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我越看二妹越不對頭呀!她不是和我六年沒見了,倒像是幾千年不見了,咋變了個人似的?”在申國的侯爺府裏,薑寧問他老爹申侯薑獻。
“王室規矩頗多,在那鎬京住上幾年,性情自然變了,”薑獻壓低了聲音,“我聽侍女講,今年年初她又生了一場重病,醒來也就什麽都不記得了,這次回來,還能認出我是她爹,你是她哥就不錯了!”
“嗯,”薑獻抹一把絡腮胡子,“可我見她比之前還精明了許多,隻是把你交代的事情忘得個一幹二淨,並且處處為周天子說話,哎,那真是中了周王室規矩的毒了!”
在薑寧看來,周室的條條框框,和傳銷洗腦沒什麽區別。
“那正是他們的高明之處呀!一部《六韜》打天下,一部《周禮》治天下,寧兒,這就叫做有文化。欲成大事者,必須先學文化呀!”
“我知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這文化,我實在學不來!”
“學不來?二妹女流之輩,尚且有這般本事,以前就粗中有細,現在更是知書達理,你堂堂七尺男兒,竟然這般沒有誌氣?也罷!也罷!”
“我沒誌氣?老爸,隻要你答應犬戎王,他派給三萬騎兵,我今兒個就殺到鎬京去,把那天子砸碎,也給你個天命所歸……
“噓!”
申侯起身到門口張望一番,又把門閂上,回到薑寧跟前,壓低聲音怒道:“那姬宮湦的警衛班就住在隔壁,你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你真以為那犬戎的三萬騎兵是白給的?勝了他坐收漁利,敗了算誰的?”
“可是……”
“你別自作聰明,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還把那犬戎使臣留在城中,而今之計,不回話就是最好的回話,明天你就給我把他打發走。你沒聽二妹說,那姬宮湦的天子六師已經重振旗鼓,內服從軍的奴隸超過十萬,成周八師也在養精蓄銳,我等切莫輕舉妄動!”
“你真相信我二妹說的話?要不就是她病還沒好,要不就是袒護她男人。反正我覺得她吹牛!”
“好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第二天,申後小美起了個大早,站在申侯府遙望這片神奇的土地。
申國的天氣確實比鎬京要涼爽許多。渭河的源頭清澈見底,龜魚蝦蟹翔遊其間;阡陌裏的桑麻豆菽長勢茂密,農夫農婦辛勤勞作;鳥鼠山的古樹鬱鬱蔥蔥,飛禽走獸自得其樂——好一處塞外江南!
昔日的荒蠻之地,在商周的文明熏陶下,早已成了薑申貴族的烏托邦。
“二妹,這麽早?”薑寧在軍營耍完錘子回來,遠遠地和小美打招呼。
小美笑道:“大哥,又去練武了?看你這身體,真是越來越棒!”
“必須的!二妹,今天天氣這麽好,叫上嬴老表,咱們狩獵去!”薑寧把兩把銅錘別在腰上,回去更衣去了。
其實大哥用錯了一個詞,應該是【打獵】而不是【狩獵】。
接下來,咱們劃劃重點——
【狩獵】
咱們從中國古代最牛逼的微小說說起:“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吳越春秋-彈歌》),八個字,瞧瞧,這狩獵場麵,多生動!
奴隸社會的狩獵和原始社會的“捕食”不同,在畜牧業和農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後實現了全新升級,實乃王公貴族休閑娛樂、招兵買馬、軍事演習之必備佳品。
西周狩獵,那可不是開著越野吉普,帶幾隻獵狗不上山放兩槍那麽簡單,而是王師軍隊的高規格演習。一般是由天子在農閑的時候擔任總指揮,組織大隊兵馬外出射獵,練習武事。
《周禮》中記載天子四季狩獵,分別稱作春嵬、夏苗、秋獮、冬狩。周王室就是通過這樣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來訓練軍隊,增強士兵的格鬥技能以及整體配合行動的默契,以保證一旦發生戰爭,可以迅速進入狀態。
有時候,狩獵的規模鬧得太大,還會引起鄰國猜測。史書記載,戰國時期,有一回趙國在邊境上集結了大批軍隊。魏王以為是趙軍要進攻魏國,便要調兵遣將進行防備。魏公子無忌的情報靈通,得知是趙王狩獵,這才免去了一場驚慌。
因為軍事演習是狩獵的重頭戲,並且一般的天子都是射殺沒什麽攻擊性的鹿(猛人除外),所以“逐鹿中原”這個詞兒也就好理解了。
天子狩獵的習俗從奴隸社會延續到封建社會,並且牛逼的帝王都是狩獵的高手,漢武帝以馳逐野獸為樂,唐太宗狩獵也是弓不虛發、箭不妄中,努爾哈赤更因為狩獵狩出個清王朝。
當然,也有給狩獵抹黑的帝王,比如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窩囊皇帝,明明被金國俘虜了,還非的說“北狩”……
哦,差點忘了,狩獵還有些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比如乾隆皇帝,一箭射出個私生女(真實性有待考究)……
——咳咳,扯遠了,咱們繼續說說申太子薑寧的“狩獵”——
根據上文,狩獵本應由天子組織。而現在,小小的申國太子也要“狩獵”,可見,這二愣子野心著實不小。
小美並沒有責怪這個文盲大哥,反倒是對申國狩獵充滿了興趣。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
嬴開和警衛班的小夥子們在這異國他鄉悶了十多天,早就想出去放放風了。一聽見要去打獵,紛紛找來了最好的裝備,準備出去顯擺顯擺。
薑寧也派人送來了二妹出嫁前穿的盔甲和用過的弓箭。英子和丫蛋伺候王後穿上,還真別說,正合身!
