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結義雖隻是二人稱兄道弟,與雙方背後的勢力無關,但實際並非如此,首先,二人結義解決了雙方合作的主次問題,旁的不說,以李定國之功勳威望,加上晉王身份,理論上是可以代表永曆政權出任抗清禦虜統一陣線的盟主,但隨著二人結義,這盟主必然是屬於李明勳,原因無他,李明勳今年三十有六而李定國不過三十二歲,長幼有序,李明勳當為兄長,而李明勳威望功勳遠勝李定國,還有何可爭執的呢?


    結義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當雙方有意加深合作的時候,私人感情可以讓合作更為順遂,減少矛盾和分歧,但這種私人感情也不會讓戰略被動,可謂一舉兩得,縱然有些人反對,也可用‘當時喝醉酒,也不知怎麽就拜了把子’搪塞過去。


    二李結義完成了西營與合眾國結盟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正式商議結盟和對清作戰,特別是收複兩廣的計劃,這一次,李定國主動在香港進行戰略協商,李明勳欣然同意,其給李定國留了一百名元首衛隊,不日護送李定國前往香港,與此同時,知會瓊藩、順軍、監國等所有抗清禦虜統一陣線中勢力。


    從藤縣返回香港,需要經過高一功率領的順軍駐紮的鬱林州一帶,在當流賊的時候,張獻忠和李自成便是不對付,建立大順和大西之後,更是打過大仗,一直到李定國兵發廣西誅殺孔有德,雙方也是貌合神離。


    當初李明勳確定先海後陸的戰略,主要資源投入到中荷戰爭中去,不僅陸軍處於守勢,就連盟友也是如此,特別是瓊藩,其在粵西與滿清平、靖二藩鏖戰多年,一度丟了粵西四府中的高州府和雷州府部分,若非當時李定國領兵攻占廣西,誅殺定南王孔有德,粵西四府便是危險了。


    定藩強盛之時,守衛北線方向的高一功和林察二人隻得退守天門關,把大片餉源地丟失,後李定國出滇誅殺孔有德,占領廣西,雙方還在北流縣城一帶發生紛爭,李定國很強勢,打消了高一功以收複失地為名的搶占勝利果實的企圖,後李定國北上入湖南,廣西大半陷落,但定藩不勝以往,高一功趁機攻占梧州和潯州大片土地,待李定國再殺回來,便是死守不退了,這也是李明勳把自己衛隊留給李定國的原因之一,他不希望順軍與西營因為舊仇而引發變亂。


    按照高一功的說法,李定國二複廣西時,曾在潯州踟躕很久,似乎要把梧州全境讓於他,但高一功終究還是沒敢接,退縮到容縣不進分毫,原因很簡單,藤縣切斷了西江幹流,誰占誰就要承擔來自滿清三漢藩的壓力,李定國給了高一功機會,高一功不敢抓也沒有能力抓,最終雙方沒有因為餉源地再衝突,事後想來,也是李定國的計謀。


    “晉王與元首結義,雖然可融洽各方,卻也容易惹來非議啊,旁的暫且不提,元首閣下當真以為晉王會與我等協力同心?”在護從李明勳前往合浦的路上,高一功認真問道。


    李明勳看了高一功一眼,知道他心中有些嫉妒,如今李明勳身份不同以往,抗清各部中,合眾國最強,與之結義雖然會遭到那些文官的非議,但帶來的好處卻是實打實的,雖然如今順軍一脈勢力不如以往,但終究還是不想低人一等,特別是低西營一等。


    李明勳微笑說道:“李定國此人乃當世豪傑,與之結義,對我個人對合眾國,對整個抗清事業來說都是有利的,至於他是否可信,那就要兩說了,我觀定國過往做派,抗清是真,複明是假,但要說其棄明而效我合眾國,卻也不然,郢國公,你我都應該知道,到了如今這個位置,人人身不由己,李定國或許為大局願意與合眾國同心協力,但他那些部下可未必有此心思,人再剛強還是要順應時勢,定國需如此,我亦如此。”


    旁的不說,大明可以給李定國等人光宗耀祖的爵位和專擅一切的權柄,合眾國卻給不了,對於定國的屬下來說,加入合眾國也要屈居李明勳之下,還不如反身與孫可望爭奪西營盟主一職,那能繼續作威作福,獨霸一方。


