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宮內書房 ——
時間,
不知過了多久……
太子太傅竇嬰微合著雙眼,似睡非睡。皇太子劉榮點點劃劃,奮筆疾書;河間王劉德坐而旁觀。
呼吸,似乎都給克製住了。如果此時有人蒙上雙眼走進來;一個德高望重的魏其侯、一位皇子出身的大漢藩王、再加上大漢帝國的皇儲殿下——二老一少,三個重量級人物真是半點存在感都沒有禦靈王者。
太子宮的內書房,靜得壓抑,靜得可怕。
隻有錯金子母鹿款沙漏中涓涓不息滾落的沙粒與栗太子筆尖和素帛不斷摩擦產生的微弱細聲,才偶爾打破滿室的沉寂。
門軸輕響,人影綽綽,又是小張內官。
張內官這回算是學乖了,先朝著太子太傅竇嬰行完禮,才對著皇太子劉榮拜倒,邊叩頭邊高聲道賀,連說兩位良娣都生了,生產順利,母子平安——而且,喜上加喜,各得了一個男孩。
劉榮俊雅的麵龐上布滿了紅潮,眸中升起萬點星光,絲絲低語柔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梅寶……梅寶……”
河間王劉德的座位緊挨著兄長,自然聽得一清二楚,眉頭損失擰成個結。劉德沉著地追問:“誰長?誰幼?”
問題拋出,太子太傅竇嬰火炬般的目光緊隨而至——帝王之家,‘先出生’與‘後出生’往往關係到孩子甚至生母一生的命運際遇,不可不察。
小張內官趴在地上,咽了咽口水:“左良娣之子……先。”
也就是說,栗表妹的孩子是長子。
“嗬!善,大善!”河間王劉德高興地撫掌拍手。
栗太子劉榮眼中閃過失望,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抬頭向老師請求,他想現在就去後宅看望產婦和孩子。
竇太子太傅卻沒搭理自己尊貴的學生,依舊盯著小張內官:“張,長信殿……何如?”
這時候打聽長樂宮城的長信殿,自然不是要詢問竇皇太後的情況。
目標隻有一個,暫住在長信殿西廂的當今皇後——薄氏。
出人意料,張宦官竟然沒反應,隻愣愣地垂著腦袋,一聲不吭。
太子太傅的臉色不好看了:“張?!”
小張嚇得一縮脖子,手腳並用地往書房大門的位置偷偷挪動;同時嘴裏嘟嘟噥噥連連告罪:
天哪!他怎麽敢告訴偉大的魏其侯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他家皇太子的心肝寶貝昌平翁主身上了,以至於壓根忘記去打探長樂宮薄皇後的分娩結果?
哎呀呀!如果讓竇太子太傅曉得他如此主次不分,非揮劍劈了他不可——哦,不對,不會。
憑他一個卑微的閹侍,怎配讓大漢侯爵用劍?魏其侯隻需要在竇太後麵前動動嘴皮子,他就等著在掖庭的‘永巷’過完下輩子吧——如果,他還有下輩子的話。
栗太子劉榮適時的涉入算是給手下解了圍:“太傅,可否……可否?”
