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簽押房。
吳三桂正站在一張詳細的地圖前皺眉思索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了他的嘴中,但最終還是落在了潼關之上,關中盆地自古便是割據所在,但潼關的丟失讓肥沃的八百裏秦川無依無靠,而他的首席謀士方光琛也是看著地圖,怒道:“若不是吳國貴貪婪,隻顧著四處掠財,潼關怎麽會丟失!”
武行突襲潼關實在是迅速,打了鎮守關中的吳國貴一個措手不及,雖說潼關丟失後,吳三桂利用合眾國軍不得士紳之心,幾番派人聯絡士紳,發起反抗,同時派兵攪擾,但潼關終究沒有拿下,武行依著在山東時的做法,在晉南、豫西等地大規模的清算士紳,奪其錢糧,遠處則直接派兵上門,強索軍稅、贖城銀,幾個月間已經是站穩了腳跟,就等著後方清淨,便開始進攻了。
吳三桂卻是不以為然,與盯著潼關和黃河防線的方光琛不同,他的眼睛則是在地圖的西北邊牆,吳三桂看了又看,雖然地圖上,延綏鎮、陝西鎮、寧夏鎮、固原鎮等一大票軍鎮都是明末清初的響當當的地方,英雄輩出之地,但這些年抽調下來,也都是師老兵疲,而更壞的消息是,李明勳已經抵達邊牆之外,不僅打跑了滿清在漠南的勢力,還收複了草原各部,吳三桂不知道殘破的陝甘防線是否能在未來蒙古兵南下的那一天發揮作用,如果西北守不住,再打下潼關又有什麽意義呢?
外麵響起了匆忙的腳步聲,很快,夏國相走了進來,他是吳三桂的女婿,也是吳三桂最信重的人,潼關丟了後,陝甘之地便是交由了夏國相經營了。
見夏國相臉色難堪,吳三桂想到這幾日他的處境,笑問道:“怎麽了國相,那些士紳就給你閉門羹吃了?”
夏國相道:“王爺,出大事了,李明勳進入陝西了,從延綏入的邊牆,如今已經占領了米脂,四處襲擾陝北,收取軍稅、征集牲口,怕是不日就要南下了。”
“什麽,怎麽可能!”吳三桂臉色大驚,一把拽過夏國相手裏的塘報,隨著閱讀的越多,他的臉色越發的難堪,額頭冒汗,雙頰慘白,雙眸之中全是驚恐。
“怎麽會這麽快,怎麽會這麽快。”吳三桂卻是還有些不敢相信的模樣。
方光琛怒道:“前些日子,那李海派人接洽,說讓我們一不得擁立新帝,二不能驚擾黃帝陵,原來是打了這個主意,李賊明目張膽的入陝,怕就是祭祀黃帝陵的,真是該死,該死!”
吳三桂沒了心緒,方光琛也失了分寸,夏國相卻是安定下來,他低聲說道:“王爺,這個時候,咱們還是想法子向新朝求撫投誠呀。”
“哎呀,怎麽求撫投誠,當初滿清與東番並立,本王就想投誠,奈何東番賊咬定本王為漢奸族賊,就連巴蜀一地都不肯實封,如今是本王協助錢、洪二人再立朱明,與東番對抗,卻是得了一個明清俱滅的下場,反而搭上了我平西藩近兩萬精銳,東番沒了牽製,如何還肯輕易饒過?”吳三桂又是懊悔又是痛恨。
夏國相道:“王爺,這個時候,可不能條件太高,像是那‘爵同晉王、位比元老’的想法萬萬不可再有,此刻投誠倒也不算晚,而新朝雖說滅了明清,但二帝都未殺,更何況您呢?末將看,咱們手中全有川陝,半掌黔湘,這就是談判的籌碼,另外,朱明皇室半在王爺之手,李明勳稱帝之心,昭然若揭,怎麽可能放過他們呢?
依著末將看,新朝倒也不是不能接納咱們平西藩,關鍵是看咱們要什麽條件。”
吳三桂聽了這話,略微安靜下來,在簽押房裏走來走去,轉了幾圈,問道:“國相,你說,咱們手中這些籌碼,能要什麽條件?”
