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勳見阿布奈要求饒,連忙擺手:“算了,讓他們下去吧,別提這些醃事了,出兵在外,軍機為先,曹禺歸化城為何還未投降?”


    曹禺抱拳說道:“那夜,歸化城外清廷崩潰,不少蒙古貴酋逃往歸化城護駕,城池太小,進去的不過是些兵馬,牛羊和百姓則滯留在外,末將以為其已經是末路窮途,縱有兵馬上萬,也難成大事,因此圍而不打,隻等其糧草斷絕,自行開城投降。”


    李明勳點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曹禺又說:“那群叛逆來派來了個銀佛寺的喇嘛談判,末將不敢擅專,人已經扣下。”


    “既然如此,我便見一見那喇嘛。”李明勳站起身,又說道:“諸位都是有功之臣,對我的意思也明了,我已經派人宣慰群蠻,招撫各部,漠南漠北,天山南北、青海藏地都會收到新朝詔令,爾等若有機緣,也可聯絡各方,以證新朝之德。


    歸化城旬月便可以告破,屆時左翼蒙古各部貴人也會抵達,會盟於此。”


    “謹遵陛下之命。”阿布奈帶著一群貴酋退下了。


    “今日阿布奈搞這麽一出,可不是為了報仇心切吧。”李明勳隨口問道。


    許漢風見曹禺不欲回答,說道:“卑職認為他在試探,若您同意他這些過分的要求,這些貴酋便會仗著功勞,要求取消盟旗製度,恢複林丹汗時期絕對的領主權,處於半獨立狀態,就像現在的漠北、藏地和西域一般。”


    “癡心妄想。”李明勳隨口說道。


    曹禺見李明勳真的要去見那些喇嘛,說道:“其實城裏的貴酋要求很簡單,隻要您把城外的各部牧民如數歸還他們,他們就會投降,末將不願意答應他們,漠南這一戰,咱們又能多三四百個佐領,若是都歸還了,直轄的佐領連一百個都剩不下。”


    <a id="wzsy"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零點看書</a>


    曹禺對喇嘛並不感冒,隨意安置那位喇嘛的時候,隻是隨意找了一處帳篷,而那位喇嘛也沒有抱怨,更沒有與周圍人說話,隻是營內的蒙古士兵和牧民自願為其清理了帳篷周圍雜草,堆了鮮花,也懇求廚子送上可口的飯食,下了值的蒙古兵還會遠遠在在帳篷周圍巡邏,以免無關人等驚擾了這位上師。


    這一切都被李明勳看在眼裏,他早已知曉蒙古人對喇嘛的崇高態度,倒是不覺得有什麽不妥,見帳篷裏很是昏暗,地方窄小,李明勳掀開簾子:“上師,可否出來敘話。”


    “貧僧切倫,謹遵陛下旨意。”切倫走了出來,對李明勳施禮之後,坐在了侍從官們擺下的牛皮墊子上,周圍花香彌漫,四周寂靜無聲,沒有人敢打擾他們,或許也無人願意打擾。


    “恭賀陛下橫掃叛逆,平定漠南,也唯有陛下這般身具福報,得天相助的人才可做下這般大業。”切倫笑著恭賀李明勳。


    切倫顯然是一位‘業務熟練’的僧侶,滿口的神佛,言語之間都是信仰,李明勳並不在乎他把將士拚殺來的成果歸類為神佛的庇佑,他早已參透宗教的把戲,這些把戲運用得到是有利於擴張和統治的,特別是在蒙古地區。


    “將使用命,民心思定,自然無往而不利。”李明勳淡淡說道。


    “陛下,貧僧此番前來,是為了歸化城的蒙古酋長們,他們迫切希望為您獻上忠誠........。”切倫說道。


    李明勳抬手,沒有讓切倫說完,他說道:“清廷潰散的那個夜晚才是證明忠誠的好時候,阿布奈和固魯等人才是忠誠的人,歸化城那些可不是........。”


    “但是陛下.......。”切倫也打斷了李明勳的話。


    李明勳笑了笑:“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會殺那些叛酋。”李明勳說著,把一份簽署了命令的分封狀拿了出來,說道:“這是我讓曹將軍精心挑選的十五個佐領組成的一個蒙古旗,您有兩個選擇,第一,勸說他們立刻投降,新朝用這個旗來供養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必流離失所,生活窮困。”


    切倫臉上多了一點喜色,轉而問道:“第二個選擇呢?”


