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城門打開,果然又有五艘伍記的糧船開到,依然沉甸甸滿載大米。
成群結隊的百姓扛著鋤頭、背著竹筐出城時,都看到了這一幕。
昨晚城內謠言四起,有人說洞庭商會和知縣大人有矛盾,不許運糧進昆山。
但也有人說,根本沒那麽回事兒,他們親眼看見昨晚伍記的糧船駛進城來。官差還吆喝說,往後每日都有糧船抵達。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隻是官府辟謠的公信力著實不足,依然難免人心惶惶,直到看見伍記的糧船如約而至,老百姓才感到稍稍安心。
出城之後,他們在各自裏長的帶領下,來到昨日分配好的堤段。
段長們先情緒激昂的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並重點講了佛祖顯靈的那一幕!
老百姓最吃這套了,登時就朝著南山寺紛紛跪拜起來。
“今年的大堤就一定能守住!”段長們揮舞著手中的拐杖,聲嘶力竭的呐喊道:
“老少爺們兒們,跟著狗日的吳淞江,拚了!”
“拚了!”裏長、家長們帶頭響應起來,既然漫山遍野的昆山百姓,無非南北,都跟著一起呐喊起來。
“拚了,拚了!”
趙二爺立在南山寺門口,聽著江濤送來呐喊聲,對一旁的兩位同年笑道:
“民眾而不用者,與無民者同。萬眾一心,則泰山可移,江波可平!”
“兄長說的是。”哼哈二將便讚道:“能幾天時間就把老百姓都發動起來,真是太了不起了!”
“哦,哈哈……”趙二爺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實我也沒做什麽。”
哎,兄長真是太謙虛了。
~~
幹勁十足的老百姓,在段長的指揮下,加固起薄弱的的江堤來。
漫長的六十裏江堤上,密密麻麻散落著數萬昆山漢子。
他們開始熱火朝天的挖土裝筐,運上大堤。然後下堤壩裝土,重新上堤!
如此周而複始、一刻不停,不知不覺就忙到了中午頭。堤壩似乎真的變高變厚了一些。
堤下,響起了開飯的敲鑼聲。
早就饑腸轆轆的老百姓,趕忙蜂擁下堤。
江堤下不遠處,每隔百步便設有一個做飯的窩棚。
每個窩棚供應一裏百姓……也就是一百一十人吃飯,光煮飯就需要兩口大鐵鍋。
打飯的人們驚喜的發現,昨天還半幹半稀的糙米飯,今天居然成了全幹的。
“呀,這是不小心下多米了?”民夫們不由驚喜莫名,昨天的分量就已經讓他們知足了,今天居然比昨天又多下了兩三成米。
“上頭分多少下多少。”裏長一邊打飯一邊歡喜道:“說是每鍋都下三十斤,讓大夥兒吃飽了好有力氣幹活。”
這樣每天也能多揩點油了呢。
“好哎!”一個個窩棚中歡呼聲此起彼伏。
“沒想到,遭了災還能吃上頓飽飯。”老百姓們一邊等著打飯,一邊激動的七嘴八舌。
“看來每天都有糧食來是真的,要不也不敢這麽造。”
“就是,還有人謠傳,說什麽洞庭商會不讓糧食進昆山。純屬胡扯嘛!”
“誰再瞎說我撕爛他的嘴,敢往大老爺身上潑髒水?”
“就是,大老爺一來就不一樣了,我看今年有希望!”
僅僅一頓飽飯,就讓老百姓士氣大振,一掃頹喪!
