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過程就不必贅述了,反正我和老鴇都是累成不成樣子了,恨不得倒在地上就賴地不起。
山下有座小村子,那就是劉大歪嘴和我們說的裁村。其實光聽名字就土不拉幾的寒磣得很,實際上裏頭的樣子更是寒磣。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破磚爛瓦的石頭厝,更偏向南方建築物的風格,外頭連個牌匾都沒有,用老鴇的話來說就是臉上沒光,半點牌麵都沒有。說實在話也是這樣,這個村落遍布著一股蕭條的氣象,掐指都數不出幾個好的地方。與其說是建立在村落上的寒磣,倒不如說是建立在寒磣上的村落。
老鴇一路走著一邊嫌棄,說小爺我去找家白房子(鄉下的妓院)都比這好看百倍,老鴇這人就是叨叨,渾然看不出來他所謂的精神憔悴的模樣。我倒是沒有心情聽他耍嘴皮子,現在的我肚皮已經是餓到貼到脊梁骨了,隻想吃碗熱乎乎的飯菜。
裁村這個地方裏離黃河僅僅隻有兩公裏的距離,有常年處於下風向,所以這裏的整個空氣都異常的潮濕,甚至要比我們在山上遇到的還要重上幾分。我剛進裁村,卻瞧見家家戶戶竟然都亮著燈光,看樣子應該是蠟燭發出來的光線。我就好奇,現在天空雖然開始泛白但是並沒消減太多的夜色,這裁村怎麽這個點了還燃著燈火,而且看光線的微弱成都,這蠟燭似乎都燃了大半個晚上了,暗淡的似乎隨時要熄滅了般。我疑惑:莫不成這個裁村的人都知道我和老鴇這兩個陌生的外鄉人要來,一直在提防著我們倆?
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之後,老鴇就笑話我瞎想,他說明明是村裏人知道我們倆人要來徹夜未眠準備歡迎我們大駕光臨。我瞟了他一個白眼,這死胖子真會扯淡,說的比我還要離譜。這時候,在前麵帶路的唐海棠就道,這似乎是裁村的人的一個怪習慣,到了晚上,他們就要點著一盞蠟燭台,即時睡覺的時候都不會熄滅,哪怕一根蠟燭燃盡了半夜都會有人起來換上另一根。至於原因她也是不知道。
我和老鴇聽了就有些不理解,這裁村的人怎麽會有這樣的癖好,怎麽和小孩子怕黑睡不著死活不讓父母熄燈一樣。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唐海棠還說了這裁村裏的人都有些畏生,大都是不愛招待外鄉人的,好在在此之前唐海棠就已經在這裏找了戶人家安排住下了。這戶人家就隻有一人,名叫做柏叔。柏叔以前是在黃河那帶做撈屍人的,顧名思義就是把落入黃河溺死的人的屍體打撈出來,讓他們的家屬付了錢帶回去安葬。柏叔做這行做了是十年了,一直靠著這個維持生計。到後來新中國建立,黃河這帶的整治工作太平點了,墜河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說句難聽話,柏叔沒有屍體撈了也就沒有錢糊口了。那個時候也就是盜墓行上“棺皮”奇觀傳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所謂“鹹地不長蒿,必有泥沙掏”,很多的盜墓賊都覺得這黃河麵上有異象,那底下必定不尋常,所以常年來都會陸陸續續地來這個地方尋寶,柏叔瞧見了這個機會,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給這些盜墓賊安頓,也可以幫他們掩住風聲。
