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道石牆砌好,潘季馴就寸步不離,圍著牆打轉。
連午飯都是端著碗,蹲在河邊上,就著那堵牆解決的。
這麽說並非誇大其詞,因為他是真正的拿這堵牆當菜。每隔盞茶功夫,就要扣下點砂漿來嚐一嚐。
等趙昊吃完飯過來看他時,那堵牆上已經被挖了個好幾個酒盅大小的洞洞,也不知吃下去怎麽消化。
“中丞,嚐出變化來了嗎?”趙公子走到潘季馴身旁,高武馬上給他支上交椅。趙昊施施然坐下,讓高大哥也給潘總搬一把。
“老夫習慣蹲著吃。”潘季馴卻敬謝不敏,然後認真回答道:“這會兒砌成一個時辰了,砂漿開始變硬,用手捏沒法變形。口感卻更好了……”
趙昊聞言苦笑,口感是什麽鬼?
“這個勞什子混凝土,這會兒已經跟三合土、還有糯米灰漿,表現的完全不一樣了。”隻見潘季馴神情鄭重道:“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吧。”
“嗯。”趙昊點點頭,看著潘季馴專注的盯著那堵牆,就像老農在盯著他的莊稼一樣。
讓人很難想象到,這是一位進士出身的三品大員。
趙公子感覺,他是自己見過最不像官員的大明官員了,甚至比海瑞還不像。
不禁輕聲感歎道:“像中丞這樣熱愛治水的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你才熱愛治水呢,你全家都熱愛治水!”誰知潘季馴卻大翻白眼,不勝煩言道:
“老夫都討厭死這個活兒了,每次一上堤都煩躁。你說我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兩榜進士,怎麽就整天泡在泥湯子裏,成了泥腿子!”
說著,他指了指自己蒼老的臉道:“老夫當年也是細皮嫩肉,號稱‘玉麵小白龍’,你看幹了幾年河工,直接成了‘半截棗樹皮’,比那些發配充軍的還顯老。”
“其實我原先是個很儒雅的讀書人,在地方做官時,還得了另一個綽號叫‘潘菩薩’,你想那得多好的脾氣?都是上堤之後才變成這樣的,整天對著一幫蠢惰官員、刁滑胥吏、無知百姓,能不天天發火嗎?”
“嗯嗯。”趙昊沒想到,大明朝治水第一能臣、馴服黃河的潘季馴,居然對自己畢生功業,懷有這麽大的牢騷。
“那中丞為何對這水泥如此上心?”
“這很難理解嗎?老夫就想趕緊完成自己的使命,將那該死的黃河治理好。有了這東西,我才能盡早擺脫泥腿子的命運,重新穿上靴子!”潘季馴一臉你好白癡的神情道:“前提是,你沒有誆騙老夫。”
“怎麽會呢,牆都在這兒了,你慢慢嚐就是了。”趙昊搖頭笑笑,又忍不住問道:“既然這麽不喜歡,想辦法調任就是了。實在不行,辭官回家悠遊林下就是了。”
潘家乃烏程縣巨富,‘世號鼎族’,外公乃弘治九老之一的故太子太保、刑部尚書閔珪。他兄弟幾個也全都做官,自然不存在要靠他光耀門楣,庇護全家的必要。完全可以學陶淵明掛冠而去,悠然見南山。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哎。”麵對這一靈魂拷問,潘季馴隻歎了口氣道:“黃河總得有人治吧?吳淞江泛濫,你昆山縣十幾萬人受災。黃河年年泛濫,可是一百多個縣,上千萬人受災啊。”
“那可以讓別人幹嘛。”趙昊幽幽道:“沒了你潘屠戶,還吃不了帶毛的豬嗎?”
“你還別不服。”卻聽潘季馴臭屁道:“那可是黃河啊,曆朝曆代,有幾個能玩得轉的?如果連老夫都治不好,旁人就更沒指望了!”