周朵周梅寶的母親昌平長公主近幾年纏綿病榻,對女兒有心無力;而栗表妹之母糜氏身強體壯,沒事都常跑到太子宮照顧女兒,現在更是必定在女兒的床前噓寒問暖。兩相對照著,梅寶弄不好又要傷心難過了——他還是早些去陪伴安慰才是。
太子太傅竇嬰也不想表現得太沒人情味,揮揮手,算是批準了。
劉榮如蒙大赦,幾乎是小跑著奔出去。河間王劉德搖搖頭,緊隨其後。
~~.~~.~~.~~
~~.~~.~~.~~
兩個學生走遠了,
竇嬰從坐具上起身,走到書案旁,拿起劉榮的手書翻閱巫魂蠱術。
看著看著,竇嬰太傅無聲地笑了。
雖然前後幾封賀表都稱得上‘詞句典雅’‘字體雋秀’,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得出最後一篇的書法明顯比之前的艱澀了幾分。這說明寫字之人心思浮動——顯然,劉榮內心並沒有他外表呈現的那麽鎮定平和。
‘心性不穩?或者,關心……則亂?’竇嬰緩緩地搖頭。
隨手將幾封半成品表章放回案頭,魏其侯竇嬰站直了身子,負手朝太子宮內宅的方向,心裏頭暗暗地慶幸:‘幸好是栗良娣先生了兒子,否則,太子宮加上掖庭宮……非亂套了不可。’
★☆★☆★☆★☆ ★☆★☆★☆★☆ ★☆★☆★☆★☆ ★☆★☆★☆★☆
—— 京都長安魯王官邸 ——
自馬背上一躍而下,
江都王劉非將馬鞭甩給長隨,然後問狂奔著來迎接的魯王官邸屬官:他家兄長和小弟現在在哪兒!
魯王家的門大夫畢恭畢敬地行禮,回話:“大王與膠西王幸‘西苑’。”
不等門大夫說完,劉非往左一拐,熟門熟路地往深裏走。
大漢的江都王劉非是馬上藩王,帶過兵打過仗的人物,功夫底子好,加上心裏有事,腳下就比平常又快了許多。沒一會兒,除了當年跟著他一起上陣殺敵的武衛,其他人都落下了。
可等急匆匆的腳步踏入兄長的起居樓閣,江都王劉非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屋子裏,魯王劉餘懷抱把鑲玳瑁嵌明珠的秦琵琶,膠西王劉端則執一柄碧玉長簫,兄弟倆一個撥弦,一個吹管,有應有和,音韻嫋嫋,好不優哉遊哉!
‘看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啊?!’摸摸已經見汗的額角,劉非很不滿地瞪著哥哥和弟弟:“阿兄?阿弟?”
魯王在百忙中抽空向二弟微笑了一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膠西王劉端卻合著雙眼,全神貫注地吹奏——簡直太過分了!
“阿兄,阿弟……”劉非挑起一道眉毛,故意拉長了聲音問:“欲知中宮所出……細弟耶?細君耶?”
吹簫的吹簫,彈琴的彈琴。
——這回,連個抬頭打招呼的都沒了!
‘裝腔作勢?’
江都王劉非立時給氣得橫鼻子豎眼,沒搭理上前來想幫忙寬外衣的內侍,直接拋下句‘想知道結果,就跟上來親自問’拔腿就出了屋子。
走在穿堂外的長廊上,大漢江都王一邊走,一邊豎起耳朵聽後麵的動靜。
沒失望,
不多會兒,身後傳來金屬和石質地麵碰擊的聲響——在大漢帝國,隻有天子和藩王的鞋履底會裝上銅質或鐵質的防滑釘。
‘裝啊……再裝啊!哼!’
江都王劉非嘴角彎起誌得意滿的笑容:‘就不信你們能忍得住!真不關心,何必滯留京都那麽久?兩個月前就該回魯國和膠西國了。’
★☆★☆★☆★☆ ★☆★☆★☆★☆ ★☆★☆★☆★☆ ★☆★☆★☆★☆
—— 長樂宮掖庭 ——
“哈哈年少輕狂一起闖!”
“哈哈哈!!”
“哈哈哈啊……哈哈哈!”
……
未央宮的掖庭,栗夫人在笑!大笑!狂笑!
隨著誇張的表情和劇烈的笑聲,
高聳的複雜的宮髻鬆了,原本精致到無暇的妝容壞了,臉上的粉汙去了一半,粘在衣領和前襟上;金簪珠簪寶石釵子橫七豎八地半掛在鬢邊,危險地抖動著……
宮室裏幾個資深老人彼此看看,臉上都透出驚異和不解——顛覆,太顛覆了!
