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對上大學的渴求,毫無疑問讓曾經也有過這樣一段經曆的王德孚感同身受,而王德孚比陳清焰幸運的地方,在於他是個男人。


    正因為王德孚是個男人,所以他最後還是成功進入了東吳大學,如果當初他是個女子的話,無論他如何努力,還沒有開放女子入學的東吳大學,都不可能向他敞開大門。


    這就是當今社會所存在的男女極不平等的現狀,王德孚隻能用自己的筆,將這種現狀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覺醒。


    他終究隻是一個作者,不是什麽領袖人物,可以帶領沒有權利的人去追求權利,實際上所有的權利,也該由自己去爭取,乞求上層的施舍,就好像期待資本家的良心。


    王德孚十分認真地將陳清焰的信看完了,包括後麵她所寫的反駁不接受女子入學的文章。


    他覺得這篇文章寫得雖然不夠深刻,但確實表達出了她一個渴望上東吳大學的女子高中生的想法,她的文筆也非常不錯,十分精煉、沒有廢話、幹貨滿滿,那種冷靜與理性,幾乎躍然紙上。


    王德孚很欣賞這種擁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女子,這樣的女子,無論在哪個世界哪個時代,都很難得。


    最妙的是,他近期所寫的《女性的屈從地位》,正缺更加有說服力的實例,陳清焰的出現,簡直可以作為最完美的素材,填補他這篇雜文最後的短板!


    於是王德孚就開始給陳清焰寫回信,他說他收到對方的來信後,對陳清焰渴望上大學的想法深表認同,所以他很願意盡可能地對她提供幫助……


    他將自己尚未完成的雜文《女性的屈從地位》,也放進了回信之中,恰巧應該算是陳清焰那篇文章的頂級威力加強版,那種看問題的角度,簡直不在一個層麵上。


    所以毫無疑問的是,他的這篇雜文隻要發出去,造成的影響力,也不是陳清焰的作品可以相比的。


    如果說陳清焰的作品隻是站在她個人的角度看問題,那王德孚的作品就是站在整個社會,站在整個女性的角度,甚至也站在男性的角度看問題。


    可能有男性讀者會覺得不服,認為王德孚這種為女權呐喊的行為,是對男性的背叛,實際上他們根本不明白,男女平權,對大部分非上層的男性,是極為利好的事情,未覺醒的女性,最容易被上層的男性玩弄,覺醒的女性,就沒那麽好糊弄了。


    而且隻有男女真正在靈魂上的平等,才能有真愛,如果男人的姿態放得太低,那也不可能有好結果。


    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最後王德孚還在回信中表示,如果對方不介意的話,他希望能夠和她見一麵,畢竟書信交流的方式,效率還是太低了,他希望盡快將這篇名為《女性的屈從地位》的雜文完成。


    其實這篇作品如果發散出去的話,完全可以寫出一部以女權為主題的學術專著來,隻是他希望這樣的大作,由一個女子來完成。


    王德孚在回完信之後,隻覺得又做了一件讓他念頭通達的事情,自然心情愉悅。


    他這個人做事,第一動機永遠是讓自己開心,不考慮任何名利,千金難買他願意,要那麽多錢幹嘛,夠用不就行了?


    心情愉悅的他,這一日放學回到自己的“創作小屋”,寫起《情與性》來,隻覺得下筆更加順暢了,他幾乎一口氣寫完了小說中極為精彩的一幕,那就是男主徐詩哲出軌的過程。


    當然了,徐詩哲自己可不覺得他出軌了,因為他還是深愛著張婉怡的,隻是身體與陸罌夢深入交流了一番……


    普通讀者們肯定最想看的是肉體交流的過程,王德孚明明能夠將這個過程寫得很好,但他偏偏不寫,他著重刻畫了三個人的神態、心理,還有環境描寫,以及揭示哲理。


    他自認為勾勒出了一幅極為令人震撼的人性畫卷,隻不過這樣的人性畫卷,能有多少普通讀者真正明白他的深意,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王德孚自己當然是寫得開心了,他同樣也知道普通讀者肯定看得很辛苦,但他根本不在乎,因為他在書寫藝術。


    趁著自己靈感爆發,王德孚幾乎將《情與性》寫到了隻剩一個結尾,本來他是想寫一場車禍,直接完成雙殺,現在他直接將車禍改成了飛機失事,可能是因為他在蘇州極少看到汽車,而且這個時代的飛機,確實安全性不高。


    《情與性》的結局就是,徐詩哲終於發現,比起“性”,他果然還是更在乎“情”,所以他與張婉怡最終再一次走到一起後,他選擇帶張婉怡出國,翻開人生的嶄新一頁,但卻遭遇了飛機失事,最終兩人都死於空難。


    這個結局,簡直可以說將讀者的胃口吊到最高,然後狠狠地戲耍了他們,充分展現了作者爸爸的為所欲為。


    王德孚還是用了三天時間,才完成這個結局,然後還重新大修了整部作品的開篇,刪改媚俗部分,增加文學性,最後他才將所有的手稿,都交給了總編淩靜蘇。


    淩靜蘇實在是太縱容王德孚這個死文青了,她看完王德孚的這部二十餘萬字的小說,最後機智地表示雜誌不會刊載《情與性》的結尾,當然不是說她覺得結尾不好,而是覺得這才更有利於《情與性》單行本的銷量,她在為王德孚著想。


    淩靜蘇給王德孚《情與性》單行本的版稅,是10%,算是標準版稅,也就是說,一本《情與性》如果賣200銅文,那王德孚就能拿20銅文,隻要賣出一百本的話,他就能得到2銀元了。


    王德孚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他在大修了《情與性》後,就沒有期待過它能大賣,甚至可以說親手將其大賣的機會扼殺,但這樣寫,他真的特別開心啊!


    做人,最重要的不就是開心嘛?


    尼采都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麽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文學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臥笑伊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臥笑伊人並收藏大文學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