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蘇州,又是一番景象。
因為過年,鋪子裏各處都歇業了,各處鋪子都發了過年的紅利,管家、小廝等都聚在外院,也是熱熱鬧鬧地湊了兩桌子。林黛玉吩咐廚下給他們送去了好酒好菜,又向紫鵑雪雁等人說:“喜歡吃什麽,就讓廚娘去做,你們不必跟著守孝,不管是葷的素的,隻要盡興就好。”然後吩咐廚房準備了一桌素宴,請了林墨還有硯娘,與葉姨娘等人一塊兒過節。
紫鵑、雪雁欣然領命,果然點了幾道菜,和小丫頭沛兒、清兒下去吃飯去了。底下的婆子、廚娘也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著酒菜。
林黛玉和硯娘、林墨還有幾位姨娘祭拜過靈位,都一齊圍坐在上廳裏,地炕燒得熱烘烘的,雖然外麵北風呼嘯,屋裏卻十分溫暖。
素宴都擺上了桌,林黛玉看了看桌子邊的眾人,忍不住紅了眼圈。旁邊的葉姨娘的眼睛也早就紅了,她勸道:“才說過年呢,大家都得高高興興的,誰也不準哭天抹淚……”話沒說完,她自己的眼淚早已滾滾落了下來,另外兩位姨娘也紅了眼睛,忍不住拿著帕子低泣。
林黛玉強忍住淚意,努力笑出來說道:“姨娘說得對,正是過年呢,誰也不準哭!”她拭去眼角的淚珠,親自捧過茶壺,向各人的茶碗裏倒上水,隨後舉起自己麵前的杯子,先站起來向林墨和硯娘說道:“墨哥哥、硯姐姐,如今咱們是一家人了,今年也是第一個團圓年。黛玉以茶代酒,敬你們一杯,往後若是我有做得不當的地方,當哥哥姐姐的還望不吝賜教,就是疼我了。”說著,舉盞喝淨了裏麵的茶水。
林墨站起身來,看著眼前這年僅十歲的小姑娘,相貌漂亮得連丹青國手也難畫得出來,性情又極為聰敏,才經曆過了喪父之痛的打擊,此刻卻強撐著勸慰大家,心中一股親情油然湧動。
從揚州到蘇州,他可以說是一路看著林黛玉怎樣撐過來的,把葬禮事情,各處的人情往來一件件一樁樁地處理妥當了,即使是陌生人看在眼裏,也覺得分外心疼。
林墨端起茶杯,說道:“從前我也羨慕人家有妹妹的,如今我也有一個比別人家強百千倍的妹妹了。今天,林墨也隻說一句話:往後我就是妹妹的靠山,不管是什麽人,再沒有越過我去讓妹妹受欺負的道理。”
林黛玉兩世回來,何曾在誰的口中聽過這樣一意維護她的話,眼圈兒紅紅的,眼淚簇簇而落。她哽咽著說:“謝哥哥的照料,有哥哥姐姐在,黛玉就有了親人在這世上,再不是獨自一人了。”
林墨旁邊,硯娘也用帕子拭去了雙頰的眼淚,向林黛玉說:“往後有了難處,有人欺負你了,一定要和林墨說。要是有不好說的,也隻管和我說。不管是什麽事情,是對是錯,有林墨,有我,就絕不讓你吃苦頭兒。”
林黛玉聽著這些話,早已哭得難以自禁。葉姨娘連忙摟在懷裏,也哭著勸道:“傻孩子,既然是多了人疼你,怎麽還哭得這樣凶。往後有了哥哥姐姐,就有人護著你了,還不快保重身子,也省得他們看著心疼。”旁邊的兩位姨娘也紛紛一邊拿著帕子拭淚,一邊來勸。
林黛玉勉強停住了哭泣,努力笑起來,其他各人各都紛紛強壓住心裏的感動或悲傷,紛紛做出了笑模樣,都說:“今天是過年呢,要高興起來,大家吃菜,吃菜!”