~~
縣城內,破破爛爛的慧聚寺旁,一排排簡陋至極的窩棚,一直延伸到至和塘畔。
這些一眼望不到邊的窩棚,便是昆山縣的安民社了。
當初顧鼎臣設計縣城時,就考慮到昆南的百姓幾乎年年遭災,這才力排眾議,堅持將縣城擴大兩三倍。並與父老約定,至和塘北除了原有的幾座建築外,不可再興土木,亦不可開拓水田,隻能種麥子。
因為麥子在梅雨季之前就收完了,空出來的地方正好可以安置昆南的災民。
顧狀元為了家鄉父老,可謂苦心孤詣,也難怪顧家在昆山聲望無兩。
也正因為顧家的堅持。三十年來,昆南的百姓才能在城中有一棲身之處。
否則年年水災,昆南的百姓早就全跑光了……
此時,住在安民社的男人們都出去幹活了,留下的婦孺老弱也沒閑著,在裏中老人的帶領下編筐子、搓麻繩……為抗洪修堤生產耗材。
這同樣是以工代賑的一部分,因此中午時,官府同樣要管飯的。
當然,糧食的配額壯丁的一半。
所以當他們分到半幹半稀,比昨天多一半米的午飯時,同樣全都歡喜萬分。
再配上小魚小蝦青菜湯,老弱婦孺們笑開了花,再也沒人相信城裏斷糧的鬼話了。
~~
一片喜氣洋洋的歡呼聲中,徐渭和吳承恩走出安民社,上去返回縣衙的小船。
“怎麽樣,現在還有人信謠傳謠嗎?”徐文長背著手,得意洋洋。
吳承恩與他並肩而立,搖頭笑道:“不會了。”
等晚上放工,增加工食的消息一傳開,自然再不會有人相信,縣裏買不到糧食的鬼話了。
這自然是徐渭那兩個法子的功勞。
所謂‘董卓進城’,當初董卓進洛陽奪權時,因為兵力太少,便將部隊從西門開入,北門開出。然後再進西門,以此誇大自己的實力。
徐渭讓伍記的糧船分成兩撥,一撥入城一撥出城,每天循環往複,就造成每日都有糧船進城的假象。
至於‘劉秀賺城’的典故,吳承恩以前也沒聽過。還是徐渭告訴他,這是說光武帝智取郾城的事兒。
當時他圍城日久,糧草匱乏,要難以為繼了。
按說此時該減食退兵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命人拿出所有存糧,讓士兵日食三餐,頓頓飽食。結果敵軍奸細誤以為他糧草充足,將消息傳回城中後。城守便徹底失去了堅守的勇氣。第二天就打開城門投降了。
徐渭讓吳承恩將每日撥付的工食糧增加兩到三成,老百姓自然以為縣裏糧食供應充足。
雙管齊下,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你這兩劑猛藥下去,是把謠言給鎮住了。可糧食的消耗平白大了三成。”吳承恩性情慎重,消除謠言自然開心,卻難免擔心起這樣做的後果來。
“等糧食一耗光,神仙也兜不住謊,咱們就是罪人了。”
ps.第五更,求月票啊~~~~
成群結隊的百姓扛著鋤頭、背著竹筐出城時,都看到了這一幕。
昨晚城內謠言四起,有人說洞庭商會和知縣大人有矛盾,不許運糧進昆山。
但也有人說,根本沒那麽回事兒,他們親眼看見昨晚伍記的糧船駛進城來。官差還吆喝說,往後每日都有糧船抵達。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隻是官府辟謠的公信力著實不足,依然難免人心惶惶,直到看見伍記的糧船如約而至,老百姓才感到稍稍安心。
出城之後,他們在各自裏長的帶領下,來到昨日分配好的堤段。
段長們先情緒激昂的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動員,並重點講了佛祖顯靈的那一幕!
老百姓最吃這套了,登時就朝著南山寺紛紛跪拜起來。
“今年的大堤就一定能守住!”段長們揮舞著手中的拐杖,聲嘶力竭的呐喊道:
“老少爺們兒們,跟著狗日的吳淞江,拚了!”
“拚了!”裏長、家長們帶頭響應起來,既然漫山遍野的昆山百姓,無非南北,都跟著一起呐喊起來。
“拚了,拚了!”
趙二爺立在南山寺門口,聽著江濤送來呐喊聲,對一旁的兩位同年笑道:
“民眾而不用者,與無民者同。萬眾一心,則泰山可移,江波可平!”
“兄長說的是。”哼哈二將便讚道:“能幾天時間就把老百姓都發動起來,真是太了不起了!”
“哦,哈哈……”趙二爺不好意思的笑道:“其實我也沒做什麽。”
哎,兄長真是太謙虛了。
~~
幹勁十足的老百姓,在段長的指揮下,加固起薄弱的的江堤來。
漫長的六十裏江堤上,密密麻麻散落著數萬昆山漢子。
他們開始熱火朝天的挖土裝筐,運上大堤。然後下堤壩裝土,重新上堤!
