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勳其實也不是鐵板一塊,李成棟的嫡係組成了惠藩,而在李成棟當年平定廣東時候收降的明軍諸部則是邊緣人物,惠藩內部也是如此,李成棟親自尚幼,一直把養子李元胤作為接班人,而這位接班人在反正之後一直在肇慶行在,大部分時候作為人質的身份,李成棟本人不是平定郝尚久就是在江西作戰,廣州的大權一直在老將杜永和手中。
杜永和有勇有謀有資曆,一直被惠藩諸將擁戴,而三位義子則堅定的站在李元胤一方,在原本的曆史中,李成棟戰死後,杜永和便是執掌惠藩大權,迫使朝廷承認,最終死在了廣州圍城戰中。
“中國之希望,不在朱明,而在東番,此乃我戎馬一生所得之論,願與諸弟兄共勉。”李成棟坐定之後,抱拳說道,神色滿是誠懇。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李元胤和兩個弟兄相互看看,道:“我等願親近東番,而東番卻不接納,這便是問題所在呀。”
杜永和所言可謂一語切中要害,加入合眾國主導的抗清禦虜統一陣線其實並不難,隻要是抗清,哪怕是個土匪都能加入,可要想與合眾國休戚與共那就難了,如今各方勢力真正能做到這一步的,也不過是粵西瓊藩罷了,惠藩不得已親近合眾國,除了有嘉定三屠這類‘前科’在,最重要的是其沒有一個穩定的地盤,廣東雖富,卻非安全之地,莫要說惠藩,就連合眾國實際控製的潮汕地區,都隨時處於放棄狀態。
可如今的形勢是,大明沿海一帶,但凡能養兵抗虜的島嶼已經被瓜分一空了,惠藩也沒有海上立足之地,在清軍強勢攻擊下,守住大陸又極為困難,惠藩不具備得到合眾國支持的地利優勢。
杜永和卻是道:“國公爺,這話也並不絕對,朱明恩養天下三百載,一直是中國之正統,此事便是東番也不敢變更,卑職還是以為,抗清之希望還是在大明,東番不過是占了身居海外之利,天下百姓之心,終究還是向著朱明的,一時之困並不能說明什麽!”
這也是李元胤和杜永和之間的主要矛盾,李元胤長期在肇慶為人質,見過了朝中黨爭內鬥,對於朱明早就是失去了信心,而杜永和則不同,其親身參與了李成棟反正,親眼看到了恢複華夏衣冠後的民心所向,又從朱明朝廷那裏得到官職爵位,因此對朱明更為忠心。
“杜將軍以為,這廣東能否堅守?”李元胤問道。
杜永和道:“廣東乃是我惠藩之根基,無論是否成功,都需死守!”
李元胤不再作聲,他與李成棟一般悲觀,認定兩廣陷落是早晚的事,他隻想著眼前的義父可以為惠藩找一條活路,李成棟輕咳一聲,說道:“雞蛋不能再放在一個籃子裏了,大明和東番,我們得兩麵下注!”
“國公爺,我們惠藩實力本就弱於江西清軍,若是再分,那就是........。”杜永和當即辯解道。
李成棟道:“老杜,你不用說了,我從我老營中挑選兩千人馬給元胤三兄弟,讓他們自立門戶吧,梅關交由我,廣州之事就全權委托你了。”
表麵上,惠藩一分為二,實則不然,李成棟這是把李元胤三兄弟踢出了惠藩的體係,卻隻給了他兩千精兵。惠藩及其附屬軍隊一共三萬餘,其中五千是李成棟的老營兵,這是根基,反正之後,吞並了一批不遠改旗易幟的明軍,又從潮州之變中得到了部分清軍降兵,後得潮汕出售銀兩,編練一批新軍,雖說去年攻打贛州損折一批,但李成棟麾下能戰的精銳仍在一萬以上,分出兩千,並不算傷筋動骨,而按照李成棟的安排,便是把大權全權委托給了杜永和,實際上,杜永和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局麵。
李元胤三兄弟的臉色卻是極為難看,如果不是因為李成棟多年積威,這三人怕是早就爆發了,隻分給三兄弟兩千兵不說,連一塊地盤都是沒有分,這讓三人如何心服?
