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塘麵對這些人的催促,微微搖頭,他說道:“微臣還是想先談一下皇帝陛下的態度。”


    李君威聞言,臉色微變,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雖說皇帝的意思是能不打就不打,但李君威依舊想著盡一切可能保全侄子的皇位和權柄,而這其中有一個變量恰恰是他不能控製的,那就是李昭圭的態度。


    李昭圭並不一定堅持自己的皇位,當年李君度留下的遺旨,定的是李昭奕為皇帝,李昭奕卻擁立了他,沒有證據表明這是事前安排的,對此,李昭圭一直心懷感激。


    而在另一方麵,李昭圭是一個家庭主義者,他視親情重於一切,現在為人刀俎,李昭圭會不會因此屈服呢?


    李君威還想起一點,那就是最近兩年,他與李昭圭之間的書信和電報往來,因為對國內改革受阻極大,一直沒有成效的緣故,李昭圭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很多失落的情緒,而這也會影響其對皇位的堅持。


    “這似乎不太重要,還是先說條件吧。”李君威打斷了林西塘的話。


    但這一次,李君華沒有任由弟弟胡來,而是說道:“林大人,你繼續說,朕想知道昭圭是怎麽想的。”


    林西塘點點頭,說道:“皇帝陛下也希望這件事得以圓滿解決,他不希望李家人沾染自己兄弟和同族的血,更不希望兩國陷入戰爭之中。在來之前,輔政王帶我去見了皇帝陛下,並且給予了我們兩個一個小時的,絕對私密空間的談話,在那次談話中,皇帝陛下說,這次阿格拉事變的解決應該以兩國和平和李氏和睦為上,他並不堅持自己的皇位。


    而且皇帝陛下還說,他是能接受輔政王成為帝國皇帝的,那是先皇的遺願。還說,他原本想著,待改革完畢,把萬難之事做完,就效法太上皇陛下,禪位於後人的,而後人之中,沒有發現驚才絕豔之人,因此......因此也考慮禪位於輔政王。


    還有就是,印度斯坦帝國效法帝國,秘密立儲,在輔政王控製宮廷,從奉先殿裏取出聖旨時,裏麵寫明,輔政王為後繼之君。而這一點,其實皇帝陛下和輔政王在幾年前已經說定了。”


    李昭圭是印度斯坦帝國的皇帝,但他並沒有兒子,隻有三個女兒。在早年,主要是後宮不寧,前後生了四個兒子,都被惡婦所害。而後來卻是因為一次邊境衝突,李昭圭下陰受傷,自此不能再生育。


    而這些事,是帝國皇室這邊不知道的,這邊隻是知道李昭圭尚未有所出,是因為感情因素。


    李君威聽到這個消息,很是震驚,因為他一直以為侄子昭圭對自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若早知道這一點,李君威或許會有其他選擇,更為長遠,也更為穩當的選擇,比如揀選李昭奕的孩子到申京培養,或者培養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去爭奪印度斯坦帝國皇帝的位置。


    而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的事了,斷然不會惹出今時今日的局麵。


    李君威對此感覺不可思議,是因為他過度高估了權位在李昭圭心中的重要性。實際上,根據後世史學家對李昭圭的研究發現,李昭圭本人對印度斯坦帝國根本沒有什麽歸屬感,終其一生,他都沒有把自己視為印度人,在他個人的書信中,不隻一次的表露出自己隻是印度的一個匆匆過客的態度。


    他的父親李君度為了更好的統治印度斯坦帝國,皈依了天方教。當然,隻是名義上,啃著蒜香排骨喊著臻主至大是他的生活。但李昭圭並沒有,他尊重任何宗教,卻沒有皈依任何宗教。


    在李君度統治時期,在次大陸北部上層流行的波斯語一度成為官方語言,有些華族二代都不會漢語了,但在李昭圭的堅持下,漢語再次占據了統治地位,不會漢語,根本無法在中樞當官。


    李君度在當上皇帝之後,就開始在阿格拉修築自己的陵寢,而李昭圭卻沒有,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會在印度終老。