在記憶中,眼前這位栗家美人兒自十二歲選入當時的太子宮起就深諳獲寵之道,對美麗的追究更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時時刻刻要把最好的儀容呈現在人前,唯恐一絲一分的疏忽導致失卻君主的歡心。
如此不顧形象的行為出現在栗夫人身上,簡直是不可想象!
就算今日大喜連連,栗夫人也不該失態到這種地步啊!
栗夫人卻仿佛絲毫未意識到眾人詫異的目光,兀自趴在窄榻上,捶著榻沿,大笑不休——她已經笑得坐不住了。
“嗬,嗬嗬!”
重重喘口氣,栗夫人霍然站起,越過奴仆,大踏步走到宮室的門外,手指著南邊椒房殿方向,反反複複地大聲呼叫:“天……從人願呀!”
“天……從……人……願!!”
★☆★☆★☆★☆ ★☆★☆★☆★☆ ★☆★☆★☆★☆ ★☆★☆★☆★☆
—— 大漢京都長安城館陶長公主官邸 ——
內宅正中心的北院中,體型無限趨向於圓球形的長公主家令一把揪住個剛走出來的大侍女,緊張兮兮地探問裏麵的情況:“長公主……何如?”
消息報進去有一會兒了,怎麽什麽動靜都沒有?
侍女甩開胖家令的肥手,中規中矩地給出答複:長公主那裏沒任何異樣——知道之前,長公主正在修剪盆花;知道消息後,長公主還是給月季修枝剪葉;一切如常,沒什麽變化。
‘按說,不應該啊!這麽要命的情報。’家令摸著下巴上的短須,猶疑不定,
怎麽會沒反應呢?以他們家長公主的性子,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是如此險惡的態勢,能處之泰然?話說,他就是因為怕被台風尾掃到才特意找人進去匯報,而不是自己親自去。
侍女見沒什麽事了,正要離開;沒想到又被家令攔住了。
“太子?隆慮侯?”
胖家令接著問——兩位公子那邊,消息也送去了吧?
侍女穩穩地點頭,西跨院和東跨院她都派人去了;看天色,侯太子與隆慮侯都該知道了。
~~.~~.~~.~~
~~.~~.~~.~~
—— 北院正樓 ——
與胖家令說話的侍女沒撒謊,長公主的臥房的確一如既往的安靜重生之一室生春最新章節。
所以門外廊下的閹侍和丫鬟們守在規定的位置上,一個個氣定神閑。對他們來說,今天就是個平常的日子——九重宮闕中的皇後生的是皇子是皇女,是達官貴人們操心的事。至於他們,橫豎都是伺候人的命。
長公主的房間,室內和戶外一樣靜靜的。
臥室中央,鎏金的綠藻鳳尾宮燈與畫梁上懸掛的明珠相映成輝。
風,從沒關嚴的高窗的縫隙中吹進來……燈光燭影,搖搖晃晃照在地上散落的斷枝、碎葉和花瓣上。
雕刻著吉祥圖案的象牙柄小剪刀無奈地橫屍當場,與地上的片片殘紅相擁而泣——不用問,此時的月季花盆隻剩下光禿禿的荒涼。
劉嫖長公主無力地靠在窄榻上,垂著頭,手撐額;從來風神飛揚的玉容上染上陌生的蒼白和憔悴,仿佛所有精力和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門外傳來輕輕的叩門聲,家令熟悉的聲線通報時間差不多了,問女主人是不是現在就傳晚餐。
‘哪有胃口啊?!’
館陶長公主自榻上半坐起,厭煩地一揮袖子:“否!”
寬寬的絲綢長袖在裙擺上湧出層波浪,升起又垂落,袖緣上的點綴的雲紋玉雕片無意中碰到什麽,發出一聲清清脆的‘叮’!