“義父,我與兩位弟弟當如何養兵呢?”李元胤按住了三弟李建泰的手,示意他不要激動,直接了當的問道。
李成棟道:“為父已經為爾等想好了,你三人轉隸瓊藩效力,想來以爾等麾下之精強,瓊藩也不會拒絕,這隻是一時容身之計,為父聽聞,東番在山東已經收編義從之軍,雖無地盤,卻分土地,予掌軍之權,並供給糧草,在兩廣未曾推行,是因為此間皆為明國臣民罷了,將來東番若有意,爾等便做那義從之軍,為東番效力便是,東番法度嚴明,治軍公正,想來也不會慢待爾等。
朱明若存續,爾等便不改朱明身份,矢誌抗清便是,若朱明時運不濟,便入東番籍,做一富家翁吧。”
“兒子明白了........。”三子都是點頭,李元胤忽然跪下,看向趙月懷中李元昊,道:“義父,請將繼母幼弟交由兒子看顧吧,我三人一定以死相護!”
杜永和見狀也是下跪:“國公爺,卑職願照顧公子,他日公子長成,也好繼承惠藩啊。”
李成棟看了看二人,微微搖頭:“惠藩親屬都在瓊州,需你三兄弟照顧,錢糧方麵則需永和支援,至於月兒和元昊,我已在台北為其置下產業,便是不勞爾等費心了。”
眾人聽了這話,才知李成棟當真心有死誌,哭著勸說,李成棟毫不動搖,他扶起李元胤和杜永和,說道:“如今梅關屯兵待戰,廣州需要永和主持大局,你速速回去吧,至於元胤三人,便先帶兵去廣州,我聽聞東番執政官有調停忠貞營與大明之意,元胤在朝中日久,想來也能相助一二,便先與那位閣下結下善緣,日後也好交往。”
一群人唏噓不已,堪堪退下,隻留趙月與李成棟在房間之中,趙月眼含熱淚,說道:“老爺,妾身不願去東番苟活,願與老爺同生共死。”
李成棟粗糙的手撫著趙月嬌嫩的臉頰,說道:“月兒,當初是我強逼於你,你卻看顧我幼子來歸,已經是仁至義盡,如今何必再履險地呢?”
“妾身不過是亂世飄零罷了,將軍不納,必為他所害,若是他人,妾身必殞命久矣。哪裏能有今日之風姿,想妾身一小女子,勸解將軍反正,人稱巾幗女英,他日史書工筆,或許有妾身一字半句,妾身已經是滿足了,如不能侍奉將軍,妾身苟活於世,還有何意義呢?”趙月輕聲說道。
李成棟道:“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便是你了。”
瓊州府衙。
如果試問現在這個時節,大明王朝中誰是最幸福的人,那隻有一個人選那就是瓊藩藩主林士章,當然,他的職銜是廣東巡撫,他的粵西四府經過了近四年的經營,已經成為了大明王朝控製區中最富庶最安定的區域了。
粵西四府已經擁有近三百萬的人口,曾經讓大明所有皇帝都頭疼的民和黎民兩大威脅已經近乎解決,黃蜚和香港分艦隊兩頭並進,橫掃了廣東沿海所有的民,把他們發配到了永寧行政長官區從事捕鯨、漁業和潛水捕撈等產業中,盤踞海南島數百年的黎民,隨著明軍與合眾國野戰營水陸並進,黎區徹底被打通,黎民要麽成為了田獨和石祿鐵礦的礦工,要麽進了呂宋各類種植園中,雖然仍舊有小股的黎民在作亂,但完全已經不成氣候。
如今的粵西四府擁有肥沃的土地,不僅出產稻米,還出產甘蔗、棉花、胡椒等經濟作物,域內田獨礦業公司和石祿鐵廠兩大核心產業,同時出產高嶺土(瓷器)、珍珠等緊俏物什,其境內生絲、製瓷等產業也蓬勃發展,瓊州港也成為了西洋航線上的必經港口,如今的粵西四府不僅可以維持三百萬人的生存,還能供養兩萬正兵和三萬義軍,更是擁有一支不弱的武裝艦隊。
粵西已經成為了大明最穩固的後方,隻是這個後方掌握在林士章這位七十二歲的老人手中,而現在李明勳第一次登上海南島,就是拜訪了他。
林士章原本就是江南士紳,在私生活上想來講究,其私邸位於府城之外一片果園之後,麵積不大,卻是極為精致,院子裏有一口古井和半院花草,古井旁有石砌的涼亭,石桌上擺著四色瓜果,李明勳揀了一塊果脯吃下,端起那碗碟把玩著,隨口說道:“這廉州產的瓷器,量是足了,可惜質地不咋地啊,難怪遠洋航運公司那群家夥不遠讓其上船,和台北瓷器廠差的太多了。”
林士章躺在躺椅上,不悅的看了他一眼,道:“也不知道是誰那般小氣,好東西都是往自家懷裏攬!”
