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廉王儲代表普魯士答應為奧斯曼帝國提供軍事支持後,李君威就已經牽頭非洲開發公司與普魯士方麵洽談殖民地的買賣協議。
非洲開發公司是同意把西非的部分處於虧損的據點出售給普魯士,雖然威廉王儲隨行的外交官員提前準備了地圖,甚至得到了授權,而非洲開發公司也有意願甩掉這筆負資產,但因為帝國海外事務部的插手,讓談判變的曠日持久,最終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談判,期間完成了勘界定邊。
實際上,這一的殖民地交易,直接奠定了帝國南非地區領土的邊界。
帝國開拓南非六十多年的時間,南非地區已經有了接近五百萬的人口,分為了開普敦、南非、瀛洲和內陸四個行省,四個行省的疆域可不隻是包括後世的南非和馬達加斯加,還向北發展到了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和莫桑比克境內。
在非洲東海岸方向,其疆域界限是確定的,那就是以林波波河為界,這條河以北就是非洲開發公司和葡萄牙東非總督區的殖民地,當然,在河南岸,也有大量非洲公司的產業。
而在西海岸,界限則一直沒有確定。
早期帝國從南非地區向北擴張的主要動力有三個,捕捉奴隸、尋找黃金、尋找鑽石,在徹底禁止奴隸製後,隻剩下了後兩者。因為向北都是沙漠和山地,動力完全不足,倒是非洲開發公司早幾十年前,有意願在西非地區打開局麵,建立殖民地。
但是在近些年,帝國的海外擴張模式有了轉變,在早年,海外殖民擴張選擇區域,首看人口和土地,有人口就有消費市場,有適宜的土地就有原材料生產的基礎,但這些年越發改變了。
帝國上下越發的認識到,那些不同文明、不同人種的人口,對國家是一種負擔,屠殺、遷移不人道,而放任則是對子孫後代不負責。相反,隨著工業革命進一步深化,土地的價值展現已經不同了。
早年隻有能進行農業生產的土地才有價值,棉花、甘蔗、煙草、咖啡等農作物是海外貿易的主流,但隨著重工業的崛起,礦產資源的地位在提高,以往不被重視的山地、沙漠,也被重視起來,因為誰也無法保證,這些不毛之地下麵會不會埋藏著銅礦、鐵礦。
比如帝國的南美地區,就因為智利北部的硝石礦與西班牙的利馬總督區產生衝突,一直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才完全勘定邊界,解除了衝突。
因此,帝國這些年在非洲南部依舊向北探索開拓,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是不毛之地,同樣也是非洲異族的天塹,盡可能向北,把無人之地收納入帝國版圖,是南非地區的最近十年的主要工作。
這種工作以探險為主,因為當地人口實在過少,也沒有發現像樣的資源。一直到進入了大鹽沼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帝國探險隊發現,再往前就是熱帶雨林區和熱帶草原區了,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區域,疆域開拓由此打住。
邊界線確立了,誰來保衛這條邊界線呢?為了保衛邊界,帝國支持了非洲開發公司殖民地西非,隻不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類似的支持明顯是失敗的,索性支持葡萄牙殖民安哥拉地區,但也不甚成功,因為葡萄牙是小國,向非洲內陸殖民能力不足,他們更願意把資源放在富饒的巴西。
現在普魯士願意插手進來,那自然是好的,但帝國希望其在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與帝國內陸省之間形成一道屏障,並且在屏障之後還有第二道屏障,非洲開發公司,也就是說,帝國支持非洲開發公司把部分殖民地賣給普魯士,但不希望非洲公司就此退出西非。
