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聯合艦隊。


    王如龍去世當晚,在赤霄號上的聯合艦隊警務委員馬應龍,在乘勝萬裏號上的副總指揮林鳳,和在萬仞號上的上風艦隊總指揮項學海等一幹艦隊高層,聞訊陸續趕到了開元號上,為總指揮守靈。


    在臨時布置的靈堂中,經過前敵委員會成員商議,決定將艦隊一分為二,由馬應龍率領兩艘戰列艦,護送總指揮和陣亡士兵的靈柩,還有各艦的傷病員立即返回永夏去。


    項學海率領受損嚴重的戰艦,就近前往三喵海峽的基地進行簡單修理,然後再返回永夏休整。


    林鳳則率領餘下的90艘戰艦,押送俘獲的120艘西班牙戰艦,慢慢往回走。


    這麽多戰艦押送,為了安全還在其次,關鍵是因為投降的西班牙戰艦,基本被打沒了桅杆和船帆,變成一個個失去動力的木頭盒子。


    因為《防疫條例》,在徹底的隔離消殺之前,也不能派陸戰隊登船,所以隻能像串糖葫蘆一樣,把俘虜的船首尾相連,慢慢拖回去。


    這個季節又是頂風,使出吃奶的力氣,一天也行不到一百裏,所以還是在後頭慢慢挪吧。


    不過艦隊已經放信鴿給戰區,請求按計劃派出拖船隊,差不多三五天就能解脫了。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


    護送靈柩和傷員的艦隊也麵臨同樣的難題。盡管返回永夏的航程隻有八百公裏,但北風會讓艦隊走上八到十天。


    對傷員還好說,趙昊在此次戰役中,創舉性的增設了醫院船,抽調海警總醫院的精幹力量,將全套醫療器械和藥品搬到了船上,以便進行戰場救護。


    整個艦隊六百餘名輕重傷員,把兩艘醫院船塞得擁擠不堪。幸好集團如今的醫療力量也遠非昔比了,江南醫學院已經畢業八期醫護,後來設立的東南醫學院也畢業了五期,而且海警醫學院也組建起來了。


    還有江南醫藥廠和東南製藥廠也早就建成投產,生產各種成藥。醫療船上有足夠的醫護人員和藥品救治傷員,所以倒也能沉得住氣。


    更麻煩的是開元號上的王如龍和366名烈士遺體。雖然已經是快進臘月了,但呂宋這鬼地方的所謂涼季,白天也接近30度。在這種濕熱的環境中,遺體會很快腐爛的。


    馬應龍和梅嶺等人可絕對不想,讓老王和犧牲的兄弟們,再受二次傷害了。那樣非但沒法跟總司令交代,他們自己這關也過不了。


    其實按照海警條例,在不具備運回完好遺體的遠洋航行中,指揮官可以決定為死難者選擇海葬。


    此時距離永夏八百公裏,絕對夠遠洋的標準了,但中國人都有入土為安的情節在。馬應龍他們還是想盡一切可能,讓老王和犧牲的將士們,到永夏的英靈公墓中安葬。


    這難題還是得請海警總醫院的專家幫忙解決。要是老王一個還好辦,給他泡醫用酒精裏就是了,但還有366位烈士,哪有那麽多的酒精?


    好在陳實功還在醫學院教化學,想到了用火硝製冰,建一座冷庫來存放烈士遺體的法子。


    這法子沒什麽問題,就是需要大量的火硝。


    雖然艦隊隻有幾罐子用來止痛利尿的火硝,卻有好幾噸的黑火藥……


    “火藥?”梅嶺聞言傻眼道:“是有硝粉在裏頭不假,可都混在一起了,怎麽把火硝單獨分出來?”


    “難道你們海警學校沒有化學課嗎?”陳實功推了推金邊眼鏡道:“難道你不知道硫磺和木炭粉不溶於水,而硝酸鉀易溶於水嗎?”


    “硝酸鉀是什麽?”梅嶺小聲問道。


    “就是火硝。”馬應龍臉上有點掛不住道:“陳院長你就說怎麽幹吧。”


    陳實功便給出了他的方案,將火藥倒入水中溶解,過濾後就可得硝酸鉀溶液,蒸發結晶就可分離出火硝。


    然後用銅盆裝水,放置於水桶中。往水桶裏不斷加入火硝,直到銅盆中的水結冰可用。之後還可以將硝石蒸發結晶重複利用。


    海警官兵們雖然腦袋不夠聰明,但執行力可是強無敵的。有了辦法之後,馬上製定計劃,全力以赴行動起來!