李明勳登時笑了,當初從景德鎮弄來不少官窯的匠人,又在江南弄了好多,但最好的匠人留在了大本營,用於各種耐火磚的燒製工作,目的還是攻克高爐煉鋼,次一等的便是進了台北瓷器廠,廉州瓷器作坊多是瓊藩和合眾國商人自己籌資建的,走的距離原材料產地近的路子,但是匠人師傅卻隻能從廣東調,水平便是差了許多。
“嗬嗬,集中力量辦大事嘛,咱不是一直這麽幹嗎?”李明勳笑嗬嗬的說道,林士章既然老交情也是老前輩,麵子還是要給的。
林士章也不和他糾纏,他心裏很清楚,但凡在海貿上高利潤且技術要求高的產業,李明勳都會籠到台灣去,卻也不是留給自己,都是變成了國有企業了,林士章也說不出不是來,他問道:“李成棟的信你看過了嗎?”
“哦,這事兒啊,這家夥是為自己留退路嗎?”李明勳問道。
林士章搖搖頭:“為自己倒是不然,為他惠藩一門留退路倒是真的,他想讓三個義子到我瓊藩來,你以為如何?”
“要啊,李成棟的老營兵實力不俗,不比漢軍旗差不多,為何不要?”李明勳道。
林士章也是這般考慮的,但是他也有為難,說道:“如今滿清大兵壓境,秋冬時節便是要大開打,前途渺茫的時候,誰人都是有想法啊,不光他李成棟一個人,如今西南半壁,能稱得上穩定的,也就隻有我瓊藩了,難道來人我便是要嗎?”
李明勳連忙搖頭:“那不能,宗室和官紳可不能都要,宗室嘛,你手裏不是有個唐王嗎,再有個備份也就是了,官紳,你有那麽多官位給他們嗎,如果沒有不如不要,老先生應該知道,這群孫......這部分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比誰都難纏。”
林士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粵西有如今這個局麵,靠的是粵西三巨頭林士章、黃蜚和袁時中三人的獨斷專行,瓊藩也就是披著大明的外衣,內部是自成一脈,選官任將都有自己的體係,賦稅財政也有自己的標準,除了每年給朝廷部分‘孝敬’,奉永曆為正統,瓊藩幾乎可以說獨立一國了,別說那些一個比一個爵位高,一個比一個官銜大的官紳勳貴,就算是忠臣清流林士章也不想要,一個陳邦彥都讓他煩的夠夠的了。
“你無需你多說,來的宗室官紳勳臣,一律自食其力,若是不能,一律自謀發展,到時候多半是去你東番去當富家翁了,老夫的說的不是他們,是前線下來的兵將,要還是不要。”林士章再問道。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畢竟前車之鑒尚在啊,當初弘光命令鄭藩水師炮擊高傑部潰兵,惹的江北四鎮投降,造成了巨大的惡劣影響,滿清綠營能打的將領幾乎都是出自高傑部,比如長沙的徐勇,贛州的高進庫等等,但當時如果不阻攔那些潰兵,讓其渡江南下,相比江南也是要遭遇兵災,這個局麵也同樣擺在了林士章麵前,接納吧,粵西要受兵災,不接納吧,便是逼著他們投降!
