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盛傳的神話傳說中,蒼山為蒼龍所化。


    據說,玉帝讓蒼龍主司大理的風雨,它卻貪玩無度,旱澇不定,致使百姓生計維艱,怨聲載道。


    玉帝多次對蒼龍發出警告,要它改惡從善,但蒼龍對玉帝的警告置若罔聞,仍然我行我素,每天四處遊蕩,不管民間風雨。


    玉帝大怒之下,罰蒼龍降世,化為點蒼山。蒼龍從天空被打入大理,頭朝北,尾在南,頭為龍首關(上關),尾成龍尾關(下關);肋骨化成了蒼山十九峰,肋間變成了蒼山十八溪。


    蒼山又名點蒼山,它的十九峰—雲弄、滄浪、五台、馬龍。。。等等,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綿延迤邐約50公裏。每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4122米。由於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據說,不僅僅是點蒼山,就是十九峰十八溪,每一峰每一溪,都會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


    蒼山上的植物種類繁多,有搖曳多姿的闊葉林,高大偉岸的冷杉,最著名的是在接近峰頂處的千萬株杜鵑林。


    每年,每到鮮花盛開的時節,來到蒼山的人,首先目光便會定格在那些群仙般搖曳身姿的杜鵑花身上。


    所以,遊玩蒼山一品杜鵑二賞雪是必選的節目。


    話說那日牡丹雍和烏拉呱呱跟隨二位蒙古公主脫席出遊,至晚方歸。


    梁王伯顏並不見怪。他何嚐不知,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貪玩愛鬧的時期。蒙古人的豪放性格,向往自由飛翔的天性,以及他對這兩位少年及公主們的偏愛,甚至讓他連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出口。而當晚在夜幕降臨的時候,還如期帶他們去了王爺的行營,在潔白的蒙古包前為他們舉辦起盛大的篝火晚會,任由他們無拘無束的玩耍開心。


    大理按慣例,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雞足山朝會的會期,不僅僅是雲南本地人會去雞足山朝拜、祈福,就連東南亞各國,也都會派使團前來為本國祈求一年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而自明日起,便是各國使節陸續到來的日子了,伯顏作為帝朝鎮守雲南的梁王,這些外事活動,也是必須由他親自出麵接見,迎來送往的。


    牡丹雍和烏拉呱呱是花仙界下到凡間的神仙,自然對凡間凡人們拜佛求仙的事情不甚感興趣;反而,他們對民間純粹的民俗活動倒是興趣濃鬱


    。因此,他們依舊按照之前的計劃,準備第二日去遊玩蒼山,然後順便見識一下山寨男女對唱歌詠的情形。


    一大早吃過飯,他們便出發了。


    這一行人中,除了牡丹雍、烏拉呱呱和兩位公主之外,還多了一隊護衛。這是梁王特意吩咐下來的,任誰也阻止不了。這裏先放下暫且不表。


    卻說在這蒼山深處住有一戶袁姓人家,這是一對壯年夫婦,靠打獵為生。七、八年前丈夫下山去販賣獸皮,在回來的路上撿到一個繈褓中的男嬰,便帶回家來撫養,現年已經有七歲了。


    隻是,這孩子天生沒有右臂,是個殘疾人。但是,對於多年沒有子嗣的黃家夫婦來說,這個殘疾孩子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貝,他們沒有絲毫的嫌棄之心,而是百般疼愛地把孩子養育了這麽多年,從不讓他受半點委屈。為了盼望孩子長大以後,能象小鳥一樣孵化出翅膀,能自由自在的飛翔,特意取名叫鳥蛋。


    這個獨臂男孩袁鳥蛋在這深山裏無憂無慮地成長,成為了一個快樂而又乖巧調皮的小男孩。大家從未見過他為自己少了一條胳膊而苦惱過,但卻有一副非常悲憫的心腸。每當他看到有小鳥啊、小兔子啊甚至小昆蟲啊受傷了,他都會很難過,會央求爹娘幫忙救治。看孩子心腸這麽柔軟,嚇得袁爹爹都不敢再把獵物當著孩子的麵帶回家中了。


    一年前,小鳥蛋在樹林裏玩耍時,發現了一條受傷的小青蛇,看它奄奄一息的樣子,頓時憐憫之心爆棚。但他知道娘是最怕這個動物的,所以,他便悄悄地把小青蛇帶回家來,在柴房中放進一個小瓦罐裏藏在一邊。


