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眼見距離新年越來越近,京城外漸漸熱鬧,商鋪小攤更是想要在過年前多賺些銀兩。前些日子,定興侯府的丫鬟小廝們連續數日忙活著將府裏的一切收拾幹淨,終於選了個黃道吉日將沉寂許久的定興侯府大門打開。
這日,顧錦正在房中收拾東西,青芙就穿過屏風,走到顧錦身邊道,“小姐,老夫人說她已經準備好了,現在就可以出發了。”
顧錦微微點頭,心中卻略微有些不安。她本以為老夫人回來會立刻找借口將管家權收回去,卻沒想到對方竟然隻說了一句,“兒媳婦兒現在懂事了,那這些事情我這個老太太就不摻和了。”似乎除了剛回府那次的爭執,老太太就再也沒有做過什麽舉動,隻在前幾日將顧錦叫過去,淡淡道,“既然過幾日就要除服,你挑選個黃道吉日,我們帶著孩子去靜水寺燒香,也算將上次作法時的祈禱還願。”
顧錦略微思索,想起記憶中老侯爺去世時,聖上曾批下聖旨在靜水寺為其辦連續七天七夜的超度,點點頭,對老夫人的說法表示認同。
靜水寺是皇家寺廟,曆年皇家祭祀都在那裏舉行。也就是因此,這個寺廟非常得皇宮貴族的喜愛,每天都會有公侯伯爵及其家屬妻兒前往靜水寺燒香祈福。由於京城家眷經常前往,通往靜水寺的道路修得非常平整。可由於前些日子剛剛下過一場大雪,路上雖然經常被清掃,還是殘留著融雪之後形成的寒冰。想到老夫人的身體和幾個孩子的年齡,顧錦向外輕聲道,“路上有些話,不用著急,在吉時之前趕到就行。”
車夫應了一聲,還未行走幾步,就驟然將馬車停住。
顧錦用手扶住車壁,一把將兩個險些摔倒的孩子攔在懷中,皺眉道,“怎麽回事?”
“一個老婦人躺在大道上,似乎是昏迷了過去。那老婦人的女兒正跪在路邊,求過路的人可以將兩個人捎帶過去。”車夫略帶憐憫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婷姐兒被顧錦摟在懷中,好奇得將棉質的車簾掀開一個縫隙,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躺在一塊破布上,嘴中發出難受得嗚咽聲。而老婦人的旁邊,一個十二三歲的姑娘跪在一輛停滯的馬車前,拉著那輛馬車的一角,懇求道,“求求您了,就送我祖母一程吧!她身體真的受不住了,求求您了!隻要將她送到靜水寺前,就會有人過來接她的!”
那停滯的馬車中似乎有聲音傳出,顧錦還未聽清,就看到站在馬車邊的車夫一把將姑娘的手撤掉,沉聲道,“我家小姐著急趕路,車內已經有兩三人,根本無法送你家祖母一程。”說著,就坐上馬車,剛要行事,動作卻再次停止。隻見那車夫從馬車內接過一個銀錠,直接丟在姑娘懷中,邊趕車邊道,“這位小姐,你還是快去請山下的車夫過來拉你家祖母一程吧!”
小姑娘抓著落在自己衣服上的銀錠,哭得眼淚通紅,精致的五官皺在一起,看起來可憐極了,就連顧錦馬車上一直觀望的車夫也露出心疼的神色,眼神看向馬車內,欲言又止。
顧錦眉頭微皺地看著跪在路邊的小姑娘,心底的疑慮卻越來越重,這個小姑娘似乎有點眼熟。
還未來得及想明白,顧錦就看到前麵老夫人的馬車慢慢打開,林姨娘的女兒蕭寧平伸出腦袋問道,“這位姐姐,你要去哪裏?”
小姑娘抬起頭來,看著衣著華麗,頭上插著白玉簪子的小女孩,眼底閃過一些豔羨,哀聲道,“我家中遭遇土匪襲擊,父母皆被殺死。祖母帶著我和兄長前來投靠遠房親戚,盤纏卻半路被搶,千辛萬苦才來到這裏。剛到京城就聽聞遠房親戚今日來淨水寺上香,於是隻得前來,想要在靜水寺門口碰碰運氣。連日的趕路已經讓祖母的身體承受不住,哥哥隻得先行上山,我和祖母隨後慢行。可是祖母現在......”
