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警幻等人停了下來,那癩頭和尚奔到近前來,稽首道:“眾位仙姑,絳珠仙子萬福。”


    眾仙姑一一回禮,警幻道:“真人匆匆忙忙的,這是從哪裏趕過來的?”


    那癩頭和尚道:“因那三生石的案子,茫茫大士與我求告到佛主殿上,恰佛主派人遞下謁子來,上說:昔年大旱,本是絳珠仙子成仙之劫,不想神瑛侍者見了,助以甘露,破了劫數。如今以三生為劫,絳珠仙子完劫之後,即可晉升大羅金仙,永列仙班。”


    眾仙姑聽了,一齊向林黛玉道喜:“可喜可賀,絳珠妹子完劫之後,便可苦盡甘來,成為上仙了。”


    度恨菩提更是牽著黛玉的手,好生讚揚了一番。眾人謝過那癩頭和尚,目送他走遠了,便仍一同回來。這一天既是可卿完劫之日,又有絳珠仙子的喜訊,太虛幻境裏熱鬧地聚宴一番,自然是不用說的。宴飲完畢,眾仙姑一個個臉頰紅潤,各自回去歇息了,隻有度恨菩提拉著林黛玉的手,一直把她送到了西山腳下的小院旁,才依依作別。


    林黛玉既是事主之一,免不了在那酒宴上飲了幾杯仙酒,此刻覺得雙頰如火燒一般。她目送著度恨菩提回去,才推開小院子,掩上門,徑自往悼紅軒走去。


    林黛玉開門,入座,便見那桌上一應物品紋絲不動。因這小院內沒有時間流逝,連硯裏的陳墨也未見幹涸。黛玉取過一支毛筆來,筆尖略蘸了一點墨水,略一沉吟,便揮筆寫下了三個小字:


    “薛寶釵。”


    寫完之後,她便擱下筆,目不轉睛地等著那墨跡漸幹。不久,果然有紅色小字隱現:


    “釵,差錯也。跡其生平所用心,無非鑄成一錯。”


    “寶釵來路是待選,猶曰自獻也。”


    “寫李處若瑞草靈芝,寫薛處若狂風冷霧,是小章法。寫薛氏家世糊塗,根基淺薄,來路突兀,無一諱詞,則寶釵可知。”


    “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未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態,形諸聲色。”


    “吾愛寶卿。”


    紅字消隱之後,緊接著,便是黑色小字翻滾:


    “寶釵的詩寫得好,人又漂亮,比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林黛玉好多了”


    “寶釵處處有心計,腹黑。”


    “寶釵得到賈府上下的誇獎,不光賈母、王夫人誇她,連尖酸小氣的趙姨娘也誇她,比林黛玉得人心多了。”


    “薛寶釵從來不跟賈寶玉吵架,不像林黛玉,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地鬧騰”


    ……


    林黛玉看著紙上的小字,臉色愈發紅了,人也有些著惱,拿起紙要往字紙簍丟去。手舉在半空,倒停了下來,想了一想:“素日人人都說她是個好的,連我也曾服她。雖然如今想來,猜度那平日的行為,頗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意味,又善施小恩小惠。雖常常把女訓、女戒等掛在嘴邊,常說女子不宜用心在書本上,然而看她的形狀,卻與口中所說的恰恰相反,肖似那等人人常說的‘兩麵三刀’的模樣。我既然想要勝過她,就不可不多了解一些,多加揣摩,才知道她的本性。”


    因此,又重新把紙張放回了桌上,看那上麵小字翻滾,依稀說的是“山中大士”、“淡極始知花更豔”等等佳語。又有“溫柔端莊”“敦厚體貼”“安分守拙”等等詞句作為注釋。林黛玉雖心中不岔,也一行行看了下去,對照平時寶釵的模樣,時而搖頭,時而點頭歎氣。


    那些小字鬧騰了好一會兒,總算消停了下來。經過這一番鬧騰,她的酒意也醒了。於是重拈起毛筆,靜心凝神,便寫下了“林黛玉”三字。


    果然不多時,就有紅色小字顯現:


    “曆敘根基高貴,家世清華,正抬舉黛玉處。”


    “觀黛玉來曆出身,何等正大,何等清潔。”


    “從寶玉眼中寫黛玉,多從‘心’,‘病’二字著筆。”


    “黛玉以言取禍,病在敏、病在疏也。”


    ……


    諸此種種,或褒或貶,都各自不同,也就不一一列出來了。林黛玉正在出神,忽然見一行小字上說:


    “乙卯春,餘與許伯謙論此書,一言不合,遂相齷齪,幾揮老拳……於是,誓不談紅樓”,當下忍俊不禁。她見後來讀紅樓的人,既有擁護自己的,也有擁護薛寶釵的,感歎之餘,再看出現的黑色小字了:


    “林妹妹才情高卓,‘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當之無愧是紅樓夢的第一人了”


    “黛玉和寶玉是一對兒,隻有黛玉才最懂寶玉”


    “發現有很多人說林黛玉尖酸、小氣,實在是不知道他們從哪兒看出來的”


    “寶釵世故圓滑,所以很多人喜歡她,黛玉是真性情,所以爭議就多”


    “許多人說林黛玉愛哭,其實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真正用心看過紅樓夢……”


    類似於這些,多不勝舉。林黛玉回想了一些自己的素日行為,可不是處處小心,時時在意,反而在別人嘴裏落下了口實。再看下文,其中有一條指出:“賈母最後之所以舍黛玉而娶薛寶釵,完全是因為薛寶釵有錢,而黛玉隻是一個寄住的孤女,雖然出身匹配,但是無權無勢,不可能給賈府帶來好處了。”還有一條文字說:“林黛玉身體多病,薛寶釵壯實,為了賈府的子嗣,賈母也會選寶釵而舍黛玉。”


    雖然是平白文字,卻一針見血,指出了林黛玉隱藏的症結。她默然半晌,忽然覺得身體搖動,又有人在耳旁呼喚,睜眼一看,便是紫鵑、雪雁。


    “姑娘醒醒,”紫鵑輕輕喚道。見黛玉睜開眼睛,於是服侍她一邊梳洗,一邊說道:“京都那邊,榮國府裏來了幾個人,說是來蘇州采買絲綢布料的,不知怎麽尋到了這裏,眼下正在外麵等著。”


    黛玉道:“都是些什麽人,可說明來意了?”


    紫鵑道:“先頭來的是些男人,來打探消息,鬆兒、杉兒不讓進來,於是又換成了幾個媳婦婆子。”紫鵑頓了頓,又說:“論理不該我說,隻怕不是來接姑娘去榮國府的,就是來挪借銀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若成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若成蝶並收藏林妹妹的重生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