.
杜永和有勇有謀有資曆,一直被惠藩諸將擁戴,而三位義子則堅定的站在李元胤一方,在原本的曆史中,李成棟戰死後,杜永和便是執掌惠藩大權,迫使朝廷承認,最終死在了廣州圍城戰中。
“中國之希望,不在朱明,而在東番,此乃我戎馬一生所得之論,願與諸弟兄共勉。”李成棟坐定之後,抱拳說道,神色滿是誠懇。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李元胤和兩個弟兄相互看看,道:“我等願親近東番,而東番卻不接納,這便是問題所在呀。”
杜永和所言可謂一語切中要害,加入合眾國主導的抗清禦虜統一陣線其實並不難,隻要是抗清,哪怕是個土匪都能加入,可要想與合眾國休戚與共那就難了,如今各方勢力真正能做到這一步的,也不過是粵西瓊藩罷了,惠藩不得已親近合眾國,除了有嘉定三屠這類‘前科’在,最重要的是其沒有一個穩定的地盤,廣東雖富,卻非安全之地,莫要說惠藩,就連合眾國實際控製的潮汕地區,都隨時處於放棄狀態。
可如今的形勢是,大明沿海一帶,但凡能養兵抗虜的島嶼已經被瓜分一空了,惠藩也沒有海上立足之地,在清軍強勢攻擊下,守住大陸又極為困難,惠藩不具備得到合眾國支持的地利優勢。
杜永和卻是道:“國公爺,這話也並不絕對,朱明恩養天下三百載,一直是中國之正統,此事便是東番也不敢變更,卑職還是以為,抗清之希望還是在大明,東番不過是占了身居海外之利,天下百姓之心,終究還是向著朱明的,一時之困並不能說明什麽!”
這也是李元胤和杜永和之間的主要矛盾,李元胤長期在肇慶為人質,見過了朝中黨爭內鬥,對於朱明早就是失去了信心,而杜永和則不同,其親身參與了李成棟反正,親眼看到了恢複華夏衣冠後的民心所向,又從朱明朝廷那裏得到官職爵位,因此對朱明更為忠心。
“杜將軍以為,這廣東能否堅守?”李元胤問道。
杜永和道:“廣東乃是我惠藩之根基,無論是否成功,都需死守!”
李元胤不再作聲,他與李成棟一般悲觀,認定兩廣陷落是早晚的事,他隻想著眼前的義父可以為惠藩找一條活路,李成棟輕咳一聲,說道:“雞蛋不能再放在一個籃子裏了,大明和東番,我們得兩麵下注!”
“國公爺,我們惠藩實力本就弱於江西清軍,若是再分,那就是........。”杜永和當即辯解道。
李成棟道:“老杜,你不用說了,我從我老營中挑選兩千人馬給元胤三兄弟,讓他們自立門戶吧,梅關交由我,廣州之事就全權委托你了。”
表麵上,惠藩一分為二,實則不然,李成棟這是把李元胤三兄弟踢出了惠藩的體係,卻隻給了他兩千精兵。惠藩及其附屬軍隊一共三萬餘,其中五千是李成棟的老營兵,這是根基,反正之後,吞並了一批不遠改旗易幟的明軍,又從潮州之變中得到了部分清軍降兵,後得潮汕出售銀兩,編練一批新軍,雖說去年攻打贛州損折一批,但李成棟麾下能戰的精銳仍在一萬以上,分出兩千,並不算傷筋動骨,而按照李成棟的安排,便是把大權全權委托給了杜永和,實際上,杜永和也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局麵。
李元胤三兄弟的臉色卻是極為難看,如果不是因為李成棟多年積威,這三人怕是早就爆發了,隻分給三兄弟兩千兵不說,連一塊地盤都是沒有分,這讓三人如何心服?
