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被解了甲,收繳了武器,扔到了柴房之中,凍餓了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一早,鄭經嗅到了燉肉的氣味,他也被捆綁起來,拉到了一處稍大的房間裏,昨晚捉住他的少尉拉扯著鄭經進了房間,鄭經抬頭看了一眼,四五個人圍著火爐坐著,為首是一個中校。
“團長,昨晚有兩個模樣怪異的韃子摸了進來,被我捉了,都在這裏了。”少尉說道。
鄭經已經打定主意隱藏自己的身份,昨晚還悄悄叮囑了身邊的護衛,今日見到正主,卻不曾想被叫做韃子,鄭經認定眼前這人正是伏擊自己的,如今說自己是韃子,應當是混淆視聽,逃脫責任,連忙甩掉腦袋上的帽子,喊道:“老子不是韃子,老子是正經的明軍王師!”
“媽的,還敢放肆!”少尉罵了一句,拿起皮鞭來就要打,卻聽到有個聲音:“且慢,別打!”
一個年輕的少校軍官走近了鄭經,用刀挑起他的下巴,細細一看,笑問道:“鄭經,你不認得我了?”
鄭經詫異抬頭看了一眼,見不識得,連忙低頭說道:“什麽鄭經,大人認錯人了。”
為首的那中校走過來,問道:“你認識他?”
少校笑道:“是啊,這是鄭經,朱明延平王的長子,也是世子。”
“原來是你的族兄弟,難怪認得。”中校說道。
一聽族兄弟,鄭經抬起頭細看那少校,怎麽也想不起來,少校哈哈一笑,說道:“我是鄭佐呀,要不是我小時候用鏟子在你腦門上留這麽個印記,我也是認不出你來。”
“鄭佐,真是你!”鄭經站了起來。
鄭佐是鄭彩的兒子,雖說鄭彩與鄭成功一輩,卻是和鄭芝龍一個時代的,也是當年十八芝中一個,早年便是掌握實權,鄭佐小時候就養在鄭府,是鄭經幼年玩伴。
“來,起來,慢慢說。”鄭佐看到這個童年時代的玩伴,親自給他鬆綁,從那口大鍋裏盛了滿滿一碗燉肉,遞給了鄭經,鄭經原本還想分辨的,但一個日夜沒有吃喝了,端起碗就先吃了,那中校給了自己屬下一個眼神,少尉也盛了一碗肉,拿了兩個饅頭,帶著鄭經的侍衛帶下去盤問了。
吃完之後的鄭經立刻問道:“我們鄭藩明明是華盟一員,你們的盟友,為何無故伏擊於我,殺我上百弟兄?”
中校和鄭佐相互看看,如今的鄭藩還算不算合眾國盟友,他們可說了不算,但是上邊的命令是,不要主動與進入山東的明軍衝突,他們一直嚴格遵守這個命令。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不可能,沂水境內的部隊都歸這位杜長官指揮,我們沒有伏擊你們。”鄭佐說道。
杜仲卻是問道:“你是在哪裏遭遇的伏擊,確定是我們的軍隊嗎?”
鄭經冷冷一笑:“還在這個作妖,分明就是你們,我可是看的清楚,軍服和你們都一樣。”
鄭佐和杜仲相互看了一眼,坐下來,鄭佐說:“應該就是那支特殊清軍幹的。”
“鄭經,不是我們伏擊的你們,是清軍,清軍有幾支騎兵隊,其中混編了一些偽裝成我軍的人,一般十幾個,他們有我們的裝備,以此來進行行動,我們也在尋找他們,你想想,你看到的軍人都穿著我們的衣服嗎,騎乘的是什麽戰馬?”鄭佐直接問道。
此時再回頭一想,鄭經想起,除了一開始見到的十幾個人穿東番軍服,其餘似乎都不是,特別是伏擊和追擊的騎兵,而他們騎乘的戰馬也不是東番那等高頭大馬,但鄭經搖搖頭:“如果是清軍,怎麽會伏擊我們?”
鄭佐嗬嗬一笑:“鄭經啊,你剛才說的你手下大部分騎兵不是鄭藩兵,那些家夥原先都是綠營,想來反正後還沒換裝備吧。”
“正是這般,清軍也不可能伏擊我們!”鄭經嘴硬說道。
鄭佐笑了:“我們也經常偽裝成清軍綠營行事啊,想來是你把清軍當我們,而清軍也把你當我們了,你在哪裏遭遇的伏擊?”