    李明勳道:“據我所知,您現在是銀佛寺的主持,如果您願意的話,可以在這上麵簽署您的名字,這個旗幟就是喇嘛旗了,專門奉養銀佛寺的上師們,當然,原本銀佛寺擁有的部眾依舊。”


    “真的嗎?”切倫激動的站了起來,他聽說了李明勳在左翼蒙古優待黃教的事情,但不曾想會優待到這種地步,這樣的話,在世俗權力方麵,新朝給的已經不亞於滿洲皇帝了。


    走了幾圈後,切倫忽然意識到一件事:“如果貧僧簽字了,那麽.......那些貴人怎麽辦?”


    李明勳笑了:“您隻是一位喇嘛,不是應該為黃教謀福祉麽,幾百萬蒙古信徒還不值得您放棄一群不知所謂的貪婪貴酋嗎?”


    切倫這才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多餘的,他原本是準備先借著這件事試探一下新朝對黃教的態度,然後繼續跟進,但沒想到李明勳直接挑明了,思索之際,李明勳點了點那張分封狀子,說道:“切倫上師,您是代表蒙古貴人和我談,還是代表格魯派呢,這很重要。”


    見李明勳要收起那狀子,一向穩重的切倫像是餓了三天的乞丐,伸手搶奪了過來,切倫說道:“當然是格魯派,貧僧......貧僧失禮了。”


    “我與格魯派可以討論的可不止一個小小的歸化城,長城之外,大漠南北,我們可以合作的空間很大。”李明勳笑著說道,他又指了指已經被切倫塞進懷裏,隻露出一個角的分封狀,說道:“那種東西,可以由一張,就可以有十張。”


    切倫臉色一沉:“貧僧隻是一位措欽,恐怕無法代表格魯派與您縱論天下。”


    李明勳微微點頭,他這位措欽地位雖然不低,但與達賴、班禪,四大活佛,八大呼圖克圖等相比地位就不高了,屬於第五個等級。李明勳說道:“其實我們今天不需要談論態度,我隻需要向格魯派的上師們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等待格魯派與我洽談就是了,對了,您看這個。”


    說著,李明勳一拍手,兩個侍從官打開了一幅牛皮地圖,上麵包含了長城之外上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關外、漠南、漠北、西域、藏地都在其中,在前藏標注了達賴,後藏則是班禪,而在漠北則標注了哲布尊丹巴,而西域、漠南和關外都空著,其餘也就罷了,漠南和關外可是實打實由合眾國控製的。


    “切倫上師,您不想把您的名字標注在這裏,或者這裏嗎?”李明勳對笑著在關外和漠南分別點了點。


    “您的意思是........。”切倫不解了。


    李明勳笑道:“漠北已經有了一位哲布尊丹巴,漠南和關外也都缺少一位,等到將來我國的土地擴張到西域乃至更遠,還會有更多的活佛位置,隻不過,這些位置都是相對獨立的,就如哲布尊丹巴那樣。”


    格魯派黃教中,活佛數量並不少,有些世俗貴族還能購買這種頭銜,關鍵在於其有沒有轉世體係,原本隻有達賴和班禪有,現在哲布尊丹巴也有了,他之所以有,當然不是格魯派的高層真的以為那位是五百比丘的轉世之人,而是因為世俗貴族的支持,實際上,達賴和班禪不也是世俗軍事貴族支持的嗎?而李明勳的意思是,在漠南和關外各自支持一個。這意味著,格魯派被新朝承認是這兩個地區的合法宗教,而且還會擁有一定的實際權力。


    切倫立刻起身,說道:“貧僧明白了,貧僧這就前往藏地,稟告.......。”


    “不不不,切倫上師,不知您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似乎很投緣,或許這就是你們佛教說的緣法,恩,您與達賴和班禪並不熟悉,我想您去了藏地,這兩個機會就落不到您的頭上了,對嗎?不如留在我的身邊,講解佛法,不好嗎?”李明勳笑道。


    當然!去藏地勸說格魯派的領袖固然重要,但待在這位新朝君主身邊產生影響更為重要。


    “當然,陛下佛緣深厚,貧僧如何不能侍奉左右呢?”切倫說道。


    李明勳點點頭,說道:“好的,那您就派遣弟子前往藏地吧,我有兩個要求,第一格魯派必須說服衛拉特各部向我國稱臣納貢,第二,達賴本人必須來京城為我講佛。”


    切倫有些為難,第一點好說,衛拉特各部當初臣服了滿清,現在新朝崛起,臣服新朝並不算什麽,但達賴本人親自到京有些為難,畢竟新朝對格魯派的態度才剛剛彰顯,尚未經過考驗,但切倫也沒有辦法拒絕,因為達賴十一年前曾經到京城與順治會見,既然能見滿洲皇帝,為什麽不能見天朝新君呢?