長公主隨手一探,打窄榻和靠枕之間摸出件玉器:
成雙成對的比目魚頭挨著頭,肩並著肩,古雅的紋飾盡是歲月的沉澱;黃玉淡淡的柔柔的,晶瑩潤澤得仿佛是愛侶含情脈脈的目光,溫暖人心。
握入手中,摩挲許久,
悠悠地歎息著將黃玉比目魚貼在麵頰,長公主漸漸放鬆下來,慢慢地躺回臥榻。
曾經黯淡的雙目中,再度精光閃爍,
呢呢喃喃話語仿佛哀歎,仿佛抱怨,但更象某種召喚——帶著不甘,帶著期冀:“吾,與君兮齊速……”
“……齊速……”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禦陰陽!”
~~.~~.~~.~~
~~.~~.~~.~~
—— 西跨院 ——
挑開內室的珠簾,梁王主劉姱又向裏查看一番,
等確認丈夫陳須真正睡熟了,才滿意地退向外間。
侍從們都被遣出去了;臥室的外間隻留了兩架樹枝燈和長案上一盞袖珍款的豹形小宮燈。
王主姱將宮燈的火苗挑大些,打開靠牆的書櫃,取出文匣,開鎖……
烙有梁王室徽記的素帛,特質墨水,專用印泥……一一羅列。
“王父敬上……”
王主姱提起筆,在素帛上快速寫著今天發生的事:‘姑得訊,中宮誠無福矣!今……觀其勢,如燕巢於飛幕之上……’
寫完,劉姱王主褪下中指和無名指上的兩枚戒指,打開戒麵,蘸上印泥,分別按在帛書的信頭和信尾韓娛之國民主持全文閱讀。
剛要把書信裝入專用木匣,就等明天派人送往睢陽,王主姱向內室方向又望了望,眉間微微皺起;遲疑良久,重新打開帛書,又添了一句:
‘父親當遣專使攜重金入京,靜觀其變,便宜從事……則,吾父心之所願……可期也!’
~~.~~.~~.~~
~~.~~.~~.~~
—— 東跨院 ——
隆慮侯的院子裏,
奉了侯夫人欒氏命令來請男主人去吃晚飯的閹侍也被打了回票。
隨著家仆離開的腳步聲漸行漸遠,陳二公子拿著鑰匙,打開書房最裏麵牆壁上的小門,舉著燈走了進去。
門另一側,
燈光照耀處,觸目是片片寒光——數十成百把出鞘的利劍啊!
有戰國的,
春秋的,
甚至有古商朝的青銅匕首;
越國的,
吳國的,
楚國的,
秦國的……青銅的,鐵的,把把出鞘,全部以劍頭深深地插在木地板上,隨著陳二公子經過的腳步微微顫動。
歲月或許奪走了劍刃原有的雪亮,但不曾抹去鮮血和生命賦予的森冷酷寒。
隆慮侯拔起一柄,在手中掂掂,
環顧四周,唇邊扯起抹自信的獰笑。
~~.~~.~~.~~
~~.~~.~~.~~
光線逐漸暗下來,
太陽沉到西邊去了,隻留下一剪昏黃的餘光掛在天邊。
遠遠的,隔著座座院牆和所所院落傳來閹侍們尖細尖細的吆喝聲。仆從們行動起來,給各長廊和院門還有簷下張起一架架紗燈。
斜陽,與燈影交織,
人語,與風聲同行。
家令站在北院正門處的台階上,遙望著長公主官邸——燈火輝煌、衣袂如雲,人聲絡繹不絕……
不知怎的,平時最喜聞樂見的場景,竟讓胖家令生出了噓噓之感。
“噝!”
胖家令突然莫名其妙打了個激靈。
抱住臂膀,搖了搖腦袋,長公主家令神神叨叨安慰自己:“長樂未央,長樂未央……”
“長樂……未央!!”