這就意味著帝國政府既需要幫助非洲公司從普魯士獲得更多的利益,還要為其提供一部分補償。
辦法很簡單,普魯士的工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熱帶經濟作物,比如用棉花發展紡織業,而工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誕生很多消費,新生的中產階級會消費蔗糖、咖啡,而這些非洲開發公司都能提供,同時,非洲開發公司本身還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航運公司,也可以提供遠洋航運服務。
而非洲開發公司的殖民地出產了大量與帝國同質化,形成競爭力的商品,一直被限製,隻要稍稍放開這類限製,亦或者給予其相應的特權,就可以換來非洲開發公司為帝國戍守邊疆。
昔蘭尼加地區。
沙漠與小鎮的邊緣,槍炮聲此起彼伏,阿裏趴在炙熱的沙地上,用白袍子蓋住身體,亞麻布裹著腦袋,躲避著風吹起的細沙,在不遠的小村鎮,戰鬥在進行著。
這是埃及軍團抵達利比亞的第一仗,阿裏為此提前進行了準備。他首先派遣手下軍官,以阿瑪爾帕夏使者的姿態進入小鎮,宣傳要全村鎮的人一起對入侵的基督徒進行神聖的戰爭,並且公開處決了地中海公司派遣到這裏官員和本地投靠的長老,共計十二個人。
這顯然會引起本地地中海駐軍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有一支隊伍從班加西趕來,阿裏原以為,也就一二百人的小隊伍,因此早就製定了打援計劃,派遣貝都因人埋伏在沙漠了,但等敵人近前才發現,來了七百多人,還有炮兵,而且以戰鬥隊形前進,不斷派遣小隊對南側沙漠偵查,伏擊肯定是打不成了。
因為阿裏發現,貝都因人確實吃苦耐勞,可是對火器掌握不好,雖然配備的全都是線膛槍,可不會瞄準,又有什麽用呢?
因此,阿裏放任敵人進入小鎮,趁著沙塵暴,讓貝都因人衝進了小鎮,四麵八方的進攻打亂了殖民軍的陣地。
而阿裏的精銳的衛隊和一部分貝都因人就埋伏在小鎮西側通往班加西的道路上。所有人的槍械都被收繳,分給衛隊使用,隻要敵人出來,就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誰?我不是吩咐了,不許妄動嗎?”阿裏看到一個裹著頭巾的人貓著腰過來,他嚴厲罵道。
“我!”那人口中的漢語脫口而出,緊接著就是用阿拉伯語說:“是我,熱普卡提江。”
阿裏拉著那人躲在沙梁後麵,一時也不生氣了說:“熱普卡提江兄弟,你怎麽到這裏來了,危險啊。”說著,他摸向熱普卡提江的腹部:“你的寶貝呢,不會弄壞了吧。”
熱普卡提江掀開袍子,露出了一具便攜式的照相機,他說道:“不會的,我一定要把你們反抗殖民者的英姿拍下來。”
“好兄弟,你也要注意安全啊。”阿裏提醒道。
熱普卡提江雖然長著阿拉伯人的模樣,但他不是阿拉伯族裔,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現年二十四歲,他的身份是一位記者,隻不過是帝國的少數民族,塔吉克人。
熱普卡提江出生的時候,他的家鄉南疆就已經納入了帝國版圖,小時候的他還見過部落裏的男人和說不一樣話的外來人打仗,死傷不小。等到了中學時候,他的父親因為毒打一個奴隸,而被削低了爵位,等到高中畢業那邊,趕上外藩改製,家裏奴仆全都被解散。
作為一個帝國外藩貴族子弟,熱普卡提江對帝國是有一定怨恨的,而因為上學,他也有比家鄉的人更有見識,見過伊犁、輪台兩城的繁榮,見過西安的高樓大廈,與貧苦的家鄉同族相比,同族的生活過的並不好,而且他還屢屢聽到父祖兩輩人對宗教局的怨念,認為宗教局篡改了經文,汙化了信仰。