“封藩封爵自然是不敢想,但讓咱們平西藩弟兄,全身而退,解甲巴蜀總歸沒有問題吧。”夏國相說道。
吳三桂猶有不甘,說道:“那滿達海、嶽樂、濟度,不是都得實封了麽?封我們幾個州府,哪怕是鎮守幾個土司,也當是可以吧。”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這......這倒也算過分,方先生,您說呢?”夏國相把難題踢給了方光琛。
方光琛正色問道:“王爺想得清王之實封,不知可有清王之決絕?”
“這.......。”吳三桂不解。
方光琛道:“嶽樂在東南,先獻浙江一省,又為新朝籌劃江南,軍功彰顯,如今朱明滿清俱滅,王爺這軍功是著落在藏地還是緬甸呢?怕都是有心無力吧!那便看滿達海與濟度,這二人倒是頗為相仿,都是出賣本族利益,換來的富貴,滿達海在遼東賣了關外八旗,不過才得一縣之賞,濟度在京城為新朝把大半滿洲一網打盡,也不過實封關外一隅,可見,二人是獻全族而保一家,二王富貴,而全族為奴,若著落在王爺身上,賣了川陝的士紳地主,倒也不心疼,可巴蜀那些藩下子弟呢,幾十萬藩下子弟,不知王爺舍得舍不得呢?”
“這........,方先生,滿清三王投誠,都是山窮水盡之時,現在平西藩實力尚在,何曾到了那個地步?”吳三桂詫異了。
方光琛微微一笑:“新朝也是明白,所以便強攻陝西,以新朝陸軍之武力軍心,王爺無關隘之險,如何能戰?那就隻能退,今日丟陝北,明日退關中,後日便是河西之地,再便是漢中,早晚巴蜀無險可守,那不就是山窮水盡了?
因此,除非王爺能堂堂正正的勝他東番兩陣,否則早晚會逼到山窮水盡的。”
二人討論著,夏國相卻是心有所思,方才方光琛問吳三桂是否舍得藩下子弟,吳三桂的回答讓他痛心,原來在平西王的眼裏,隻要到了某種地步,藩下子弟也是舍得的,可若是山窮水盡後再進一步,是不是自己這等姻親故舊也是舍得的?夏國相已經不敢再深入去想了。
吳三桂被方光琛說的無話可說,回思過往,他終於明白,自己從明清聯軍失敗的那一刻就失去了方向,曾經的他也是暢想明清聯軍勝利後的好日子,那個時候,朱明、滿清和東番都會拉攏他,而借著這個機會占領陝甘的他有諸多籌碼,完全可以作壁上觀。可是,那支集結了幾乎全部精銳的大軍失敗了,得知這個消息的吳三桂徹底失去了方向,是血戰到底,還是談判求饒,他一直就沒有主意,隻是一味的要求占領更多的地盤,以攬下更多的籌碼,可在這個地盤沒有轉化為實力的當口,敵人就已經打上門了。
“方先生,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吳三桂問道。
方光琛道:“王爺,這是需要您拿主意的,至少您要定下,在關中要不要與對方打一仗,打是一種方式,不打也是一種變化。”
吳三桂與夏國相看了一眼,兩個人在對方眼裏都是沒有看到信心,雖說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說法,但那多是北方王朝在漢中、長江防線上的無力,可蜀地現在處於三麵包圍之中,特別是雲南在對方手中,那裏進攻四川可是居高而臨下,正因如此,平西藩主力仍舊在四川,而陝甘剛剛占領,就算那些士紳都組建了民團相助,但對麵有李明勳,又是精銳陸軍,失了潼關之險,又豈是好相與的。
“打不得,打不得呀。”正如方光琛所言,吳三桂終究是選擇退縮,而且是直接放棄陝北和關中了。
方光琛深吸一口氣,說道:“好,既然打不得,那就要撤退了,但關中八百裏秦川也莫要這麽完整的交由東番,首要就是遷移關中丁壯到巴蜀,另外便是盡可能的獲得資源........。”
“資源.......。”吳三桂聽到了一個關鍵的詞語。
方光琛說道:“關中之財多半在士紳手中,王爺不拿,東番自來取之,與其為東番取用,不如由王爺取用。”
吳三桂微微點頭,這是要讓自己設局奪取士紳財富了,一想到那些士紳如今眼巴巴的盯著自己,相讓自己抵抗東番,他感覺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除了這件事,還有其他法子麽?”吳三桂又問。
方光琛道:“自然還是談,李明勳既然到了陝西,就是平西藩與其直接談判的機會,正如您所言,李明勳既然接納了滿清三王,自然心中給您留了一條退路,我這段時日研究三王投誠之事,發現那些實封等優渥條件都是李明勳主動給的,而非三王自己要的,因此,我們也要探一探李明勳的底牌,學生不才,想要親自去米脂一趟。”
“你認為李明勳會露底牌麽?”吳三桂有些不放心。
方光琛道:“李明勳其實給投誠者的條件並不算優渥,若不然,滿清三王怎麽也能保住關內的田宅資產,想來他給王爺的條件對其也不算什麽,因此倒也不必隱瞞,說白了,想要他變心退讓,還是要擊敗他。”
吳三桂微微點頭,同意這個看法,他對夏國相說道:“國相,你與方先生一起去,既是談判,不可隻見智慧口才,也要讓李明勳知道咱們平西藩將的風采,以免其店大欺客!”