==============================夏曆八月十二日,晴,熱(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時間,
不知過了多久……
太子太傅竇嬰微合著雙眼,似睡非睡。皇太子劉榮點點劃劃,奮筆疾書;河間王劉德坐而旁觀。
呼吸,似乎都給克製住了。如果此時有人蒙上雙眼走進來;一個德高望重的魏其侯、一位皇子出身的大漢藩王、再加上大漢帝國的皇儲殿下——二老一少,三個重量級人物真是半點存在感都沒有禦靈王者。
太子宮的內書房,靜得壓抑,靜得可怕。
隻有錯金子母鹿款沙漏中涓涓不息滾落的沙粒與栗太子筆尖和素帛不斷摩擦產生的微弱細聲,才偶爾打破滿室的沉寂。
門軸輕響,人影綽綽,又是小張內官。
張內官這回算是學乖了,先朝著太子太傅竇嬰行完禮,才對著皇太子劉榮拜倒,邊叩頭邊高聲道賀,連說兩位良娣都生了,生產順利,母子平安——而且,喜上加喜,各得了一個男孩。
劉榮俊雅的麵龐上布滿了紅潮,眸中升起萬點星光,絲絲低語柔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梅寶……梅寶……”
河間王劉德的座位緊挨著兄長,自然聽得一清二楚,眉頭損失擰成個結。劉德沉著地追問:“誰長?誰幼?”
問題拋出,太子太傅竇嬰火炬般的目光緊隨而至——帝王之家,‘先出生’與‘後出生’往往關係到孩子甚至生母一生的命運際遇,不可不察。
小張內官趴在地上,咽了咽口水:“左良娣之子……先。”
也就是說,栗表妹的孩子是長子。
“嗬!善,大善!”河間王劉德高興地撫掌拍手。
栗太子劉榮眼中閃過失望,但很快就掩飾了過去,抬頭向老師請求,他想現在就去後宅看望產婦和孩子。
竇太子太傅卻沒搭理自己尊貴的學生,依舊盯著小張內官:“張,長信殿……何如?”
這時候打聽長樂宮城的長信殿,自然不是要詢問竇皇太後的情況。
目標隻有一個,暫住在長信殿西廂的當今皇後——薄氏。
出人意料,張宦官竟然沒反應,隻愣愣地垂著腦袋,一聲不吭。
太子太傅的臉色不好看了:“張?!”
小張嚇得一縮脖子,手腳並用地往書房大門的位置偷偷挪動;同時嘴裏嘟嘟噥噥連連告罪:
天哪!他怎麽敢告訴偉大的魏其侯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他家皇太子的心肝寶貝昌平翁主身上了,以至於壓根忘記去打探長樂宮薄皇後的分娩結果?
哎呀呀!如果讓竇太子太傅曉得他如此主次不分,非揮劍劈了他不可——哦,不對,不會。
憑他一個卑微的閹侍,怎配讓大漢侯爵用劍?魏其侯隻需要在竇太後麵前動動嘴皮子,他就等著在掖庭的‘永巷’過完下輩子吧——如果,他還有下輩子的話。
栗太子劉榮適時的涉入算是給手下解了圍:“太傅,可否……可否?”
