天下後,他的嬪妃門都信佛,三天兩頭的喜歡到同泰寺來上香,女眷們頻繁的出入寺廟顯然不太方便,老朱便聖旨一批,將同泰寺改為了尼姑庵,寺廟的名字也改為了雞鳴寺。不過雖然是庵廟,雞鳴寺的每任方丈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師太來擔任的。“
“那你剛剛找的那位玉慧師太是什麽人?“
“玉慧,就是現任方丈的法號!“
“你居然跑過來找方丈?“李雯清一臉詫異。
半仙笑道:“怎麽?我就不能找方丈聊聊天?“
“人家方丈憑什麽見你?你剛剛還大言不慚的放言就等三分鍾!“
“見不見是她的事,等不等則是我的事,而況且我相信,她會來見我的!“
說著,法堂的大門再次打開,胖比丘打開門後雙手合十閃身站到一旁,身後走出一人,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尼,身材瘦小,卻滿麵紅光,雖然年長,行步卻強勁有力。
“阿彌陀佛!“老尼雙手合十宣了一口佛號,”貧尼玉慧,請問剛剛是哪位道友賜詩術行十方天下,力挽兩極乾坤?“
半仙上前一步,雙手行抱拳禮舉至咽處:“玉慧師太有禮,在下周半仙,來自茅山怪竹籬。”
玉慧師太點點頭道:“果然是怪竹籬,隻是沒想到道友居然這麽年輕!”說罷,側身做了個裏麵請的手勢,“有請!”
半仙拱拱手帶著李雯清進了法堂。穿過正堂,來到偏室,室內沒有座椅,全是蒲團。
玉慧師太在主位盤腿坐下,胖比丘守在一旁。
玉慧對半仙二人道:“請坐!”
半仙也不客氣,在玉慧左手前客位盤腿而坐,李雯清也順著半仙旁邊的蒲團盤坐下來。
坐定後,玉慧合十道:“阿彌陀佛,久聞怪竹籬大名,一直未能有機會見過大赫和七通兩位尊師,不知二位尊師現在可好?”
半仙拱手客氣道:“有勞師太掛念,兩位爺爺一項身體硬朗,吃得下睡的香,比我還精神。”
玉慧師太點點頭,“聽聞兩位尊師閉門十六年專心培養傳人,想必這位傳人就是半仙道友了!”
“傳人不敢擔,學了兩位爺爺一點皮毛而已。”
“哦?是嗎?“玉慧道,“妙法!“
旁邊的胖尼道:“在!“
“貴客登門,怎麽不上茶點?顯得沒禮數!“
“是!“旁邊叫妙法的胖尼應了一聲,起身走到一旁的案上端起一盤點心,位置離半仙還有三四米的距離,隻聽妙法沉聲道:“請用點心!“說完連盤子帶點心便擲了過來。
一旁的李雯清本來就稀裏糊塗的聽著他們說話,忽見一個盤子帶著點心就飛了過來,嚇了“啊“的一聲叫了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半仙右手一伸觸到盤子,空中將盤子旋轉一圈,穩穩的托住,盤子上摞起來的點心居然絲毫未動!
半仙將點心放到李雯清身前,給了一個鎮定的眼神道:“雞鳴寺的素點心可是很有名的,一般人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嚐嚐看!“
玉慧師太點了點頭,又道:“妙法,茶還沒上呢!“
“是!“妙法又應了一聲,拿起兩個空紫砂杯道,“道友請接茶杯!“說完便如暗器一樣咻的一下飛了過來。
半仙又是一伸手,穩穩的將兩個杯子夾在指間,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個,食指和中指夾住一個。
妙法又端起一個茶壺道:“這是剛泡的滿滿一壺的極品明前雨花茶,道友小心茶燙!”說完,又將茶壺拋了過來。
李雯清經過前麵的驚嚇,現在隻覺得麻木了,已經忘了尖叫。茶壺飛過來,隻見半仙從容的伸手接住壺底,又是空中旋壺一圈,滿滿一壺茶,一滴未漏的托在手上。
給李雯清倒上一杯茶,也給自己倒滿,半仙道:“感謝妙法師太贈茶,好茶不能獨享,來而不往非禮也,師太自己也來一杯吧!”說著,便將茶壺又飛了回去。
妙法見半仙將茶壺飛了回來,便伸手去接,誰知碰到茶壺後才發現飛來的茶壺力大無比,有要脫手之勢,無奈之下妙法隻得加大力道,兩股力量一碰撞,隻聽“啪“的一聲,茶壺碎裂,茶水流了一地。
“阿彌陀佛!“玉慧師太道,“學藝不精,技不如人,妙法,你平日年輕一輩鮮有對手,如今半仙道友年紀輕輕就將你敗於手中,你當敲響警鍾,以後要更加用功,切不可再浮躁!”
“是,師傅!”原來這胖胖的妙法比丘竟然是玉慧師太的徒弟。應了玉慧一聲,妙法便俯身收拾地上的茶壺殘片跟茶水。
玉慧師太轉頭對半仙道:“怪竹籬果然名不虛傳,想不到半仙道友年紀輕輕功夫卻如此了得!“
“師太過獎!“半仙道,”久聞玉慧師太深得宗誠法師真傳,這次出山,兩位爺爺特地有交代,遇到高手要多多虛心請教,不知玉慧師太肯不肯賞臉賜教一二?“
“哦?“玉慧眯起眼睛笑道,”道友想跟貧尼切磋一下?“
“我剛剛不是說了嘛,來而不往非禮也,師太讓妙法師太又是上茶又是點心的,如此熱情,半仙惶恐,怎麽也要表示下感謝不是?“
“不知道半仙道友想怎麽樣表示感謝呢?“
“聽說宗誠法師生前一手‘穩如泰山’練得登峰造極出神入化,舉重若輕,舉輕若重。”半仙道,“既然玉慧師太得了宗誠法師的真傳,想必這‘穩如泰山’也定是差不了,不知能否將我手上的茶杯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