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給錢也行,拿東西抵,一個月六十斤大米!”呂母急急加上一句,其實,他們的目的也根本不是要錢,而是要米,現在有各種限購,限購內的錢可以買到,限購外的,有錢你也買不到,要錢遠不如要東西來得劃算。
“媽,你可真敢講。”呂正西嘲笑,一個月六十斤大米,嗬嗬。
“我和你爸每人每天一斤,一共兩斤,三十天,六十斤,隔一月多出來的一天我們不算你的。”呂母一臉我們為你省的樣子,多出一天都不要了,不就是為你省了。
“嗬嗬,媽,現在國家限購糧上,一人也沒一斤,你到是敢要。”呂正西笑了,六十斤,他父母真敢說。
“國家是國家,我們家是我們家,別跟我扯這些有的沒的,國家限的是城裏人,我們農村人,誰會缺這點。”呂母才不管,她今天就是要米,米到手,可以吃,不吃,還可以讓老大他們拿去換東西,怎麽算都不虧。
“行吧,不論你們要什麽,你們就去找法院解決吧,如果法院判我該加錢,給米,我加,我給,如果法院不管,以前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呂正西沒耐性再陪著他們耗下去,想要他給,除非法院判,否則,嗬嗬。
至於法院會不會判,五百塊的贍養費,當初,調解員提的是三百,還可以再商量,是他自己加的五百,為的就是一了百了,省得麻煩,現在物價本身沒有漲幅多少,隻不過是買不到東西而已,他們還要怎麽加,退一步,法院真判加,行,那就五兄妹一起給,由法院或是法院指定的人或機構來監管,防止他們演戲,用多少拿多少,以為他不知道嗎,除了他,家裏的其他子女誰給過,其他人出,他就出,否則,現在的五百塊也別想。
“老三,都是一家子,怎麽能動不動就法院法院的。”老二出來圓場。
“一家子不會這麽困難的時候還不知足,五百塊還不夠,還要加,要不就要米,這可不是一家人。”呂正西嘲笑。
“老三,爸,媽是這個意思,但不是非要,這不是叫你來商量嘛。”能圓場的一般都早是不要臉的。
“就這樣吧,除非有法院的判決,要不然,我是不會加的,以後,有事沒事都不用找我,既然爸媽,你們要這樣算清楚,我也得好好清楚,就按著分家協議來,以後,我也不會再來了,逢年過節也不用來,上麵寫得清楚,你們要鬧到我家門上,我就報警,反正我們一家也早沒臉皮了,幹脆我就再不要臉點也到不了哪。”呂正西連再見都懶得說,而且他一點不想和他們再見,要再見,那就再也不見!
不管是不是呂正西的話起到了作用,呂正西清靜了一段時間。
“小月,我回來了。”回到家,沒有意外的,家裏客廳的燈還亮著。
“是有什麽事嗎?”聽到阿西的聲音,烏月趕緊先給阿西倒水。
“沒事。”呂正西接過水一口喝盡,呼,舒服。
“沒事就好。”隻要結果沒事,過程是什麽不重要。
“你在家裏有沒有事?”比起自己在外麵跑,呂正西更擔心的總是家裏的媳婦。
“我也沒事,哦,爸爸送了碗紅燒肉過來,我連肉帶碗收下,還記下來,讓他簽字確認了。”烏月把本子拿過來給呂正西看。
“他簽了?”媳婦這樣的奇思妙想,呂正西哭笑不得,更哭笑不得的是,烏啟貴居然簽字了。
“簽了,這裏。”烏月指指烏啟貴的簽名給丈夫看。
“連碗?”呂正西也被意外了。
“哦”她都算在他要補償她的義務裏了。
“嗬嗬,媳婦,你真棒!”就是不知道烏啟貴被氣成什麽樣。
“最好他以後不要來就行。”就是拿著東西來,她也嫌麻煩。
“或許這場旱災結束,大家都恢複以前的生活,生活也好過起來,他們就回去了。”現在他們也隻能這樣想了。
“嗯”有些人確實因為生活艱難起來後變了樣,就像烏嬸,以前有自己的小心思,偶爾說不好聽,可現在,整個人就像長了刺一樣,遇誰刺誰,是什麽讓烏嬸變成這樣,烏月覺得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現在旱災不退,生活困難,人也跟著煩燥了。