周朵周梅寶的母親昌平長公主近幾年纏綿病榻,對女兒有心無力;而栗表妹之母糜氏身強體壯,沒事都常跑到太子宮照顧女兒,現在更是必定在女兒的床前噓寒問暖。兩相對照著,梅寶弄不好又要傷心難過了——他還是早些去陪伴安慰才是。
太子太傅竇嬰也不想表現得太沒人情味,揮揮手,算是批準了。
劉榮如蒙大赦,幾乎是小跑著奔出去。河間王劉德搖搖頭,緊隨其後。
~~.~~.~~.~~
~~.~~.~~.~~
兩個學生走遠了,
竇嬰從坐具上起身,走到書案旁,拿起劉榮的手書翻閱巫魂蠱術。
看著看著,竇嬰太傅無聲地笑了。
雖然前後幾封賀表都稱得上‘詞句典雅’‘字體雋秀’,但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得出最後一篇的書法明顯比之前的艱澀了幾分。這說明寫字之人心思浮動——顯然,劉榮內心並沒有他外表呈現的那麽鎮定平和。
‘心性不穩?或者,關心……則亂?’竇嬰緩緩地搖頭。
隨手將幾封半成品表章放回案頭,魏其侯竇嬰站直了身子,負手朝太子宮內宅的方向,心裏頭暗暗地慶幸:‘幸好是栗良娣先生了兒子,否則,太子宮加上掖庭宮……非亂套了不可。’
★☆★☆★☆★☆ ★☆★☆★☆★☆ ★☆★☆★☆★☆ ★☆★☆★☆★☆
—— 京都長安魯王官邸 ——
自馬背上一躍而下,
江都王劉非將馬鞭甩給長隨,然後問狂奔著來迎接的魯王官邸屬官:他家兄長和小弟現在在哪兒!
魯王家的門大夫畢恭畢敬地行禮,回話:“大王與膠西王幸‘西苑’。”
不等門大夫說完,劉非往左一拐,熟門熟路地往深裏走。
大漢的江都王劉非是馬上藩王,帶過兵打過仗的人物,功夫底子好,加上心裏有事,腳下就比平常又快了許多。沒一會兒,除了當年跟著他一起上陣殺敵的武衛,其他人都落下了。
可等急匆匆的腳步踏入兄長的起居樓閣,江都王劉非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屋子裏,魯王劉餘懷抱把鑲玳瑁嵌明珠的秦琵琶,膠西王劉端則執一柄碧玉長簫,兄弟倆一個撥弦,一個吹管,有應有和,音韻嫋嫋,好不優哉遊哉!
‘看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啊?!’摸摸已經見汗的額角,劉非很不滿地瞪著哥哥和弟弟:“阿兄?阿弟?”
魯王在百忙中抽空向二弟微笑了一下,算是打過招呼了。
膠西王劉端卻合著雙眼,全神貫注地吹奏——簡直太過分了!
“阿兄,阿弟……”劉非挑起一道眉毛,故意拉長了聲音問:“欲知中宮所出……細弟耶?細君耶?”
吹簫的吹簫,彈琴的彈琴。
——這回,連個抬頭打招呼的都沒了!
‘裝腔作勢?’
江都王劉非立時給氣得橫鼻子豎眼,沒搭理上前來想幫忙寬外衣的內侍,直接拋下句‘想知道結果,就跟上來親自問’拔腿就出了屋子。
走在穿堂外的長廊上,大漢江都王一邊走,一邊豎起耳朵聽後麵的動靜。
沒失望,
不多會兒,身後傳來金屬和石質地麵碰擊的聲響——在大漢帝國,隻有天子和藩王的鞋履底會裝上銅質或鐵質的防滑釘。
‘裝啊……再裝啊!哼!’
江都王劉非嘴角彎起誌得意滿的笑容:‘就不信你們能忍得住!真不關心,何必滯留京都那麽久?兩個月前就該回魯國和膠西國了。’
★☆★☆★☆★☆ ★☆★☆★☆★☆ ★☆★☆★☆★☆ ★☆★☆★☆★☆
—— 長樂宮掖庭 ——
“哈哈年少輕狂一起闖!”
“哈哈哈!!”
“哈哈哈啊……哈哈哈!”
……
未央宮的掖庭,栗夫人在笑!大笑!狂笑!
隨著誇張的表情和劇烈的笑聲,
高聳的複雜的宮髻鬆了,原本精致到無暇的妝容壞了,臉上的粉汙去了一半,粘在衣領和前襟上;金簪珠簪寶石釵子橫七豎八地半掛在鬢邊,危險地抖動著……
宮室裏幾個資深老人彼此看看,臉上都透出驚異和不解——顛覆,太顛覆了!