躺在地上的老婦人適時發出痛苦的呻/吟,小姑娘聞此,眼淚更是不停地掉,語調越發悲切,路邊聽到的人皆露出憐憫之色。而顧錦定定地看著小姑娘,總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
蕭寧平素來早慧,可見到身穿簡陋麵帶疲勞的小姑娘,心中沒有半點疑慮,隻說了一句“稍等”,便扭頭回了馬車。
半響後,老太太抬起車簾,目露慈祥,憐惜道,“既然隻有兩位女眷,那就快快過來取取暖。”
“張東,快去將老夫人扶起來。”老太太衝著車夫擺擺手。
很快,兩個人就被扶上馬車。路邊駐足觀望的人看到這個場景,無不稱讚老夫人的善心。
其中,一個略帶粗獷的聲音響起,“我在這附近擺了兩年攤位,怎麽從未見過這輛馬車?看起來不像是普通人家的老夫人能夠擁有的。”
“這輛馬車是有點眼生。”和他說話的人應和道。
“你們兩個不過是在這裏待了兩年,當然不知道。你看那馬車上雕刻得雄鷹的圖案,那可是定興侯府的標誌!”路邊一個聲音插入。
“定興侯府?”那粗獷的聲音響起,“就是那個曾經在西北七戰七捷的定興侯府嗎?”
“是啊!就是那個定興侯府,隻可惜當年指揮那七場戰役的老侯爺在兩年前就已經病逝,而當年直接打入瓦剌老巢的定興候世子也已經故去。”
“那現在定興侯府誰當家?”疑惑地聲音響起。
“是老侯爺的二兒子......”
討論的聲音漸漸遠去,顧錦眼睛微閉,心中思緒萬千。
那小姑娘哭泣的樣子不斷在顧錦腦海中浮現,顧錦卻無論如何都想不起原身到底在哪裏見過那個小姑娘。
而另一邊,老夫人寬廣的馬車中。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臉上的寒意漸漸消散,臉頰紅彤彤地,向老夫人臉上道謝。
本來躺軟布上的老婦人此時也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虛弱,目光貪婪地在馬車中相看,口中還不斷問道,“這是什麽呀?我這個老婆子從來都沒有見過。”
蕭寧平小臉皺著,先前施舍恩情被人敬仰的喜悅早已消失不見,眼中滿滿地厭惡,口中不屑道,“這是我父親從西北帶回來了,你當然沒見過。”
老婦人仿佛未曾感覺到蕭寧平的抗拒,目光從車內移到蕭寧平身上,看著蕭寧平頭上插著的晶瑩剔透的白玉簪子,左手不禁伸去。
蕭寧平還未來得及躲避,頭上的白玉簪子就已經拿走,瞬間臉色就變了,伸手就要將其搶回去,卻被那老婦人閃身躲過,於是求助般地向老夫人和小姑娘望去。
老夫人閉著眼睛,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而那小姑娘直直地看著祖母手中的白玉簪子,眼中帶著豔羨,竟似也沒有察覺到蕭寧平的目光。
“小姑娘,你這簪子是在哪裏買的?真好看,”老夫人端詳著簪子,咽了咽口水,“這簪子怎麽也值好幾兩銀子吧!”
聽到自己最愛的簪子被估出這個價格,蕭寧平臉色難看,趁老夫人不備,一把將簪子拽了回來,連忙藏在衣服中,冷哼道,“幾兩銀子?幾百兩銀子都不止!”
老婦人眼中的貪婪更加濃烈。
這時,老婦人才將手上的佛經收起來,緩緩地抬起眼臉,似乎沒注意到剛才發生的一切般,輕聲道,“剛才的佛經隻剩下一點,不易留到下車之後,這才將其念完。”
“老夫人真是虔誠,”老婦諂媚道,“剛才貴孫女已經解釋過了。”
老夫人微笑點點頭。
老婦人見這衣著華麗的老太太似乎很好說話,這才壯著膽子問道,“不知道老夫人是哪個府的?等我和大孫子找到親家,一定帶著禮物,專程登門拜訪。”無論是從這馬車內的裝飾,還是這兩人的衣著打扮,都可以看出她們的身份非富即貴,老婦人見此自然不想錯過。
“定興侯府。”
這老婦人有些渾濁的雙目瞬間亮了,想到自己投靠的親家是國公府,轉而有些端著,“想來一定在京城很是威風。”說完,心中不禁有些期待早日見到國公親家。
蕭老夫人似乎完全沒察覺到婦人的話語中的輕蔑,輕聲問道,“不知二位從哪裏來?”
“開封。”
從剛才就一直防備著老婦人的蕭寧平聽到這兩個字,感到有些熟悉。
察覺到孫女的疑惑,老夫人解釋道,“你母親所出身的顧家就在開封。”
“顧家?”頭發花白的老婦遲疑道,“您兒媳婦出身於開封府顧家?”
老夫人點頭。
老婦雙手不禁有些顫抖。
怨不得她覺得這個定興侯府怎麽這麽耳熟,原來是那個下賤的小蹄子嫁的人家!
