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林之孝一家留在了蘇州沒有回京都過年,賈政曾囑咐他們一家務必要接了林黛玉回去,年後便來向黛玉請安問好。
林黛玉說擬定了二月十九日啟程,於是這天一大早,林之孝家的並幾個榮國府的仆人都來到了林家。林墨帶著管家抽調出來的十幾個小廝隨行護衛。出了蘇州城,就遇到了兩三輛馬車,前麵車廂坐著的是一個年老的姑子,這就是妙玉和她師父所乘的車輛了。兩隊人馬並作一處,浩浩蕩蕩往京都行進。
年關過後,到處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一路上的車馬勞頓、飲食住宿皆不必贅述,眾人曉行夜宿,一個月後,才踏進了京都的地界。
這天晚上在驛站歇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林之孝家的便遣了小廝去榮國府報信,說:“林姑娘和林少爺來了,傍晚就到。”
小廝把消息送到的時候,剛好到了正午。王熙鳳先得了消息,連忙去找王夫人,王夫人卻不在自己的房裏,去了賈母那兒同邢夫人一起侍候午飯,年紀小的隻有寶玉也在。
賈母房裏,小丫頭們正在來來往往地穿梭著擺飯,王熙鳳把小廝的話一說,王夫人便忍不住脫口說道:“哪來的‘林少爺’,林家不是已經……”她沒說出口的半句,正是“林家的男人已經死絕”這句話。
賈母掃了她一眼,隨後看向王熙鳳,說:“是林家過繼到姑爺名下的小子吧?我恍惚記得,年前林丫頭寫信來提到一回,叫林什麽的。”
王熙鳳也隱約記得有這一回,但為了蓋園子四處籌借經費、再加上各處的瑣碎日常,她早已焦頭爛額了,一聽賈母的話,便笑著說:“憑他林什麽,傍晚就知道了。大約是送林妹妹過來的,等人到了,咱們再好生看看。”
賈母便笑了一笑,看著丫頭們擺好了飯,便讓邢、王二位夫人各自回去吃飯。寶玉一聽見隨林黛玉一同來的還有別人,早就心裏不自在了,又惦記著林黛玉的消息,等邢、王二位夫人一走,便向王熙鳳說道:“好嫂子,林妹妹還傳了什麽信兒來,告訴我一句吧!”
王熙鳳笑著說道:“還能有什麽信兒,不過個把時辰就到了,你要問什麽,隻管等你的林妹妹到了,去親自問她不好?”
賈寶玉歎氣說:“我雖然有心問她,她又未必肯說。坐了個把月的車船,妹妹身子又弱,少不得要休息幾天。再者,從別人眼中看豈不是更周到?”
王熙鳳道:“既是這樣,稍晚伺候老祖宗吃完了飯,我把那小廝交給你,你親自去審他好不好?”
寶玉歡喜不已,又說:“不必審他,隻問他一路上林妹妹住的怎麽樣,飲食可還適宜,請醫問藥了不曾,也就是了。”
王熙鳳笑著向賈母說道:“老祖宗聽聽,可見寶玉是個知冷知熱的,一顆心隻在他林妹妹身上。”
賈母笑著說:“他們二人從小一處玩慣兒了的,自然是比別的感情好些,不光是寶玉,就是我這些天沒見了林丫頭,也是惦記著慌。”
王熙鳳笑著點頭:“是呢,不光是老祖宗喜歡,我見了也覺得喜歡。幾個姊妹裏頭,反而最數姑媽的林丫頭說話最爽利,一點也不拿捏。”
賈母點頭道:“要說幾個丫頭,寶釵那丫頭在幾個姊妹中又更穩重些。”王熙鳳隻是點頭,薛寶釵也是她的姑表親戚,賈母誇讚薛寶釵,她自然無話可說。
寶玉一聽賈母誇讚薛寶釵,他心裏更不自在,連忙說道:“林妹妹還小呢!寶姐姐比我還大兩歲,比林妹妹大了三四歲,自然不同。不信老太太你看二姐姐,不也是十分穩重嗎?”