在記憶中,眼前這位栗家美人兒自十二歲選入當時的太子宮起就深諳獲寵之道,對美麗的追究更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時時刻刻要把最好的儀容呈現在人前,唯恐一絲一分的疏忽導致失卻君主的歡心。
如此不顧形象的行為出現在栗夫人身上,簡直是不可想象!
就算今日大喜連連,栗夫人也不該失態到這種地步啊!
栗夫人卻仿佛絲毫未意識到眾人詫異的目光,兀自趴在窄榻上,捶著榻沿,大笑不休——她已經笑得坐不住了。
“嗬,嗬嗬!”
重重喘口氣,栗夫人霍然站起,越過奴仆,大踏步走到宮室的門外,手指著南邊椒房殿方向,反反複複地大聲呼叫:“天……從人願呀!”
“天……從……人……願!!”
★☆★☆★☆★☆ ★☆★☆★☆★☆ ★☆★☆★☆★☆ ★☆★☆★☆★☆
—— 大漢京都長安城館陶長公主官邸 ——
內宅正中心的北院中,體型無限趨向於圓球形的長公主家令一把揪住個剛走出來的大侍女,緊張兮兮地探問裏麵的情況:“長公主……何如?”
消息報進去有一會兒了,怎麽什麽動靜都沒有?
侍女甩開胖家令的肥手,中規中矩地給出答複:長公主那裏沒任何異樣——知道之前,長公主正在修剪盆花;知道消息後,長公主還是給月季修枝剪葉;一切如常,沒什麽變化。
‘按說,不應該啊!這麽要命的情報。’家令摸著下巴上的短須,猶疑不定,
怎麽會沒反應呢?以他們家長公主的性子,竹籃打水一場空,又是如此險惡的態勢,能處之泰然?話說,他就是因為怕被台風尾掃到才特意找人進去匯報,而不是自己親自去。
侍女見沒什麽事了,正要離開;沒想到又被家令攔住了。
“太子?隆慮侯?”
胖家令接著問——兩位公子那邊,消息也送去了吧?
侍女穩穩地點頭,西跨院和東跨院她都派人去了;看天色,侯太子與隆慮侯都該知道了。
~~.~~.~~.~~
~~.~~.~~.~~
—— 北院正樓 ——
與胖家令說話的侍女沒撒謊,長公主的臥房的確一如既往的安靜重生之一室生春最新章節。
所以門外廊下的閹侍和丫鬟們守在規定的位置上,一個個氣定神閑。對他們來說,今天就是個平常的日子——九重宮闕中的皇後生的是皇子是皇女,是達官貴人們操心的事。至於他們,橫豎都是伺候人的命。
長公主的房間,室內和戶外一樣靜靜的。
臥室中央,鎏金的綠藻鳳尾宮燈與畫梁上懸掛的明珠相映成輝。
風,從沒關嚴的高窗的縫隙中吹進來……燈光燭影,搖搖晃晃照在地上散落的斷枝、碎葉和花瓣上。
雕刻著吉祥圖案的象牙柄小剪刀無奈地橫屍當場,與地上的片片殘紅相擁而泣——不用問,此時的月季花盆隻剩下光禿禿的荒涼。
劉嫖長公主無力地靠在窄榻上,垂著頭,手撐額;從來風神飛揚的玉容上染上陌生的蒼白和憔悴,仿佛所有精力和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門外傳來輕輕的叩門聲,家令熟悉的聲線通報時間差不多了,問女主人是不是現在就傳晚餐。
‘哪有胃口啊?!’
館陶長公主自榻上半坐起,厭煩地一揮袖子:“否!”
寬寬的絲綢長袖在裙擺上湧出層波浪,升起又垂落,袖緣上的點綴的雲紋玉雕片無意中碰到什麽,發出一聲清清脆的‘叮’!