鄭經說道:“在穆陵關南麵。”
杜仲叫來手下,吩咐前往穆陵關找尋,他們出現在這裏,也是為了追殺這些清軍的。
鄭經見杜仲煞有其事,問道:“穆陵關北就是臨朐,你們的前線大營,穆陵關也應在你們掌握下才是!”
鄭佐說道:“告訴也無妨,臨朐城和臨朐大營都已經放棄,你回去告訴延平王,讓他和他身後的明軍放心北上就行,我合眾國大軍已經退到昌樂、濰縣一帶了,至於南京朝廷怎麽做,我們就管不著了。”
“你放我走?”鄭經不敢相信,畢竟自己的身份在這裏放著,延平王世子,怎麽也算個不小的籌碼。
杜仲說道:“我們接到的命令是不與你們衝突,也奉勸你們一句,不想與我們衝突,就不要進入萊州境內。”
鄭經認真的記下這話,還重複了一遍,鄭佐叫來自己的副官,把兩件厚棉衣給了鄭經主仆,又把肉幹和饅頭盛了一袋子,還準備給馬的飼料,讓其帶上走了,鄭經與護衛上馬,鄭佐走上前,說道:“鄭經,你我同出一族,雖然已屬兩國,但是同族情分還是要講的,我父如今率一萬五千精銳在元首麾下效力,抗清禦虜,若你父還是那個背父救國的鄭成功,就不應當與滿清同流合汙,可若是真到了那一日,我父與我,也不怕與爾父子刀兵相見,你也好自為之!”
“你何必和他說那些,這廝與南京那些人一樣,都是無藥可救的。”杜仲見鄭經離開,不屑說道。
鄭佐道:“杜長官,家父曾告知我,說元首說過,南京朝廷那邊,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鄭成功變成漢奸。”
“我早已聽過傳言,說元首對鄭成功極盡包容、妥協之事,以前不信,現在信了!”杜仲也是有些感歎。
沂州。
“你確定那個人是鄭佐?”鄭成功臉色不悅,問道。
鄭經說道:“錯不了,我腦袋這疤就是他弄的,這事兒別人也不知道。”
“那也不能證明他說的是真的。”鄭成功依舊不敢相信,他對山東的戰局是了解的,東番經營臨朐大營一年半了,如何說放棄就放棄呢?
鄭經說道:“不,鄭佐說的是真的,兒子沒有直接回來,而是帶著侍衛先北上去了臨朐一趟,雖說接近不了,但周邊全是清軍騎兵和營地,想來除非是清軍反圍了臨朐,不然不是這個光景。”
反圍臨朐?鄭成功很不以為然,這是不可能的,但也證明,東番撤出臨朐是事實。
鄭成功心中滿是疑惑,隨即再次派遣斥候分散各處,重點向青州、膠東一帶偵查,結果卻是大同小異,在諸城一帶,斥候被合眾國騎兵俘獲或者包圍,確定身份之後禮送到了沂州,而進入青州境內的斥候,被清軍發現之後,並未追殺,清軍騎兵還與斥候聯絡,聲言兩相友好,互不攻殺,更是告知,接到的命令是不與鄭藩軍發生任何衝突。
這卻是讓鄭成功更感覺詭異,好像一夜之間,鄭藩成為了天下人都惹不起的強軍,成了各方巴結的香餑餑,以前不都是李明勳和他的合眾國這般待遇嗎?