    短短的十年統治,為李昭圭在後世印度曆史上留下了第一仁君的美名,但這些後世者不得不承認,這位仁君的心,從未屬於過印度。


    如果倒回來去看,其實這一點不難理解,李昭圭人生最重要的十歲到十八歲,裕王李君威實際扮演了他父親的角色,雖然他的沉穩大氣很像李君華,但性情和價值觀更像自己的三叔。


    他不把印度當成自己的私產,隻是當成事業,盡最大努力而已。


    林西塘甚至還提到,李昭圭因為改革失敗,萬念俱灰,想過在自己禪位給李昭奕或者李昭奕的某個兒子後,以什麽姿態或者什麽方式返回帝國,他甚至專門找了一個法律專家,詢問自己這樣的身份返回帝國是否符合帝國的法律。


    這對於李昭圭曾經是一個很重要的事,而李昭圭綜合各方麵信息得出的結論是,為了避免各方麵尷尬,應該由太上皇或者帝國皇帝做主,把自己過繼到裕王這一脈,這樣皇室和英王一脈就都不會尷尬了。


    而對於李昭圭的淡然態度,最滿意的毫無疑問是李君華,他一直頭疼一件事,如何說服自己的弟弟李君威。現在最好的理由出現了,人家李昭圭自己都不堅持皇位,你又何必堅持呢?


    “李昭奕是什麽條件?”在了解了李昭圭的態度後,李君威主動問道。


    林西塘說道:“輔政王希望皇帝陛下禪位於他,成為印度斯坦帝國的太上皇,從此不再參與朝政。而輔政王保證皇帝陛下及其一家的安全和富貴。另外就是維持皇帝陛下主張的,兩國之間友好的關係和經貿往來。


    帝國從此以後,不以任何名義幹涉印度斯坦帝國的政治,而裕王殿下計劃索拿輔政王之事,輔政王是裕王血脈之事,政變之事,全都當做沒有發生過。”


    “哼,好大的口氣,他以為拿住昭圭,帝國就任他開價嗎。他這一點誠意沒有的條件,我是不予考慮的。”李君威立刻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皇帝與誠王對視一眼,誠王林君弘問:“這些條件印度皇帝陛下是否知道呢?”


    “是的,陛下是知道的。”林西塘說。


    李君華輕咳一聲,冷冷問道:“林大人不會告訴我,昭圭同意這些條件吧。”


    “不,皇帝陛下並不完全同意,他希望世人不知道其中發生的事,希望維護兩國的和平與友好,也願意禪位於輔政王,但他堅持自由,在我們秘密會談中,皇帝陛下希望帝國一方為他爭取自由。”


    “自由?什麽是自由,昭圭說的自由具體是什麽?”李明勳開了口。


    林西塘則是說:“皇帝陛下說,至少離開印度,最好回到申京。”


    “皇上,你怎麽說?”李君威看向皇帝,態度也變的強硬了許多。


    這是極大的不恭敬,但李君華不在乎,在他看來,這個時候,裕王還願意把決定權交給自己,而不是讓父親做主,這就是最大的尊重,對兄長的尊重,也是對皇帝的尊重。


    李君華說:“朕覺的,昭圭的要求是正當的,他為了和平,願意放棄皇位,犧牲的已經足夠多了,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安全和自由都不能為他爭取到,那這次談判將毫無意義。


    如果李昭奕把自由都不願意給予,而是強行把對他無比包容的兄長和母親當成籌碼的話,這樣的無情無義之人,必須是要討伐的。


    所以,自由是最基本的條件,李昭奕必須滿足,如果不滿足,那就是戰爭。”


    “自由,或者戰爭。”林西塘問。


    在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帝二人的共同認可後,林西塘說:“好,那微臣把帝國方麵的態度如實轉達輔政王。”


    “好,那多謝林大人了,朕也會盡快安排人與其聯絡。”雖然林西塘是李明勳所信重的人,但他現在的身份與帝國無關,而且李君華不能的不會全相信林西塘的立場。


    林西塘並不感到意外,在衝李明勳磕頭之後,選擇了退下。


    在隻剩下宗親之後,李明勳問:“你們覺得,昭奕會同意給昭圭自由嗎?”