賈母聽寶玉提起了迎春,於是笑了笑說:“迎春那丫頭雖好,隻是性格到底懦弱了一些,她老子又是那樣不管事兒的……”說著就歎息了一回,又向王熙鳳說道:“你們做哥哥嫂子的,也要照看著二妹妹一些,底下的人要是有那拿大欺主的,都要好生敲打敲打。”王熙鳳應了下來,又說了幾個笑話逗賈母開心。賈寶玉惦記著要找小廝問話,因此匆匆地扒了幾口飯,向王熙鳳問了小廝的住處便過去了。
話說林黛玉一行人進了京都,妙玉的師父就帶著她要去各處寺廟庵堂掛單,因此和林黛玉辭行。分別之後,林之孝便引著馬車,一邊向林墨介紹些京都的物產風光,一邊趕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寧榮街。
這條街因為東半條街坐落著寧國府,西半條街住著榮國府而得名。中間仆人住的地方都已經拆了,熱火朝天的忙活。街口早有幾個人候著,一看林之孝跟在一位年輕公子後麵,引著一隊馬車過來,就連忙向裏頭傳話:“林姑娘來了,林家的公子也來了。”
於是兩扇朱漆的大門連忙打開(是不得不給林如海麵子),賈璉、賈寶玉兩人帶著小廝迎了出來。賈寶玉還好,隻看了一眼麵生的林墨,心道“這過繼到姑爺名下的林家人,長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就連忙眼睛往後麵的馬車上溜,找林黛玉的馬車去了。
賈璉一聽說“林家的公子”,就多長了個心眼,再一看來人一身素服,眉目清朗,書卷氣濃鬱,不是林墨又是誰?頓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恨不得一把扯下林墨來。當下便臉色不好,勉強訕笑道:“林兄,好久不見。昔日一別,不想咱們也成了親戚。”
林墨臉上帶笑,拱手回禮道:“賈表兄,也是好久不見了。這次相聚,正好有些書本上的問題要與兄長探討,若是得了空兒,還請不吝賜教。”
賈璉一臉的假笑頓時就撐不住了。他旁邊的賈寶玉,早已遊魂一般地蹭到林黛玉的車廂旁,也不知道同裏麵說了些什麽,就隻見他一臉笑得燦爛,讓小廝趕著馬車進府。無奈之下,賈璉隻得讓開,心裏卻在暗暗算計,要怎樣趁林墨在京都的時候讓他出醜。
林黛玉說擬定了二月十九日啟程,於是這天一大早,林之孝家的並幾個榮國府的仆人都來到了林家。林墨帶著管家抽調出來的十幾個小廝隨行護衛。出了蘇州城,就遇到了兩三輛馬車,前麵車廂坐著的是一個年老的姑子,這就是妙玉和她師父所乘的車輛了。兩隊人馬並作一處,浩浩蕩蕩往京都行進。
年關過後,到處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一路上的車馬勞頓、飲食住宿皆不必贅述,眾人曉行夜宿,一個月後,才踏進了京都的地界。
這天晚上在驛站歇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林之孝家的便遣了小廝去榮國府報信,說:“林姑娘和林少爺來了,傍晚就到。”
小廝把消息送到的時候,剛好到了正午。王熙鳳先得了消息,連忙去找王夫人,王夫人卻不在自己的房裏,去了賈母那兒同邢夫人一起侍候午飯,年紀小的隻有寶玉也在。
賈母房裏,小丫頭們正在來來往往地穿梭著擺飯,王熙鳳把小廝的話一說,王夫人便忍不住脫口說道:“哪來的‘林少爺’,林家不是已經……”她沒說出口的半句,正是“林家的男人已經死絕”這句話。
賈母掃了她一眼,隨後看向王熙鳳,說:“是林家過繼到姑爺名下的小子吧?我恍惚記得,年前林丫頭寫信來提到一回,叫林什麽的。”
王熙鳳也隱約記得有這一回,但為了蓋園子四處籌借經費、再加上各處的瑣碎日常,她早已焦頭爛額了,一聽賈母的話,便笑著說:“憑他林什麽,傍晚就知道了。大約是送林妹妹過來的,等人到了,咱們再好生看看。”
賈母便笑了一笑,看著丫頭們擺好了飯,便讓邢、王二位夫人各自回去吃飯。寶玉一聽見隨林黛玉一同來的還有別人,早就心裏不自在了,又惦記著林黛玉的消息,等邢、王二位夫人一走,便向王熙鳳說道:“好嫂子,林妹妹還傳了什麽信兒來,告訴我一句吧!”
