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王德孚的行事作風以及寫作態度來看,他骨子裏有嚴重的道德潔癖,以至於讓人覺得特虛偽,也許有些人生來就是如此吧。
他的名字“德孚”的某一重含義便是,品德令人信服。
他希望能夠做到真正的以德服人,哪怕這或許隻是奢望,因為心中陰暗的人總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
反正他不管別人如何看、如何說,他隻求問心無愧,他很喜歡康德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可惜這個世界並沒有康德,以至於這個世界的哲學,與王德孚曾經所在的世界對比,它都不算進入近代哲學,隻因沒有那部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純粹理性批判》。
王德孚在大學中學《西方哲學史》時,才發現對方的哲學理論才發展到文藝複興時期,但是這個世界的文藝複興,在布列塔尼亞帝國是被壓製的,這個皇權與教權並重的龐大帝國,在思想文化上,反而不如另外一個世界分裂的歐洲諸國。
不過非常有趣的是,《華夏哲學史》中竟明確地記載,有兩位著名的華夏學者、哲學家齊迪、任佩遠,竟然將對方文藝複興時產生的各種哲學理論吸收了過來,搞出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並在華夏日不落帝國之類,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啟蒙運動”,這大大促進了華國國民思想的解放,“新文化運動”也隨之而來,並至今都在進行之中。
這就是偉大的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重要意義,隻是他們給普通人的感覺,實在是太遙遠了,卻不知道普通人其實潛移默化地受到他們的影響,他們隻是將人們生活中所獲得的道理,更加理論化、係統化。
王德孚現在在自己的專業課上,就默默整理著這個世界的哲學理論,總結來說,這個世界的哲學,距離踏入近代哲學的大門,隻差臨門一腳,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有偉大的學者出現,推開這扇大門。
不過這“時間的推移”,到底是多少年,就很難說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偉人、英雄的作用便體現了出來。
王德孚覺得,既然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那打開近代哲學這扇大門的任務,進一步促進整個世界人民思想的進步,他當仁不讓,要不然簡直對不起他腦中儲備的那麽多的知識,知識與文化,隻有分享給更多的人,才有更大的意義。
隻不過他也不可能直接去搞出類似《純粹理性批判》這樣的哲學巨著,這肯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首先要在學術期刊上刷名氣、資曆,用一篇又一篇的論文去鋪墊,待到哲學界都認可他的天才之處時,他才能夠將真正的巨著寫出來,震驚世人。
於是,他現在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讓自己盡可能的揚名,不管是在學術界還是文壇。
大多數人出名或許都是為了可以收獲更多的金錢、虛榮,但王德孚卻是想要讓更多的人聆聽他的理論,傳播他的思想,啟發他們的人生。
不得不說,如果被別人知道王德孚的這種想法,一定會怒斥他的狂妄自大,都還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大學新生,竟然都已經在心中認為自己絕對可以成為人類導師。
當這一天的大學課程結束,竟然有東吳大學校刊《學桴》的編輯來向大家例行征稿,他是大三的學長,直接對大家表示,說你們哲學係的新生,到現在上了近三個月的課,竟然沒一個人向校刊投稿,這是不是有些太不將校刊放在眼裏了?
這位大三的學長兼校刊編輯,又大談《學桴》的曆史,說它是整個華國大學最早創刊的校報,在整個蘇州範圍內的學校,都很有名,甚至連魔都的學校,也都有《學桴》的流傳。
因此隻要能夠在《學桴》上發表文章,便意味著文章可以被眾多學子看到,若是文章非常優秀的話,那絕對可以在學生群體中產生名氣。
隻不過《學桴》最大的缺憾,是它不會給稿費,畢竟它隻是校刊,不是真正拿出去販賣的雜誌,一般一個宿舍也就訂個一份,算是半強製的任務,而總共訂閱的收入,能夠維持成本,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麽可能還給稿費?