又過了兩日,親征數十萬軍卒和隨軍丁壯、輜重進入了沂州城,鄭成功父子被招去軍議,在府衙臨時改造的行在裏,鄭成功沒有見到皇帝,問過才知道,聖體微恙,軍機大事全盤托付給了次輔洪承疇,鄭成功知道,這是皇帝在與領兵大臣冷戰。
皇帝是想在南京過年的,後逼著去了淮安,原定過完年再北上的,接到沂州空檔、東番後撤的消息後,又被洪承疇強逼著北上,冰天雪地裏住進了漏風了沂州府,皇帝托詞有病,也算是唯一能做的反抗,當然,永曆如此,並不改變什麽。
沒有了皇帝,眾人軍議反而更鬆快一些,洪承疇與隨軍的諸勳臣將領相對而坐,其中還是以洪承疇心腹李本深、延平王鄭成功和平西王世子吳應雄為首。
“延平王,東番當真撤往了膠東,放棄了臨朐大營?”李本深難以置信的問道。
鄭經給父親送上一物,鄭成功在眾人麵前展開,似是一灰色石塊,但方正平滑,幾個人看過多是不認識,洪承疇隻看了一眼,便說道:“這是水泥,是東番獨有的建築材料,想來也隻有臨朐大營那等要緊之地才用得上。”
這從側麵證明了東番與滿清脫離接觸的事實,吳應雄指著地圖,劃拉了中原好一大片地方,說道:“我的人北上打探到的消息,豫東、冀南和魯西有十幾個州府已經被東番所控製,派遣了地方官員,組建了民團,想來這是那所謂機動兵團的手筆,據當地人說,早在一個半月前,東番就開始調配兵馬,山東境內除了依舊被清廷占據的濟南、武定等三五個城池,其餘地方的百姓,要麽隨著東番主力向東,要麽全部進入東番實際控製的城市防守,而冀南和豫東也是如此,牲口與糧食必須進城,而機動兵團向東撤的時候,東番又派遣數量極多的新訓軍接替了中原的防區,並且帶來了大量的火炮和彈藥,與機動兵團換防。
也就是說,東番雖然把主力合兵一處,但依舊實地控製了青州大營的東西兩個方向的地盤,山東這塊地方,都已經被堅壁清野了。”
這卻不是鄭成功能知道的消息,他問:“李明勳如此做,針對的不當隻是滿清吧。”
“逼上梁山的把戲罷了。”洪承疇不屑說道。
“逼上梁山?”
洪承疇道:“我們此次北上,就是借助清廷的實力,迫使東番承認朝廷,既要保證朝廷對光複之地的實際控製,也要保證東番不再滅掉滿清後攻伐我們,以便大明可以效仿東番,改革軍製、民政,中興自強。
而如今,清廷兵馬雖多,卻極度缺糧,東番在周圍堅壁清野,就是讓清廷難以因為其撤軍而獲得糧食,試想,這個節骨眼,來自中原北方的補給必然不敢穿越東番占領區往青州送糧食,而青州的清軍也沒有能力一個個的去攻占東番占領的城池,因此,清廷依舊缺糧。不想餓死的清軍該怎麽做呢?”
李本深冷冷一笑:“清軍若想存續,糧草隻能從我們這裏著落,無論是搶奪還是購買,想來那李明勳都會以此大做文章。”
鄭成功恍然明白,東番大軍這麽一撤,就是創造明清兩國單獨應對的機會,打起來,兩敗俱傷,不打,那就得給清廷送糧食,那便是背棄盟約與敵同流合汙的罪過,更不可能得到東番的支持了。
“洪大人既已參透東番陰謀,想來也不會上當了,真是我大明之福呀。”鄭成功笑著說道。
洪承疇沒有接話,參透了又能怎麽樣,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清廷那二十多萬大軍餓死或者崩潰嗎,沒了這個砝碼,又如何逼著東番就範呢?
“今日先議到這裏,不管怎麽說,大軍北上,還要適應北方寒冷氣候,一切等過完年再說,諸位回去對營伍管束操練,靜待朝廷與東番交涉的消息吧。”雖然洪承疇對交涉已經沒有多少把握了,但此時還不好表態與清廷合作之事,隻得這麽說了。
眾人散去,隻剩了洪、吳二人,吳應雄冷冷說道:“這鄭成功還真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罷了,如今還要仰仗他與東番的特殊關係進行交涉呢。”洪承疇勸說一句,以免吳應雄與其衝突。
吳應雄說道:“現在看來,東番沒有妥協的意思,甚至連使者都不派來,大人認為該如何做?”
“他不使人來,我卻要使人去的,但總歸要做最壞打算。”洪承疇歎息說道。
吳應雄問:“與那索額圖交涉的如何了?”
洪承疇臉上來了興致,說道:“索額圖帶來了順治的善意,願意與大明一起共滅東番,而且條件很誘人,與我大明結盟,去國號,為屏藩,遜位稱臣也可以考慮,也承諾事成之後退出邊牆之外,不取大明一寸土地。”
吳應雄嗬嗬一笑:“他也隻是說說,手裏二十多萬人馬,那許多精銳,贏了之後,還不知要如何變卦呢。”
洪承疇自然明白,說道:“世子,對清聯絡之事,還要仰仗於你,那索額圖便由你秘密護送去青州,隻一樣,世子要弄清楚清軍目前的境況如何,糧草還能支持多少時日,戰鬥力與士氣如何。”
吳應雄點頭:“我省得,隻是聯絡東番誰去,鄭成功與我們並非一條心,信不過!”