王熙鳳笑著說道:“還能有什麽信兒,不過個把時辰就到了,你要問什麽,隻管等你的林妹妹到了,去親自問她不好?”
賈寶玉歎氣說:“我雖然有心問她,她又未必肯說。坐了個把月的車船,妹妹身子又弱,少不得要休息幾天。再者,從別人眼中看豈不是更周到?”
王熙鳳道:“既是這樣,稍晚伺候老祖宗吃完了飯,我把那小廝交給你,你親自去審他好不好?”
寶玉歡喜不已,又說:“不必審他,隻問他一路上林妹妹住的怎麽樣,飲食可還適宜,請醫問藥了不曾,也就是了。”
王熙鳳笑著向賈母說道:“老祖宗聽聽,可見寶玉是個知冷知熱的,一顆心隻在他林妹妹身上。”
賈母笑著說:“他們二人從小一處玩慣兒了的,自然是比別的感情好些,不光是寶玉,就是我這些天沒見了林丫頭,也是惦記著慌。”
王熙鳳笑著點頭:“是呢,不光是老祖宗喜歡,我見了也覺得喜歡。幾個姊妹裏頭,反而最數姑媽的林丫頭說話最爽利,一點也不拿捏。”
賈母點頭道:“要說幾個丫頭,寶釵那丫頭在幾個姊妹中又更穩重些。”王熙鳳隻是點頭,薛寶釵也是她的姑表親戚,賈母誇讚薛寶釵,她自然無話可說。
寶玉一聽賈母誇讚薛寶釵,他心裏更不自在,連忙說道:“林妹妹還小呢!寶姐姐比我還大兩歲,比林妹妹大了三四歲,自然不同。不信老太太你看二姐姐,不也是十分穩重嗎?”
賈母聽寶玉提起了迎春,於是笑了笑說:“迎春那丫頭雖好,隻是性格到底懦弱了一些,她老子又是那樣不管事兒的……”說著就歎息了一回,又向王熙鳳說道:“你們做哥哥嫂子的,也要照看著二妹妹一些,底下的人要是有那拿大欺主的,都要好生敲打敲打。”王熙鳳應了下來,又說了幾個笑話逗賈母開心。賈寶玉惦記著要找小廝問話,因此匆匆地扒了幾口飯,向王熙鳳問了小廝的住處便過去了。
話說林黛玉一行人進了京都,妙玉的師父就帶著她要去各處寺廟庵堂掛單,因此和林黛玉辭行。分別之後,林之孝便引著馬車,一邊向林墨介紹些京都的物產風光,一邊趕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寧榮街。
這條街因為東半條街坐落著寧國府,西半條街住著榮國府而得名。中間仆人住的地方都已經拆了,熱火朝天的忙活。街口早有幾個人候著,一看林之孝跟在一位年輕公子後麵,引著一隊馬車過來,就連忙向裏頭傳話:“林姑娘來了,林家的公子也來了。”
於是兩扇朱漆的大門連忙打開(是不得不給林如海麵子),賈璉、賈寶玉兩人帶著小廝迎了出來。賈寶玉還好,隻看了一眼麵生的林墨,心道“這過繼到姑爺名下的林家人,長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就連忙眼睛往後麵的馬車上溜,找林黛玉的馬車去了。
賈璉一聽說“林家的公子”,就多長了個心眼,再一看來人一身素服,眉目清朗,書卷氣濃鬱,不是林墨又是誰?頓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恨不得一把扯下林墨來。當下便臉色不好,勉強訕笑道:“林兄,好久不見。昔日一別,不想咱們也成了親戚。”
林墨臉上帶笑,拱手回禮道:“賈表兄,也是好久不見了。這次相聚,正好有些書本上的問題要與兄長探討,若是得了空兒,還請不吝賜教。”
賈璉一臉的假笑頓時就撐不住了。他旁邊的賈寶玉,早已遊魂一般地蹭到林黛玉的車廂旁,也不知道同裏麵說了些什麽,就隻見他一臉笑得燦爛,讓小廝趕著馬車進府。無奈之下,賈璉隻得讓開,心裏卻在暗暗算計,要怎樣趁林墨在京都的時候讓他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