夏國相躬身領命,他倒也真想去,以免吳三桂與李明勳談判,賣了自家子弟。
方光琛倒是有些吃驚於吳三桂的安排,但也隻是心中有了起伏,臉上卻是毫無表現,第二日,夏國相與方光琛輕裝簡從,自西安出發,向北而行,二人作商賈打扮,進入延安府便是遭遇了合眾國的騎兵,在州境內交了一次路卡軍稅,拿了憑證,一路進入延安府治所在,此時延安府城已經投降,方光琛與夏國相商議,與其北上米脂,不如在府城等待李明勳來,也好順帶偵測敵情,夏國相欣然同意,但二人住下後,分開打探,本是約定夜晚在客店匯合的,但夏國相回來的時候,眼瞧著客店滾滾濃煙,燒成了火場。
自此,夏國相就再也沒有見過方光琛,後聽聞客店中燒死了四個人,夏國相就此以為方光琛燒死了,原本還想請示吳三桂後再行動,卻不曾想,當天李明勳到了延安府城,夏國相硬著頭皮求見,但是得到的條件確實他著實沒想到的。
李明勳親口告訴夏國相,隻要投降,平西藩全藩免死,遷居漠南和遼東,保有其能帶走的財產,但唯有吳三桂一人不可饒恕,至於封官拜爵封地什麽的,更是連提也是沒提,夏國相铩羽而歸。
而方光琛自然沒有死,那把火就是他放的,從在西安討論戰略的時候,方光琛就已經感覺到,既不敢死戰,又不想屈膝的吳三桂已經徹底沒救了,他選擇了提前跳出火坑,以免給平西藩殉葬。
李明勳打發了夏國相後,便是在延安府駐紮了下來,在威逼利誘了中部縣的士紳官員投降之後,李明勳便是在延安府城齋戒敬香,準備祭祀黃帝陵,待洛水一帶安全平定,已經是七月末了,李明勳專門討教了前朱明禮部官員,甚至暗中吩咐人問了黃道吉日,才是南下祭陵。
黃帝陵位於中部縣城以北兩裏的橋山之巔,沮水環繞,群山抱中,正是盛夏時節,鬱鬱蔥蔥,頗顯幽靜,黃帝被炎黃子孫奉為始祖,因此曆朝曆代都有聖旨要求保護,因此黃帝陵曆經數千年,依舊完好。
李明勳祭祀黃帝陵,未帶百官,也未有戰犯血祭,而隻是讓兩千近衛軍護送,黑衣玄甲,旗幟獵獵,更彰武功之德,李明勳在陵前下馬石前下馬,整理衣冠,步行前往祭壇,祭品已經準備妥當,黃帝神主與上帝聖主分列左右兩側,繼而軍樂奏起,近衛軍官兵隨行李明勳兩側,神態莊嚴,無一喧嘩。
當禮官聲音響起,李明勳登上祭壇,給黃帝神主和上帝神主上香,奠錦繡、牛羊,繼而夏貴叩首,兩千近衛軍和圍觀百姓紛紛下跪,叩拜大禮畢,李明勳恭敬手持祭文,跪地高誦。
吳三桂正站在一張詳細的地圖前皺眉思索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了他的嘴中,但最終還是落在了潼關之上,關中盆地自古便是割據所在,但潼關的丟失讓肥沃的八百裏秦川無依無靠,而他的首席謀士方光琛也是看著地圖,怒道:“若不是吳國貴貪婪,隻顧著四處掠財,潼關怎麽會丟失!”