沒人喜歡災難,不管為了自己,為了別人,大家都希望旱災趕緊過去,起初,大家認為,一年的旱災總夠了吧,想想,全球,沒有一個地方下過一滴雨,一年,真的夠了,可,顯然老天覺得不夠,等到烏家村段的輕軌工程完工時,旱災依然沒有結束,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困難起來。
“月月,在不在家?”院外,是三嬸的聲音。
“在。”烏月給三嬸開了門。
“月月,正西在不?”三嬸瞅了眼,沒發現人。
“三嬸找阿西嗎?他進城買東西去了。”烏月以為三嬸找的是阿西。
“我找你!”正因為是月頭,大家都忙著在月頭拿著限購證把東西買回來,三嬸這才瞅著,正西不在家,專門來找月月的。
“三嬸,你找我有事?”倒了涼白開過來,烏月想著是什麽事要單獨和她說。
“三嬸問你,你和正西是怎麽打算的,不要孩子了?”烏月和呂正西走到今天,三嬸就是一路的見證人,小倆口也不容易,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他們明明四個老人都在,卻和不在沒兩樣,眼看著小倆口結婚馬上就得三年了,孩子的消息卻一點沒有,三嬸這是替小倆口急了,得有孩子呀,沒有孩子,家可不完整,於是,三嬸上門了。
“啊?”烏月發懵,孩子,她和阿西好像從沒有說過這事。
“啊什麽啊,你這孩子,結婚生子,那是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你和正西結婚了,至少再要個孩子,那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你們倆口不會不想要吧,我可告訴你們,三嬸不答應!”那些城裏人玩的什麽丁克,三嬸最不耐煩。
“沒,沒呢,三嬸,我們沒這樣想。”烏月紅臉,他們沒不要孩子,不過,也沒提過要孩子。
“沒這樣想最好,趕緊要個孩子,知道不!”三嬸鬆口氣,就怕這倆孩子真不要孩子。
“嗯”烏月點頭,真有,她和阿西會要的。
“也不要擔心現在生活不好就不敢要,生活哪會天天這樣,我就不信這老天會旱一輩子,再說,生活是差點,可也沒到養不了孩子的份上,對吧,所以,你和正西抓緊時間要個孩子!”三嬸嫁人生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再苦,人能活,孩子就能養!
“嗯”烏月除了嗯,也不會說什麽了,何況,她不好意思,這些話題,就是和阿西討論,她怕也害羞,三嬸說起來又這樣毫無顧忌,烏月隻差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別總嗯嗯,三嬸和你說,這懷孩子也是講究的,別不信,怎麽才能懷上孩子,怎麽才能懷男孩女孩,都有講究!”三嬸見月月聽進去了,接著往下說,說什麽,當然是生孩子的經驗,這種事隻能有長輩來傳授,小倆口沒有長輩教這些,所以三嬸上陣。
“三嬸,我,我和阿西會,會的!”這下烏月是真聽不下去了,這些話,怎麽能說呢,她,她不聽!
鼓起勇氣,好不容易把話說出口,烏月再顧不得什麽,趕緊給三嬸拿上一袋蔬菜連推帶擠地把人送出門,等人送走,靠在自己牆上,好半天,她也還沒緩過來,大口大口呼吸,臉紅得根本褪不下去,這種話題,打死她,也不要再聽第二回了。
“小月,怎麽在這裏?”剛要平靜,結果阿西回來了,想到三嬸說的話,烏月整個人又燒起來。
“怎麽了,臉紅成這樣,快進屋。”呂正西隻以為是天熱的。
“沒,沒事——”烏月結巴,三嬸說的話,她怎麽和阿西說,打死也不要說!