帶著爺爺沒有完成前往麥加朝聖的遺願,熱普卡提江踏上出國之旅,他要替爺爺去朝聖,要看看真正的信仰之地是什麽樣的,要看看是不是帝國的統治階級讓塔吉克人生活水平下降,要看看宗教局是不是真的是某些人嘴裏控製天方藩民的工具。
但等他抵達西津,坐船來到阿拉伯的世界,才發現擁有純粹信仰和宗教起源的地方,人民生活過的還不如自己的同族,這些人要承受封建貴族和宗教的雙重壓迫,簡直和奴隸沒有什麽區別。
他最難接受的就是宗教對於人身自由的壓迫,他可不想自己的兩個妹妹每天蒙著黑袍,在家裏不許出門,不想他們嫁給一些粗魯野蠻的家夥。
原本想要在麥加學習宗教的熱普卡提江很快改變的計劃,他成為了記者和旅行家,他要用自己的筆記錄所見所聞,要讓家鄉的父親等一些井底之蛙知道,你們所抱怨的,是你們向往之地的人想得而得不到的。
而阿裏看重的就是熱普卡提江的身份,阿裏這個上埃及的貝伊在西奈行省原本沒有多少名聲,或者說,擁有的名聲也是和其他貝伊類似,但隨著熱普卡提江發表在《西奈日報》上的一份報道,阿裏就與貝伊們完全不同了。
阿裏不再是混吃等死、剝削百姓中的一員,他成為了抵抗殖民者入侵的英雄,成為了神聖戰爭的領袖。阿裏進西奈行省時籍籍無名,從開羅出發的時候,則是鮮花與掌聲,讓他意識到報紙等傳媒的重要性,當熱普卡提江申請成為隨軍記者的時候,阿裏立刻同意了。
威望是政治家的最不可或缺的東西,而威望這種東西,就如同美女,三分靠長相,七分靠打扮。在阿裏看來,熱普卡提江的照相機和一支筆,比他手下先遣隊這一千多人還要重要一些。
<a id="wzsy" href="https://m.yyxs.la">YY小說</a>
“你確定在這裏可以拍到殖民者被打死的照片嗎?”熱普卡提江問道。
阿裏說:“確定,你的照相機還是那種一照相就會亮的那種嗎?”
“當然。”
阿裏說:“好,那我肯定讓你拍到好的照片。”
“但是我擔心那些貝都因人,他們太野蠻了,不像是軍隊,而更像強盜,我不認為憑借那幾百貝都因人就能通過慘烈的巷戰把殖民者趕出小鎮。”熱普卡提江說道。
阿裏笑了:“我也這麽覺得的。”
“那您......您為什麽還要.......。”熱普卡提江驚呆了,他以為阿裏有什麽後招安排,或者說自己對貝都因人的戰鬥力有什麽誤會,誰知道自己胡亂猜想的就是事實。
阿裏指著沙丘下的道路:“鎮子裏的戰鬥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貝都因騎兵把殖民者殺的逃回班加西,一種是,貝都因騎兵不是殖民者的對手。前者,殖民者會主動送上門,而後者,因為這條路是我給貝都因人選擇的逃亡道路,殖民者也會來。”
熱普卡提江聞言,豎起了大拇指:“阿裏將軍,您真是狡猾的狐狸,請不要誤會,在我們中國,這是讚美的話。在西奈行省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稱呼您為勇敢阿裏,但是現在,我認為你應該被叫做沙漠狐狸。勇敢又聰明,肯定能讓殖民者倒黴的。
太好了,沙漠狐狸,這真是一個好名字,我要把這個稱號加入到標題裏!”
“好的,我的兄弟,假如有一天,我去了塞得港或者伊斯坦布爾,人們叫我沙漠狐狸,我肯定會告訴他們,這是你給我起的名字。”阿裏哈哈大笑。
也就是這個時候,小鎮西邊出現了亂糟糟的駱駝騎兵,順著道路跑來,後麵還跟著一大群被打的七零八落的貝都因人,緊隨其後則是殖民者的騎兵,追殺而來。
阿裏立刻招呼手下槍法最準的五個人到跟前,他看了一眼,問熱普卡提江:“兄弟,你看先打哪個,你說什麽時候打,我們就什麽時候打。”
“打那個衣著華麗的騎兵,穿著紅色的衣服的,應該是個英國佬!”熱普卡提江說道,但他很快反悔:“不不不,還是打那個扛著旗幟的騎兵,那更有象征意義。”
阿裏立刻吩咐手下開槍,熱普卡提江趴在沙丘上,如願以償的拍攝到了旗手被打落馬下的照片。