“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裏。”小美本就高大的身材一下子變得更加偉岸,絲毫不輸後來著名的花木蘭。
一出府門,申太子的狩獵隊已經列陣完畢,近百戰士立在戰馬旁,一個個精神矍鑠,眼裏卻像是幾個月沒吃肉了,充滿了殺氣。
“請王後下令出發!”在外人麵前薑寧還是要給二妹一個麵子的。
小美不僅是第一次戎裝狩獵,而且從來沒有騎過馬,張望了一圈不見備車,心裏七上八下沒底兒了。
“王後,”嬴開將自己的白馬牽了過來,“大表哥說鳥鼠山山路崎嶇,又沒有車道,這小白性情溫順,你隻管大膽騎上去……”
“要什麽性情溫順?”薑寧擺擺手,又指著不遠處的一匹形如野馬的家夥道:“我早已備好了熾烈青馬,那可是王後之前最喜歡的一匹馬!
“大哥,其實……我也是個小白……我還是喜歡小白。”王後說完,讓嬴開扶著,踩著小乙上了白馬。
小白果然溫順,並沒有因為陌生人騎在背上而驚恐,而是靜靜地等待著新主人發號施令。
“這……”薑寧尷尬地指著熾烈青馬。
西門夷早就相中了“熾烈”,不等申太子說完,已經走到了青馬跟前,“果然是匹好馬,這個交給我吧!”
“西門將軍小心……”
青馬果然是個烈性子,西門夷一跨上去,它就開始狂嘶亂蹦,誓要把這自以為是的家夥摔下去。
西門夷並不慌張,隻將頭緊貼青馬的脖子,與它耳語兩句,又用右手輕輕怕怕馬屁股,“熾烈”冷靜了下來,側過頭有些淒涼地看著小白背上的王後。
小美打了個寒顫,或許青馬的那個眼神裏有太多他們曾經的故事,而那一切,她已經無從可知。
一切準備就緒,嬴開和其他警衛班的同誌們也都找好坐騎,王後接過大哥遞來的令旗,用力一揮,戰士們整齊劃一地跨上馬背,十二名先遣隊戰士開路,狩獵隊伍向鳥鼠山出發。
“嘿,西門兄,可以呀,你剛剛和這青馬說什麽了?”剛走不遠,嬴開就問西門夷。
論劍法,嬴開技高一籌;論馴馬,那老嬴家也是祖宗呀!可要這麽快馴服這匹熾烈青馬,他嬴開自歎不如,不得不服。
西門夷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雙眉一挑道:“你猜!”
嬴開耐著性子,又看看側耳傾聽的王後,“你莫不是和它說了它的老主子王後吧?”
“且,”西門夷白了一眼,“我和它說,你要是聽話讓我騎,我一會兒介紹那匹白色的母馬給你認識……”
“哈哈哈!”警衛班的小夥伴兒們同時大笑起來,弄得嬴開好不尷尬。
再看看那青馬,真就是一路含情脈脈地看著小白……
“大哥,那是什麽?”小美指著藍格瑩瑩的渭河水,本該水流收窄的渭河上遊竟然比下遊還要寬闊。
薑寧被二妹的這個問題問蒙了,老實地答道:“王後,那是水呀!”
“我知道那是水,我從散國(西周諸侯國)一直往西,也不見渭水如此寬廣,為何在最上遊的申國境內反而這河水還更多了呢!”
“哈哈,這都是他們華夏人的祖先大禹教給咱的,老爸管這叫‘文化’。咱們在快到國境的地方修了個大壩,把上遊的水都給屯起來,要不你以為這些禾苗咋長這麽青秀!”薑寧好不得意,終於充當了一回文化人。
小美勒住馬,往下遊遠眺,“意思是舉國大旱,渭水幾乎斷流的時候,你們都還攔著大壩?”
“對呀,為這事兒散國還讓咱給揍了一頓呢,那散子,都快被咱打成了篩子……”
嬴開握了握手中的劍,壓製住心中憤懣。因為秦地,也在渭水下遊!