“呃,好吧。”趙昊沒法反駁了,誰讓人家是潘季馴呢。
不過老潘兒這樣責任心強到變態的官員,還是很值得尊敬的,在大明朝更是鳳毛麟角。
肅然起敬之餘趙昊便也不藏著掖著了,向他講解起混凝土的凝結過程。
趙昊告訴他,從加水拌和開始半個時辰,水泥中的凝膠開始凝結,這過程叫‘初凝’。
六個時辰水泥凝膠的形成大致終了,稱為‘終凝’。
但這時所形成的水泥凝膠仍處在軟塑狀態中,還需要等幾小時以後,才能逐漸硬化,變成固體狀態。
硬化過程也是水泥產生強度的過程。通常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灑水養護,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而養護的時間跟溫度和濕度呈反比,像江南雨季時,象征性養護幾天就差不多了。但在北方的話,需要正經蓋上草席子,定時灑水一個月,才能將混凝土的效果達到最佳。
潘季馴聽得十分認真,生怕自己忘記還拿出小本子記下來。
然後就真的在那毛石混凝土牆旁,寸步不離守了一宿……
~~
當天天黑前,他發現石牆已經徹底凝固,用手摳已經摳不動了。
第二天一早,砂漿變得十分堅硬。
而且表麵出了白堿,貼上去舔一舔,淺嚐一下閉上眼,感覺上有些苦再回味又變成澀,快樂得好像環遊全世界。
等到了上午時,俞奔果然帶人過來往牆上灑水。
潘季馴發現被水浸濕的砂漿,果然沒有像三合土那樣發潮變軟,而是依然硬得硌牙。
這說明水泥這玩意兒不怕水,而且喜水,簡直就是天生用來修河道的寶貝!
他已經迫不及待要用這玩意兒修一道真正堤壩實驗一下了!
便興衝衝的跑回南山寺,拉著昨晚在這兒過夜的趙昊,來到自己的房間。
潘季馴將早就畫好的平麵設計圖,展示給趙昊看。
“目前最切實可行的修建方法,是在現有的土堤十丈外,再加築一道防潰的遙堤。遙堤和土堤之間,再每隔一裏修一道格堤。這樣一段大堤決口,洪水將為格堤阻攔,不至於泛濫開來,侵害別處的遙堤。”
“為了保險起見,還應該在要緊處加築月堤和越堤,這樣層層保護、才能安心。”然後他又慎重道:“雖然土堤換成了石頭堤,材料保障的話,最好還是都修上。”
“具體怎麽修,都聽中丞的,不用跟我商量,我也聽不懂。”趙昊把手一揮,朗聲笑道:“你就告訴我,需要多少工,多少料吧?”
“咦,你為什麽不問需要多少錢?”潘季馴奇怪問道。
趙昊笑而不答。
潘中丞懂了,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趙公子才懶得操心呢。
ps.抱歉諸位,今天做了一天大綱做的腦殼痛,寫字感覺像吃了水泥一樣,能寫多少算多少吧,明天再加油。
連午飯都是端著碗,蹲在河邊上,就著那堵牆解決的。
這麽說並非誇大其詞,因為他是真正的拿這堵牆當菜。每隔盞茶功夫,就要扣下點砂漿來嚐一嚐。
等趙昊吃完飯過來看他時,那堵牆上已經被挖了個好幾個酒盅大小的洞洞,也不知吃下去怎麽消化。
“中丞,嚐出變化來了嗎?”趙公子走到潘季馴身旁,高武馬上給他支上交椅。趙昊施施然坐下,讓高大哥也給潘總搬一把。
“老夫習慣蹲著吃。”潘季馴卻敬謝不敏,然後認真回答道:“這會兒砌成一個時辰了,砂漿開始變硬,用手捏沒法變形。口感卻更好了……”
趙昊聞言苦笑,口感是什麽鬼?
“這個勞什子混凝土,這會兒已經跟三合土、還有糯米灰漿,表現的完全不一樣了。”隻見潘季馴神情鄭重道:“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吧。”
“嗯。”趙昊點點頭,看著潘季馴專注的盯著那堵牆,就像老農在盯著他的莊稼一樣。
讓人很難想象到,這是一位進士出身的三品大員。
趙公子感覺,他是自己見過最不像官員的大明官員了,甚至比海瑞還不像。
不禁輕聲感歎道:“像中丞這樣熱愛治水的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你才熱愛治水呢,你全家都熱愛治水!”誰知潘季馴卻大翻白眼,不勝煩言道:
“老夫都討厭死這個活兒了,每次一上堤都煩躁。你說我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兩榜進士,怎麽就整天泡在泥湯子裏,成了泥腿子!”
說著,他指了指自己蒼老的臉道:“老夫當年也是細皮嫩肉,號稱‘玉麵小白龍’,你看幹了幾年河工,直接成了‘半截棗樹皮’,比那些發配充軍的還顯老。”
“其實我原先是個很儒雅的讀書人,在地方做官時,還得了另一個綽號叫‘潘菩薩’,你想那得多好的脾氣?都是上堤之後才變成這樣的,整天對著一幫蠢惰官員、刁滑胥吏、無知百姓,能不天天發火嗎?”