如此周而複始、一刻不停,不知不覺就忙到了中午頭。堤壩似乎真的變高變厚了一些。
堤下,響起了開飯的敲鑼聲。
早就饑腸轆轆的老百姓,趕忙蜂擁下堤。
江堤下不遠處,每隔百步便設有一個做飯的窩棚。
每個窩棚供應一裏百姓……也就是一百一十人吃飯,光煮飯就需要兩口大鐵鍋。
打飯的人們驚喜的發現,昨天還半幹半稀的糙米飯,今天居然成了全幹的。
“呀,這是不小心下多米了?”民夫們不由驚喜莫名,昨天的分量就已經讓他們知足了,今天居然比昨天又多下了兩三成米。
“上頭分多少下多少。”裏長一邊打飯一邊歡喜道:“說是每鍋都下三十斤,讓大夥兒吃飽了好有力氣幹活。”
這樣每天也能多揩點油了呢。
“好哎!”一個個窩棚中歡呼聲此起彼伏。
“沒想到,遭了災還能吃上頓飽飯。”老百姓們一邊等著打飯,一邊激動的七嘴八舌。
“看來每天都有糧食來是真的,要不也不敢這麽造。”
“就是,還有人謠傳,說什麽洞庭商會不讓糧食進昆山。純屬胡扯嘛!”
“誰再瞎說我撕爛他的嘴,敢往大老爺身上潑髒水?”
“就是,大老爺一來就不一樣了,我看今年有希望!”
僅僅一頓飽飯,就讓老百姓士氣大振,一掃頹喪!
~~
縣城內,破破爛爛的慧聚寺旁,一排排簡陋至極的窩棚,一直延伸到至和塘畔。
這些一眼望不到邊的窩棚,便是昆山縣的安民社了。
當初顧鼎臣設計縣城時,就考慮到昆南的百姓幾乎年年遭災,這才力排眾議,堅持將縣城擴大兩三倍。並與父老約定,至和塘北除了原有的幾座建築外,不可再興土木,亦不可開拓水田,隻能種麥子。
因為麥子在梅雨季之前就收完了,空出來的地方正好可以安置昆南的災民。
顧狀元為了家鄉父老,可謂苦心孤詣,也難怪顧家在昆山聲望無兩。
也正因為顧家的堅持。三十年來,昆南的百姓才能在城中有一棲身之處。
否則年年水災,昆南的百姓早就全跑光了……
此時,住在安民社的男人們都出去幹活了,留下的婦孺老弱也沒閑著,在裏中老人的帶領下編筐子、搓麻繩……為抗洪修堤生產耗材。
這同樣是以工代賑的一部分,因此中午時,官府同樣要管飯的。
當然,糧食的配額壯丁的一半。
所以當他們分到半幹半稀,比昨天多一半米的午飯時,同樣全都歡喜萬分。
再配上小魚小蝦青菜湯,老弱婦孺們笑開了花,再也沒人相信城裏斷糧的鬼話了。
~~
一片喜氣洋洋的歡呼聲中,徐渭和吳承恩走出安民社,上去返回縣衙的小船。
“怎麽樣,現在還有人信謠傳謠嗎?”徐文長背著手,得意洋洋。
吳承恩與他並肩而立,搖頭笑道:“不會了。”
等晚上放工,增加工食的消息一傳開,自然再不會有人相信,縣裏買不到糧食的鬼話了。
這自然是徐渭那兩個法子的功勞。
所謂‘董卓進城’,當初董卓進洛陽奪權時,因為兵力太少,便將部隊從西門開入,北門開出。然後再進西門,以此誇大自己的實力。
徐渭讓伍記的糧船分成兩撥,一撥入城一撥出城,每天循環往複,就造成每日都有糧船進城的假象。
至於‘劉秀賺城’的典故,吳承恩以前也沒聽過。還是徐渭告訴他,這是說光武帝智取郾城的事兒。
當時他圍城日久,糧草匱乏,要難以為繼了。
按說此時該減食退兵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命人拿出所有存糧,讓士兵日食三餐,頓頓飽食。結果敵軍奸細誤以為他糧草充足,將消息傳回城中後。城守便徹底失去了堅守的勇氣。第二天就打開城門投降了。
徐渭讓吳承恩將每日撥付的工食糧增加兩到三成,老百姓自然以為縣裏糧食供應充足。
雙管齊下,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你這兩劑猛藥下去,是把謠言給鎮住了。可糧食的消耗平白大了三成。”吳承恩性情慎重,消除謠言自然開心,卻難免擔心起這樣做的後果來。
“等糧食一耗光,神仙也兜不住謊,咱們就是罪人了。”
ps.第五更,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