    所以,李明勳隻是想通過結義拉進李定國的關係,至於有些人所想的融合、吞並甚至收服皆是不可能,每個群體都有每個群體的利益,要麽你給予他更多,要麽是消滅這個群體,否則隻是是合作,李明勳可不認為自己有能讓李定國這位英雄納頭就拜的王霸之氣,而如今的晉王一脈的計劃是奪取一塊自己能掌握的且資源充裕的餉源地,廣西肯定不足,廣東便是目標,可晉王一脈不足以戰勝三漢藩。


    而對於李明勳來說,連監國一脈那些臭魚爛番薯都願意扶持一把,更不要提李定國這位兩蹶名王的晉王殿下。


    七月初,各方勢力都是抵達了香港,共論兩廣攻略,晉王與合眾國方麵,李定國與李明勳親身趕到,瓊藩派遣了袁時中,順軍來了高一功,監國方麵照例派來的老好人沈廷揚,從使者方麵來說,各方都是誠意十足,有李明勳親自居中調停,各方對此事的期望度很高。


    <a href="http://m.2kxiaoshuo.com" id="wzsy">2kxiaoshuo.com</a>


    誠意歸誠意,利益是利益,抗清雖然是占據了道德和正義的製高點,但終歸是要有利才會去做,但廣東如今地盤實在是太少,根本不夠分,所以還是要看各方的政治智慧和妥協了。


    偌大的會議室裏,眾人落座,李明勳既是地主又身份貴重,自當列在首位,李定國與沈廷揚分列兩旁,繼而是瓊藩的袁時中、順軍高一功、惠藩杜永和,至於永曆與監國所屬的幾個實權軍鎮,便是不算做其中了,雖然有些軍鎮的軍力和戰力超過了某些藩國。


    在滿清三漢藩占領兩廣之後,粵西四府中的各方勢力進行了大洗牌,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惠藩,惠藩巔峰時期曾經是永曆第一大藩,但杜永和決策失誤,其力主堅守廣州,等待西營出滇,可廣州陷落也是沒有等來一兵一卒,杜永和率殘軍在廣東水師的幫助下逃出虎口,到了瓊州,而惠藩也分為義子李元胤和老將杜永和兩派,最終李元胤妥協,帶上自己的親兵和幾個弟兄去了九龍殖民去了,杜永和才略作恢複實力,如今卻也隻有三千精兵,是各勢力中最弱的,也隻能是跟著瓊藩袁時中附和。


    而在其他勢力中,監國最強,號稱兵馬十五萬,實際上不過十萬,其中分屬各個軍閥,朝鮮戰爭時有所增強,但軍隊駁雜不清,又從未經過堂堂正正之陣,也隻是表麵強大罷了。


    另外便是瓊藩和順軍了,在三漢藩入侵兩廣前,瓊藩本身就有兩萬正兵和三萬義兵,加上投靠其的幾個軍閥和順軍,巔峰時期,粵西有八萬兵馬,但是從鏖戰近四年,粵西接連經過失敗、背叛和消耗,兵馬早已不如從前,因為軍餉不足,又遣散了一些,再加上各軍閥援助子侄開拓南洋,如今瓊藩隻有三萬餘兵馬,其中精銳過半,而順軍從湖南撤下來就沒有經過好好休整,所得餉源地也少,因此一直沒有擴充,又鏖戰數年,如今尚有精兵六千。


    而晉王李定國麾下有精銳兵馬三萬餘,許多是西軍老營兵,久經戰場,又跟著李定國兩蹶名王,無論士氣和戰力都是不用擔心的,隻是因為孫可望斷其糧餉,如今甲械倒是不足。


    而各方勢力中,自然是合眾國最強,如今合眾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三軍,加上附屬其的義從軍和治安軍、各地的防禦部隊,加上守備、開拓、捕奴等軍隊,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二萬,但這十二萬人可不是全然能拉上戰場的,至少海軍沒法把戰列艦開到陸地上去。


    海軍在中荷戰爭中大放異彩,陸軍這三年卻是表現的中規中矩,其關鍵就在於山東戰場,李明勳把資源投入到了海洋,雖然通過朝鮮斬獲、開售台南土地等方式,合眾國財政上還算比較寬裕,但兵力上的劣勢讓高鋒沒有把握在山東擊敗張存仁的滿清重兵集團。