洪承疇道:“自然不能隻讓他做這件事,這件事早有預備,年前便會派遣使團去膠東,領團之人便是新入閣的閣臣,馬吉翔!”
“團長,昨晚有兩個模樣怪異的韃子摸了進來,被我捉了,都在這裏了。”少尉說道。
鄭經已經打定主意隱藏自己的身份,昨晚還悄悄叮囑了身邊的護衛,今日見到正主,卻不曾想被叫做韃子,鄭經認定眼前這人正是伏擊自己的,如今說自己是韃子,應當是混淆視聽,逃脫責任,連忙甩掉腦袋上的帽子,喊道:“老子不是韃子,老子是正經的明軍王師!”
“媽的,還敢放肆!”少尉罵了一句,拿起皮鞭來就要打,卻聽到有個聲音:“且慢,別打!”
一個年輕的少校軍官走近了鄭經,用刀挑起他的下巴,細細一看,笑問道:“鄭經,你不認得我了?”
鄭經詫異抬頭看了一眼,見不識得,連忙低頭說道:“什麽鄭經,大人認錯人了。”
為首的那中校走過來,問道:“你認識他?”
少校笑道:“是啊,這是鄭經,朱明延平王的長子,也是世子。”
“原來是你的族兄弟,難怪認得。”中校說道。
一聽族兄弟,鄭經抬起頭細看那少校,怎麽也想不起來,少校哈哈一笑,說道:“我是鄭佐呀,要不是我小時候用鏟子在你腦門上留這麽個印記,我也是認不出你來。”
“鄭佐,真是你!”鄭經站了起來。
鄭佐是鄭彩的兒子,雖說鄭彩與鄭成功一輩,卻是和鄭芝龍一個時代的,也是當年十八芝中一個,早年便是掌握實權,鄭佐小時候就養在鄭府,是鄭經幼年玩伴。
“來,起來,慢慢說。”鄭佐看到這個童年時代的玩伴,親自給他鬆綁,從那口大鍋裏盛了滿滿一碗燉肉,遞給了鄭經,鄭經原本還想分辨的,但一個日夜沒有吃喝了,端起碗就先吃了,那中校給了自己屬下一個眼神,少尉也盛了一碗肉,拿了兩個饅頭,帶著鄭經的侍衛帶下去盤問了。
吃完之後的鄭經立刻問道:“我們鄭藩明明是華盟一員,你們的盟友,為何無故伏擊於我,殺我上百弟兄?”
中校和鄭佐相互看看,如今的鄭藩還算不算合眾國盟友,他們可說了不算,但是上邊的命令是,不要主動與進入山東的明軍衝突,他們一直嚴格遵守這個命令。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不可能,沂水境內的部隊都歸這位杜長官指揮,我們沒有伏擊你們。”鄭佐說道。
杜仲卻是問道:“你是在哪裏遭遇的伏擊,確定是我們的軍隊嗎?”
鄭經冷冷一笑:“還在這個作妖,分明就是你們,我可是看的清楚,軍服和你們都一樣。”
鄭佐和杜仲相互看了一眼,坐下來,鄭佐說:“應該就是那支特殊清軍幹的。”
“鄭經,不是我們伏擊的你們,是清軍,清軍有幾支騎兵隊,其中混編了一些偽裝成我軍的人,一般十幾個,他們有我們的裝備,以此來進行行動,我們也在尋找他們,你想想,你看到的軍人都穿著我們的衣服嗎,騎乘的是什麽戰馬?”鄭佐直接問道。
此時再回頭一想,鄭經想起,除了一開始見到的十幾個人穿東番軍服,其餘似乎都不是,特別是伏擊和追擊的騎兵,而他們騎乘的戰馬也不是東番那等高頭大馬,但鄭經搖搖頭:“如果是清軍,怎麽會伏擊我們?”
鄭佐嗬嗬一笑:“鄭經啊,你剛才說的你手下大部分騎兵不是鄭藩兵,那些家夥原先都是綠營,想來反正後還沒換裝備吧。”
“正是這般,清軍也不可能伏擊我們!”鄭經嘴硬說道。
鄭佐笑了:“我們也經常偽裝成清軍綠營行事啊,想來是你把清軍當我們,而清軍也把你當我們了,你在哪裏遭遇的伏擊?”
鄭經說道:“在穆陵關南麵。”
杜仲叫來手下,吩咐前往穆陵關找尋,他們出現在這裏,也是為了追殺這些清軍的。
鄭經見杜仲煞有其事,問道:“穆陵關北就是臨朐,你們的前線大營,穆陵關也應在你們掌握下才是!”