而緊隨其後,伏擊的埃及士兵劈裏啪啦的打了起來,這些人使用的全都是線膛槍,一人少則三四支,多則七八支,打完也不需要裝填,繼續開火,火力之密集,好像有數千人在伏擊,至少有兩百多人被打死在了道路邊。
非洲開發公司是同意把西非的部分處於虧損的據點出售給普魯士,雖然威廉王儲隨行的外交官員提前準備了地圖,甚至得到了授權,而非洲開發公司也有意願甩掉這筆負資產,但因為帝國海外事務部的插手,讓談判變的曠日持久,最終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談判,期間完成了勘界定邊。
實際上,這一的殖民地交易,直接奠定了帝國南非地區領土的邊界。
帝國開拓南非六十多年的時間,南非地區已經有了接近五百萬的人口,分為了開普敦、南非、瀛洲和內陸四個行省,四個行省的疆域可不隻是包括後世的南非和馬達加斯加,還向北發展到了納米比亞、博茨瓦納和莫桑比克境內。
在非洲東海岸方向,其疆域界限是確定的,那就是以林波波河為界,這條河以北就是非洲開發公司和葡萄牙東非總督區的殖民地,當然,在河南岸,也有大量非洲公司的產業。
而在西海岸,界限則一直沒有確定。
早期帝國從南非地區向北擴張的主要動力有三個,捕捉奴隸、尋找黃金、尋找鑽石,在徹底禁止奴隸製後,隻剩下了後兩者。因為向北都是沙漠和山地,動力完全不足,倒是非洲開發公司早幾十年前,有意願在西非地區打開局麵,建立殖民地。
但是在近些年,帝國的海外擴張模式有了轉變,在早年,海外殖民擴張選擇區域,首看人口和土地,有人口就有消費市場,有適宜的土地就有原材料生產的基礎,但這些年越發改變了。
帝國上下越發的認識到,那些不同文明、不同人種的人口,對國家是一種負擔,屠殺、遷移不人道,而放任則是對子孫後代不負責。相反,隨著工業革命進一步深化,土地的價值展現已經不同了。
早年隻有能進行農業生產的土地才有價值,棉花、甘蔗、煙草、咖啡等農作物是海外貿易的主流,但隨著重工業的崛起,礦產資源的地位在提高,以往不被重視的山地、沙漠,也被重視起來,因為誰也無法保證,這些不毛之地下麵會不會埋藏著銅礦、鐵礦。
比如帝國的南美地區,就因為智利北部的硝石礦與西班牙的利馬總督區產生衝突,一直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才完全勘定邊界,解除了衝突。
因此,帝國這些年在非洲南部依舊向北探索開拓,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是不毛之地,同樣也是非洲異族的天塹,盡可能向北,把無人之地收納入帝國版圖,是南非地區的最近十年的主要工作。
這種工作以探險為主,因為當地人口實在過少,也沒有發現像樣的資源。一直到進入了大鹽沼盆地(卡拉哈迪盆地),帝國探險隊發現,再往前就是熱帶雨林區和熱帶草原區了,這些都是人口密集的區域,疆域開拓由此打住。
邊界線確立了,誰來保衛這條邊界線呢?為了保衛邊界,帝國支持了非洲開發公司殖民地西非,隻不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類似的支持明顯是失敗的,索性支持葡萄牙殖民安哥拉地區,但也不甚成功,因為葡萄牙是小國,向非洲內陸殖民能力不足,他們更願意把資源放在富饒的巴西。
現在普魯士願意插手進來,那自然是好的,但帝國希望其在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與帝國內陸省之間形成一道屏障,並且在屏障之後還有第二道屏障,非洲開發公司,也就是說,帝國支持非洲開發公司把部分殖民地賣給普魯士,但不希望非洲公司就此退出西非。
這就意味著帝國政府既需要幫助非洲公司從普魯士獲得更多的利益,還要為其提供一部分補償。