“嗯嗯。”趙昊沒想到,大明朝治水第一能臣、馴服黃河的潘季馴,居然對自己畢生功業,懷有這麽大的牢騷。
“那中丞為何對這水泥如此上心?”
“這很難理解嗎?老夫就想趕緊完成自己的使命,將那該死的黃河治理好。有了這東西,我才能盡早擺脫泥腿子的命運,重新穿上靴子!”潘季馴一臉你好白癡的神情道:“前提是,你沒有誆騙老夫。”
“怎麽會呢,牆都在這兒了,你慢慢嚐就是了。”趙昊搖頭笑笑,又忍不住問道:“既然這麽不喜歡,想辦法調任就是了。實在不行,辭官回家悠遊林下就是了。”
潘家乃烏程縣巨富,‘世號鼎族’,外公乃弘治九老之一的故太子太保、刑部尚書閔珪。他兄弟幾個也全都做官,自然不存在要靠他光耀門楣,庇護全家的必要。完全可以學陶淵明掛冠而去,悠然見南山。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哎。”麵對這一靈魂拷問,潘季馴隻歎了口氣道:“黃河總得有人治吧?吳淞江泛濫,你昆山縣十幾萬人受災。黃河年年泛濫,可是一百多個縣,上千萬人受災啊。”
“那可以讓別人幹嘛。”趙昊幽幽道:“沒了你潘屠戶,還吃不了帶毛的豬嗎?”
“你還別不服。”卻聽潘季馴臭屁道:“那可是黃河啊,曆朝曆代,有幾個能玩得轉的?如果連老夫都治不好,旁人就更沒指望了!”
“呃,好吧。”趙昊沒法反駁了,誰讓人家是潘季馴呢。
不過老潘兒這樣責任心強到變態的官員,還是很值得尊敬的,在大明朝更是鳳毛麟角。
肅然起敬之餘趙昊便也不藏著掖著了,向他講解起混凝土的凝結過程。
趙昊告訴他,從加水拌和開始半個時辰,水泥中的凝膠開始凝結,這過程叫‘初凝’。
六個時辰水泥凝膠的形成大致終了,稱為‘終凝’。
但這時所形成的水泥凝膠仍處在軟塑狀態中,還需要等幾小時以後,才能逐漸硬化,變成固體狀態。
硬化過程也是水泥產生強度的過程。通常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灑水養護,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而養護的時間跟溫度和濕度呈反比,像江南雨季時,象征性養護幾天就差不多了。但在北方的話,需要正經蓋上草席子,定時灑水一個月,才能將混凝土的效果達到最佳。
潘季馴聽得十分認真,生怕自己忘記還拿出小本子記下來。
然後就真的在那毛石混凝土牆旁,寸步不離守了一宿……
~~
當天天黑前,他發現石牆已經徹底凝固,用手摳已經摳不動了。
第二天一早,砂漿變得十分堅硬。
而且表麵出了白堿,貼上去舔一舔,淺嚐一下閉上眼,感覺上有些苦再回味又變成澀,快樂得好像環遊全世界。
等到了上午時,俞奔果然帶人過來往牆上灑水。
潘季馴發現被水浸濕的砂漿,果然沒有像三合土那樣發潮變軟,而是依然硬得硌牙。
這說明水泥這玩意兒不怕水,而且喜水,簡直就是天生用來修河道的寶貝!
他已經迫不及待要用這玩意兒修一道真正堤壩實驗一下了!
便興衝衝的跑回南山寺,拉著昨晚在這兒過夜的趙昊,來到自己的房間。
潘季馴將早就畫好的平麵設計圖,展示給趙昊看。
“目前最切實可行的修建方法,是在現有的土堤十丈外,再加築一道防潰的遙堤。遙堤和土堤之間,再每隔一裏修一道格堤。這樣一段大堤決口,洪水將為格堤阻攔,不至於泛濫開來,侵害別處的遙堤。”
“為了保險起見,還應該在要緊處加築月堤和越堤,這樣層層保護、才能安心。”然後他又慎重道:“雖然土堤換成了石頭堤,材料保障的話,最好還是都修上。”
“具體怎麽修,都聽中丞的,不用跟我商量,我也聽不懂。”趙昊把手一揮,朗聲笑道:“你就告訴我,需要多少工,多少料吧?”
“咦,你為什麽不問需要多少錢?”潘季馴奇怪問道。
趙昊笑而不答。
潘中丞懂了,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趙公子才懶得操心呢。
ps.抱歉諸位,今天做了一天大綱做的腦殼痛,寫字感覺像吃了水泥一樣,能寫多少算多少吧,明天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