“王室規矩頗多,在那鎬京住上幾年,性情自然變了,”薑獻壓低了聲音,“我聽侍女講,今年年初她又生了一場重病,醒來也就什麽都不記得了,這次回來,還能認出我是她爹,你是她哥就不錯了!”
“嗯,”薑獻抹一把絡腮胡子,“可我見她比之前還精明了許多,隻是把你交代的事情忘得個一幹二淨,並且處處為周天子說話,哎,那真是中了周王室規矩的毒了!”
在薑寧看來,周室的條條框框,和傳銷洗腦沒什麽區別。
“那正是他們的高明之處呀!一部《六韜》打天下,一部《周禮》治天下,寧兒,這就叫做有文化。欲成大事者,必須先學文化呀!”
“我知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這文化,我實在學不來!”
“學不來?二妹女流之輩,尚且有這般本事,以前就粗中有細,現在更是知書達理,你堂堂七尺男兒,竟然這般沒有誌氣?也罷!也罷!”
“我沒誌氣?老爸,隻要你答應犬戎王,他派給三萬騎兵,我今兒個就殺到鎬京去,把那天子砸碎,也給你個天命所歸……
“噓!”
申侯起身到門口張望一番,又把門閂上,回到薑寧跟前,壓低聲音怒道:“那姬宮湦的警衛班就住在隔壁,你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你真以為那犬戎的三萬騎兵是白給的?勝了他坐收漁利,敗了算誰的?”
“可是……”
“你別自作聰明,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還把那犬戎使臣留在城中,而今之計,不回話就是最好的回話,明天你就給我把他打發走。你沒聽二妹說,那姬宮湦的天子六師已經重振旗鼓,內服從軍的奴隸超過十萬,成周八師也在養精蓄銳,我等切莫輕舉妄動!”
“你真相信我二妹說的話?要不就是她病還沒好,要不就是袒護她男人。反正我覺得她吹牛!”
“好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第二天,申後小美起了個大早,站在申侯府遙望這片神奇的土地。
申國的天氣確實比鎬京要涼爽許多。渭河的源頭清澈見底,龜魚蝦蟹翔遊其間;阡陌裏的桑麻豆菽長勢茂密,農夫農婦辛勤勞作;鳥鼠山的古樹鬱鬱蔥蔥,飛禽走獸自得其樂——好一處塞外江南!
昔日的荒蠻之地,在商周的文明熏陶下,早已成了薑申貴族的烏托邦。
“二妹,這麽早?”薑寧在軍營耍完錘子回來,遠遠地和小美打招呼。
小美笑道:“大哥,又去練武了?看你這身體,真是越來越棒!”
“必須的!二妹,今天天氣這麽好,叫上嬴老表,咱們狩獵去!”薑寧把兩把銅錘別在腰上,回去更衣去了。
其實大哥用錯了一個詞,應該是【打獵】而不是【狩獵】。
接下來,咱們劃劃重點——
【狩獵】
咱們從中國古代最牛逼的微小說說起:“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吳越春秋-彈歌》),八個字,瞧瞧,這狩獵場麵,多生動!
奴隸社會的狩獵和原始社會的“捕食”不同,在畜牧業和農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後實現了全新升級,實乃王公貴族休閑娛樂、招兵買馬、軍事演習之必備佳品。
西周狩獵,那可不是開著越野吉普,帶幾隻獵狗不上山放兩槍那麽簡單,而是王師軍隊的高規格演習。一般是由天子在農閑的時候擔任總指揮,組織大隊兵馬外出射獵,練習武事。
《周禮》中記載天子四季狩獵,分別稱作春嵬、夏苗、秋獮、冬狩。周王室就是通過這樣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來訓練軍隊,增強士兵的格鬥技能以及整體配合行動的默契,以保證一旦發生戰爭,可以迅速進入狀態。
有時候,狩獵的規模鬧得太大,還會引起鄰國猜測。史書記載,戰國時期,有一回趙國在邊境上集結了大批軍隊。魏王以為是趙軍要進攻魏國,便要調兵遣將進行防備。魏公子無忌的情報靈通,得知是趙王狩獵,這才免去了一場驚慌。
因為軍事演習是狩獵的重頭戲,並且一般的天子都是射殺沒什麽攻擊性的鹿(猛人除外),所以“逐鹿中原”這個詞兒也就好理解了。
天子狩獵的習俗從奴隸社會延續到封建社會,並且牛逼的帝王都是狩獵的高手,漢武帝以馳逐野獸為樂,唐太宗狩獵也是弓不虛發、箭不妄中,努爾哈赤更因為狩獵狩出個清王朝。
當然,也有給狩獵抹黑的帝王,比如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窩囊皇帝,明明被金國俘虜了,還非的說“北狩”……
哦,差點忘了,狩獵還有些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比如乾隆皇帝,一箭射出個私生女(真實性有待考究)……
——咳咳,扯遠了,咱們繼續說說申太子薑寧的“狩獵”——
根據上文,狩獵本應由天子組織。而現在,小小的申國太子也要“狩獵”,可見,這二愣子野心著實不小。
小美並沒有責怪這個文盲大哥,反倒是對申國狩獵充滿了興趣。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
嬴開和警衛班的小夥子們在這異國他鄉悶了十多天,早就想出去放放風了。一聽見要去打獵,紛紛找來了最好的裝備,準備出去顯擺顯擺。
薑寧也派人送來了二妹出嫁前穿的盔甲和用過的弓箭。英子和丫蛋伺候王後穿上,還真別說,正合身!