鄭佐說道:“告訴也無妨,臨朐城和臨朐大營都已經放棄,你回去告訴延平王,讓他和他身後的明軍放心北上就行,我合眾國大軍已經退到昌樂、濰縣一帶了,至於南京朝廷怎麽做,我們就管不著了。”
“你放我走?”鄭經不敢相信,畢竟自己的身份在這裏放著,延平王世子,怎麽也算個不小的籌碼。
杜仲說道:“我們接到的命令是不與你們衝突,也奉勸你們一句,不想與我們衝突,就不要進入萊州境內。”
鄭經認真的記下這話,還重複了一遍,鄭佐叫來自己的副官,把兩件厚棉衣給了鄭經主仆,又把肉幹和饅頭盛了一袋子,還準備給馬的飼料,讓其帶上走了,鄭經與護衛上馬,鄭佐走上前,說道:“鄭經,你我同出一族,雖然已屬兩國,但是同族情分還是要講的,我父如今率一萬五千精銳在元首麾下效力,抗清禦虜,若你父還是那個背父救國的鄭成功,就不應當與滿清同流合汙,可若是真到了那一日,我父與我,也不怕與爾父子刀兵相見,你也好自為之!”
“你何必和他說那些,這廝與南京那些人一樣,都是無藥可救的。”杜仲見鄭經離開,不屑說道。
鄭佐道:“杜長官,家父曾告知我,說元首說過,南京朝廷那邊,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鄭成功變成漢奸。”
“我早已聽過傳言,說元首對鄭成功極盡包容、妥協之事,以前不信,現在信了!”杜仲也是有些感歎。
沂州。
“你確定那個人是鄭佐?”鄭成功臉色不悅,問道。
鄭經說道:“錯不了,我腦袋這疤就是他弄的,這事兒別人也不知道。”
“那也不能證明他說的是真的。”鄭成功依舊不敢相信,他對山東的戰局是了解的,東番經營臨朐大營一年半了,如何說放棄就放棄呢?
鄭經說道:“不,鄭佐說的是真的,兒子沒有直接回來,而是帶著侍衛先北上去了臨朐一趟,雖說接近不了,但周邊全是清軍騎兵和營地,想來除非是清軍反圍了臨朐,不然不是這個光景。”
反圍臨朐?鄭成功很不以為然,這是不可能的,但也證明,東番撤出臨朐是事實。
鄭成功心中滿是疑惑,隨即再次派遣斥候分散各處,重點向青州、膠東一帶偵查,結果卻是大同小異,在諸城一帶,斥候被合眾國騎兵俘獲或者包圍,確定身份之後禮送到了沂州,而進入青州境內的斥候,被清軍發現之後,並未追殺,清軍騎兵還與斥候聯絡,聲言兩相友好,互不攻殺,更是告知,接到的命令是不與鄭藩軍發生任何衝突。
這卻是讓鄭成功更感覺詭異,好像一夜之間,鄭藩成為了天下人都惹不起的強軍,成了各方巴結的香餑餑,以前不都是李明勳和他的合眾國這般待遇嗎?
又過了兩日,親征數十萬軍卒和隨軍丁壯、輜重進入了沂州城,鄭成功父子被招去軍議,在府衙臨時改造的行在裏,鄭成功沒有見到皇帝,問過才知道,聖體微恙,軍機大事全盤托付給了次輔洪承疇,鄭成功知道,這是皇帝在與領兵大臣冷戰。
皇帝是想在南京過年的,後逼著去了淮安,原定過完年再北上的,接到沂州空檔、東番後撤的消息後,又被洪承疇強逼著北上,冰天雪地裏住進了漏風了沂州府,皇帝托詞有病,也算是唯一能做的反抗,當然,永曆如此,並不改變什麽。
沒有了皇帝,眾人軍議反而更鬆快一些,洪承疇與隨軍的諸勳臣將領相對而坐,其中還是以洪承疇心腹李本深、延平王鄭成功和平西王世子吳應雄為首。
“延平王,東番當真撤往了膠東,放棄了臨朐大營?”李本深難以置信的問道。
鄭經給父親送上一物,鄭成功在眾人麵前展開,似是一灰色石塊,但方正平滑,幾個人看過多是不認識,洪承疇隻看了一眼,便說道:“這是水泥,是東番獨有的建築材料,想來也隻有臨朐大營那等要緊之地才用得上。”
這從側麵證明了東番與滿清脫離接觸的事實,吳應雄指著地圖,劃拉了中原好一大片地方,說道:“我的人北上打探到的消息,豫東、冀南和魯西有十幾個州府已經被東番所控製,派遣了地方官員,組建了民團,想來這是那所謂機動兵團的手筆,據當地人說,早在一個半月前,東番就開始調配兵馬,山東境內除了依舊被清廷占據的濟南、武定等三五個城池,其餘地方的百姓,要麽隨著東番主力向東,要麽全部進入東番實際控製的城市防守,而冀南和豫東也是如此,牲口與糧食必須進城,而機動兵團向東撤的時候,東番又派遣數量極多的新訓軍接替了中原的防區,並且帶來了大量的火炮和彈藥,與機動兵團換防。
也就是說,東番雖然把主力合兵一處,但依舊實地控製了青州大營的東西兩個方向的地盤,山東這塊地方,都已經被堅壁清野了。”
這卻不是鄭成功能知道的消息,他問:“李明勳如此做,針對的不當隻是滿清吧。”
“逼上梁山的把戲罷了。”洪承疇不屑說道。
“逼上梁山?”