我聽了就覺得這個柏叔是個精明的商人,正想見見這個人呢,就聽到不遠處突然傳來了一聲細微的“到了?”,抬頭一看,瞧見個三十出頭的漢子,眉毛耷拉著一張苦喪的臉,膚色和黃土地一樣,褐黃裏帶著一抹黝黑,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他就站在一間破舊的石頭厝門前,聳著肩朝我們小聲地打著招呼。這應該就是唐海棠嘴裏說的那個柏叔了。
“柏叔,你去準備幾口飯菜,我的這兩個朋友都餓了,行李放著我們來收拾就好。”唐海棠上前說道。臭不要臉的老鴇又在後頭補充了句要頭蒜,這個淳樸的漢子點了點頭,立馬進了廚房。
我們也跟著到了裏屋。嘖!這裏頭雖然破舊但是收拾的有條有理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幹幹淨淨的讓人看了就清爽。這間石頭厝有兩層高,上麵應該是閣樓,下麵就是廚房廳堂什麽的。和之前進村子看到的一樣,廳堂的中央也是點著一盞蠟燭台,燭台邊上都是疊的厚厚的已經凝固了燭油,看起來像繭子皮一樣。看樣子是燃了不少根的蠟燭了。
唐海棠和我們打了把手,一同把行李幫到了上頭的屋子裏。樓上的屋子不多,但是還算寬敞,唐海棠單獨一間,我和老鴇同住一間。整頓好了行李之後,我肚子就已經是餓的燒開了鍋,鼻子一嗅樓下傳來了陣香氣,帶著油煙蔥花熱氣的香味,撲鼻而來,心裏暗喜,知道柏叔已經做好了飯菜,急急忙忙下了樓。
柏叔煮的是麵條,北方的那種寬麵,現抻出來的,撒上了花椒蔥薑油等調料,再蓋上一勺的辣椒油,吸溜一聲下肚,胃裏熱騰騰的,腦門一出汗鼻涕眼淚再一流,整個人暖和了很多,身上的那股寒氣頓時間也消散了很多。老鴇的吃相我就不描述了,狼吞虎咽的,像上輩子是隻餓死鬼一樣。
在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村裏人夜間燃著燈火的怪習慣,就抬頭問柏叔:“柏叔,你們裁村的人為什麽夜間都要點著火啊?這多費蠟燭啊!”
我本是無心順口這麽一問,卻沒想到柏叔聽了臉色頓時一變,整張臉拉長了下來,似乎我這一問觸碰到什麽忌諱一樣,臉色有些慌張。他左右迅速瞥了幾眼,確定這門窗都關嚴實了後,伏在桌麵上低下壓低了聲音對我道:“小兄弟,你這是有所不知啊,我們裁村人之所以夜裏還要點著燈火一個通宵,是為了防著妖怪啊。”
“妖怪?”我聽了一愣。老鴇也是顧不上吃麵,不做聲聽柏叔繼續講下去。
柏叔咽了口唾沫,繼續道:“你們仨人也是道上的人,相比聽說過黃河裁縫魑魅婆的傳說吧。我們裁村是個老村子,早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我聽老一輩的人講,這魑魅婆成妖後,戾氣很重,時不時出沒到我們村落殺人剝皮,那時候人心惶惶,後來也不知道是誰,發現了這隻妖似乎怕光,點了蠟燭有了燈光就不敢再靠近村子,於是我們裁村的老祖宗就一直延續著這個習慣,至今都沒有變。”
老鴇聽了卻聽了一臉的不信,有些嗤之以鼻,嘀咕:“嗬。現在還哪裏有什麽妖怪,這魑魅婆早就死得胎盤都沒掉了,小爺我還正到處找她老人家的塚呢!”
緊接著,唐海棠也問柏叔:“柏叔,你這些天有沒有察覺到這一帶有外人來過呢?”