“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裏。”小美本就高大的身材一下子變得更加偉岸,絲毫不輸後來著名的花木蘭。
一出府門,申太子的狩獵隊已經列陣完畢,近百戰士立在戰馬旁,一個個精神矍鑠,眼裏卻像是幾個月沒吃肉了,充滿了殺氣。
“請王後下令出發!”在外人麵前薑寧還是要給二妹一個麵子的。
小美不僅是第一次戎裝狩獵,而且從來沒有騎過馬,張望了一圈不見備車,心裏七上八下沒底兒了。
“王後,”嬴開將自己的白馬牽了過來,“大表哥說鳥鼠山山路崎嶇,又沒有車道,這小白性情溫順,你隻管大膽騎上去……”
“要什麽性情溫順?”薑寧擺擺手,又指著不遠處的一匹形如野馬的家夥道:“我早已備好了熾烈青馬,那可是王後之前最喜歡的一匹馬!
“大哥,其實……我也是個小白……我還是喜歡小白。”王後說完,讓嬴開扶著,踩著小乙上了白馬。
小白果然溫順,並沒有因為陌生人騎在背上而驚恐,而是靜靜地等待著新主人發號施令。
“這……”薑寧尷尬地指著熾烈青馬。
西門夷早就相中了“熾烈”,不等申太子說完,已經走到了青馬跟前,“果然是匹好馬,這個交給我吧!”
“西門將軍小心……”
青馬果然是個烈性子,西門夷一跨上去,它就開始狂嘶亂蹦,誓要把這自以為是的家夥摔下去。
西門夷並不慌張,隻將頭緊貼青馬的脖子,與它耳語兩句,又用右手輕輕怕怕馬屁股,“熾烈”冷靜了下來,側過頭有些淒涼地看著小白背上的王後。
小美打了個寒顫,或許青馬的那個眼神裏有太多他們曾經的故事,而那一切,她已經無從可知。
一切準備就緒,嬴開和其他警衛班的同誌們也都找好坐騎,王後接過大哥遞來的令旗,用力一揮,戰士們整齊劃一地跨上馬背,十二名先遣隊戰士開路,狩獵隊伍向鳥鼠山出發。
“嘿,西門兄,可以呀,你剛剛和這青馬說什麽了?”剛走不遠,嬴開就問西門夷。
論劍法,嬴開技高一籌;論馴馬,那老嬴家也是祖宗呀!可要這麽快馴服這匹熾烈青馬,他嬴開自歎不如,不得不服。
西門夷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雙眉一挑道:“你猜!”
嬴開耐著性子,又看看側耳傾聽的王後,“你莫不是和它說了它的老主子王後吧?”
“且,”西門夷白了一眼,“我和它說,你要是聽話讓我騎,我一會兒介紹那匹白色的母馬給你認識……”
“哈哈哈!”警衛班的小夥伴兒們同時大笑起來,弄得嬴開好不尷尬。
再看看那青馬,真就是一路含情脈脈地看著小白……
“大哥,那是什麽?”小美指著藍格瑩瑩的渭河水,本該水流收窄的渭河上遊竟然比下遊還要寬闊。
薑寧被二妹的這個問題問蒙了,老實地答道:“王後,那是水呀!”
“我知道那是水,我從散國(西周諸侯國)一直往西,也不見渭水如此寬廣,為何在最上遊的申國境內反而這河水還更多了呢!”
“哈哈,這都是他們華夏人的祖先大禹教給咱的,老爸管這叫‘文化’。咱們在快到國境的地方修了個大壩,把上遊的水都給屯起來,要不你以為這些禾苗咋長這麽青秀!”薑寧好不得意,終於充當了一回文化人。
小美勒住馬,往下遊遠眺,“意思是舉國大旱,渭水幾乎斷流的時候,你們都還攔著大壩?”
“對呀,為這事兒散國還讓咱給揍了一頓呢,那散子,都快被咱打成了篩子……”
嬴開握了握手中的劍,壓製住心中憤懣。因為秦地,也在渭水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