    一組人馬馬上在艏樓甲板上架起鍋子提取火硝。


    另一組人馬將開元號的火炮甲板清空,所有火炮轉移到風雨甲板上,然後把所有所有炮窗、艙口封閉,隻留一個加了厚厚棉被的入口,作為冷庫使用。


    還有一組人馬將弟兄們的遺體盡量拚完整,脫掉他們血跡斑斑的海魂衫和紮腳褲,把他們全身擦洗的幹幹淨淨,再給他們剪了指甲、修了胡子。


    然後為他們換上幹淨的白襯衣,重新熨燙挺括的警袍和筆挺的長褲,以及用眼淚和鞋油擦得鋥亮的艦艇皮靴。


    最後將他們小心翼翼抬入簡易的棺材中。後勤處戰前特意定製了這樣一批長方形的箱子,先可以用來裝各種物資,戰後可以給犧牲的將士當棺材用。


    箱子底下本就有一層吸水的石灰,上麵鋪上藍色的毯子,就是英靈們在回家前暫時休息的地方了。


    將士們將棺木小心的蓋好,插上楔子,然後送入冷庫中。


    在接下來十天的航程中,海警官兵們一絲不苟的執行了陳實功的計劃,日夜不斷的提取火硝,製取足夠讓整層甲板降到零度以下的冰。然後每隔六個小時換一次冰,就這樣足足撐了八天。


    ~~


    萬曆七年臘月初一,永夏港碼頭放起了二十一響禮炮。


    一下接一下的低沉炮聲中,護航的戰艦掛著滿旗,引導著開元號和兩艘醫院船緩緩駛入已經清空泊位的一號碼頭。


    碼頭上一片肅穆,所有在永夏的海警官兵、保安隊員、子弟兵、預備役,全都穿戴製服,早早在碼頭上整齊列隊,以最高禮節迎接烈士回家。


    海警官兵的帽兒盔上,都纏了一條黑色的飄帶,飄帶兩端垂在腦後,作為對同袍的哀悼。


    一塊塊豆腐塊似的製服部隊外,則是自發前來迎接王將軍和諸位烈士的永夏百姓。


    上月廿六日,《呂宋日報》和《江南周報》,便整版刊登了萊特灣戰役的捷報,從各個角度詳述了這場偉大勝利的方方麵麵。


    還刊發了趙公子致全體軍民的親筆信,其中第一段就是:


    ‘我不知道應該歡呼還是應該哀悼。我們萬眾一心,剛剛取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光輝勝利,但代價無比高昂——我們失去了偉大的艦隊總指揮王如龍,還有366位英勇的海警兄弟……’


    是以今日永夏城萬人空巷,民眾們扶老攜幼,臂纏黑紗,全都來到碼頭迎接英靈回家,很多人手中還拿著白菊花。


    在碼頭最正中,上月時趙公子送艦隊出征的高台上,原先的標語已經被黑色的布幔蒙蓋,挽幛低垂,上書‘魂歸來兮’、‘永垂不朽’,一對醒目無比的挽聯!


    趙昊和金科已經在三天前就乘船趕到陳美島迎候烈士歸來,昨日便已經登上了開元號。然後用了一天時間,為所有烈士更換了上有金色船錨、內以呢絨為襯的黑色烤漆棺槨。


    這批造價不菲的橡木棺木,所有木材都取自上次呂宋戰役中俘虜的西班牙大帆船,是趙昊送給英靈們最後的禮物。


    在封棺之前,他親手為每一位陣亡將士警袍的勳表上,別上了‘萊特灣戰役’略章,以及一枚戰鬥英雄勳章和一枚烈士勳章。


    ~~


    開元號緩緩靠岸,莊重的哀樂聲中,儀仗兵持海警旗為先導,趙昊與金科、馬應龍和王多餘一道,抬著王如龍的靈柩,緩步下了船。


    王如龍的棺木上,有三顆金星,區別於其它官兵。


    後頭跟著四名警官,都穿著禮服,戴著白手套,抬著一位中級警督的棺木,以同樣的步伐緩步下船。


    碼頭上停著長長一列馬車。


    第一輛雙駕馬車由兩匹純黑色的高頭大馬,牽引到了開元號前停下。


    趙昊四人將王如龍的棺木穩穩擱在這輛馬車上,便跟隨馬車緩緩走向前方。


    第二輛馬車上前,四位警官將那位中級警督的棺木穩穩放在車上。


    後麵的舷梯上,已經又有四位警官抬著棺木換不下來了……


    ~~


    從碼頭到永夏英靈公墓有三公裏遠,白色的水泥道路早已清掃的一塵不染,早晨還灑了水。


    一名旗手為先導,兩名護旗手以及兩名鼓手隨後,後麵是一個中隊的儀仗兵,引導者靈車隊伍緩緩駛向公墓。


    道兩旁,每隔2米便有兩名穿著漿洗挺括的白色軍禮服、戴著黑色軍帽的子弟兵,胸前別一朵火紅的木棉花,青鬆般持槍對立。


    當第一輛靈車駛來,兩名子弟兵便齊刷刷持槍敬禮。靈車行駛到哪裏,哪裏的子弟兵便一起敬禮,場麵莊嚴肅穆。


    沒有哀樂,沒有和尚道士,甚至沒有葬禮上必備的紙花紙錢和哭聲,隻有低沉的鼓點聲,和儀仗兵正步踏在路麵上那整齊的靴子聲。


    一切都肅穆的令人窒息,人們卻分明感受到,沒有比這更莊嚴的葬禮了。


    那是對烈士最崇高的敬意和哀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閣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戒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戒大師並收藏小閣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