也正因為如此,《學桴》的編輯們、熱愛著這份校刊的人,總是自發地去宣傳它,拉那些在學生群體中有名的才子、才女投稿,也不管是不是本校的,像那位蘇州女子師範大學的丁梅,就已經多次向《學桴》投稿,還有幸發表過一些作品,闖出了些許名氣。
“默存,你不是最近在寫東西嗎,還為此晚上總不回宿舍,要不你就直接將你寫的投給校刊唄,聽說不少已經畢業,在文壇上闖出名頭的前輩們,都依舊關注著這份校刊,到時候如果有他們的提攜,被正規雜誌約稿,也就不是難事了。”王德孚身邊的鄭元秀這樣建議道。
鄭元秀是王德孚的四位室友之一,也是宿舍內唯一和他同係的,兩人總是一起結伴去上專業課。
鄭元秀的個子不高,長相如女孩子般秀氣,還有一雙非常漂亮纖細的手,從小就練鋼琴,他說話的聲音也很小,並且十分容易害羞,往往老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他就會特緊張,然後耳朵都紅了,不過還好有一旁的王德孚提醒,總不至於讓他出醜。
由於和王德孚是室友,還是上下鋪的關係,再加上王德孚多次幫忙,他當然和王德孚關係很好,在學校裏幾乎形影不離,他覺得王德孚就像最值得信任的兄長大人,他很喜歡彈琴給王德孚聽。
聽到鄭元秀的建議,王德孚微微點頭,不由想到了自己的那篇自嗨散文《聽雪之夜》,與其放在那兒,不如直接投給校刊《學桴》,也算是為它做一點貢獻了,不管它是不是采納。
他的名字“德孚”的某一重含義便是,品德令人信服。
他希望能夠做到真正的以德服人,哪怕這或許隻是奢望,因為心中陰暗的人總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
反正他不管別人如何看、如何說,他隻求問心無愧,他很喜歡康德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可惜這個世界並沒有康德,以至於這個世界的哲學,與王德孚曾經所在的世界對比,它都不算進入近代哲學,隻因沒有那部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純粹理性批判》。
王德孚在大學中學《西方哲學史》時,才發現對方的哲學理論才發展到文藝複興時期,但是這個世界的文藝複興,在布列塔尼亞帝國是被壓製的,這個皇權與教權並重的龐大帝國,在思想文化上,反而不如另外一個世界分裂的歐洲諸國。
不過非常有趣的是,《華夏哲學史》中竟明確地記載,有兩位著名的華夏學者、哲學家齊迪、任佩遠,竟然將對方文藝複興時產生的各種哲學理論吸收了過來,搞出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並在華夏日不落帝國之類,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啟蒙運動”,這大大促進了華國國民思想的解放,“新文化運動”也隨之而來,並至今都在進行之中。
這就是偉大的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重要意義,隻是他們給普通人的感覺,實在是太遙遠了,卻不知道普通人其實潛移默化地受到他們的影響,他們隻是將人們生活中所獲得的道理,更加理論化、係統化。
王德孚現在在自己的專業課上,就默默整理著這個世界的哲學理論,總結來說,這個世界的哲學,距離踏入近代哲學的大門,隻差臨門一腳,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有偉大的學者出現,推開這扇大門。
不過這“時間的推移”,到底是多少年,就很難說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偉人、英雄的作用便體現了出來。
王德孚覺得,既然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那打開近代哲學這扇大門的任務,進一步促進整個世界人民思想的進步,他當仁不讓,要不然簡直對不起他腦中儲備的那麽多的知識,知識與文化,隻有分享給更多的人,才有更大的意義。
隻不過他也不可能直接去搞出類似《純粹理性批判》這樣的哲學巨著,這肯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首先要在學術期刊上刷名氣、資曆,用一篇又一篇的論文去鋪墊,待到哲學界都認可他的天才之處時,他才能夠將真正的巨著寫出來,震驚世人。
於是,他現在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讓自己盡可能的揚名,不管是在學術界還是文壇。
大多數人出名或許都是為了可以收獲更多的金錢、虛榮,但王德孚卻是想要讓更多的人聆聽他的理論,傳播他的思想,啟發他們的人生。
不得不說,如果被別人知道王德孚的這種想法,一定會怒斥他的狂妄自大,都還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大學新生,竟然都已經在心中認為自己絕對可以成為人類導師。
當這一天的大學課程結束,竟然有東吳大學校刊《學桴》的編輯來向大家例行征稿,他是大三的學長,直接對大家表示,說你們哲學係的新生,到現在上了近三個月的課,竟然沒一個人向校刊投稿,這是不是有些太不將校刊放在眼裏了?
這位大三的學長兼校刊編輯,又大談《學桴》的曆史,說它是整個華國大學最早創刊的校報,在整個蘇州範圍內的學校,都很有名,甚至連魔都的學校,也都有《學桴》的流傳。
因此隻要能夠在《學桴》上發表文章,便意味著文章可以被眾多學子看到,若是文章非常優秀的話,那絕對可以在學生群體中產生名氣。
隻不過《學桴》最大的缺憾,是它不會給稿費,畢竟它隻是校刊,不是真正拿出去販賣的雜誌,一般一個宿舍也就訂個一份,算是半強製的任務,而總共訂閱的收入,能夠維持成本,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麽可能還給稿費?
也正因為如此,《學桴》的編輯們、熱愛著這份校刊的人,總是自發地去宣傳它,拉那些在學生群體中有名的才子、才女投稿,也不管是不是本校的,像那位蘇州女子師範大學的丁梅,就已經多次向《學桴》投稿,還有幸發表過一些作品,闖出了些許名氣。
“默存,你不是最近在寫東西嗎,還為此晚上總不回宿舍,要不你就直接將你寫的投給校刊唄,聽說不少已經畢業,在文壇上闖出名頭的前輩們,都依舊關注著這份校刊,到時候如果有他們的提攜,被正規雜誌約稿,也就不是難事了。”王德孚身邊的鄭元秀這樣建議道。
鄭元秀是王德孚的四位室友之一,也是宿舍內唯一和他同係的,兩人總是一起結伴去上專業課。
鄭元秀的個子不高,長相如女孩子般秀氣,還有一雙非常漂亮纖細的手,從小就練鋼琴,他說話的聲音也很小,並且十分容易害羞,往往老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他就會特緊張,然後耳朵都紅了,不過還好有一旁的王德孚提醒,總不至於讓他出醜。
由於和王德孚是室友,還是上下鋪的關係,再加上王德孚多次幫忙,他當然和王德孚關係很好,在學校裏幾乎形影不離,他覺得王德孚就像最值得信任的兄長大人,他很喜歡彈琴給王德孚聽。
聽到鄭元秀的建議,王德孚微微點頭,不由想到了自己的那篇自嗨散文《聽雪之夜》,與其放在那兒,不如直接投給校刊《學桴》,也算是為它做一點貢獻了,不管它是不是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