於是這才開始吃飯。席上做的既有蘇州的名菜,也有林黛玉從小愛吃的幾道揚州菜,都用麵筋、素豆腐,配著鮮筍、菱角、鮮藕等等做出來。雖然不見一丁兒肉腥,廚房裏的廚娘卻是下了功夫用心做的,相比起大魚大肉的豪宴來,更清爽可口。
底下的丫頭婆子吃飯了飯,都聚在廚房的外間兒嗑瓜子吃果子,裏麵灶間備著守夜時吃的點心果品,煨著鮮菌珍菇吊的湯,備著各色素的餃子、湯圓等麵食。紫鵑和雪雁就上來服侍,給茶爐子添了一回炭,滾滾地備著熱水,等主子們吃完了飯,就去傳小丫頭婆子進來收拾。
一時間屋裏都收拾淨了,婆子們撤下宴席用的大桌子,改用三個小桌子,一邊是幹果蜜餞,一邊是糖果點心。
紫鵑放下簾子,和雪雁留在了屋裏侍候著茶水,讓底下的小丫頭都玩去了。她才剛剛站穩,就被葉姨娘拉到身邊去說話兒,回看雪雁,也正和硯娘聊天呢。再看茶座旁,林墨豐神玉樹,雙眼如星,正和林黛玉說話,也不知說了什麽,隻見林黛玉忽然莞爾一笑,雙眼秋水彎彎,把個紫鵑都給看呆了。
過了三更,蘇州城裏各處都放起了煙花來。林黛玉等人都齊齊出來,看了一回煙花,又回屋說笑了一番,眾人才散了,各自回屋休息。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依照風俗,一大早主家就要給丫頭、婆子發紅包兒。林黛玉就讓管家多備了一些紅包,送到林墨、硯娘和幾位姨娘那裏,留著他們賞給底下的小廝和丫頭。
早飯過後,紫鵑就拉著雪雁要給林黛玉磕頭,林黛玉連忙製止了,說:“隻拜年也就罷了,我人小福小,怎麽擔得起你們這般!”紫鵑和雪雁隻好福身拜了年,領了給她們兩個大丫頭的紅包。林黛玉令她們吩咐下去,底下的婆子丫頭也是這樣,見了姑娘隻許福身拜年,不許磕頭。
眾婆子丫頭都聽了,都記在心裏,按規矩進去拜了年,領了沉甸甸的紅包,都興高采烈地出來。
各房裏比如伺候幾位姨娘的丫頭,照顧硯娘的小丫頭也都得了紅包,林墨因為說要專心學業,堅決推辭管家和姨娘推舉的丫頭,隻留了一個小廝打水添炭,做些雜活兒。這清早他起來,溫書之後,就來到了外廳,給外院的小廝、各處幹雜活的仆人都發了紅包,自此也擔起了外院的責任來。
因為過年,鋪子裏各處都歇業了,各處鋪子都發了過年的紅利,管家、小廝等都聚在外院,也是熱熱鬧鬧地湊了兩桌子。林黛玉吩咐廚下給他們送去了好酒好菜,又向紫鵑雪雁等人說:“喜歡吃什麽,就讓廚娘去做,你們不必跟著守孝,不管是葷的素的,隻要盡興就好。”然後吩咐廚房準備了一桌素宴,請了林墨還有硯娘,與葉姨娘等人一塊兒過節。
紫鵑、雪雁欣然領命,果然點了幾道菜,和小丫頭沛兒、清兒下去吃飯去了。底下的婆子、廚娘也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著酒菜。
林黛玉和硯娘、林墨還有幾位姨娘祭拜過靈位,都一齊圍坐在上廳裏,地炕燒得熱烘烘的,雖然外麵北風呼嘯,屋裏卻十分溫暖。
素宴都擺上了桌,林黛玉看了看桌子邊的眾人,忍不住紅了眼圈。旁邊的葉姨娘的眼睛也早就紅了,她勸道:“才說過年呢,大家都得高高興興的,誰也不準哭天抹淚……”話沒說完,她自己的眼淚早已滾滾落了下來,另外兩位姨娘也紅了眼睛,忍不住拿著帕子低泣。
林黛玉強忍住淚意,努力笑出來說道:“姨娘說得對,正是過年呢,誰也不準哭!”她拭去眼角的淚珠,親自捧過茶壺,向各人的茶碗裏倒上水,隨後舉起自己麵前的杯子,先站起來向林墨和硯娘說道:“墨哥哥、硯姐姐,如今咱們是一家人了,今年也是第一個團圓年。黛玉以茶代酒,敬你們一杯,往後若是我有做得不當的地方,當哥哥姐姐的還望不吝賜教,就是疼我了。”說著,舉盞喝淨了裏麵的茶水。