柏叔聽了想了想,搖頭。
唐海棠喃喃到:“照他這麽說,看來佛手會此次來的人,怕是隻有那個特務一人了。即時這樣,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畢竟佛手會的人不是尋常人,比起心眼來他們要多得多。”
我和老鴇點頭。
肚子飽了後,我和老鴇便回屋了,一路的舟車勞頓加上之前的一連串事情讓我們已經很是疲憊,頭一碰枕頭,便打起了瞌睡。
睡前,我看到床頭櫃上擺著著一根粗長的蠟燭,燈芯上在不斷地燒著一團豆大的火苗,火苗的尖端綿綿不斷地竄起一條長長的黑煙。
山下有座小村子,那就是劉大歪嘴和我們說的裁村。其實光聽名字就土不拉幾的寒磣得很,實際上裏頭的樣子更是寒磣。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破磚爛瓦的石頭厝,更偏向南方建築物的風格,外頭連個牌匾都沒有,用老鴇的話來說就是臉上沒光,半點牌麵都沒有。說實在話也是這樣,這個村落遍布著一股蕭條的氣象,掐指都數不出幾個好的地方。與其說是建立在村落上的寒磣,倒不如說是建立在寒磣上的村落。
老鴇一路走著一邊嫌棄,說小爺我去找家白房子(鄉下的妓院)都比這好看百倍,老鴇這人就是叨叨,渾然看不出來他所謂的精神憔悴的模樣。我倒是沒有心情聽他耍嘴皮子,現在的我肚皮已經是餓到貼到脊梁骨了,隻想吃碗熱乎乎的飯菜。
裁村這個地方裏離黃河僅僅隻有兩公裏的距離,有常年處於下風向,所以這裏的整個空氣都異常的潮濕,甚至要比我們在山上遇到的還要重上幾分。我剛進裁村,卻瞧見家家戶戶竟然都亮著燈光,看樣子應該是蠟燭發出來的光線。我就好奇,現在天空雖然開始泛白但是並沒消減太多的夜色,這裁村怎麽這個點了還燃著燈火,而且看光線的微弱成都,這蠟燭似乎都燃了大半個晚上了,暗淡的似乎隨時要熄滅了般。我疑惑:莫不成這個裁村的人都知道我和老鴇這兩個陌生的外鄉人要來,一直在提防著我們倆?
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之後,老鴇就笑話我瞎想,他說明明是村裏人知道我們倆人要來徹夜未眠準備歡迎我們大駕光臨。我瞟了他一個白眼,這死胖子真會扯淡,說的比我還要離譜。這時候,在前麵帶路的唐海棠就道,這似乎是裁村的人的一個怪習慣,到了晚上,他們就要點著一盞蠟燭台,即時睡覺的時候都不會熄滅,哪怕一根蠟燭燃盡了半夜都會有人起來換上另一根。至於原因她也是不知道。
我和老鴇聽了就有些不理解,這裁村的人怎麽會有這樣的癖好,怎麽和小孩子怕黑睡不著死活不讓父母熄燈一樣。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唐海棠還說了這裁村裏的人都有些畏生,大都是不愛招待外鄉人的,好在在此之前唐海棠就已經在這裏找了戶人家安排住下了。這戶人家就隻有一人,名叫做柏叔。柏叔以前是在黃河那帶做撈屍人的,顧名思義就是把落入黃河溺死的人的屍體打撈出來,讓他們的家屬付了錢帶回去安葬。柏叔做這行做了是十年了,一直靠著這個維持生計。到後來新中國建立,黃河這帶的整治工作太平點了,墜河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說句難聽話,柏叔沒有屍體撈了也就沒有錢糊口了。那個時候也就是盜墓行上“棺皮”奇觀傳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所謂“鹹地不長蒿,必有泥沙掏”,很多的盜墓賊都覺得這黃河麵上有異象,那底下必定不尋常,所以常年來都會陸陸續續地來這個地方尋寶,柏叔瞧見了這個機會,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給這些盜墓賊安頓,也可以幫他們掩住風聲。