辦法很簡單,普魯士的工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熱帶經濟作物,比如用棉花發展紡織業,而工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誕生很多消費,新生的中產階級會消費蔗糖、咖啡,而這些非洲開發公司都能提供,同時,非洲開發公司本身還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航運公司,也可以提供遠洋航運服務。
而非洲開發公司的殖民地出產了大量與帝國同質化,形成競爭力的商品,一直被限製,隻要稍稍放開這類限製,亦或者給予其相應的特權,就可以換來非洲開發公司為帝國戍守邊疆。
昔蘭尼加地區。
沙漠與小鎮的邊緣,槍炮聲此起彼伏,阿裏趴在炙熱的沙地上,用白袍子蓋住身體,亞麻布裹著腦袋,躲避著風吹起的細沙,在不遠的小村鎮,戰鬥在進行著。
這是埃及軍團抵達利比亞的第一仗,阿裏為此提前進行了準備。他首先派遣手下軍官,以阿瑪爾帕夏使者的姿態進入小鎮,宣傳要全村鎮的人一起對入侵的基督徒進行神聖的戰爭,並且公開處決了地中海公司派遣到這裏官員和本地投靠的長老,共計十二個人。
這顯然會引起本地地中海駐軍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有一支隊伍從班加西趕來,阿裏原以為,也就一二百人的小隊伍,因此早就製定了打援計劃,派遣貝都因人埋伏在沙漠了,但等敵人近前才發現,來了七百多人,還有炮兵,而且以戰鬥隊形前進,不斷派遣小隊對南側沙漠偵查,伏擊肯定是打不成了。
因為阿裏發現,貝都因人確實吃苦耐勞,可是對火器掌握不好,雖然配備的全都是線膛槍,可不會瞄準,又有什麽用呢?
因此,阿裏放任敵人進入小鎮,趁著沙塵暴,讓貝都因人衝進了小鎮,四麵八方的進攻打亂了殖民軍的陣地。
而阿裏的精銳的衛隊和一部分貝都因人就埋伏在小鎮西側通往班加西的道路上。所有人的槍械都被收繳,分給衛隊使用,隻要敵人出來,就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誰?我不是吩咐了,不許妄動嗎?”阿裏看到一個裹著頭巾的人貓著腰過來,他嚴厲罵道。
“我!”那人口中的漢語脫口而出,緊接著就是用阿拉伯語說:“是我,熱普卡提江。”
阿裏拉著那人躲在沙梁後麵,一時也不生氣了說:“熱普卡提江兄弟,你怎麽到這裏來了,危險啊。”說著,他摸向熱普卡提江的腹部:“你的寶貝呢,不會弄壞了吧。”
熱普卡提江掀開袍子,露出了一具便攜式的照相機,他說道:“不會的,我一定要把你們反抗殖民者的英姿拍下來。”
“好兄弟,你也要注意安全啊。”阿裏提醒道。
熱普卡提江雖然長著阿拉伯人的模樣,但他不是阿拉伯族裔,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現年二十四歲,他的身份是一位記者,隻不過是帝國的少數民族,塔吉克人。
熱普卡提江出生的時候,他的家鄉南疆就已經納入了帝國版圖,小時候的他還見過部落裏的男人和說不一樣話的外來人打仗,死傷不小。等到了中學時候,他的父親因為毒打一個奴隸,而被削低了爵位,等到高中畢業那邊,趕上外藩改製,家裏奴仆全都被解散。
作為一個帝國外藩貴族子弟,熱普卡提江對帝國是有一定怨恨的,而因為上學,他也有比家鄉的人更有見識,見過伊犁、輪台兩城的繁榮,見過西安的高樓大廈,與貧苦的家鄉同族相比,同族的生活過的並不好,而且他還屢屢聽到父祖兩輩人對宗教局的怨念,認為宗教局篡改了經文,汙化了信仰。
帶著爺爺沒有完成前往麥加朝聖的遺願,熱普卡提江踏上出國之旅,他要替爺爺去朝聖,要看看真正的信仰之地是什麽樣的,要看看是不是帝國的統治階級讓塔吉克人生活水平下降,要看看宗教局是不是真的是某些人嘴裏控製天方藩民的工具。