“真沒事?”媳婦的樣子,呂正西更奇怪,這是怎麽了。
“沒事,快進屋了。”烏月接過丈夫手裏的一部分東西,先進了屋,屋裏涼,肯定比站在這裏熱得好。
“哦,對了,剛才我在路上碰到三嬸了,是有什麽事嗎?”三嬸是他們的媒人,為人處事都比他們的父母親人好百倍,如果三嬸那邊有事要幫忙,呂正西能幫得上的,一定幫。
“沒事。”又提三嬸,這下,再涼爽的屋子也降不了烏月一身的熱度了。
“小月,怎麽又熱起來,不行,我們去醫院看看。”呂正西就見剛剛好一點的媳婦,轉眼臉又紅成了什麽樣。
“我沒事”因為這種原因去醫院,讓人知道,會丟死人的。
“沒事,你臉紅成這樣。”呂正西不相信,拉著人就要往市裏醫院走。
“三嬸剛才來和我說生孩子的事,讓我們抓緊時間生孩子!”不說出來,阿西就得拉她上醫院了,烏月眼一閉,咬牙,劈哩啪啦,不得不說。
這下,呂正西也病了。
“媽,你可真敢講。”呂正西嘲笑,一個月六十斤大米,嗬嗬。
“我和你爸每人每天一斤,一共兩斤,三十天,六十斤,隔一月多出來的一天我們不算你的。”呂母一臉我們為你省的樣子,多出一天都不要了,不就是為你省了。
“嗬嗬,媽,現在國家限購糧上,一人也沒一斤,你到是敢要。”呂正西笑了,六十斤,他父母真敢說。
“國家是國家,我們家是我們家,別跟我扯這些有的沒的,國家限的是城裏人,我們農村人,誰會缺這點。”呂母才不管,她今天就是要米,米到手,可以吃,不吃,還可以讓老大他們拿去換東西,怎麽算都不虧。
“行吧,不論你們要什麽,你們就去找法院解決吧,如果法院判我該加錢,給米,我加,我給,如果法院不管,以前是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呂正西沒耐性再陪著他們耗下去,想要他給,除非法院判,否則,嗬嗬。
至於法院會不會判,五百塊的贍養費,當初,調解員提的是三百,還可以再商量,是他自己加的五百,為的就是一了百了,省得麻煩,現在物價本身沒有漲幅多少,隻不過是買不到東西而已,他們還要怎麽加,退一步,法院真判加,行,那就五兄妹一起給,由法院或是法院指定的人或機構來監管,防止他們演戲,用多少拿多少,以為他不知道嗎,除了他,家裏的其他子女誰給過,其他人出,他就出,否則,現在的五百塊也別想。
“老三,都是一家子,怎麽能動不動就法院法院的。”老二出來圓場。
“一家子不會這麽困難的時候還不知足,五百塊還不夠,還要加,要不就要米,這可不是一家人。”呂正西嘲笑。
“老三,爸,媽是這個意思,但不是非要,這不是叫你來商量嘛。”能圓場的一般都早是不要臉的。
“就這樣吧,除非有法院的判決,要不然,我是不會加的,以後,有事沒事都不用找我,既然爸媽,你們要這樣算清楚,我也得好好清楚,就按著分家協議來,以後,我也不會再來了,逢年過節也不用來,上麵寫得清楚,你們要鬧到我家門上,我就報警,反正我們一家也早沒臉皮了,幹脆我就再不要臉點也到不了哪。”呂正西連再見都懶得說,而且他一點不想和他們再見,要再見,那就再也不見!
不管是不是呂正西的話起到了作用,呂正西清靜了一段時間。
“小月,我回來了。”回到家,沒有意外的,家裏客廳的燈還亮著。
“是有什麽事嗎?”聽到阿西的聲音,烏月趕緊先給阿西倒水。
“沒事。”呂正西接過水一口喝盡,呼,舒服。
“沒事就好。”隻要結果沒事,過程是什麽不重要。
“你在家裏有沒有事?”比起自己在外麵跑,呂正西更擔心的總是家裏的媳婦。
“我也沒事,哦,爸爸送了碗紅燒肉過來,我連肉帶碗收下,還記下來,讓他簽字確認了。”烏月把本子拿過來給呂正西看。
“他簽了?”媳婦這樣的奇思妙想,呂正西哭笑不得,更哭笑不得的是,烏啟貴居然簽字了。
“簽了,這裏。”烏月指指烏啟貴的簽名給丈夫看。
“連碗?”呂正西也被意外了。
“哦”她都算在他要補償她的義務裏了。
“嗬嗬,媳婦,你真棒!”就是不知道烏啟貴被氣成什麽樣。
“最好他以後不要來就行。”就是拿著東西來,她也嫌麻煩。
“或許這場旱災結束,大家都恢複以前的生活,生活也好過起來,他們就回去了。”現在他們也隻能這樣想了。
“嗯”有些人確實因為生活艱難起來後變了樣,就像烏嬸,以前有自己的小心思,偶爾說不好聽,可現在,整個人就像長了刺一樣,遇誰刺誰,是什麽讓烏嬸變成這樣,烏月覺得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現在旱災不退,生活困難,人也跟著煩燥了。