眼見距離新年越來越近,京城外漸漸熱鬧,商鋪小攤更是想要在過年前多賺些銀兩。前些日子,定興侯府的丫鬟小廝們連續數日忙活著將府裏的一切收拾幹淨,終於選了個黃道吉日將沉寂許久的定興侯府大門打開。
這日,顧錦正在房中收拾東西,青芙就穿過屏風,走到顧錦身邊道,“小姐,老夫人說她已經準備好了,現在就可以出發了。”
顧錦微微點頭,心中卻略微有些不安。她本以為老夫人回來會立刻找借口將管家權收回去,卻沒想到對方竟然隻說了一句,“兒媳婦兒現在懂事了,那這些事情我這個老太太就不摻和了。”似乎除了剛回府那次的爭執,老太太就再也沒有做過什麽舉動,隻在前幾日將顧錦叫過去,淡淡道,“既然過幾日就要除服,你挑選個黃道吉日,我們帶著孩子去靜水寺燒香,也算將上次作法時的祈禱還願。”
顧錦略微思索,想起記憶中老侯爺去世時,聖上曾批下聖旨在靜水寺為其辦連續七天七夜的超度,點點頭,對老夫人的說法表示認同。
靜水寺是皇家寺廟,曆年皇家祭祀都在那裏舉行。也就是因此,這個寺廟非常得皇宮貴族的喜愛,每天都會有公侯伯爵及其家屬妻兒前往靜水寺燒香祈福。由於京城家眷經常前往,通往靜水寺的道路修得非常平整。可由於前些日子剛剛下過一場大雪,路上雖然經常被清掃,還是殘留著融雪之後形成的寒冰。想到老夫人的身體和幾個孩子的年齡,顧錦向外輕聲道,“路上有些話,不用著急,在吉時之前趕到就行。”
車夫應了一聲,還未行走幾步,就驟然將馬車停住。
顧錦用手扶住車壁,一把將兩個險些摔倒的孩子攔在懷中,皺眉道,“怎麽回事?”
“一個老婦人躺在大道上,似乎是昏迷了過去。那老婦人的女兒正跪在路邊,求過路的人可以將兩個人捎帶過去。”車夫略帶憐憫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婷姐兒被顧錦摟在懷中,好奇得將棉質的車簾掀開一個縫隙,隻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躺在一塊破布上,嘴中發出難受得嗚咽聲。而老婦人的旁邊,一個十二三歲的姑娘跪在一輛停滯的馬車前,拉著那輛馬車的一角,懇求道,“求求您了,就送我祖母一程吧!她身體真的受不住了,求求您了!隻要將她送到靜水寺前,就會有人過來接她的!”
那停滯的馬車中似乎有聲音傳出,顧錦還未聽清,就看到站在馬車邊的車夫一把將姑娘的手撤掉,沉聲道,“我家小姐著急趕路,車內已經有兩三人,根本無法送你家祖母一程。”說著,就坐上馬車,剛要行事,動作卻再次停止。隻見那車夫從馬車內接過一個銀錠,直接丟在姑娘懷中,邊趕車邊道,“這位小姐,你還是快去請山下的車夫過來拉你家祖母一程吧!”
小姑娘抓著落在自己衣服上的銀錠,哭得眼淚通紅,精致的五官皺在一起,看起來可憐極了,就連顧錦馬車上一直觀望的車夫也露出心疼的神色,眼神看向馬車內,欲言又止。
顧錦眉頭微皺地看著跪在路邊的小姑娘,心底的疑慮卻越來越重,這個小姑娘似乎有點眼熟。
還未來得及想明白,顧錦就看到前麵老夫人的馬車慢慢打開,林姨娘的女兒蕭寧平伸出腦袋問道,“這位姐姐,你要去哪裏?”
小姑娘抬起頭來,看著衣著華麗,頭上插著白玉簪子的小女孩,眼底閃過一些豔羨,哀聲道,“我家中遭遇土匪襲擊,父母皆被殺死。祖母帶著我和兄長前來投靠遠房親戚,盤纏卻半路被搶,千辛萬苦才來到這裏。剛到京城就聽聞遠房親戚今日來淨水寺上香,於是隻得前來,想要在靜水寺門口碰碰運氣。連日的趕路已經讓祖母的身體承受不住,哥哥隻得先行上山,我和祖母隨後慢行。可是祖母現在......”