但等他抵達西津,坐船來到阿拉伯的世界,才發現擁有純粹信仰和宗教起源的地方,人民生活過的還不如自己的同族,這些人要承受封建貴族和宗教的雙重壓迫,簡直和奴隸沒有什麽區別。
他最難接受的就是宗教對於人身自由的壓迫,他可不想自己的兩個妹妹每天蒙著黑袍,在家裏不許出門,不想他們嫁給一些粗魯野蠻的家夥。
原本想要在麥加學習宗教的熱普卡提江很快改變的計劃,他成為了記者和旅行家,他要用自己的筆記錄所見所聞,要讓家鄉的父親等一些井底之蛙知道,你們所抱怨的,是你們向往之地的人想得而得不到的。
而阿裏看重的就是熱普卡提江的身份,阿裏這個上埃及的貝伊在西奈行省原本沒有多少名聲,或者說,擁有的名聲也是和其他貝伊類似,但隨著熱普卡提江發表在《西奈日報》上的一份報道,阿裏就與貝伊們完全不同了。
阿裏不再是混吃等死、剝削百姓中的一員,他成為了抵抗殖民者入侵的英雄,成為了神聖戰爭的領袖。阿裏進西奈行省時籍籍無名,從開羅出發的時候,則是鮮花與掌聲,讓他意識到報紙等傳媒的重要性,當熱普卡提江申請成為隨軍記者的時候,阿裏立刻同意了。
威望是政治家的最不可或缺的東西,而威望這種東西,就如同美女,三分靠長相,七分靠打扮。在阿裏看來,熱普卡提江的照相機和一支筆,比他手下先遣隊這一千多人還要重要一些。
<a id="wzsy" href="https://m.yyxs.la">YY小說</a>
“你確定在這裏可以拍到殖民者被打死的照片嗎?”熱普卡提江問道。
阿裏說:“確定,你的照相機還是那種一照相就會亮的那種嗎?”
“當然。”
阿裏說:“好,那我肯定讓你拍到好的照片。”
“但是我擔心那些貝都因人,他們太野蠻了,不像是軍隊,而更像強盜,我不認為憑借那幾百貝都因人就能通過慘烈的巷戰把殖民者趕出小鎮。”熱普卡提江說道。
阿裏笑了:“我也這麽覺得的。”
“那您......您為什麽還要.......。”熱普卡提江驚呆了,他以為阿裏有什麽後招安排,或者說自己對貝都因人的戰鬥力有什麽誤會,誰知道自己胡亂猜想的就是事實。
阿裏指著沙丘下的道路:“鎮子裏的戰鬥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貝都因騎兵把殖民者殺的逃回班加西,一種是,貝都因騎兵不是殖民者的對手。前者,殖民者會主動送上門,而後者,因為這條路是我給貝都因人選擇的逃亡道路,殖民者也會來。”
熱普卡提江聞言,豎起了大拇指:“阿裏將軍,您真是狡猾的狐狸,請不要誤會,在我們中國,這是讚美的話。在西奈行省的時候,我在報紙上稱呼您為勇敢阿裏,但是現在,我認為你應該被叫做沙漠狐狸。勇敢又聰明,肯定能讓殖民者倒黴的。
太好了,沙漠狐狸,這真是一個好名字,我要把這個稱號加入到標題裏!”
“好的,我的兄弟,假如有一天,我去了塞得港或者伊斯坦布爾,人們叫我沙漠狐狸,我肯定會告訴他們,這是你給我起的名字。”阿裏哈哈大笑。
也就是這個時候,小鎮西邊出現了亂糟糟的駱駝騎兵,順著道路跑來,後麵還跟著一大群被打的七零八落的貝都因人,緊隨其後則是殖民者的騎兵,追殺而來。
阿裏立刻招呼手下槍法最準的五個人到跟前,他看了一眼,問熱普卡提江:“兄弟,你看先打哪個,你說什麽時候打,我們就什麽時候打。”
“打那個衣著華麗的騎兵,穿著紅色的衣服的,應該是個英國佬!”熱普卡提江說道,但他很快反悔:“不不不,還是打那個扛著旗幟的騎兵,那更有象征意義。”
阿裏立刻吩咐手下開槍,熱普卡提江趴在沙丘上,如願以償的拍攝到了旗手被打落馬下的照片。
而緊隨其後,伏擊的埃及士兵劈裏啪啦的打了起來,這些人使用的全都是線膛槍,一人少則三四支,多則七八支,打完也不需要裝填,繼續開火,火力之密集,好像有數千人在伏擊,至少有兩百多人被打死在了道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