長公主隨手一探,打窄榻和靠枕之間摸出件玉器:
成雙成對的比目魚頭挨著頭,肩並著肩,古雅的紋飾盡是歲月的沉澱;黃玉淡淡的柔柔的,晶瑩潤澤得仿佛是愛侶含情脈脈的目光,溫暖人心。
握入手中,摩挲許久,
悠悠地歎息著將黃玉比目魚貼在麵頰,長公主漸漸放鬆下來,慢慢地躺回臥榻。
曾經黯淡的雙目中,再度精光閃爍,
呢呢喃喃話語仿佛哀歎,仿佛抱怨,但更象某種召喚——帶著不甘,帶著期冀:“吾,與君兮齊速……”
“……齊速……”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禦陰陽!”
~~.~~.~~.~~
~~.~~.~~.~~
—— 西跨院 ——
挑開內室的珠簾,梁王主劉姱又向裏查看一番,
等確認丈夫陳須真正睡熟了,才滿意地退向外間。
侍從們都被遣出去了;臥室的外間隻留了兩架樹枝燈和長案上一盞袖珍款的豹形小宮燈。
王主姱將宮燈的火苗挑大些,打開靠牆的書櫃,取出文匣,開鎖……
烙有梁王室徽記的素帛,特質墨水,專用印泥……一一羅列。
“王父敬上……”
王主姱提起筆,在素帛上快速寫著今天發生的事:‘姑得訊,中宮誠無福矣!今……觀其勢,如燕巢於飛幕之上……’
寫完,劉姱王主褪下中指和無名指上的兩枚戒指,打開戒麵,蘸上印泥,分別按在帛書的信頭和信尾韓娛之國民主持全文閱讀。
剛要把書信裝入專用木匣,就等明天派人送往睢陽,王主姱向內室方向又望了望,眉間微微皺起;遲疑良久,重新打開帛書,又添了一句:
‘父親當遣專使攜重金入京,靜觀其變,便宜從事……則,吾父心之所願……可期也!’
~~.~~.~~.~~
~~.~~.~~.~~
—— 東跨院 ——
隆慮侯的院子裏,
奉了侯夫人欒氏命令來請男主人去吃晚飯的閹侍也被打了回票。
隨著家仆離開的腳步聲漸行漸遠,陳二公子拿著鑰匙,打開書房最裏麵牆壁上的小門,舉著燈走了進去。
門另一側,
燈光照耀處,觸目是片片寒光——數十成百把出鞘的利劍啊!
有戰國的,
春秋的,
甚至有古商朝的青銅匕首;
越國的,
吳國的,
楚國的,
秦國的……青銅的,鐵的,把把出鞘,全部以劍頭深深地插在木地板上,隨著陳二公子經過的腳步微微顫動。
歲月或許奪走了劍刃原有的雪亮,但不曾抹去鮮血和生命賦予的森冷酷寒。
隆慮侯拔起一柄,在手中掂掂,
環顧四周,唇邊扯起抹自信的獰笑。
~~.~~.~~.~~
~~.~~.~~.~~
光線逐漸暗下來,
太陽沉到西邊去了,隻留下一剪昏黃的餘光掛在天邊。
遠遠的,隔著座座院牆和所所院落傳來閹侍們尖細尖細的吆喝聲。仆從們行動起來,給各長廊和院門還有簷下張起一架架紗燈。
斜陽,與燈影交織,
人語,與風聲同行。
家令站在北院正門處的台階上,遙望著長公主官邸——燈火輝煌、衣袂如雲,人聲絡繹不絕……
不知怎的,平時最喜聞樂見的場景,竟讓胖家令生出了噓噓之感。
“噝!”
胖家令突然莫名其妙打了個激靈。
抱住臂膀,搖了搖腦袋,長公主家令神神叨叨安慰自己:“長樂未央,長樂未央……”
“長樂……未央!!”
==============================夏曆八月十二日,晴,熱(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