    每天他都會學著爹娘的樣子,去給小青蛇洗洗傷口,給點吃食。慢慢地,小青蛇的傷還真好起來了。


    每次小鳥蛋把它放出去想讓它離開,小青蛇都會抬起頭看著他,然後自己又鑽回瓦罐裏去不肯離開。就這樣一晃一年就過去了。


    有一天,袁爹爹上山打獵受了傷,沒想到回家躺在床上沒幾日便死了。鳥蛋娘悲傷的哭啊哭啊,不久眼睛便看不清東西了。


    小鳥蛋的好日子過到頭了,家裏的生活重擔一下子全壓在了剛剛八歲的鳥蛋身上。


    他開始每天上山挖野菜,撿鳥蛋,采摘野果子讓娘親和自己填飽肚子。小小的、獨臂的他,經常被樹木、石頭磕碰得身上、腿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他怕娘擔心,回來什麽都不說。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的屋裏有了一麻布袋糧食,過不幾日,又發現出現很多衣物、生肉等物品。他雖然有些害怕和擔心,但對饑餓的恐懼和需求,最終還是戰勝了對神秘不明來物的懼怕,自己和娘有飯吃有衣穿了,其他還管什麽呢?


    有時候他躺在娘的身邊就會這樣想,或許是爹爹的魂魄看他和娘受罪,就在暗中幫他們吧。


    從那以後,隻要家裏沒吃的用的了,需要的東西就會神秘出現。


    現在卻說我們的主人公一行四人騎在馬上一路行來,阿拉藤花公主見景生情,為他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唯有在聽到講述洱海月的由來時,烏拉呱呱在一旁嗤嗤發笑


    。


    木易真公主見他這副樣子,忍不住問道:“烏拉,你笑什麽啊?有那麽好笑嗎?”


    阿拉滕花公主此時也住了口,靜視著烏拉呱呱,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話了,引得他這般發笑。


    被公主們當麵一質問,烏拉呱呱一時倒不知該如何解釋才好了,他支吾道:“嘿。。。沒有。。。這個、那個。。。不不不太、那、那、那個什麽。。。”


    他想說我們天宮裏的公主,可不像你們凡人故事裏編得那麽荒唐!但這會兒,他明白這話是萬萬不能出口的。


    原來阿拉滕花公主講述的、關於洱海的傳說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天宮中有一位公主因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與一漁民結成夫妻。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底變成了金光閃閃的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於是便成了“洱海月”,供人觀賞至今。


    彼時,牡丹雍聽著雖然也覺牽強,但他懂得凡人不懂仙界事,就如神仙也有不知凡間因的時候,是一樣的道理。姑且聽之便是了,為什麽要煞風景地表現出來呢?這也是他有時候看不上烏拉呱呱的地方。


    看烏拉呱呱吭哧半天也遞不上報單,他隻得解圍說:“烏拉有傻笑病。好不容易來到你們這裏玩,看什麽都好、聽什麽都新鮮,就犯病了,還犯的不輕呢。”


    牡丹雍的話把大家都說樂了,烏拉呱呱弱弱地回擊一句:“你才有病哩。”便也跟著訕訕笑起來。


    阿拉滕花公主聰明地打圓場道:“有病沒病,我說個謎語你們猜猜,誰猜不到誰就是有病。哈哈。”


    烏拉呱呱一聽這話急忙反對道:“不要不要!我最不喜歡玩這個了。”


    “很好猜的!要說真真姐姐難猜些還有情可原,因為她不是本地人。你們是雲南人,一定猜得到的。”阿拉滕花笑吟吟地、不由分說便道:“聽好了!謎麵是:蟲入鳳窩不見鳥,七人頭上長青草;細雨下在橫山上,半個朋友不見了——打四個字。”


    烏拉呱呱還沒聽她說完,早就躲到牡丹雍身後邊去,讓阿拉滕花公主看不到他人影了。


    木易真看著滑稽,忍不住噴笑,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阿拉藤花公主也咯咯笑道:“不至於吧?能藏得住嗎?烏拉大公子啊。”


    牡丹雍說:“我是猜著了,你們呢?”


    木易真公主強止住笑,用手比劃著說:“實話說,我-隻猜出兩個字,但都順出來了。嗬嗬。”


    阿拉滕花誇讚道:“阿雍公子厲害!真真姐姐聰明!”


    牡丹雍說:“這個謎麵出的很不錯,很形象,所以不難猜。”


    木易真公主也說:“在這裏這幾日,耳聞目睹都是這般這般,所以,知其一便知其二了。不難猜,不難猜。”


    “你們說什麽呢?到底是什麽啊?”被撇在一旁的烏拉呱呱聽來聽去也沒聽明白,看他們說說笑笑就是不說是什麽,忍不問道。


    這時,三個人便一同對著他,齊聲喊道:“風、花、雪、月!”然後便都大笑著策馬飛奔而去。


    烏拉呱呱氣憤地用鼻子“哼”了一聲,一抖韁繩追趕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仙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穀精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穀精微並收藏花仙界傳奇最新章節