    “好,貧僧立刻寫信。”切倫說道,他想了想,拿出那份分封狀,說道:“這東西,我可以寄到藏地麽?”


    “當然,這種東西要多少有多少。”李明勳笑了。


    切倫的動作很快,手段也夠狠,當天回到了歸化城,召集各部貴酋軍議,然後在銀佛寺直接動手,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寺院其實就是一個小國家,切倫這位寺主爺掌握著幾千人口,僧兵數百,把貴酋一網打盡後,直接開城門迎了陸軍進城,徹底解決了歸化城的問題,這給李明勳造就的便利是,他可以找一間幹燥的屋子生活工作,而不是總在潮濕的帳篷裏。


    接下來,就是劃定軍政區了,漠南雖然平定,但已經處於藩民雜居的狀態,雖然藩是內藩,但也不能用尋常的行政區劃,所以依舊效仿遼東,建立綏靖區。以張家口為界限,將漠南蒙古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麵建立雲中綏靖區,公署設立在歸化城,而東麵則建立燕北綏靖區,公署設立在赤峰,許漢風為雲中將軍,而裴成義總攬漠南事務,暫代燕北將軍之職。


    從裴成義西進科爾沁,再到李明勳出塞、西征,前後曆經約七個月的時間,到了五月初就已經完全平定了漠南,橫掃漠南之後,兩個綏靖區簡單統計,總共收攏百姓一百一十萬之巨,而滿清遷移走的蒙古人約有二十萬,再加上早先北上漠北的滿洲八旗十餘萬,也不過在國破之時收攏了三十萬多人。


    這比李明勳預料的總人口多了一些,清查原因,是因為各部之中有很多漢人奴隸,都是這些各部出兵搶掠,或者從邊牆之內購買,亦或者是滿清賜婚時配送來的。


    蒙古的人口一直是個迷,但基本可以確定,邊牆之外的蒙古人總數在二百三十萬左右,李明勳一下拿到了一半,而漠北人口,算上還不被滿清掌握的,也會超過七十萬。


    當然,一切隻是估計,實際曆史上,終清一朝也不知道蒙古人有多少,所以後世謠傳滿清對蒙古推行黃教、挑撥離間等政策,讓蒙古人損失了幾百萬隻不過是謠言罷了。實際來說,滿清的各種手段隻是抑製了蒙古一族人口的增長,使得其沒有在滿清一朝像漢族那樣暴漲五六倍,無論是漠南還是漠北,蒙古人口整體是增長的,隻是幅度非常小,而在西北和藏地,滿清一直奉行扶番抑蒙的戰略,再加上與準噶爾的戰爭進行的屠殺,這兩地的蒙古人數量大為減少。


    實際上,滿清也不知道蒙古有多少人,其對蒙古人口的統計僅限於內蒙古地區,方式就是三年一次會盟中的比丁,這實質上滿清把漠南蒙古的軍隊當成常備軍的做法,按照其要求,一個佐領一百五十丁(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一下的男人就是丁),五十個甲兵一百個閑散,丁口增加則另建佐領,要知道,比丁的過程中根本不統計老弱婦孺,比如一個家庭如果隻有女人孩子和老人,哪怕有十口人,也不會被統計進去,至於蒙古人中的殘疾、鰥寡都是不被統計的,還有驛路、喇嘛等擁有的丁口也在比丁之外,至於漠北這種外紮薩克,連比丁都沒有,因此後世研究,將一個佐領的一百五十丁視為一百五十戶,每戶有4.3個人大體就能統計各部的人口了。


    李明勳原本就知道這個簡單公式,現在對比一下,大體符合,在合眾國掌握或者即將掌握的一百一十萬人口之中,通過剿滅不歸附的蒙古貴酋、奪取滿洲直轄部落(土默特)、掃蕩與滿清結盟部落(如科爾沁),獲得的人口在七十五萬左右,這些人口可以組建約1150個直轄佐領,但是有部分佐領賞賜給了有功的藩兵藩將和歸附貴酋,還有賜予喇嘛的,所以等到兩個綏靖區建立的時候,直轄佐領隻剩下了八百五十個,大約五十五人口,而這八百五十個直轄佐領就是合眾國在漠南的基本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海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看昨日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看昨日風華並收藏七海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