武行突襲潼關實在是迅速,打了鎮守關中的吳國貴一個措手不及,雖說潼關丟失後,吳三桂利用合眾國軍不得士紳之心,幾番派人聯絡士紳,發起反抗,同時派兵攪擾,但潼關終究沒有拿下,武行依著在山東時的做法,在晉南、豫西等地大規模的清算士紳,奪其錢糧,遠處則直接派兵上門,強索軍稅、贖城銀,幾個月間已經是站穩了腳跟,就等著後方清淨,便開始進攻了。
吳三桂卻是不以為然,與盯著潼關和黃河防線的方光琛不同,他的眼睛則是在地圖的西北邊牆,吳三桂看了又看,雖然地圖上,延綏鎮、陝西鎮、寧夏鎮、固原鎮等一大票軍鎮都是明末清初的響當當的地方,英雄輩出之地,但這些年抽調下來,也都是師老兵疲,而更壞的消息是,李明勳已經抵達邊牆之外,不僅打跑了滿清在漠南的勢力,還收複了草原各部,吳三桂不知道殘破的陝甘防線是否能在未來蒙古兵南下的那一天發揮作用,如果西北守不住,再打下潼關又有什麽意義呢?
外麵響起了匆忙的腳步聲,很快,夏國相走了進來,他是吳三桂的女婿,也是吳三桂最信重的人,潼關丟了後,陝甘之地便是交由了夏國相經營了。
見夏國相臉色難堪,吳三桂想到這幾日他的處境,笑問道:“怎麽了國相,那些士紳就給你閉門羹吃了?”
夏國相道:“王爺,出大事了,李明勳進入陝西了,從延綏入的邊牆,如今已經占領了米脂,四處襲擾陝北,收取軍稅、征集牲口,怕是不日就要南下了。”
“什麽,怎麽可能!”吳三桂臉色大驚,一把拽過夏國相手裏的塘報,隨著閱讀的越多,他的臉色越發的難堪,額頭冒汗,雙頰慘白,雙眸之中全是驚恐。
“怎麽會這麽快,怎麽會這麽快。”吳三桂卻是還有些不敢相信的模樣。
方光琛怒道:“前些日子,那李海派人接洽,說讓我們一不得擁立新帝,二不能驚擾黃帝陵,原來是打了這個主意,李賊明目張膽的入陝,怕就是祭祀黃帝陵的,真是該死,該死!”
吳三桂沒了心緒,方光琛也失了分寸,夏國相卻是安定下來,他低聲說道:“王爺,這個時候,咱們還是想法子向新朝求撫投誠呀。”
“哎呀,怎麽求撫投誠,當初滿清與東番並立,本王就想投誠,奈何東番賊咬定本王為漢奸族賊,就連巴蜀一地都不肯實封,如今是本王協助錢、洪二人再立朱明,與東番對抗,卻是得了一個明清俱滅的下場,反而搭上了我平西藩近兩萬精銳,東番沒了牽製,如何還肯輕易饒過?”吳三桂又是懊悔又是痛恨。
夏國相道:“王爺,這個時候,可不能條件太高,像是那‘爵同晉王、位比元老’的想法萬萬不可再有,此刻投誠倒也不算晚,而新朝雖說滅了明清,但二帝都未殺,更何況您呢?末將看,咱們手中全有川陝,半掌黔湘,這就是談判的籌碼,另外,朱明皇室半在王爺之手,李明勳稱帝之心,昭然若揭,怎麽可能放過他們呢?
依著末將看,新朝倒也不是不能接納咱們平西藩,關鍵是看咱們要什麽條件。”
吳三桂聽了這話,略微安靜下來,在簽押房裏走來走去,轉了幾圈,問道:“國相,你說,咱們手中這些籌碼,能要什麽條件?”