    “昭圭和昭奕兄弟的感情還是挺好的,一直以來,昭圭對其都很照顧。老三啊,這次是你節外生枝啊。”一直保持沉默的李海說道。


    對於自己的責任,李君威可沒有撇清的意思,他大方承認下來,說道:“是否給予昭圭自由,不能由昭奕決定。這是我們的基本條件。”


    “是啊,準備戰爭吧。或許隻有大炮的聲音,可以讓昭奕清醒一下。我準備讓西疆區和遠疆區進行動員,並且向南洋方麵增派陸戰隊。君弘當年率軍在果阿抵抗過莫臥兒王朝,這次若開戰,還是君弘來主持軍務吧。”李君華說道。


    林君弘點點頭,他知道皇帝的意思,這件事絕對不能再讓裕王來主持。


    而李君威卻說:“慢著,慢著,這件事還要再討論一下。”


    林君弘嗬嗬一笑:“老三,你不會信不過我吧。”


    李君威擺擺手:“不,我不會主持這件事,我要避嫌。但是,我認為,還未完全到要開戰的地步。我們還有籌碼,那就是昭奕的血脈。”


    “怎麽說?”一直主張不開戰的李君華來了興致。


    李君威說:“昭圭沒有兒子,但大哥不隻有昭圭和昭瑢兩個親兒子,包括昭奕在內,他可是一共有六個兒子在世。另外那三個,雖然不如昭奕這樣有實權,但也是受封了王爵,還各自擔任著下七萬戶的萬戶長,也是一股政治勢力。”


    李昭圭對於自己的兄弟們還是很照顧的,教養年幼的弟弟,封賞成年的手足,做的還是挺好的,隻不過一場不成功的改革,把這些弟兄全都得罪了,讓他們全都站在了李昭奕的那邊。


    但問題在於,這些人站在李昭奕這邊,是因為李昭奕執掌軍權且是先皇最器重的兒子,除了李昭奕,根本就沒有人能和皇帝李昭圭對抗。但問題就在於,假設李昭奕的血脈有問題,那這三個人未必不會有自己的心思。


    “他們可也是你的侄子,你要挑起兄弟內鬥嗎?”李明勳敲打著拐杖。


    一直以來,他都知道自己的幼子很理性,但問題是他理性到了近乎無情的地步,對自己的兒子李昭奕都沒什麽親情,對那些幾乎未曾謀麵的侄子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麽感情了。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可李明勳不是這樣的人,尤其是年紀大了,在政治上已經沒有什麽掛念,反而越發掛念自己的後裔,或許也想百年之後留下一個枝繁葉茂的家族和更好的名聲吧,更不要說,他對長子是充滿愧疚的。


    “是啊,老三,若是昭奕真的感覺到威脅,或許他會有所反應,而對他來說,那三個兄弟可沒有昭圭的威脅大,你若這麽做,可是把昭圭推向萬丈深淵啊。”林君弘提醒道。


    李君威說:“隻是一個籌碼,一種交易罷了,在這件事上,我們不能失去主動權,更需要有人扮黑臉,而我可以做這個角色。”


    李君華抬手說道:“打住,打住!我們可以把這個考量隱晦的告知李昭奕,但不能做諸如聯絡那三個侄子這種事。隻有李昭奕執拗不肯給昭圭自由,亦或者雙方陷入戰爭之後,再來做這些事。


    最重要的是,老三,李昭奕是你的兒子這種事,你可有什麽東西或者信件之類的能證明嗎?”


    “這.......沒有。正是因為大哥一直不肯給我這種東西,我才懷疑昭奕的立場。”


    “如果沒有,那這張牌可是很難打的。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我說的做,隻隱晦的告知,甚至可以暗示其我們有證據證明,這種牌,拿在手裏才能唬人,打出去就徹底露餡了。”李君華認真說道,顯然李君威不能再堅持了。


    見弟弟認同,李君華說:“好,現在討論,我方該派遣誰前去交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海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看昨日風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看昨日風華並收藏七海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