沒人喜歡災難,不管為了自己,為了別人,大家都希望旱災趕緊過去,起初,大家認為,一年的旱災總夠了吧,想想,全球,沒有一個地方下過一滴雨,一年,真的夠了,可,顯然老天覺得不夠,等到烏家村段的輕軌工程完工時,旱災依然沒有結束,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困難起來。
“月月,在不在家?”院外,是三嬸的聲音。
“在。”烏月給三嬸開了門。
“月月,正西在不?”三嬸瞅了眼,沒發現人。
“三嬸找阿西嗎?他進城買東西去了。”烏月以為三嬸找的是阿西。
“我找你!”正因為是月頭,大家都忙著在月頭拿著限購證把東西買回來,三嬸這才瞅著,正西不在家,專門來找月月的。
“三嬸,你找我有事?”倒了涼白開過來,烏月想著是什麽事要單獨和她說。
“三嬸問你,你和正西是怎麽打算的,不要孩子了?”烏月和呂正西走到今天,三嬸就是一路的見證人,小倆口也不容易,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他們明明四個老人都在,卻和不在沒兩樣,眼看著小倆口結婚馬上就得三年了,孩子的消息卻一點沒有,三嬸這是替小倆口急了,得有孩子呀,沒有孩子,家可不完整,於是,三嬸上門了。
“啊?”烏月發懵,孩子,她和阿西好像從沒有說過這事。
“啊什麽啊,你這孩子,結婚生子,那是人生大事,是每個人都要走的路,你和正西結婚了,至少再要個孩子,那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你們倆口不會不想要吧,我可告訴你們,三嬸不答應!”那些城裏人玩的什麽丁克,三嬸最不耐煩。
“沒,沒呢,三嬸,我們沒這樣想。”烏月紅臉,他們沒不要孩子,不過,也沒提過要孩子。
“沒這樣想最好,趕緊要個孩子,知道不!”三嬸鬆口氣,就怕這倆孩子真不要孩子。
“嗯”烏月點頭,真有,她和阿西會要的。
“也不要擔心現在生活不好就不敢要,生活哪會天天這樣,我就不信這老天會旱一輩子,再說,生活是差點,可也沒到養不了孩子的份上,對吧,所以,你和正西抓緊時間要個孩子!”三嬸嫁人生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再苦,人能活,孩子就能養!
“嗯”烏月除了嗯,也不會說什麽了,何況,她不好意思,這些話題,就是和阿西討論,她怕也害羞,三嬸說起來又這樣毫無顧忌,烏月隻差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別總嗯嗯,三嬸和你說,這懷孩子也是講究的,別不信,怎麽才能懷上孩子,怎麽才能懷男孩女孩,都有講究!”三嬸見月月聽進去了,接著往下說,說什麽,當然是生孩子的經驗,這種事隻能有長輩來傳授,小倆口沒有長輩教這些,所以三嬸上陣。
“三嬸,我,我和阿西會,會的!”這下烏月是真聽不下去了,這些話,怎麽能說呢,她,她不聽!
鼓起勇氣,好不容易把話說出口,烏月再顧不得什麽,趕緊給三嬸拿上一袋蔬菜連推帶擠地把人送出門,等人送走,靠在自己牆上,好半天,她也還沒緩過來,大口大口呼吸,臉紅得根本褪不下去,這種話題,打死她,也不要再聽第二回了。
“小月,怎麽在這裏?”剛要平靜,結果阿西回來了,想到三嬸說的話,烏月整個人又燒起來。
“怎麽了,臉紅成這樣,快進屋。”呂正西隻以為是天熱的。
“沒,沒事——”烏月結巴,三嬸說的話,她怎麽和阿西說,打死也不要說!
“真沒事?”媳婦的樣子,呂正西更奇怪,這是怎麽了。
“沒事,快進屋了。”烏月接過丈夫手裏的一部分東西,先進了屋,屋裏涼,肯定比站在這裏熱得好。
“哦,對了,剛才我在路上碰到三嬸了,是有什麽事嗎?”三嬸是他們的媒人,為人處事都比他們的父母親人好百倍,如果三嬸那邊有事要幫忙,呂正西能幫得上的,一定幫。
“沒事。”又提三嬸,這下,再涼爽的屋子也降不了烏月一身的熱度了。
“小月,怎麽又熱起來,不行,我們去醫院看看。”呂正西就見剛剛好一點的媳婦,轉眼臉又紅成了什麽樣。
“我沒事”因為這種原因去醫院,讓人知道,會丟死人的。
“沒事,你臉紅成這樣。”呂正西不相信,拉著人就要往市裏醫院走。
“三嬸剛才來和我說生孩子的事,讓我們抓緊時間生孩子!”不說出來,阿西就得拉她上醫院了,烏月眼一閉,咬牙,劈哩啪啦,不得不說。
這下,呂正西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