“封藩封爵自然是不敢想,但讓咱們平西藩弟兄,全身而退,解甲巴蜀總歸沒有問題吧。”夏國相說道。
吳三桂猶有不甘,說道:“那滿達海、嶽樂、濟度,不是都得實封了麽?封我們幾個州府,哪怕是鎮守幾個土司,也當是可以吧。”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這......這倒也算過分,方先生,您說呢?”夏國相把難題踢給了方光琛。
方光琛正色問道:“王爺想得清王之實封,不知可有清王之決絕?”
“這.......。”吳三桂不解。
方光琛道:“嶽樂在東南,先獻浙江一省,又為新朝籌劃江南,軍功彰顯,如今朱明滿清俱滅,王爺這軍功是著落在藏地還是緬甸呢?怕都是有心無力吧!那便看滿達海與濟度,這二人倒是頗為相仿,都是出賣本族利益,換來的富貴,滿達海在遼東賣了關外八旗,不過才得一縣之賞,濟度在京城為新朝把大半滿洲一網打盡,也不過實封關外一隅,可見,二人是獻全族而保一家,二王富貴,而全族為奴,若著落在王爺身上,賣了川陝的士紳地主,倒也不心疼,可巴蜀那些藩下子弟呢,幾十萬藩下子弟,不知王爺舍得舍不得呢?”
“這........,方先生,滿清三王投誠,都是山窮水盡之時,現在平西藩實力尚在,何曾到了那個地步?”吳三桂詫異了。
方光琛微微一笑:“新朝也是明白,所以便強攻陝西,以新朝陸軍之武力軍心,王爺無關隘之險,如何能戰?那就隻能退,今日丟陝北,明日退關中,後日便是河西之地,再便是漢中,早晚巴蜀無險可守,那不就是山窮水盡了?
因此,除非王爺能堂堂正正的勝他東番兩陣,否則早晚會逼到山窮水盡的。”
二人討論著,夏國相卻是心有所思,方才方光琛問吳三桂是否舍得藩下子弟,吳三桂的回答讓他痛心,原來在平西王的眼裏,隻要到了某種地步,藩下子弟也是舍得的,可若是山窮水盡後再進一步,是不是自己這等姻親故舊也是舍得的?夏國相已經不敢再深入去想了。
吳三桂被方光琛說的無話可說,回思過往,他終於明白,自己從明清聯軍失敗的那一刻就失去了方向,曾經的他也是暢想明清聯軍勝利後的好日子,那個時候,朱明、滿清和東番都會拉攏他,而借著這個機會占領陝甘的他有諸多籌碼,完全可以作壁上觀。可是,那支集結了幾乎全部精銳的大軍失敗了,得知這個消息的吳三桂徹底失去了方向,是血戰到底,還是談判求饒,他一直就沒有主意,隻是一味的要求占領更多的地盤,以攬下更多的籌碼,可在這個地盤沒有轉化為實力的當口,敵人就已經打上門了。
“方先生,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吳三桂問道。
方光琛道:“王爺,這是需要您拿主意的,至少您要定下,在關中要不要與對方打一仗,打是一種方式,不打也是一種變化。”
吳三桂與夏國相看了一眼,兩個人在對方眼裏都是沒有看到信心,雖說自古就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說法,但那多是北方王朝在漢中、長江防線上的無力,可蜀地現在處於三麵包圍之中,特別是雲南在對方手中,那裏進攻四川可是居高而臨下,正因如此,平西藩主力仍舊在四川,而陝甘剛剛占領,就算那些士紳都組建了民團相助,但對麵有李明勳,又是精銳陸軍,失了潼關之險,又豈是好相與的。
“打不得,打不得呀。”正如方光琛所言,吳三桂終究是選擇退縮,而且是直接放棄陝北和關中了。
方光琛深吸一口氣,說道:“好,既然打不得,那就要撤退了,但關中八百裏秦川也莫要這麽完整的交由東番,首要就是遷移關中丁壯到巴蜀,另外便是盡可能的獲得資源........。”
“資源.......。”吳三桂聽到了一個關鍵的詞語。
方光琛說道:“關中之財多半在士紳手中,王爺不拿,東番自來取之,與其為東番取用,不如由王爺取用。”
吳三桂微微點頭,這是要讓自己設局奪取士紳財富了,一想到那些士紳如今眼巴巴的盯著自己,相讓自己抵抗東番,他感覺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除了這件事,還有其他法子麽?”吳三桂又問。
方光琛道:“自然還是談,李明勳既然到了陝西,就是平西藩與其直接談判的機會,正如您所言,李明勳既然接納了滿清三王,自然心中給您留了一條退路,我這段時日研究三王投誠之事,發現那些實封等優渥條件都是李明勳主動給的,而非三王自己要的,因此,我們也要探一探李明勳的底牌,學生不才,想要親自去米脂一趟。”
“你認為李明勳會露底牌麽?”吳三桂有些不放心。
方光琛道:“李明勳其實給投誠者的條件並不算優渥,若不然,滿清三王怎麽也能保住關內的田宅資產,想來他給王爺的條件對其也不算什麽,因此倒也不必隱瞞,說白了,想要他變心退讓,還是要擊敗他。”
吳三桂微微點頭,同意這個看法,他對夏國相說道:“國相,你與方先生一起去,既是談判,不可隻見智慧口才,也要讓李明勳知道咱們平西藩將的風采,以免其店大欺客!”