“義父,我與兩位弟弟當如何養兵呢?”李元胤按住了三弟李建泰的手,示意他不要激動,直接了當的問道。
李成棟道:“為父已經為爾等想好了,你三人轉隸瓊藩效力,想來以爾等麾下之精強,瓊藩也不會拒絕,這隻是一時容身之計,為父聽聞,東番在山東已經收編義從之軍,雖無地盤,卻分土地,予掌軍之權,並供給糧草,在兩廣未曾推行,是因為此間皆為明國臣民罷了,將來東番若有意,爾等便做那義從之軍,為東番效力便是,東番法度嚴明,治軍公正,想來也不會慢待爾等。
朱明若存續,爾等便不改朱明身份,矢誌抗清便是,若朱明時運不濟,便入東番籍,做一富家翁吧。”
“兒子明白了........。”三子都是點頭,李元胤忽然跪下,看向趙月懷中李元昊,道:“義父,請將繼母幼弟交由兒子看顧吧,我三人一定以死相護!”
杜永和見狀也是下跪:“國公爺,卑職願照顧公子,他日公子長成,也好繼承惠藩啊。”
李成棟看了看二人,微微搖頭:“惠藩親屬都在瓊州,需你三兄弟照顧,錢糧方麵則需永和支援,至於月兒和元昊,我已在台北為其置下產業,便是不勞爾等費心了。”
眾人聽了這話,才知李成棟當真心有死誌,哭著勸說,李成棟毫不動搖,他扶起李元胤和杜永和,說道:“如今梅關屯兵待戰,廣州需要永和主持大局,你速速回去吧,至於元胤三人,便先帶兵去廣州,我聽聞東番執政官有調停忠貞營與大明之意,元胤在朝中日久,想來也能相助一二,便先與那位閣下結下善緣,日後也好交往。”
一群人唏噓不已,堪堪退下,隻留趙月與李成棟在房間之中,趙月眼含熱淚,說道:“老爺,妾身不願去東番苟活,願與老爺同生共死。”
李成棟粗糙的手撫著趙月嬌嫩的臉頰,說道:“月兒,當初是我強逼於你,你卻看顧我幼子來歸,已經是仁至義盡,如今何必再履險地呢?”
“妾身不過是亂世飄零罷了,將軍不納,必為他所害,若是他人,妾身必殞命久矣。哪裏能有今日之風姿,想妾身一小女子,勸解將軍反正,人稱巾幗女英,他日史書工筆,或許有妾身一字半句,妾身已經是滿足了,如不能侍奉將軍,妾身苟活於世,還有何意義呢?”趙月輕聲說道。
李成棟道:“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便是你了。”
瓊州府衙。
如果試問現在這個時節,大明王朝中誰是最幸福的人,那隻有一個人選那就是瓊藩藩主林士章,當然,他的職銜是廣東巡撫,他的粵西四府經過了近四年的經營,已經成為了大明王朝控製區中最富庶最安定的區域了。
粵西四府已經擁有近三百萬的人口,曾經讓大明所有皇帝都頭疼的民和黎民兩大威脅已經近乎解決,黃蜚和香港分艦隊兩頭並進,橫掃了廣東沿海所有的民,把他們發配到了永寧行政長官區從事捕鯨、漁業和潛水捕撈等產業中,盤踞海南島數百年的黎民,隨著明軍與合眾國野戰營水陸並進,黎區徹底被打通,黎民要麽成為了田獨和石祿鐵礦的礦工,要麽進了呂宋各類種植園中,雖然仍舊有小股的黎民在作亂,但完全已經不成氣候。
如今的粵西四府擁有肥沃的土地,不僅出產稻米,還出產甘蔗、棉花、胡椒等經濟作物,域內田獨礦業公司和石祿鐵廠兩大核心產業,同時出產高嶺土(瓷器)、珍珠等緊俏物什,其境內生絲、製瓷等產業也蓬勃發展,瓊州港也成為了西洋航線上的必經港口,如今的粵西四府不僅可以維持三百萬人的生存,還能供養兩萬正兵和三萬義軍,更是擁有一支不弱的武裝艦隊。
粵西已經成為了大明最穩固的後方,隻是這個後方掌握在林士章這位七十二歲的老人手中,而現在李明勳第一次登上海南島,就是拜訪了他。
林士章原本就是江南士紳,在私生活上想來講究,其私邸位於府城之外一片果園之後,麵積不大,卻是極為精致,院子裏有一口古井和半院花草,古井旁有石砌的涼亭,石桌上擺著四色瓜果,李明勳揀了一塊果脯吃下,端起那碗碟把玩著,隨口說道:“這廉州產的瓷器,量是足了,可惜質地不咋地啊,難怪遠洋航運公司那群家夥不遠讓其上船,和台北瓷器廠差的太多了。”
林士章躺在躺椅上,不悅的看了他一眼,道:“也不知道是誰那般小氣,好東西都是往自家懷裏攬!”