    滿清雖然沒有與荷蘭人結盟,但終究還是得知中荷海戰的消息,因為趁機攻伐山東,高鋒早有準備,在中荷戰爭一開始,高鋒就開始大規模徹底山東百姓,在山東失陷之前,從山東撤出四十多萬人,移民到了永寧、濟州和台南,移民結束後,高鋒便開始撤軍,隻保留義從軍和一萬陸軍,防守鐵桶一般的青島要塞,雖說不戰而失地是陸戰的汙點,但元老們諒解了這種行為,畢竟誰也不會認為合眾國有能力與東方第一陸地強權和第一海上勢力同時決戰。


    如今看來,陸軍撤兵也算是好事,至少解放出來足夠的兵力用於廣東戰場,而高鋒除了完成了山東戰場的撤離,這兩年最大的成果就是對陸軍進行了新軍製改革,確立了體係化的軍隊製度和軍銜、職務製度。


    中明盟軍一方,論及實力應該以合眾國居首,繼而是監國一脈的鄭藩(鄭彩)、晉藩、瓊藩,但監國一脈顯然不會全力出戰,主力還要看合眾國、晉藩和粵西藩鎮。


    在過去的幾年鏖戰中,三漢藩的也是損耗頗大,旁的不說,連定南王孔有德都是被殺,如今定藩由原孔有德麾下大將,廣西提督線國安在督領,而平、靖二藩在粵西鏖戰幾年,也是人困馬乏,若是盟軍肯出全力,勝利在望,但關鍵還是約定好如何分勝利蛋糕,這種先小人後君子的作法是李明勳力主的,雖然傳揚出去,不利於各方名聲,但總比打完外虜再打內戰要好的多。


    而在會商之前,李明勳已經與各方交談了意見,並且說服各方進行了妥協,李明勳算是胸有成竹。


    “此番兩廣之地,三漢藩尚占據七府一州,若得勝,所屬土地便是要在這其中切割了。”李明勳在圖中劃出了三漢藩所占土地,朗聲說道,廣東除了粵西之外六府一散州全被漢藩所占,而且其尚竊據粵西高州部分,廣西梧州府城及部分縣城,這兩地加起來算作一府,因此稱之為七府一州倒也不算假。


    “首先聲明,監國一脈助戰,不分地盤,而條件則是其餘各方接濟軍餉,且分配繳獲,另外則是,若將來攻掠八閩,則永曆一脈不分地盤,不知諸位以為如何?”李明勳誠心問道。


    意思很清楚,監國一脈的藩鎮是來當雇傭兵的,給多少錢出多少兵,打贏了要分斬獲,而通過這件事保證,西南屬於永曆,東南屬於監國,劃分勢力範圍,永曆一脈當然有想法,畢竟收複兩廣之後,下一個目標便是福建,若不能分八閩之地,平白少了許多地盤,但此時無人站出來反對,一來廣東沒吃進嘴,談福建太早,二來也不是完全不能應對。監國有兵但無地盤,一直以來靠走私和劫掠養兵,窮困的很,將來攻打福建,多派兵多要餉,監國給不起,便是要地盤便是。


    在永曆各藩鎮沒有反對之後,李明勳道:“那這條便是確立下來,第二條,合眾國隻要潮州。”


    眾人嘩然,因為大家沒想到李明勳會這般大方,至少大部分以為,李明勳至少還會再要惠州府,李定國輕咳一聲:“元首閣下,不知此番貴國願出兵多少呢?”


    瞿式耜當年賣潮州,賣了五千兵加上一百五十萬兩銀子,若是換算成合眾國出兵,也就一萬五,可如今的情勢是,盟軍需要合眾國出的兵馬不止一萬五,還需要其糧餉支援。


    李明勳道:“至少不會比晉藩少,如何。”


    李明勳不肯直說,眾人更是狐疑,李明勳道:“各位,我國所取與出兵並不掛鉤,盟軍以我為帥,我自當拿出充足的兵力來,諸位也知道,明勳用兵,不動則已,動則必勝,諸位問我出多少兵,我可以告訴諸位,出能擊敗三漢藩,能收複兩廣的兵。”


    “那是否有其他條件,比如在香港等問題上。”杜永和問了一句,他是知道的,當年賣潮州,李明勳曾想把香港也買過去,省的年年交錢,隻不過瞿式耜和李成棟沒有同意放手這隻下金蛋的雞。


    “條件是由但不再涉及領土,而是涉及貿易問題。”李明勳實話實說,他又補充道:“那是在收複兩廣之後了。”


    眾人相互看看,紛紛表示支持,李明勳又道:“順軍和惠藩也不參與分配廣東州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海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看昨日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看昨日風華並收藏七海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