夏國相躬身領命,他倒也真想去,以免吳三桂與李明勳談判,賣了自家子弟。
方光琛倒是有些吃驚於吳三桂的安排,但也隻是心中有了起伏,臉上卻是毫無表現,第二日,夏國相與方光琛輕裝簡從,自西安出發,向北而行,二人作商賈打扮,進入延安府便是遭遇了合眾國的騎兵,在州境內交了一次路卡軍稅,拿了憑證,一路進入延安府治所在,此時延安府城已經投降,方光琛與夏國相商議,與其北上米脂,不如在府城等待李明勳來,也好順帶偵測敵情,夏國相欣然同意,但二人住下後,分開打探,本是約定夜晚在客店匯合的,但夏國相回來的時候,眼瞧著客店滾滾濃煙,燒成了火場。
自此,夏國相就再也沒有見過方光琛,後聽聞客店中燒死了四個人,夏國相就此以為方光琛燒死了,原本還想請示吳三桂後再行動,卻不曾想,當天李明勳到了延安府城,夏國相硬著頭皮求見,但是得到的條件確實他著實沒想到的。
李明勳親口告訴夏國相,隻要投降,平西藩全藩免死,遷居漠南和遼東,保有其能帶走的財產,但唯有吳三桂一人不可饒恕,至於封官拜爵封地什麽的,更是連提也是沒提,夏國相铩羽而歸。
而方光琛自然沒有死,那把火就是他放的,從在西安討論戰略的時候,方光琛就已經感覺到,既不敢死戰,又不想屈膝的吳三桂已經徹底沒救了,他選擇了提前跳出火坑,以免給平西藩殉葬。
李明勳打發了夏國相後,便是在延安府駐紮了下來,在威逼利誘了中部縣的士紳官員投降之後,李明勳便是在延安府城齋戒敬香,準備祭祀黃帝陵,待洛水一帶安全平定,已經是七月末了,李明勳專門討教了前朱明禮部官員,甚至暗中吩咐人問了黃道吉日,才是南下祭陵。
黃帝陵位於中部縣城以北兩裏的橋山之巔,沮水環繞,群山抱中,正是盛夏時節,鬱鬱蔥蔥,頗顯幽靜,黃帝被炎黃子孫奉為始祖,因此曆朝曆代都有聖旨要求保護,因此黃帝陵曆經數千年,依舊完好。
李明勳祭祀黃帝陵,未帶百官,也未有戰犯血祭,而隻是讓兩千近衛軍護送,黑衣玄甲,旗幟獵獵,更彰武功之德,李明勳在陵前下馬石前下馬,整理衣冠,步行前往祭壇,祭品已經準備妥當,黃帝神主與上帝聖主分列左右兩側,繼而軍樂奏起,近衛軍官兵隨行李明勳兩側,神態莊嚴,無一喧嘩。
當禮官聲音響起,李明勳登上祭壇,給黃帝神主和上帝神主上香,奠錦繡、牛羊,繼而夏貴叩首,兩千近衛軍和圍觀百姓紛紛下跪,叩拜大禮畢,李明勳恭敬手持祭文,跪地高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