李明勳登時笑了,當初從景德鎮弄來不少官窯的匠人,又在江南弄了好多,但最好的匠人留在了大本營,用於各種耐火磚的燒製工作,目的還是攻克高爐煉鋼,次一等的便是進了台北瓷器廠,廉州瓷器作坊多是瓊藩和合眾國商人自己籌資建的,走的距離原材料產地近的路子,但是匠人師傅卻隻能從廣東調,水平便是差了許多。
“嗬嗬,集中力量辦大事嘛,咱不是一直這麽幹嗎?”李明勳笑嗬嗬的說道,林士章既然老交情也是老前輩,麵子還是要給的。
林士章也不和他糾纏,他心裏很清楚,但凡在海貿上高利潤且技術要求高的產業,李明勳都會籠到台灣去,卻也不是留給自己,都是變成了國有企業了,林士章也說不出不是來,他問道:“李成棟的信你看過了嗎?”
“哦,這事兒啊,這家夥是為自己留退路嗎?”李明勳問道。
林士章搖搖頭:“為自己倒是不然,為他惠藩一門留退路倒是真的,他想讓三個義子到我瓊藩來,你以為如何?”
“要啊,李成棟的老營兵實力不俗,不比漢軍旗差不多,為何不要?”李明勳道。
林士章也是這般考慮的,但是他也有為難,說道:“如今滿清大兵壓境,秋冬時節便是要大開打,前途渺茫的時候,誰人都是有想法啊,不光他李成棟一個人,如今西南半壁,能稱得上穩定的,也就隻有我瓊藩了,難道來人我便是要嗎?”
李明勳連忙搖頭:“那不能,宗室和官紳可不能都要,宗室嘛,你手裏不是有個唐王嗎,再有個備份也就是了,官紳,你有那麽多官位給他們嗎,如果沒有不如不要,老先生應該知道,這群孫......這部分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比誰都難纏。”
林士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粵西有如今這個局麵,靠的是粵西三巨頭林士章、黃蜚和袁時中三人的獨斷專行,瓊藩也就是披著大明的外衣,內部是自成一脈,選官任將都有自己的體係,賦稅財政也有自己的標準,除了每年給朝廷部分‘孝敬’,奉永曆為正統,瓊藩幾乎可以說獨立一國了,別說那些一個比一個爵位高,一個比一個官銜大的官紳勳貴,就算是忠臣清流林士章也不想要,一個陳邦彥都讓他煩的夠夠的了。
“你無需你多說,來的宗室官紳勳臣,一律自食其力,若是不能,一律自謀發展,到時候多半是去你東番去當富家翁了,老夫的說的不是他們,是前線下來的兵將,要還是不要。”林士章再問道。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畢竟前車之鑒尚在啊,當初弘光命令鄭藩水師炮擊高傑部潰兵,惹的江北四鎮投降,造成了巨大的惡劣影響,滿清綠營能打的將領幾乎都是出自高傑部,比如長沙的徐勇,贛州的高進庫等等,但當時如果不阻攔那些潰兵,讓其渡江南下,相比江南也是要遭遇兵災,這個局麵也同樣擺在了林士章麵前,接納吧,粵西要受兵災,不接納吧,便是逼著他們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