躺在地上的老婦人適時發出痛苦的呻/吟,小姑娘聞此,眼淚更是不停地掉,語調越發悲切,路邊聽到的人皆露出憐憫之色。而顧錦定定地看著小姑娘,總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
蕭寧平素來早慧,可見到身穿簡陋麵帶疲勞的小姑娘,心中沒有半點疑慮,隻說了一句“稍等”,便扭頭回了馬車。
半響後,老太太抬起車簾,目露慈祥,憐惜道,“既然隻有兩位女眷,那就快快過來取取暖。”
“張東,快去將老夫人扶起來。”老太太衝著車夫擺擺手。
很快,兩個人就被扶上馬車。路邊駐足觀望的人看到這個場景,無不稱讚老夫人的善心。
其中,一個略帶粗獷的聲音響起,“我在這附近擺了兩年攤位,怎麽從未見過這輛馬車?看起來不像是普通人家的老夫人能夠擁有的。”
“這輛馬車是有點眼生。”和他說話的人應和道。
“你們兩個不過是在這裏待了兩年,當然不知道。你看那馬車上雕刻得雄鷹的圖案,那可是定興侯府的標誌!”路邊一個聲音插入。
“定興侯府?”那粗獷的聲音響起,“就是那個曾經在西北七戰七捷的定興侯府嗎?”
“是啊!就是那個定興侯府,隻可惜當年指揮那七場戰役的老侯爺在兩年前就已經病逝,而當年直接打入瓦剌老巢的定興候世子也已經故去。”
“那現在定興侯府誰當家?”疑惑地聲音響起。
“是老侯爺的二兒子......”
討論的聲音漸漸遠去,顧錦眼睛微閉,心中思緒萬千。
那小姑娘哭泣的樣子不斷在顧錦腦海中浮現,顧錦卻無論如何都想不起原身到底在哪裏見過那個小姑娘。
而另一邊,老夫人寬廣的馬車中。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臉上的寒意漸漸消散,臉頰紅彤彤地,向老夫人臉上道謝。
本來躺軟布上的老婦人此時也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虛弱,目光貪婪地在馬車中相看,口中還不斷問道,“這是什麽呀?我這個老婆子從來都沒有見過。”
蕭寧平小臉皺著,先前施舍恩情被人敬仰的喜悅早已消失不見,眼中滿滿地厭惡,口中不屑道,“這是我父親從西北帶回來了,你當然沒見過。”
老婦人仿佛未曾感覺到蕭寧平的抗拒,目光從車內移到蕭寧平身上,看著蕭寧平頭上插著的晶瑩剔透的白玉簪子,左手不禁伸去。
蕭寧平還未來得及躲避,頭上的白玉簪子就已經拿走,瞬間臉色就變了,伸手就要將其搶回去,卻被那老婦人閃身躲過,於是求助般地向老夫人和小姑娘望去。
老夫人閉著眼睛,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而那小姑娘直直地看著祖母手中的白玉簪子,眼中帶著豔羨,竟似也沒有察覺到蕭寧平的目光。
“小姑娘,你這簪子是在哪裏買的?真好看,”老夫人端詳著簪子,咽了咽口水,“這簪子怎麽也值好幾兩銀子吧!”
聽到自己最愛的簪子被估出這個價格,蕭寧平臉色難看,趁老夫人不備,一把將簪子拽了回來,連忙藏在衣服中,冷哼道,“幾兩銀子?幾百兩銀子都不止!”
老婦人眼中的貪婪更加濃烈。
這時,老婦人才將手上的佛經收起來,緩緩地抬起眼臉,似乎沒注意到剛才發生的一切般,輕聲道,“剛才的佛經隻剩下一點,不易留到下車之後,這才將其念完。”
“老夫人真是虔誠,”老婦諂媚道,“剛才貴孫女已經解釋過了。”
老夫人微笑點點頭。
老婦人見這衣著華麗的老太太似乎很好說話,這才壯著膽子問道,“不知道老夫人是哪個府的?等我和大孫子找到親家,一定帶著禮物,專程登門拜訪。”無論是從這馬車內的裝飾,還是這兩人的衣著打扮,都可以看出她們的身份非富即貴,老婦人見此自然不想錯過。
“定興侯府。”
這老婦人有些渾濁的雙目瞬間亮了,想到自己投靠的親家是國公府,轉而有些端著,“想來一定在京城很是威風。”說完,心中不禁有些期待早日見到國公親家。
蕭老夫人似乎完全沒察覺到婦人的話語中的輕蔑,輕聲問道,“不知二位從哪裏來?”
“開封。”
從剛才就一直防備著老婦人的蕭寧平聽到這兩個字,感到有些熟悉。
察覺到孫女的疑惑,老夫人解釋道,“你母親所出身的顧家就在開封。”
“顧家?”頭發花白的老婦遲疑道,“您兒媳婦出身於開封府顧家?”
老夫人點頭。
老婦雙手不禁有些顫抖。
怨不得她覺得這個定興侯府怎麽這麽耳熟,原來是那個下賤的小蹄子嫁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