洪承疇道:“我們此次北上,就是借助清廷的實力,迫使東番承認朝廷,既要保證朝廷對光複之地的實際控製,也要保證東番不再滅掉滿清後攻伐我們,以便大明可以效仿東番,改革軍製、民政,中興自強。
而如今,清廷兵馬雖多,卻極度缺糧,東番在周圍堅壁清野,就是讓清廷難以因為其撤軍而獲得糧食,試想,這個節骨眼,來自中原北方的補給必然不敢穿越東番占領區往青州送糧食,而青州的清軍也沒有能力一個個的去攻占東番占領的城池,因此,清廷依舊缺糧。不想餓死的清軍該怎麽做呢?”
李本深冷冷一笑:“清軍若想存續,糧草隻能從我們這裏著落,無論是搶奪還是購買,想來那李明勳都會以此大做文章。”
鄭成功恍然明白,東番大軍這麽一撤,就是創造明清兩國單獨應對的機會,打起來,兩敗俱傷,不打,那就得給清廷送糧食,那便是背棄盟約與敵同流合汙的罪過,更不可能得到東番的支持了。
“洪大人既已參透東番陰謀,想來也不會上當了,真是我大明之福呀。”鄭成功笑著說道。
洪承疇沒有接話,參透了又能怎麽樣,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清廷那二十多萬大軍餓死或者崩潰嗎,沒了這個砝碼,又如何逼著東番就範呢?
“今日先議到這裏,不管怎麽說,大軍北上,還要適應北方寒冷氣候,一切等過完年再說,諸位回去對營伍管束操練,靜待朝廷與東番交涉的消息吧。”雖然洪承疇對交涉已經沒有多少把握了,但此時還不好表態與清廷合作之事,隻得這麽說了。
眾人散去,隻剩了洪、吳二人,吳應雄冷冷說道:“這鄭成功還真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罷了,如今還要仰仗他與東番的特殊關係進行交涉呢。”洪承疇勸說一句,以免吳應雄與其衝突。
吳應雄說道:“現在看來,東番沒有妥協的意思,甚至連使者都不派來,大人認為該如何做?”
“他不使人來,我卻要使人去的,但總歸要做最壞打算。”洪承疇歎息說道。
吳應雄問:“與那索額圖交涉的如何了?”
洪承疇臉上來了興致,說道:“索額圖帶來了順治的善意,願意與大明一起共滅東番,而且條件很誘人,與我大明結盟,去國號,為屏藩,遜位稱臣也可以考慮,也承諾事成之後退出邊牆之外,不取大明一寸土地。”
吳應雄嗬嗬一笑:“他也隻是說說,手裏二十多萬人馬,那許多精銳,贏了之後,還不知要如何變卦呢。”
洪承疇自然明白,說道:“世子,對清聯絡之事,還要仰仗於你,那索額圖便由你秘密護送去青州,隻一樣,世子要弄清楚清軍目前的境況如何,糧草還能支持多少時日,戰鬥力與士氣如何。”
吳應雄點頭:“我省得,隻是聯絡東番誰去,鄭成功與我們並非一條心,信不過!”
洪承疇道:“自然不能隻讓他做這件事,這件事早有預備,年前便會派遣使團去膠東,領團之人便是新入閣的閣臣,馬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