林墨站起身來,看著眼前這年僅十歲的小姑娘,相貌漂亮得連丹青國手也難畫得出來,性情又極為聰敏,才經曆過了喪父之痛的打擊,此刻卻強撐著勸慰大家,心中一股親情油然湧動。
從揚州到蘇州,他可以說是一路看著林黛玉怎樣撐過來的,把葬禮事情,各處的人情往來一件件一樁樁地處理妥當了,即使是陌生人看在眼裏,也覺得分外心疼。
林墨端起茶杯,說道:“從前我也羨慕人家有妹妹的,如今我也有一個比別人家強百千倍的妹妹了。今天,林墨也隻說一句話:往後我就是妹妹的靠山,不管是什麽人,再沒有越過我去讓妹妹受欺負的道理。”
林黛玉兩世回來,何曾在誰的口中聽過這樣一意維護她的話,眼圈兒紅紅的,眼淚簇簇而落。她哽咽著說:“謝哥哥的照料,有哥哥姐姐在,黛玉就有了親人在這世上,再不是獨自一人了。”
林墨旁邊,硯娘也用帕子拭去了雙頰的眼淚,向林黛玉說:“往後有了難處,有人欺負你了,一定要和林墨說。要是有不好說的,也隻管和我說。不管是什麽事情,是對是錯,有林墨,有我,就絕不讓你吃苦頭兒。”
林黛玉聽著這些話,早已哭得難以自禁。葉姨娘連忙摟在懷裏,也哭著勸道:“傻孩子,既然是多了人疼你,怎麽還哭得這樣凶。往後有了哥哥姐姐,就有人護著你了,還不快保重身子,也省得他們看著心疼。”旁邊的兩位姨娘也紛紛一邊拿著帕子拭淚,一邊來勸。
林黛玉勉強停住了哭泣,努力笑起來,其他各人各都紛紛強壓住心裏的感動或悲傷,紛紛做出了笑模樣,都說:“今天是過年呢,要高興起來,大家吃菜,吃菜!”
於是這才開始吃飯。席上做的既有蘇州的名菜,也有林黛玉從小愛吃的幾道揚州菜,都用麵筋、素豆腐,配著鮮筍、菱角、鮮藕等等做出來。雖然不見一丁兒肉腥,廚房裏的廚娘卻是下了功夫用心做的,相比起大魚大肉的豪宴來,更清爽可口。
底下的丫頭婆子吃飯了飯,都聚在廚房的外間兒嗑瓜子吃果子,裏麵灶間備著守夜時吃的點心果品,煨著鮮菌珍菇吊的湯,備著各色素的餃子、湯圓等麵食。紫鵑和雪雁就上來服侍,給茶爐子添了一回炭,滾滾地備著熱水,等主子們吃完了飯,就去傳小丫頭婆子進來收拾。
一時間屋裏都收拾淨了,婆子們撤下宴席用的大桌子,改用三個小桌子,一邊是幹果蜜餞,一邊是糖果點心。
紫鵑放下簾子,和雪雁留在了屋裏侍候著茶水,讓底下的小丫頭都玩去了。她才剛剛站穩,就被葉姨娘拉到身邊去說話兒,回看雪雁,也正和硯娘聊天呢。再看茶座旁,林墨豐神玉樹,雙眼如星,正和林黛玉說話,也不知說了什麽,隻見林黛玉忽然莞爾一笑,雙眼秋水彎彎,把個紫鵑都給看呆了。
過了三更,蘇州城裏各處都放起了煙花來。林黛玉等人都齊齊出來,看了一回煙花,又回屋說笑了一番,眾人才散了,各自回屋休息。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依照風俗,一大早主家就要給丫頭、婆子發紅包兒。林黛玉就讓管家多備了一些紅包,送到林墨、硯娘和幾位姨娘那裏,留著他們賞給底下的小廝和丫頭。
早飯過後,紫鵑就拉著雪雁要給林黛玉磕頭,林黛玉連忙製止了,說:“隻拜年也就罷了,我人小福小,怎麽擔得起你們這般!”紫鵑和雪雁隻好福身拜了年,領了給她們兩個大丫頭的紅包。林黛玉令她們吩咐下去,底下的婆子丫頭也是這樣,見了姑娘隻許福身拜年,不許磕頭。
眾婆子丫頭都聽了,都記在心裏,按規矩進去拜了年,領了沉甸甸的紅包,都興高采烈地出來。
各房裏比如伺候幾位姨娘的丫頭,照顧硯娘的小丫頭也都得了紅包,林墨因為說要專心學業,堅決推辭管家和姨娘推舉的丫頭,隻留了一個小廝打水添炭,做些雜活兒。這清早他起來,溫書之後,就來到了外廳,給外院的小廝、各處幹雜活的仆人都發了紅包,自此也擔起了外院的責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