我聽了就覺得這個柏叔是個精明的商人,正想見見這個人呢,就聽到不遠處突然傳來了一聲細微的“到了?”,抬頭一看,瞧見個三十出頭的漢子,眉毛耷拉著一張苦喪的臉,膚色和黃土地一樣,褐黃裏帶著一抹黝黑,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他就站在一間破舊的石頭厝門前,聳著肩朝我們小聲地打著招呼。這應該就是唐海棠嘴裏說的那個柏叔了。
“柏叔,你去準備幾口飯菜,我的這兩個朋友都餓了,行李放著我們來收拾就好。”唐海棠上前說道。臭不要臉的老鴇又在後頭補充了句要頭蒜,這個淳樸的漢子點了點頭,立馬進了廚房。
我們也跟著到了裏屋。嘖!這裏頭雖然破舊但是收拾的有條有理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幹幹淨淨的讓人看了就清爽。這間石頭厝有兩層高,上麵應該是閣樓,下麵就是廚房廳堂什麽的。和之前進村子看到的一樣,廳堂的中央也是點著一盞蠟燭台,燭台邊上都是疊的厚厚的已經凝固了燭油,看起來像繭子皮一樣。看樣子是燃了不少根的蠟燭了。
唐海棠和我們打了把手,一同把行李幫到了上頭的屋子裏。樓上的屋子不多,但是還算寬敞,唐海棠單獨一間,我和老鴇同住一間。整頓好了行李之後,我肚子就已經是餓的燒開了鍋,鼻子一嗅樓下傳來了陣香氣,帶著油煙蔥花熱氣的香味,撲鼻而來,心裏暗喜,知道柏叔已經做好了飯菜,急急忙忙下了樓。
柏叔煮的是麵條,北方的那種寬麵,現抻出來的,撒上了花椒蔥薑油等調料,再蓋上一勺的辣椒油,吸溜一聲下肚,胃裏熱騰騰的,腦門一出汗鼻涕眼淚再一流,整個人暖和了很多,身上的那股寒氣頓時間也消散了很多。老鴇的吃相我就不描述了,狼吞虎咽的,像上輩子是隻餓死鬼一樣。
在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村裏人夜間燃著燈火的怪習慣,就抬頭問柏叔:“柏叔,你們裁村的人為什麽夜間都要點著火啊?這多費蠟燭啊!”
我本是無心順口這麽一問,卻沒想到柏叔聽了臉色頓時一變,整張臉拉長了下來,似乎我這一問觸碰到什麽忌諱一樣,臉色有些慌張。他左右迅速瞥了幾眼,確定這門窗都關嚴實了後,伏在桌麵上低下壓低了聲音對我道:“小兄弟,你這是有所不知啊,我們裁村人之所以夜裏還要點著燈火一個通宵,是為了防著妖怪啊。”
“妖怪?”我聽了一愣。老鴇也是顧不上吃麵,不做聲聽柏叔繼續講下去。
柏叔咽了口唾沫,繼續道:“你們仨人也是道上的人,相比聽說過黃河裁縫魑魅婆的傳說吧。我們裁村是個老村子,早在古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我聽老一輩的人講,這魑魅婆成妖後,戾氣很重,時不時出沒到我們村落殺人剝皮,那時候人心惶惶,後來也不知道是誰,發現了這隻妖似乎怕光,點了蠟燭有了燈光就不敢再靠近村子,於是我們裁村的老祖宗就一直延續著這個習慣,至今都沒有變。”
老鴇聽了卻聽了一臉的不信,有些嗤之以鼻,嘀咕:“嗬。現在還哪裏有什麽妖怪,這魑魅婆早就死得胎盤都沒掉了,小爺我還正到處找她老人家的塚呢!”
緊接著,唐海棠也問柏叔:“柏叔,你這些天有沒有察覺到這一帶有外人來過呢?”
柏叔聽了想了想,搖頭。
唐海棠喃喃到:“照他這麽說,看來佛手會此次來的人,怕是隻有那個特務一人了。即時這樣,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畢竟佛手會的人不是尋常人,比起心眼來他們要多得多。”
我和老鴇點頭。
肚子飽了後,我和老鴇便回屋了,一路的舟車勞頓加上之前的一連串事情讓我們已經很是疲憊,頭一碰枕頭,便打起了瞌睡。
睡前,我看到床頭櫃上擺著著一根粗長的蠟燭,燈芯上在不斷地燒著一團豆大的火苗,火苗的尖端綿綿不斷地竄起一條長長的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